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5)
- 2023(6365)
- 2022(5279)
- 2021(4731)
- 2020(3977)
- 2019(8565)
- 2018(8209)
- 2017(14952)
- 2016(8275)
- 2015(8735)
- 2014(8245)
- 2013(7826)
- 2012(7145)
- 2011(6265)
- 2010(6159)
- 2009(5603)
- 2008(5362)
- 2007(4585)
- 2006(3832)
- 2005(3194)
- 学科
- 济(28804)
- 经济(28759)
- 业(24110)
- 管理(22685)
- 企(18995)
- 企业(18995)
- 方法(13505)
- 数学(11988)
- 数学方法(11915)
- 农(9490)
- 财(9111)
- 学(8049)
- 中国(7708)
- 贸(7593)
- 贸易(7592)
- 易(7441)
- 业经(6835)
- 农业(6468)
- 务(5894)
- 财务(5892)
- 财务管理(5883)
- 企业财务(5661)
- 技术(5508)
- 环境(5378)
- 制(4857)
- 划(4584)
- 融(4479)
- 金融(4479)
- 银(4413)
- 银行(4376)
- 机构
- 大学(116458)
- 学院(115380)
- 济(45714)
- 经济(45044)
- 管理(42774)
- 研究(42458)
- 理学(38460)
- 理学院(37981)
- 管理学(37300)
- 管理学院(37126)
- 农(32744)
- 科学(30323)
- 中国(29332)
- 农业(26623)
- 业大(25495)
- 京(23636)
- 所(23336)
- 研究所(22032)
- 财(19072)
- 中心(18846)
- 农业大学(18020)
- 财经(16117)
- 江(15723)
- 经(14914)
- 院(14702)
- 科学院(14211)
- 业(14133)
- 经济学(14087)
- 室(14081)
- 北京(13995)
- 基金
- 项目(89268)
- 科学(69197)
- 基金(66798)
- 家(63688)
- 国家(62734)
- 研究(55465)
- 科学基金(51651)
- 社会(36728)
- 自然(36607)
- 基金项目(36169)
- 自然科(35813)
- 自然科学(35796)
- 自然科学基金(35198)
- 省(35032)
- 社会科(34839)
- 社会科学(34827)
- 划(30476)
- 资助(25854)
- 教育(24283)
- 重点(20452)
- 计划(20073)
- 创(19321)
- 编号(19104)
- 部(18865)
- 发(18710)
- 科研(18412)
- 业(18411)
- 创新(18140)
- 科技(18038)
- 农(16230)
共检索到154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帅 陈根元 贾琦珍 邓利 张玲
为了探讨小花棘豆对家兔卵巢α-甘露糖苷酶(AMA)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将24只雌性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 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 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 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第14、35、70天每次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卵巢,检测家兔卵巢AMA活性及表达的变化。试验组及对照组家兔卵巢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AMA1)和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AMA2)均有表达,但各试验组表达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帅 陈根元 贾琦珍 张玲 马春晖
【目的】探讨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丘脑-垂体-性腺轴α-甘露糖苷酶(AMA)的影响,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对照组饲喂青干草,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15%,30%和45%小花棘豆全草的混合饲料(其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30,60和90Mg/kg),分别于攻毒后第14,35和70天时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丘脑、垂体和性腺,检测AMA在家兔丘脑-垂体-性腺轴中的分布、活性及其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AMA在家兔丘脑、垂体和性腺中均有分布,小花棘豆中毒可导致家兔丘脑-垂体-性腺轴AMA活性和分布明显下降。试验组及对照组家兔丘脑-垂体-性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帅 贾琦珍 陈根元 程勇 张玲 马春晖
将14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 mg·kg-1)、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 mg·kg-1)、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 mg·kg-1)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中毒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每7 d每组随机采集4只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检测其AmA活性及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及对照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AmA1)和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AmA2)均有表达,但各试验组表达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Ⅰ组大鼠HPOA的AmA1及AmA2的表达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帅 贾琦珍 张玲 瞿胜 陈根元
为探讨小花棘豆中毒对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α-甘露糖苷酶(AMA)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将14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 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 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 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中毒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每7 d每组随机采集4只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和睾丸,检测其AMA活性及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及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AMA1)和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AMA2)均有表达,但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帅 陈根元 张玲 吴书奇 胡建军 马春晖
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个试验组分别按照每千克体重5、10、20 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至家兔出现死亡为止。试验前和试验期间每7 d取血,检测家兔血常规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70 d的试验,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组家兔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EOS)、嗜碱性粒细胞数(BASO)、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数量(PLT)、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含量显著下降;白细胞数(WBC)、淋巴细胞数(LYM)和嗜中性粒细胞数(NEU)在试验初...
