- 年份
- 2024(1558)
- 2023(2310)
- 2022(2089)
- 2021(1871)
- 2020(1778)
- 2019(4148)
- 2018(4018)
- 2017(7362)
- 2016(4106)
- 2015(4490)
- 2014(4273)
- 2013(4292)
- 2012(4181)
- 2011(3908)
- 2010(3961)
- 2009(3644)
- 2008(3742)
- 2007(3372)
- 2006(3037)
- 2005(2954)
- 学科
- 济(13643)
- 经济(13630)
- 业(7410)
- 管理(7383)
- 企(5509)
- 企业(5509)
- 学(5463)
- 中国(4586)
- 农(4243)
- 方法(4118)
- 关系(3427)
- 数学(3230)
- 贸(3175)
- 贸易(3173)
- 数学方法(3116)
- 易(3069)
- 地方(3056)
- 财(2833)
- 农业(2768)
- 理论(2743)
- 制(2714)
- 业经(2637)
- 经济关系(2618)
- 对外(2599)
- 外经(2368)
- 对外经济(2355)
- 教育(2329)
- 银(2110)
- 银行(2091)
- 融(2079)
- 机构
- 大学(56860)
- 学院(55289)
- 研究(26229)
- 济(18820)
- 科学(18432)
- 经济(18272)
- 中国(18268)
- 农(16663)
- 管理(16495)
- 所(15946)
- 研究所(14718)
- 京(13848)
- 理学(13526)
- 农业(13364)
- 理学院(13285)
- 管理学(12793)
- 管理学院(12682)
- 业大(11652)
- 中心(10766)
- 江(10055)
- 省(9967)
- 院(9641)
- 北京(9200)
- 财(8931)
- 科学院(8294)
- 范(8290)
- 师范(8150)
- 技术(8098)
- 农业大学(8030)
- 室(8010)
共检索到94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甲福 陈发棣 郭维明
以水晶白、晚霞等 30个小菊品种为亲本 ,配制成 2 6个杂交组合 ,对杂种一代的若干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 :杂种一代的冠幅、株高与双亲比较 ,表现出明显的弱势 ,杂种总平均冠幅和株高仅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 6 3 2 %和71 8% ,且随着母本冠幅、株高的增大 ,杂种平均冠幅、株高与中亲值的比值分别由 71 6 %降到 4 9 3% ,76 5 %降到6 3 0 % ,但因变异幅度大 ,仍有超亲个体存在。正叶比长叶具有更强的遗传能力 ,托叶性状遗传能力较强
关键词:
小菊 杂交 性状 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学森 吴燕 陈晓流 孙永华 何天明 冯建荣
以5~6年生的凯特×新世纪、凯特×红丰、凯特×泰安水杏及泰安水杏×凯特等杂交组合的F1群体为试材,对杏的自交亲和性、有效花比率、果实大小及甜仁/苦仁等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凯特杏的S基因位点为杂合型,自交亲和对自交不亲和为显性遗传;(2)3个杂交组合的自交坐果率、有效花比率及平均单果重等性状在F1中广泛分离,杂种群体的平均值低于亲中值,表现明显的衰退现象,表明这3个性状均为数量性状。但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H2)均差异很大,其中自交坐果率的变异系数(101.5%~139.1%)和广义遗传力(87.1%~91.4%)均较大,表明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并且自交坐果率的遗传...
