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6)
2023(7081)
2022(5959)
2021(5331)
2020(4247)
2019(9643)
2018(9486)
2017(17382)
2016(9477)
2015(10534)
2014(10476)
2013(10516)
2012(10386)
2011(9437)
2010(9718)
2009(8775)
2008(8533)
2007(7825)
2006(7190)
2005(6915)
作者
(29674)
(24708)
(24523)
(23080)
(15842)
(11901)
(11079)
(9597)
(9545)
(8773)
(8656)
(8255)
(8088)
(7926)
(7785)
(7652)
(7342)
(7134)
(7130)
(7113)
(6365)
(6341)
(6073)
(5636)
(5634)
(5620)
(5561)
(5524)
(5073)
(5006)
学科
(42343)
经济(42304)
(23217)
管理(22232)
地方(16762)
(16751)
企业(16751)
中国(16248)
(13019)
业经(11268)
(11025)
(10952)
银行(10929)
(10793)
金融(10793)
(10735)
地方经济(9586)
(9568)
方法(9499)
农业(9225)
(9077)
(7827)
教育(7791)
数学(7692)
数学方法(7620)
环境(7530)
(7425)
贸易(7413)
(7080)
发展(6732)
机构
学院(134335)
大学(133445)
研究(57610)
(53869)
经济(52391)
管理(45068)
中国(44073)
理学(36711)
理学院(36122)
管理学(35470)
科学(35370)
管理学院(35202)
(31509)
(30430)
研究所(27412)
(26629)
(25663)
中心(25165)
(23118)
(21533)
北京(20871)
(20718)
农业(20512)
师范(20461)
业大(19893)
(19573)
财经(19018)
(18680)
科学院(17388)
(17220)
基金
项目(85026)
科学(65846)
研究(63279)
基金(58396)
(52038)
国家(51534)
科学基金(42559)
社会(38148)
社会科(36055)
社会科学(36050)
(34813)
基金项目(30470)
(29466)
教育(28425)
自然(26725)
编号(26395)
自然科(26032)
自然科学(26021)
自然科学基金(25518)
(25357)
资助(23549)
成果(21752)
重点(20418)
发展(20253)
课题(20185)
(19889)
(17852)
(17739)
创新(16742)
科研(15895)
期刊
(71759)
经济(71759)
研究(47506)
中国(37985)
(25686)
学报(22413)
教育(21835)
科学(20864)
(18911)
金融(18911)
(18651)
管理(18073)
农业(17774)
大学(16591)
学学(15445)
业经(12730)
技术(11387)
经济研究(11099)
(9523)
财经(9189)
问题(8609)
(7965)
资源(7652)
(7468)
世界(6740)
(6654)
科技(6590)
(6540)
图书(6539)
(6509)
共检索到229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正海  康向阳  刘明虎  段乌拉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结合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染色方法,进行了小胡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变化和染色体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小胡杨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微管骨架呈动态变化过程,中期Ⅱ形成平行纺锤体和垂直纺锤体;末期Ⅱ未观察到典型的成膜体结构,同时型胞质分裂由子核间微管系统的相对界面发生,胞质分裂后形成四边形和四面体型四分体。②小胡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异常细胞学现象,中期Ⅰ和中期Ⅱ存在落后染色体;中期Ⅱ相互平行纺锤体发生联合;中期Ⅱ和后期Ⅱ孢母细胞两个纺锤体间的胞质会出现裂沟;四分体时期存在三分体和二分体等,说明由于远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杰  田梦迪  刘燕  张媛  张平冬  
减数分裂是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配子形成的必要阶段,是生殖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以银灰杨雄花枝为研究材料,运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开展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微管骨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银灰杨花药颜色变化可作为初步判别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形态学标记,花粉母细胞从减数分裂细线期发育至四分体时期,花药颜色从嫩绿色,经由黄绿色、微红色、浅红色、鲜红色转为深红色。2)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Ⅰ可观察到与着丝粒微管紧密相连的落后染色体,由于染色体两侧着丝粒微管的均衡牵引而致使其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一帆  孔博  程雪桐  李亮  凌傲宇  李智群  康向阳  张平冬  
【目的】探究赤霉素喷洒处理诱导新疆杨产生2n花粉的可行性及其对花粉母细胞微管骨架的影响,旨在开发诱导效果好且价格低廉的新型化学诱变剂,构建高效的林木多倍体育种技术体系。【方法】以新疆杨雄花枝为试验材料,利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免疫荧光法等方法,在观察新疆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基础上,开展了赤霉素喷洒处理诱导新疆杨2n花粉产生及其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微管骨架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新疆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历时约4 d,且存在明显的不同步性。减数分裂时期、喷洒次数、减数分裂时期和喷洒次数的交互作用、以及喷洒次数和赤霉素浓度的交互作用均对2n花粉诱导率具有显著影响。利用50μmol/L的赤霉素溶液于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期对新疆杨花粉母细胞进行7次喷洒处理是诱导新疆杨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最佳处理组合,2n花粉诱导率达到(8.83±3.10)%。与对照组相比,在最佳处理条件下,新疆杨花粉母细胞末期Ⅱ相邻子核之间的辐射状微管部分缺失,导致2个相邻子核间胞质分裂失败,从而产生核复原现象,形成三分体,进而发育成一个单倍性配子和一个2n配子。【结论】赤霉素喷洒处理可诱导新疆杨花粉染色体加倍,获得一定比例的2n花粉。赤霉素喷洒处理后,花粉母细胞第二次减数分裂末期相邻子核之间的辐射状微管部分缺失可能是赤霉素处理诱导新疆杨产生2n花粉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子  黄聪聪  于荣  
