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6)
- 2023(5736)
- 2022(4775)
- 2021(4240)
- 2020(3600)
- 2019(7615)
- 2018(7240)
- 2017(13536)
- 2016(7422)
- 2015(7826)
- 2014(7441)
- 2013(7182)
- 2012(6589)
- 2011(5820)
- 2010(5562)
- 2009(5104)
- 2008(4994)
- 2007(4181)
- 2006(3534)
- 2005(2895)
- 学科
- 济(27147)
- 经济(27114)
- 管理(20963)
- 业(20337)
- 企(15625)
- 企业(15625)
- 方法(13590)
- 数学(12440)
- 数学方法(12349)
- 财(8359)
- 农(8017)
- 学(7280)
- 贸(7189)
- 贸易(7186)
- 易(7034)
- 中国(6984)
- 业经(6010)
- 农业(5660)
- 制(5158)
- 环境(4960)
- 务(4927)
- 财务(4923)
- 财务管理(4913)
- 技术(4826)
- 企业财务(4675)
- 银(4647)
- 银行(4611)
- 地方(4335)
- 行(4306)
- 划(4223)
- 机构
- 大学(105548)
- 学院(105374)
- 济(42123)
- 经济(41430)
- 管理(39359)
- 研究(37764)
- 理学(35417)
- 理学院(34982)
- 管理学(34209)
- 管理学院(34050)
- 农(28786)
- 中国(27447)
- 科学(27228)
- 业大(23281)
- 农业(23269)
- 京(21790)
- 所(20519)
- 研究所(19379)
- 财(17590)
- 中心(16757)
- 农业大学(15815)
- 财经(14780)
- 江(14407)
- 经(13678)
- 院(13670)
- 经济学(13214)
- 北京(13057)
- 省(13018)
- 科学院(12692)
- 室(12444)
- 基金
- 项目(81730)
- 科学(63526)
- 基金(61307)
- 家(57886)
- 国家(57455)
- 研究(49846)
- 科学基金(47747)
- 自然(34105)
- 社会(33432)
- 自然科(33344)
- 自然科学(33328)
- 基金项目(33320)
- 自然科学基金(32778)
- 社会科(31823)
- 社会科学(31815)
- 省(31643)
- 划(27763)
- 资助(24091)
- 教育(22011)
- 重点(19096)
- 计划(18390)
- 部(17285)
- 创(17251)
- 发(17078)
- 编号(16891)
- 科研(16728)
- 科技(16673)
- 创新(16254)
- 业(15597)
- 国家社会(14723)
共检索到139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静 贾忠权 董凤香
通过测定小美旱杨Populus simonii×(Populus pyramidalis+Salix matsudana)‘Poparis’标准木耗水量、树体不同部位储盐质量浓度和标准木生物量,推算12年生小美旱杨全生长期耗水量中总盐分质量浓度以及小美旱杨采伐时可带离的盐分,分析小美旱杨水分代谢过程对林下土壤-潜水系统盐分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美旱杨耗水中所含盐分离子的92%左右进入林下土壤-潜水系统中,其余随采伐被带离,但小美旱杨农田防护林带蒸腾造成的林下积盐在灌区积盐中仅占很小的比例。小美旱杨对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和对有害离子的拒吸作用,对林下土壤的可溶盐离子组分比例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静 王林和 王兴
研究了自然生境下不同土壤含盐量时小美旱杨Populussimonii×(Populuspyramidalis+Salixmatsudana)cv.Poplaris不同部位可溶盐离子质量分数及土壤和地下水盐离子质量分数对小美旱杨含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条研究林带下土壤的含盐量有很大差异,但2条研究林带各个对应部位(叶、根、心材和边材)在对应取样时间的各个可溶盐离子质量分数无差异,并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即各部位的阳离子全盐质量分数顺序均为K+>Ca2+>Mg2+>2->Cl-。在整个生长季中,叶中的各个离子->SO4Na+,阴离子质量分数排序大致为HCO3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且生长季内变幅最...
