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7)
- 2023(5422)
- 2022(4492)
- 2021(4005)
- 2020(3352)
- 2019(7269)
- 2018(6929)
- 2017(12686)
- 2016(7057)
- 2015(7389)
- 2014(6904)
- 2013(6650)
- 2012(5965)
- 2011(5118)
- 2010(4768)
- 2009(4431)
- 2008(4197)
- 2007(3507)
- 2006(2919)
- 2005(2321)
- 学科
- 济(24104)
- 经济(24074)
- 业(20221)
- 管理(19182)
- 企(15620)
- 企业(15620)
- 方法(12209)
- 数学(11214)
- 数学方法(11140)
- 农(7759)
- 学(7252)
- 财(7010)
- 贸(6892)
- 贸易(6891)
- 易(6750)
- 中国(5966)
- 业经(5692)
- 农业(5429)
- 技术(4837)
- 务(4522)
- 财务(4521)
- 财务管理(4517)
- 环境(4507)
- 企业财务(4315)
- 产业(3995)
- 制(3964)
- 银(3717)
- 银行(3675)
- 划(3629)
- 出(3589)
- 机构
- 大学(98076)
- 学院(97822)
- 济(38746)
- 经济(38180)
- 管理(36606)
- 研究(34815)
- 理学(33197)
- 理学院(32807)
- 管理学(32174)
- 管理学院(32026)
- 农(28823)
- 科学(25972)
- 中国(24538)
- 农业(23502)
- 业大(22905)
- 京(19723)
- 所(19079)
- 研究所(18171)
- 农业大学(16106)
- 中心(15661)
- 财(15201)
- 江(13216)
- 财经(13116)
- 室(12465)
- 院(12448)
- 经(12186)
- 业(12179)
- 经济学(12103)
- 实验(11934)
- 省(11857)
- 基金
- 项目(77352)
- 科学(59909)
- 基金(57972)
- 家(54938)
- 国家(54511)
- 研究(46770)
- 科学基金(45313)
- 自然(32566)
- 自然科(31861)
- 自然科学(31844)
- 基金项目(31650)
- 自然科学基金(31335)
- 社会(31177)
- 省(30367)
- 社会科(29674)
- 社会科学(29665)
- 划(26467)
- 资助(22493)
- 教育(20537)
- 计划(17854)
- 重点(17807)
- 创(16818)
- 科技(16282)
- 部(16235)
- 发(16230)
- 科研(16081)
- 编号(16065)
- 业(16019)
- 创新(15818)
- 农(14223)
共检索到125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帅 贾琦珍 陈根元 张玲 马春晖
探讨小花棘豆黄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小花棘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试验组分别按10,30,50 m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黄酮,试验持续35 d。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7 d取瘤胃液,检测瘤胃液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试验羊瘤胃液中总细菌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从第21天开始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总细菌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所有试验羊瘤胃液中厌氧真菌数和瘤胃原虫数均无明显变化,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纤维素降解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试验Ⅲ组可降低白...
关键词:
小花棘豆 绵羊 黄酮 瘤胃 微生物数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金丽 侯先志 高爱武
【目的】应用Real-time PCR(RT-PCR)对蒙古绵羊瘤胃内容物固、液相附着微生物的生态分布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集3只蒙古绵羊瘤胃内容物,固液分离后对各相中所附着的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包括总细菌、总厌氧真菌和3种主要纤维降解菌-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产琥珀酸拟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结果】固相中总细菌、总厌氧真菌和3种纤维降解菌的16S或18S rRNA基因考贝数显著高于液相,分别是液相附着微生物的7.22倍(P<0.05)、56.85倍(P<0.01)、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德泳 朱伟云 毛胜勇
【目的】探讨日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对山羊瘤胃发酵、瘤胃细菌与瘤胃产乳酸菌菌群结构组成,以及瘤胃产乳酸菌、总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健康阉割的长江珠三角白山羊,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共分3期进行,每期15 d,依次饲喂NFC/NDF比值分别为0.42(Ⅰ期)、1.04(Ⅱ期)、2.73(Ⅲ期)的3期日粮,分别于第13、14和15天采集瘤胃内容物。采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采用real-time PCR定量瘤胃内容物中总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陈旭伟 王梦芝
【目的】研究利用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内纤维降解菌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2×4因子体外培养试验设计,因子一为对照组(不添加皂苷)和添加皂苷组(添加0.3%茶皂素和0.03%丝兰皂苷的混合物),因子二为不同精粗比水平(20﹕80、40﹕60、50﹕50及60﹕40),研究不同精粗比以及皂苷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茶皂素和丝兰皂苷的混合物能降低瘤胃pH,且精粗比为20﹕80时差异极显著(P<0.01);能够增加乙酸、丙酸、丁酸以及TVFA的浓度,但从各成分所占比例来看,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的添加降低了乙酸和丁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增加了丙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因此降...