【目的】探讨在气孔运动的信息传递通路中,保卫细胞微管骨架与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两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进而深入了解气孔运动机理。【方法】以拟南芥野生型及GFP-α-tubulin-6植株为材料,利用药理学试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免疫印迹等细胞学及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化对保卫细胞气孔运动及微管骨架的影响。【结果】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星型孢菌素(staurosporine,STS)能促进光照下气孔开放,微管特异性抑制剂长春花碱(vinblastine)和微管稳定剂紫杉醇(taxol)分别减弱和增强其作用;1/2A型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志勇  邵芬娟  刘亚娟  范俊玲  魏学智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杜松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杜松的雄球花3月初开始分化。小孢子囊壁一般包括3层细胞:表皮、中层和绒毡层。造孢细胞在3月中旬形成,3月下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4月上旬开始减数分裂,4月中旬形成四分体,4月下旬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来。5月上旬开始散粉,成熟花粉粒为单核花粉粒。散粉后,胚珠内的花粉萌发出一短的花粉管后休眠,第2年4月份开始分裂形成管细胞、不育细胞和2个精子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空腔。小孢子囊在小孢子叶基部远轴面和叶腋处都有发生,小孢子叶球为复合小孢子叶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  宫国义  魏毓棠  李霄燕  
对萝卜雄性不育花进行形态学观察 ,发现两种类型的不育花 ,即花粉败育型和雄蕊萎缩型。比较研究了可育花及两种类型的不育花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发现萝卜小孢子败育是个连续过程 ,在造孢细胞时期就已出现败育迹象。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 ,绒毡层细胞出现液泡化、肥大、增生等异常现象。小孢子的败育与绒毡层细胞异常同步发生 ,小孢子一直停滞在单核期不再进一步发育 ,最终消失。另外 ,在正常可育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还偶尔观察到了不育花粉粒的存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俊波  杨璐茜  曹立朋  田宇  杜宁宁  金一  
【目的】探究获能和低温冷冻对猪精子细胞骨架中微管蛋白和肌动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获能和低温冷冻(-80和-196℃)后猪精子总蛋白质种类以及猪精子细胞骨架微管蛋白和肌动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低温处理后,猪精子总蛋白质的种类与新鲜精子相比发生变化,而获能处理后几乎没有差异。低温冷冻导致猪精子细胞骨架微管蛋白和肌动蛋白的表达量较新鲜精子下降,且-196℃冷冻组肌动蛋白的表达量要略高于-80℃冷冻组,但二者微管蛋白的表达量基本没有差异。获能处理后猪精子肌动蛋白表达量略有下降,而微管蛋白表达量基本没有变化。【结论】低温冷冻处理对猪精子总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尚峰男  宋少宇  田菊  王君  
采用离体培养结合荧光定位技术对油松花粉管生长特征和微丝骨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花粉离体萌发过程,除大量呈单一花粉管形态外,还存在异形花粉管,如具2条花粉管及分枝花粉管等;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培养60h后萌发率趋于稳定(91%以上),培养96h后花粉管长度逐渐趋于稳定(173μm以上);异形花粉管发生频率与花粉萌发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67,P=0.0041),花粉管分枝发生于管伸长至89.73(±3.44)μm处;在不同形态的花粉管中均有微丝骨架正常分布,并且推动花粉管细胞核和造粉体向花粉管顶端移动;在花粉管的透明区,微丝束呈现平行于花粉管的浓密网状结构,当花粉管生长较长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甘国峰  徐进  陆叶  施季森  
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是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包含许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微丝是细胞骨架重要组成成分,很多研究表明微丝在花粉萌发、花粉管内原生质流动(Justus et al.,2004)、花粉管顶端生长(Li et al.,2001)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花粉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鹏  孙宇涵  林华忠  方禄明  余小龙  翁建宇  张运根  李云  
