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9)
2023(13971)
2022(11819)
2021(10934)
2020(9375)
2019(21859)
2018(21725)
2017(41648)
2016(22831)
2015(26161)
2014(26646)
2013(26476)
2012(25224)
2011(22956)
2010(23790)
2009(22045)
2008(22139)
2007(20172)
2006(17982)
2005(16592)
作者
(70091)
(58756)
(58637)
(55728)
(37588)
(28259)
(26660)
(22745)
(22335)
(21188)
(20159)
(19919)
(19138)
(18992)
(18522)
(18225)
(17610)
(17449)
(17032)
(16941)
(15014)
(14726)
(14497)
(13463)
(13317)
(13255)
(13248)
(13236)
(12100)
(11793)
学科
(105387)
经济(105284)
(59760)
管理(59362)
(45680)
企业(45680)
方法(44392)
数学(39137)
数学方法(38454)
中国(30404)
(29527)
地方(27517)
(22939)
(22122)
业经(21885)
农业(20380)
(18710)
贸易(18694)
(18033)
(17756)
(17302)
金融(17299)
(16968)
银行(16915)
(16315)
理论(15992)
(15645)
技术(15543)
地方经济(15348)
环境(14621)
机构
大学(338411)
学院(338298)
(137560)
经济(134521)
管理(123371)
研究(123055)
理学(104597)
理学院(103245)
管理学(100994)
管理学院(100370)
中国(93277)
科学(78452)
(74580)
(65426)
(62962)
(62671)
研究所(59263)
中心(55562)
(54045)
业大(51749)
农业(49122)
财经(48834)
北京(48015)
(47510)
师范(47007)
(43962)
(43846)
(43276)
经济学(42025)
(38493)
基金
项目(216607)
科学(168263)
研究(156724)
基金(153019)
(134647)
国家(133535)
科学基金(111921)
社会(96338)
社会科(91219)
社会科学(91193)
(86523)
基金项目(79736)
(73231)
教育(72590)
自然(72090)
自然科(70399)
自然科学(70374)
自然科学基金(69076)
资助(64665)
编号(64351)
成果(54143)
(51466)
重点(49855)
(47146)
课题(46211)
(44733)
创新(41980)
科研(41262)
发展(40727)
计划(40422)
期刊
(159190)
经济(159190)
研究(102506)
中国(74723)
(58075)
学报(56242)
科学(51872)
(48319)
管理(46529)
教育(42015)
大学(41777)
农业(39427)
学学(39043)
(33477)
金融(33477)
技术(31633)
业经(26635)
经济研究(25559)
财经(23916)
(21869)
问题(21070)
(20603)
统计(18865)
技术经济(17951)
图书(17647)
科技(17198)
(17025)
(16939)
(16577)
商业(15848)
共检索到527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沈律  
从科技发展史上看,世界科技的发展已经历或正在经历欧洲小科学、美国大科学和中国超大科学时期。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小科学、大科学和超大科学时期科技发展模式及其增长规律,建立科技增长的三大动力学模型。在这些模型基础上提出小科学时代对应于科技增长的指数曲线规律,大科学时代对应于科技增长的S曲线规律,超大科学时代对应于科技增长的双S曲线规律。这三大科技发展基本规律是导致三大科学时代发展模式出现的根本原因。通过比较分析科技增长的动力学模型,使读者理解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和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技发展基本规律,以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模式转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玲玲  付赛际  张秋柳  江若然  
国家科技管理体制顺畅与否关乎一国科技发展命脉,依托大科学装置建立的高科技园区在宏观上受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管控,是一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以美日英三国科技管理体制为例,探讨了多元分散型、高度集中型和分散与集中相协调型的科技管理体制特点,通过对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日本质子加速器研究设施中心、英国哈威尔科技创新园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以及中子科学城自身特点,提出了中子科学城管控模式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颜长跃  谷兴荣  
对科技发展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国外很早就有研究。我国近20多年来,对此作了大量工作,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笔者认为在这些研究中还有些问题没有澄清,甚至可将之看成误区,现把它分为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即指数规律与周期规律是否性质不同的两个规律;速度研究能否限于经验概括性研究;速度变化规律是因果规律还是非因果规律;什么样的人才与成果能列入科技统计指标之中;横向排序指标是应该重结果指标还是应该重效率指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现祥  
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研究活动具有大投资、大规模、多学科、参与人员或群体数量庞大等特征,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大科学组织模式保障科研项目的持续运转。大科学时代科技自立自强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关键。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大科学组织模式主要目标是实施“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计划”,并解决国家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前沿及重大科技创新问题。构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大科学组织模式,要实现四大转变,即大科学组织的国家模式要从中心化的发展型国家模式转向网络化的发展型国家模式;国家大科学组织的约束机制要从控制约束转向契约约束;国家大科学组织的治理机制要从科技管理转向科技治理;国家大科学组织的协同机制要从产学研的自上而下的产学研协同转向自下而上的产学研协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祝尔娟  臧学英  