关键词:
小美旱杨 可溶盐离子 土壤 地下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洋 贾志清 朱雅娟 赵淑伶 刘艳书 刘海涛 李清雪
以不同恢复年限(6,11,16和21年)的乌柳人工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丘间低地为对照,研究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乌柳人工防护林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和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柳林样地土壤含水量受林龄和深度的影响,上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较为剧烈;与对照相比,不同林龄乌柳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增长显著增加,并呈现出一定的表聚性;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各林龄乌柳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同一林龄乌柳林上层土壤(深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邢献予 王玉涛 邱月 魏忠平 潘文利 范俊岗
为研究辽宁基岩质海岸防护林对枯落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辽宁省大连市的4种典型海岸防护林(侧柏纯林、刺槐纯林、辽东栎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下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枯落物及土壤的取样测定枯落物的蓄积量、持水能力及土壤养分,揭示不同林分类型对枯落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落物的蓄积量及持水能力排序为:辽东栎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侧柏纯林>刺槐纯林,其中辽东栎纯林的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截量分别为23.94t·hm-2,58.61t·hm-2,44.99t·hm-2,辽东栎赤松混交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金池 胡海波 张新中 郑在彬 赵宝华
研究了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树木根系对土壤中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在林带附近土壤酶活性较高,距林带较远处酶活性较低,根际土土壤酶活性大于非根际土;(2)各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变化规律比较复杂,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尤其是蔗糖酶急剧下降,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3)树木根系,尤其是根径小于1mm的吸收根和细根数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土壤酶的活性。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根系,根际,土壤酶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邱月 王玉涛 魏忠平 范俊岗 曹宝慧 李仁平 宋岩
研究渤海泥质海岸白榆(Ulmus pumila)中龄林、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中龄林、白蜡(Fraxinus chinensis)中龄林、群众杨(Populus popularis)中龄林、杨树(Populus×liaoning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混交林、白榆(Ulmus pumila)幼龄林、辽宁杨(Populus×liaoningensis)幼龄林及当地自然生灌草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季节动态及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以期为渤海泥质海岸土壤改良和防护林科学营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0~30cm土层内,渤海泥质海岸典型防护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秋两季低、夏季高的倒"V"字型变化,土壤脲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秋两季高、夏季低的"V"字型变化,蔗糖酶活性季节动态多呈现春夏秋连续升高的直线型变化。不同防护林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对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群众杨中龄林、杨树刺槐混交林、白榆幼龄林、辽宁杨幼龄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灌草地,分别降低了29.89%,46.81%,64.25%,38.56%。渤海泥质海岸防护林显著降低土壤pH值、电导率、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存在显著正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燕琼 龚固堂 郑绍伟 陈俊华 谢天资 慕长龙
为了解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的河岸防护林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污染状况,提出能有效降解土壤重金属危害的植被配置模式。本文选择了成都市沙河生态景观防护林带中的乔灌草、乔草、灌草以及单层灌木林和草坪等5种典型植被配置模式林分,测定了Mn、Cr、Co、Ni、Cu、Zn、Cd和As等重金属和全N、全K和全P等主要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分配状况;并对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1 Mn、Zn、Cr和Pb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下均有显著性差异(PPb>Ni>Cu>Co;As含量最低。2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献予 刘平 魏忠平 潘文利 范俊岗 邱月 马成才