关键词:
杏 F1群体 性状 遗传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倩茹 钟兴华 张飞 房伟民 陈发棣 滕年军
【目的】绿心性状是单瓣切花小菊重要的观赏性状,研究切花小菊绿心性状杂种优势和遗传基础以利于指导绿心切花小菊的选育工作。【方法】分别以‘南农丰收’(黄心小菊)ב南农红霞’(绿心小菊)的81个杂交后代和‘南农红云’(绿心小菊)ב南农小清新’(绿心小菊)的70个杂交后代作为遗传群体,选取花心颜色等级得分值(简称花心颜色值,下同)、绿心相对面积和绿心持续期等3个指标对F_1代绿心性状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单个世代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绿心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2个组合F_1代群体各指标变异系数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学森 张晶 刘大亮 冀晓昊 张宗营 张芮 毛志泉 张艳敏 王立霞 李敏
【目的】研究新疆红肉苹果与苹果品种杂种F1群体童期、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并进行功能型苹果优株评价,旨在为功能型苹果育种技术体系的创建及新疆野苹果资源的利用保存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与‘寒富’等苹果品种6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868株实生苗及从中选育出的4个优株为试材,以国外引进的红肉苹果‘德红脆’及苹果栽培品种‘金冠’为对照,检测童期、果实单果重、硬脆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皮与果肉总酚、抗氧化能力以及类黄酮含量与组分,讨论功能型苹果育种技术。【结果】新疆红肉苹果为亲本的5个杂交组合在定植第3年的开花株率均在15%以上,童期仅2.33—4.33年,而对照‘金帅’ב寒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信程,苏江硕,吴洋洋,张飞,管志勇,陈发棣,房伟民*
[目的]本文旨在解析切花小菊一、二级分枝性状的变异情况和主基因遗传效应。[方法]以切花小菊‘南农雪峰’בMonalisa’F1代为试验材料,调查了该F1分离群体的总侧芽数、中上部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角度、二级分枝总数、二级分枝长度、二级分枝角度共计7个分枝性状在2015年和2016年的表型变异,利用F2群体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这7个分枝性状。[结果]7个分枝性状均呈连续分布,变异系数为12.89%61.55%;各分枝性状均存在正向或负向的中亲优势和超亲分离个体,其中总侧芽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飞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刘浦生 尹冬梅
以秋菊品种‘雨花落英’为母本和夏菊品种‘奥运含笑’为父本配制F1杂种,调查F1世代4个花期相关性状在2008至2009两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4个花期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花期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现蕾期、显色期、盛花期和衰败期4个花期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2.23%、17.60%、12.45%和11.11%,且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混合遗传分析表明菊花盛花期符合B-6模型,由表现为加性-显性的2对主基因控制;现蕾期、显色期和衰败期符合B-1模型,由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的2对主基因控制。控制现蕾期、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飞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李风童
【目的】花器是菊花观赏价值的最直观表现,了解花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基础以指导菊花育种实践。【方法】以单瓣型秋菊品种‘雨花落英’为母本和重瓣性高的夏菊品种‘奥运含笑’为父本配制F1杂种,调查F1世代6个花器性状在2008-2009两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花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6个花器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除管状花数外,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和心花直径5个花器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亲优势率分别为-3.19%,-25.17%,-4.46%,-12.81%和5.06%。舌状花长和舌状花宽2个性状无主基因控制;花径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周岐 王章荣
对中国马褂木、北美鹅掌楸及其种间杂种 F113个花果数量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 :花被片长度 (LP)等 9个性状在类群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 ,可用于类群识别 ;花药长度 (L A)等 11个性状在类群内个体间差异达极显著程度 ,说明类群内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杂种 F1在雄蕊数 (NS)等8个性状上 ,中国马褂木均表现出较强的遗传优势 ,花被片宽度 (WP)等 4个性状表现为偏父遗传或偏父超亲遗传 ;从性状间的相关性来看 ,聚合果气干质量主要由果宽决定 ,大花个体其雌蕊数较少但果实较大。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有效地对 3个类群进行识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继峰 张含国 张磊 朱航勇 贯春雨