【目的】探究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雄球花外部形态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杉木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杉木雄球花为材料,采用数码相机实地拍照、体视镜以及醋酸洋红染色压片法研究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雄球花生长发育的过程。【结果】杉木雄球花着生于新枝顶端,外部有芽鳞包裹。随着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雄球花的芽鳞逐渐打开,小孢子叶的体积增大,逐渐伸长到芽鳞之外,最终将雄球花的芽鳞挤压脱落;而小孢子叶颜色和大小也有着明显的变化,颜色经过翠绿色、黄绿相间、黄褐色、并最终变成红褐色,其长度变化范围为3.278~5.229 mm,直径变化范围为2.626~3.868 mm。观察杉木减数分裂过程发现:小孢子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存在异常,如减数分裂中期Ⅰ的落后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以及在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不均等分裂,如二分体、三分体。不同着生位置的雄球花发育具有不同步性;同一个雄球花的不同小孢子叶以及相同小孢子叶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也不相同,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大约持续3 d。【结论】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雄球花外部形态及小孢子叶颜色和大小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异常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勇  王志源  
以辣椒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 AB154和 AB 兖1691为试材,对不育株和可育株小孢子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了细胞学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小孢子形成以前,靠近小孢子的一层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期已解体,其余绒毡层细胞在花粉粒成熟期仍然结构完整;可育株绒毡层在单核花粉粒期开始解体,花粉粒成熟期时完全解体。不育株花药药隔维管束发育滞后于可育株,退化却早于可育株。部份绒毡层提前解体和药隔维管束发育异常使小孢子正常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应受阻,可能是造成小孢子败育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爱松  高兵  宋立晓  张云霞  李健绮  李英  侯喜林  严继勇  
游离小孢子培养即小孢子在外界胁迫诱导的条件下,从其配子体发育途径转向孢子体发育途径,诱导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过程。本研究通过对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学观察,为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中的可调控性及相关胚胎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个在游离小孢子培养中胚胎发生响应有差异的甘蓝杂交种,分别采用醋酸洋红、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及荧光素双醋酸酯(FDA)3种染色方法,对甘蓝小孢子体内配子体发育、游离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过程及细胞死亡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小孢子正常发育方向是单核小孢子经历2次不对称核分裂后发育成三核花粉,而单核靠边期小孢子在体外经32.5℃热激胁迫1 d后,小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凤兰  
运用电镜及电镜细胞化学等方法对大波斯菊小孢子发生时期,即小孢子母细胞到四分休的整个发育过程中的线粒体动态进行了观察。实验表明: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线粒体要经受一个复杂的反分化过程。在减数分裂前期的早期阶段,线粒体的数量增加很快;与此同时,一些空白的被称作”spherical inclusion”的细胞器(STs)也随之产生,它们代表着新产生细胞器的退化。造成退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器缺少核密码的调控。推测减数分裂后线粒体围核现象可能与ATP、信息大分子及其他物质的传递有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寿海洋  马清温  刘頔  李凤兰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土沉香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土沉香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均正常;花药4室,花粉囊壁由4层细胞组成,分别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的类型为腺质绒毡层,药壁形成方式为双子叶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四分体大多为四面体型,少数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还利用扫描电镜对土沉香的成熟花粉进行了观察,发现成熟花粉呈球形,表面为具钝三角形投影的基柱所组成。萌发孔小,边缘不清晰,不易被观察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安平  张恩慧  郑爱泉  尚丽荣  许念芳  马勇斌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发育的影响,为促进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蓝一代杂种及不同自交代数的高代自交系、低代自交系为试材,在游离小孢子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碱,处理时间为48h,以不添加秋水仙碱为对照(CK),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小孢子培养,分别比较产胚量和胚胎发育状况的差异。【结果】(1)培养基中添加10mg/L秋水仙碱的40份甘蓝材料中,有19份产生了胚状体,产胚材料比率为47.5%,较对照提高25%;(2)以9份甘蓝一代杂种及不同自交代数的高代自交系、低代自交系为试材,在培养基中添加1,10,50mg/L秋水仙碱后,每蕾产胚数、子叶形胚率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