为研究渤海沙质海岸不同防护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沙质海岸的6种典型防护林(油松纯林、油松刺槐混交林、杨树纯林、刺槐近熟林、刺槐中龄林、刺槐幼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草本植物多样性相关分析,揭示了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种林分类型能降低土壤密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pH值,可增加土壤含水量、全氮量、有效磷含量。刺槐纯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使土壤含水量增加62.9%,土壤全氮增加28.5%,土壤有效磷增加314.4%,pH值降低36.1%;不同林分类型草本植物多样性有一定的差异,油松刺槐混交林的草本...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顾梦鹤 谢泽慧 王春晖 周立华
通过野外取样,对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旅游专线两侧8种防护林0-100cm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防护林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变异系数,旨在了解和掌握库布其防护林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变异规律。结果表明,0-20、20-40、40-60、60-80和80-100cm 5个土层的土壤水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加;5个土层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分别为0.70、0.94、0.92、0.94和0.90,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增大。8种防护林的土壤水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旱柳(Salix matsud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灿 林勇明 吴承祯 林宇 李键 洪伟
以福建省福州市21年生沿海木麻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样地法和地统计学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土壤层p H值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该木麻黄林土壤p H值整体呈强酸性,0~20(A)、20~40(B)和40~60 cm(C)土壤层的p H值均值分别为4.04、4.16和4.14;变异系数分别为10.73%、9.13%和13.26%;2)A、B和C土壤层,p H值块金效应值分别为0.879、0.233和0.080,空间变异最优模型分别为线性有基台值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模型。克里格最优插值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土壤pH值受结构影响,底层则受林分影响为主;3)该林地土壤酸化主要受土壤母质、大气酸沉降、土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朱炜 林捷 林武星 付忠华
对福建省东山赤山防护林场的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得到的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预测方程预测精度较高。影响木麻黄基干林带防风效能的主要因子为胸径、冠幅和树高 ,地貌类型和林分密度对基干林带的防风效能有显著的影响 ,而枝下高的影响很小。把得分值小于 0 440的一代木麻黄基干林带 (指生长后期的林带 )定义为低效防风林带 ,应及时进行更新改造。另外 ,把防风效能的预测值 0 .61 3作为判断基干林带进入防护成熟初期和防护成熟末期的阈值。
关键词:
木麻黄 基干林带 防风效能 数量化理论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东 杨喜田 樊巍 高喜荣 王齐瑞
研究豫东平原5,7年生欧美杨107杨农田防护林带单木比叶面积、叶面积的变化,建立预测林带单木叶面积的异速生长模型。结果表明:5,7年生单木比叶面积平均分别为136.6,138.2 cm2.g-1,两者差异不显著;叶面积平均分别为45.4,85.8 m2,两者差异显著。冠层位置对比叶面积、叶面积均有显著影响,从树冠的上层到下层,比叶面积显著增加;而叶面积在两林龄中垂直层次表现出差异性,在水平层次,由内层到外层,叶面积均显著增加。不同林龄林带具有不同级别的枝,各级别枝的叶面积间均有显著差异。异速生长关系表明:树高、胸径、冠长因子都能可靠地预测林带单木叶面积,相比而言,胸径和单木叶面积之间的异速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巍 赵东 杨喜田 王齐瑞 杨海青
枝面积指数同叶面积指数一样,是重要的林分结构特征,但叶面积指数更受重视,而枝面积指数常被忽略(Weiskittel et al.,2006)。枝面积对总呼吸、光能辐射及降雨截留等多种生理生态过程具有重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志义
全球区域性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存在与正常发展,因而引起有关决策者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和考虑.古代曾出现过的灿烂的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历史上曾经孕育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黄土高原自然人文景观的衰退,主要是由于森林、草原、植被大面积破坏和减少的结果.因此,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这种恶果的出现是大自然对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严凤 蒋容 鲜骏仁 杨远祥 杨占彪
为了研究川中丘陵区柏木(Cupressus funebris)边坡防护林对相邻农田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分别以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地和玉米(Zea mays L.)地为研究样地,分别调查了有边坡防护林和无边坡防护林农田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密度、多样性和生物量。结果显示: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4 525只,隶属3门8纲18目25科。优势类群为正蚓科、蚁科、链胃蚓科和地幺蚣科,常见类群为铗科、蟋蟀总科、地蜈蚣科、大赤螨科、狼蛛科和跳蛛科。有边坡防护林的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密度、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明显高于无边坡防护林农田(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