对17年生7个杂种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和3个对照子代测定林(共10个处理)的生长和材性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综合指数评价与选择。结果表明:生长与材性性状家系间、家系内均存在较大的变异,除单位面积管胞数量外,其他性状晚材的变异系数均大于早材;材积、管胞长宽比和树脂道比量变异系数较大(26.2%~85.3%)。基本密度、早材微纤丝角、管胞比量变异系数较小(1.4%~8.1%)。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综纤维素含量,早、晚材微纤丝角,管胞长宽比,晚材径向直径、胞壁率、壁腔比,管胞比量差异显著;材积、管胞长、弦向直径、早材和晚材单位面积管胞数量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力为59.3%~92.7%,家系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克胜 李淑梅 佟永昌 韩一凡 任建中 郑智礼
以群众杨无性系为材料,研究了F1代木材材性性状的杂种优势,用主成分遗传距离类平均法进行了无性系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抗性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1)杨树木材性状F1代普遍存在杂种优势。(2)18个无性系可聚为明显不同的5类,第一类速生、纤维性状中等;第二类生长中等,密度较小,纤维较好;第三类纤维性状优良且生长良好;第四类亲本P15A生长快,纤维较好;第五类木材密度大,生长中等,纤维较好。(3)根据聚类结果,结合抗性和生长表现选出4个优良无性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晓梅 张守攻 王笑山 齐力旺 王万义 陈宝丰
对辽宁大孤家12个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混合授粉及单系授粉杂交组合及4个相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进行扦插生根变异及其测定林3~5年生长变异的分析,研究父母本对组合间生根和生长性状变异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选出高生长量及生根力的杂交组合。研究表明:无论是生根性状还是幼林生长性状,日×长杂种组合间均存在着显著遗传变异,父、母本效应明显,组合间具有很大的选择潜力;生根性状间、生长性状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但生根与幼林生长性状之间相关不紧密,可以开展生根与生长性状的独立选择;利用隶属函数法选出了生根最优、生长与生根兼优的杂交组合(或家系),选出的4个生根与生长兼优的家系5年生平均树高、地径和保存率分别比4...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罗曦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邰丽梅 雷国方
以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BC1F3(448份)和亲本为材料,在昆明地区生态条件下,对供体亲本及其杂种BC1F3世代的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供体亲本的11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与回交后代差异明显.回交使其后代的性状逐渐趋于轮回亲本,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籼粳基本一致.2)供体亲本及其杂种BC1F3的11个形态性状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测验表明,除剑叶宽和1~2节长外,亲本与后代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并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籼粳一致.3)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剑叶长、穗颈长、穗下节长、1~1节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文莹 刘新春 房伟民 管志勇 陈素梅 蒋甲福 陈发棣
【目的】对菊属栽培菊‘钟山金桂’与亚菊属细裂亚菊F1回交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进行研究,获得观赏性和抗性改良的优异属间新种质。【方法】以‘钟山金桂’×细裂亚菊F1为父本,‘钟山金桂’为轮回亲本开展回交试验。对获得的回交后代进行细胞学鉴定,对BC1代的形态性状观测,对经过越冬期后田间苗脚芽萌发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低温胁迫下植株体内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共获得17个回交后代株系。回交后代株系的形态出现分离,与亲本有显著差异,回交后代在花型上出现了托桂型、半托桂型和非托桂型的分离,大部分花型为托桂型,且部分植株花序直径大于‘钟山金桂’,回交后代所有株系的花色均为黄色。回交后代的抗寒性比‘钟山金桂’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建梅 李点姣 林荔辉 祁建民 林培清 李中站
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36个杂交红麻产量性状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株高与皮厚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现蕾天数、鲜茎重、鲜皮重、干皮重受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共同控制;始果高度、茎粗则既不受加性效应影响,也不受显性效应影响;产量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均较低.株高、皮厚、茎粗、始果高度等产量性状的狭义遗传率较低,育种中宜在高世代中选择.除现蕾天数外,其他产量性状的平均优势(Hpm)与超亲优势(Hpb)预测值均有正值,其中鲜皮重、干皮重杂种优势明显.F1代的生育期与产量呈负相关.株高与始果高度、茎粗、鲜茎重、鲜皮重、干皮重等性状以及鲜茎重、鲜皮重、干皮重与其他性状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20 0 0~ 2 0 0 3年在山东省长岛增殖站进行了以栉孔扇贝为母本与虾夷扇贝为父本 (正交 )、虾夷扇贝为母本与栉孔扇贝为父本 (反交 )、栉孔扇贝自交、虾夷扇贝自交的苗种培育 ,并在同一海区进行了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水温 15~ 18℃条件下 ,正、反交均可正常受精 ,受精率在 90 %以上 ,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 ;成体的外部形态与母本基本相同 ,是偏向母本类型的异源二倍体 ;正交组在第 2年高水温季节栉孔扇贝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下 ,成活率达 95 % ,生长速度提高 2 3% ,反交组在苗种中间暂养和养殖过程中的成活率比虾夷扇贝提高 16 % ,生长速度未见显著差别 ;正、反交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