关键词:
茶皂素 丝兰皂苷 瘤胃发酵 瘤胃微生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欢 杨东林 陈勇 杨光
本试验旨在在绵羊高精料饲粮(精粗比为65:35)中添加鞣花酸以观察其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鞣花酸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5只健康、平均体重为40 kg左右、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空怀小尾寒羊母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试验分为两期,对照期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每天每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鞣花酸10 g。每期适应12 d后连续采集瘤胃内容物3 d,用于分析瘤胃发酵参数;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瘤胃细菌、产甲烷古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结果表明,添加鞣花酸对绵羊采食量以及瘤胃液pH、预测甲烷、NH_3-N、微生物蛋白和原虫数均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鞣花酸后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下降(P 0.05),丙酸、异戊酸摩尔比显著下降,丁酸、戊酸的摩尔比和乙酸/丙酸显著升高(P 0.05),但细菌中小杆菌属、瘤胃球菌2属、互营球菌属和Solobacterium属的相对丰度增加(P 0.05)。由此可见,鞣花酸主要作用于瘤胃细菌厚壁菌门,使菌群结构发生变化,改变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关系,并减少总挥发性脂肪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宏伟 仲伟光 王玉婷 赵玉民
牛的瘤胃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微生物与瘤胃之间互生互利,对于牛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牛瘤胃中常见的微生物菌群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综述,对影响牛瘤胃中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牛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控和质量安全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秦韬 王超
[目的]青蒿素是天然青蒿属植物的提取物,它很早就在中国传统中药中被用作抗疟疾、抗肿瘤和驱虫等药物。为探讨青蒿素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瘤胃内环境及其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循环的影响,确定青蒿素的对瘤胃发酵调控的效果和适宜添加量,为青蒿素作为一种新的瘤胃调控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只带有瘤胃瘘管的徐淮白山羊为试验动物,饲喂以玉米、豆粕和羊草为主组成的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占日粮干物质0,0.2%,0.4%和0.6%的青蒿素,进行4×4拉丁方设计试验,研究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种群变化;采用DTAF荧光染料标记细菌(FLB)的一种新方法测定瘤胃原虫吞噬细菌速率和吞噬量的...
关键词:
青蒿素 瘤胃发酵 微生物氮素循环 山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梦芝 王洪荣 李国祥 曹恒春 卢占军
【目的】以4只装有瘤胃瘘管的山羊为试验动物,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瘤胃微生态中原虫和细菌区系以及微生物蛋白微循环的影响规律。【方法】试验设精(玉米-豆饼)粗(稻草)比分别为10﹕90、30﹕70、50﹕50和70﹕30的4种日粮(A、B、C、D),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饲喂试验,采用荧光染色细菌技术测定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结果】日粮精粗比显著影响微生物细胞的密度。原虫密度C组最高;细菌和原虫的密度A组最低;日粮精粗比显著影响原虫吞噬的速率,A、B、C、D4组的吞噬速率分别为:429.5、366.74、389.48、402.2cells·cell-1·h-1,换算为对细菌N的吞噬速率...
关键词:
精粗比 瘤胃 吞噬速率 微生物蛋白 循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舒黎 王加启 胡志勇 李旦 孙宏选
【目的】评价日粮添加植物油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采用3×3拉丁方设计,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肉牛研究不添加油脂(对照组)、添加4%豆油(豆油组)或4%胡麻油(胡麻油组)对瘤胃pH值、NH3-N浓度、VFA以及瘤胃细菌和原虫的影响。3组日粮精粗比均为35﹕65,每期试验为21d,共3期。【结果】添加油脂对瘤胃内pH值没有影响(P>0.05);对照组和胡麻油组瘤胃NH3-N浓度显著高于豆油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豆油组和胡麻油组显著降低了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酸浓度以及总细菌、蛋白分解菌、纤维分解菌及原虫的数量(P<0.05),但对乙酸与丙酸比例以及淀...