关键词:
小花棘豆 中毒 家兔 血常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帅 贾琦珍 陈根元 王连群 张玲
研究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小花棘豆的中毒机理。将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试验组分别按照Ⅰ组15%(苦马豆素含量30 mg/kg)、Ⅱ组30%(苦马豆素含量60 mg/kg)、Ⅲ组45%(苦马豆素含量90 mg/kg)的比例添加小花棘豆,对照组仅饲喂苜蓿干草,试验期70 d。分别于攻毒后第14、35、70天每次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睾丸,通过TUNEL法定位,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细胞核,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从第35天开始,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洁 王思毅 林成增 鲁国东 王宗华
对稻瘟病菌一个假定的α-1,2-甘露糖苷酶MgManⅠ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蛋白与海枣曲霉、桔青霉等丝状真菌的已知α-1,2-甘露糖苷酶(EC 3.2.1.113)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并具有其相同的活性中心位点.基序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能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3类19个磷酸化位点和12个N-肉豆蔻酰位点.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预测为58.2 ku,理论等电点pI为5.17,并且为细胞外分泌蛋白,信号肽剪切位点为21A和22S之间.系统发育分析表明:MgManⅠ与丝状真菌中的海枣曲霉、桔青霉α-1,2-甘露糖苷酶之间亲缘关系最近,形成一大类;动物的α-1,2-甘露糖苷酶与植物的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淑华 何剑斌 于立辉 李林 杨娜 徐世文
为建立育成鸡镉中毒模型,以雌性育成鸡为研究对象,饲喂不同浓度的CdCl2(140mg·kg-1和210mg·kg-1)之后进行临床观察,病理学和卵巢酶组织化学的检测,深入探讨镉对鸡卵巢组织损伤的机理。结果表明:卵巢组织SDH、ALP、Ca2+-ATPase、G-6-Pase、Mg2+-ATPase等酶活性随染镉剂量增大、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高镉组酶活性降低(+或+/-)较低镉组组织酶活性(++或+)显著;卵巢组织ACP活性随染镉剂量增大、时间延长呈现升高趋势。镉可改变卵巢组织细胞生物膜上的多种酶的活性,损伤细胞生物膜,破坏酶赖以存在的系统,影响卵巢的发育。
关键词:
镉 育成鸡 卵巢 酶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利光辉 陈秀荔 王贇 林炜明 靳亚平
采用0.1% 型胶原酶和2.5g/L胰蛋白酶-0.2g/LEDTA,分别用热消化法和冷消化法消化分离家兔卵巢间质细胞,以探讨其体外培养条件和生长特点。结果表明,无论用热消化法还是冷消化法,0.1% 型胶原酶的消化效果均好于2.5g/L胰蛋白酶-0.2g/LEDTA的消化效果,前者的细胞活率在90%以上,可用于体外培养;经74μm滤网过滤后的卵巢组织分离培养出梭形和不规则形的间质细胞,且2种类型的细胞能在同一培养体系中贴壁生长。说明0.1% 型胶原酶可用于家兔卵巢间质细胞的分离。
关键词:
卵巢间质细胞 分离培养 形态观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大平 范永慧 胡昌雄 唐芬芬 王永生 杨伟克
【目的】研究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处理对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β-N-乙酰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ucosaminidase,GlcNAcases)活性的影响,为深入解析家蚕GlcNAcase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微量注射器注射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分别测定6、12、18、24和48 h家蚕幼虫血淋巴、脂肪体、中肠、表皮和丝腺中GlcNAcases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在JH处理组,家蚕幼虫血淋巴GlcNAcases活性在12 h便开始显著增高,在18、24和48 h持续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0E处理组,血淋巴GlcNAcases活性仅在24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20E处理组和JH处理组,脂肪体组织GlcNAcases的活性变化情况相似,在6、12和18 h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在24和48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经20E或JH处理后,中肠组织GlcNAcases活性在6和12 h均略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18 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在48 h酶活性降低至对照组水平。20E处理后,表皮GlcNAcases活性在12 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18和24 h持续显著高于对照组,48 h酶活性降低至对照组水平。JH处理后,表皮组织GlcNAcases活性在12、18和24 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48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丝腺组织中的GlcNAcases活性在20E处理12 h开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随后酶活性持续增强,在18和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48 h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JH处理12 h GlcNAcases活性开始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8 h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24和48 h持续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对家蚕幼虫血淋巴、脂肪体和中肠中GlcNAcases活性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在表皮和丝腺组织中,20E能促进并激活GlcNAcases的活性,而JH则抑制其的活性。这提示GlcNAcases在家蚕幼虫不同组织发挥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并且不同激素对GlcNAcases活性的影响效果亦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健超 袁华均 潘厚炎 胡腊英 肖应艺
研究了湖北沼泽型母水牛在发情末期唾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与排卵的关系。结果表明,在NAG活性峰出现前的酶单位为18.96±6.73(n=128),临排卵前出现的活性峰的酶单位为60.37±15.46(n=128),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5头发情排卵典型的母水牛,在其发情末期唾液中NAG的活性呈现规律性变化,在临排卵前出现一明显高峰,此前3~6h尚出现一小峰。在母水牛发情末期待小峰出现而后下降时进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2个冻配点的情期产犊率和受胎率分别为45.83%(22/48)和45.00%(36/8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章文 林心宇 黄小红 罗忠宝 翁丽蓉 林艳
以D-果糖、葡萄糖、D-甘露糖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NAG)为效应物,研究它们对猪精液碱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3.1.52)活力的影响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范围内,低浓度的葡萄糖对NAGase活力表现为激活作用,而D-果糖、D-甘露糖和NAG对酶活力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D-甘露糖、NAG、D-果糖;D-甘露糖表现为可逆的竞争型抑制,抑制常数KI为18.36 mmol·L-1;NAG表现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16.98和55.26 mmol·L-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峰 葛敏 周玲 赵涵
【目的】全基因组水平鉴定玉米Glyco-hydro-16家族,分析该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在不同玉米杂种优势群中的遗传分化。【方法】根据Glyco-hydro-16家族相对保守的序列及结构域,构建Glyco-hydro-16家族的隐马尔科夫模型文件(Glyco-hydro-16.hmm),利用hmmersearch程序在玉米全基因组中进行比对,获得玉米中含有该家族保守结构域的所有序列。通过Blast2Go进行功能注释,利用蛋白质序列构建该家族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使用玉米自交系B73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rNa-seq数据库分析该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根据该家族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筛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振 李大鹏
通过腹腔注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对家兔染毒,测定MC对家兔攻毒的LD50值,在不同时间点采样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和血清酶(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家兔对微囊藻毒素较为敏感(对MC-LR的LD50为33μg/kg),血清酶活性变化灵敏,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关系,染毒动物在试验后期出现显著的正常红血球贫血病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宏惠 李文迹 黄小红 汤志君
以甲醇、乙醇、异丙醇、甲醛和戊二醛为效应物,研究它们对中华绒螯蟹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戊二醛对NAGase活力影响不大;低浓度的甲醇和乙醇对NAGase有激活作用;高浓度的甲醇、乙醇、异丙醇和甲醛对NAGase的作用为可逆抑制.甲醇、乙醇、异丙醇对NAGase表现出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分别为3.663、0.360和0.480 mol.L-1;甲醛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其KI为0.288 mol.L-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