关键词:
豆油 胡麻油 瘤胃生理 细菌 原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玲 李书杰 林红 裴明财 朱靖 韩兆玉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ZnO/凹凸棒石复合剂对湖羊瘤胃微生物菌群组成和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60~70日龄的健康湖羊[(15±5)kg],随机分为2组,每组24只,6重复,每重复4只羊。其中对照组饲喂全混合配方颗粒料,试验组于对照日粮中添加壳寡糖/ZnO/凹凸棒石复合剂(500 mg·kg~(-1)),预饲期7 d,正式试验80 d后进行屠宰,采集试验个体瘤胃液进行微生物和代谢组学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日粮中添加复合剂能够显著提高湖羊瘤胃微生物菌群的Chao1、Ace和Shannon指数,改变瘤胃菌群结构(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复合剂显著提高瘤胃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的相对丰度(P<0.05)。瘤胃内容物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湖羊相比,复合剂组湖羊瘤胃中丙酸、磷酸葡萄糖酸、白藜芦醇和丁香酸等含量显著升高,而与脂质代谢有关的亚油酸、花生四烯酸、胆固醇、胆汁酸、棕榈酸、2-单硬脂酸酯、1-单十七烷基甘油酯等含量显著降低[错误发现率(FDR)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复合剂 瘤胃 微生物 代谢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美杰 姜君 徐诣轩 李志鹏 申军士 朱伟云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尿素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70只育肥公湖羊(23.6~26.0 kg)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以下日粮:正常豆粕(SBM,170 g·kg~(-1)),低豆粕(40 g·kg~(-1))基础上添加0、10、20和30 g·kg~(-1)尿素(U0、U10、U20、U30)。试验预饲期1周,正试期8周。采集瘤胃液测定发酵参数和功能菌群数量,同时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与U10组相比,U20和U30组瘤胃液pH值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NH_3-N)浓度随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与U0和U30组相比,SBM、U10和U20组总菌、甲烷菌和原虫数量显著升高(P<0.05)。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显示U30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U0和U10组(P0.05)。U10组Bacteroidetes的丰度显著高于SBM、U20和U30组(P<0.05),但Firmicutes却显著降低(P<0.05)。RDA结果显示pH值、NH_3-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对瘤胃不同菌属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pH值的影响最显著(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耿 毛胜勇 朱伟云
通过山羊瘤胃液的体外批次培养,研究延胡索酸对瘤胃混合细菌体外发酵的影响。瘤胃液在含底物(玉米粉、豆粕和黑麦草)和延胡索酸(0、4、8和12 mmol.L-1)条件下发酵24 h。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期内,不同浓度的延胡索酸均显著提高了累积产气量,同时显著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其组成,降低乙酸的浓度及比例,增加丙酸的浓度及比例。其中4 mmol.L-1延胡索酸在12~24 h提高了TVFA浓度和丙酸浓度(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洪荣 张红伟
【目的】探讨在不同硫水平条件下,添加硫胺素(维生素B1)对人工瘤胃内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按2×2因子试验设计,因子一为不同的氮硫比(高硫水平,即N﹕S=5﹕1;低硫水平即N﹕S=15﹕1),因子二为不添加和添加硫胺素(0和60 mg.kg-1)进行人工瘤胃培养试验。【结果】添加硫胺素对pH和NH3-N浓度的影响不显著;高硫水平能够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显著提高了瘤胃培养液中原虫和细菌蛋白质的比值(P/WB)(P<0.05);在低硫水平下,添加硫胺素处理组TVFA的摩尔浓度和丁酸百分含量均高于不添加硫胺素组(P<0.05),而乙酸低于不添加硫胺素组。在高硫水平下,添加硫胺素处理组与不添...
关键词:
硫胺素 瘤胃发酵 瘤胃微生物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牛骁麟 郭涛 周文静 郭龙 李飞 李发弟
为研究日粮粗蛋白质水平(crude protein, CP)对育肥湖羊瘤胃微生物、pH及VFA含量的影响,选取54只4月龄[(32.25±2.50) kg]湖羊公羔,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将试验羊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3个处理组日粮CP水平分别为11.5%、14.0%、16.5%,试验期共70 d,包括7 d预试期,63 d正试期。试验期结束后,每组选择10只试验羊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并采集瘤胃内容物,用于瘤胃微生物DNA提取。结果表明:1)不同CP处理组对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瘤胃总重、瘤胃组织重及尾脂重无显著影响(P> 0.05)。2) 11.5%CP组瘤胃液氨态氮显著低于14.0%CP及16.5%CP组(P 0.05)。瘤胃液p H随日粮蛋白水平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P 0.05),其中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戊酸比例均不受CP水平的影响(P>0.05),但异戊酸的比例随日粮中CP水平的增加有增加趋势(P=0.098)。4)在不同CP处理组中,瘤胃内溶纤维丁酸弧菌含量最高,但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其中白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普雷沃氏菌的含量均不受CP水平的影响(P> 0.05),而黄色瘤胃球菌11.5%CP组显著低于14.0%CP组(P <0.05),16.5%CP组与11.5%CP组及14.0%CP组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日粮不同CP水平不影响试验羊屠宰性能,但能够影响瘤胃液pH及氨态氮含量,随CP水平的增加,异戊酸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14.0%CP组黄色瘤胃球菌数最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美杰 姜君 徐诣轩 李志鹏 申军士 朱伟云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尿素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70只育肥公湖羊(24.3±1.7 kg)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以下日粮:标准豆粕[SBM, 170 g·kg~(-1)干物质(DM)],低豆粕(40 g·kg~(-1) DM)基础上添加0、10、20和30 g·kg~(-1)尿素(U0、U10、U20、U30)。试验预饲1周,正试8周。采集瘤胃液测定发酵参数和功能菌群数量,同时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与U10组相比,U20和U30组瘤胃液pH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NH_(3)-N)浓度随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1)。与U0和U30组相比,SBM、U10和U20组总菌、甲烷菌和原虫数量显著升高(P<0.05)。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显示U30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U0和U10组(P0.05)。U10组Bacteroidetes的丰度显著高于SBM、U20和U30组(P<0.05),但Firmicutes却显著降低(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