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被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南中北"三大"增长极",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担负着开放"窗口"、经济引擎、辐射带动和改革示范等重要使命。本文从分析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的形成背景入手,揭示了这三大增长极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三大增长极的功能作用发挥状况的比较和发展中新问题的剖析,揭示了深圳和浦东已进入增长极发展的成熟阶段,其极化效应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已开始显现,而滨海新区正处于增长极形成的初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根据时代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以及增长极多年发展的成功经验,笔者提出了以创新为动力,突破发展瓶颈;抓好技术、产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传珂  淳于咏梅  裴丽君  裴祥会  於海武  
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大科学工程年度研究计划制定模式进行研究,给出计划制定两种模式的工作流程,并分析存在问题。相关研究结论,对我国大科学工程计划管理有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振羽  
大科学装置的"高密度科技创新资源聚合体"功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大科学装置布局过于分散,并且,中国大科学装置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投资模式,与当前以"城市群""湾区经济"为主体的发展趋势不符。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探索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导、湾区城市群合作的大科学装置投资和管理模式,基于大科学装置整合多项国家科技政策和战略规划资源,是粤港澳大湾区基于大科学装置构建创新引领发展模式的可选策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晓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深圳  李雪铭  
以中国知网为基本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对1990-2014年人居环境科学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人居环境科学文献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环比增长率呈现出前期波动较大,后期较为稳定的特征,从质量上看,期刊类文献仍是人居环境学科研究成果的主体;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建筑科学为主导的地理、环境、经济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群组,人居环境科学受到科研基金资助的文献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总体来看比例非常少,仅占6.83%;人居环境科学文献主要来源于40个机构,重庆大学、清华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机构,人居环境科学文献来源于18个省份,其中陕西省、北京市、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祁祥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凡是过去、皆为序曲",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不管是辉煌还是荣光,不管是矛盾还是问题,都将成为未来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序曲。有理由自信而没有理由自负改革开放至今短短40年时间里,中国从一个封闭的短缺经济体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从1978年到2016年,中国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范明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江苏大学党委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师生员工得实惠,服务地方做贡献"的要求,通过广泛调研,集中师生智慧,认真梳理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服务社会等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研讨,探究破解路径,在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中,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不断加快向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的步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睿  郑秀梅  
文章基于北京、天津、武汉、杭州四大未来科技城发展案例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对比分析了中国未来科技城发展模式并提出优化策略。发展模式表明:未来科技城的优势的发挥需要通过人力、区位、载体、制度、文化与市场等要素优化来实现。推进未来科技城发展需要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体系来引导要素的优化配置;营造区域创新文化来提升要素的内在动力;发展科技金融以有力保障未来科技城的平稳运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建人  
当前,东亚经济的蓬勃发展,已引起世界的广泛注目。从60年代日本的崛起,经过70年代亚洲“四小”的起飞,80年代东盟国家的勃兴,到90年代中国的繁荣昌盛,充分展示了西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持久的经济活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们一个接一个地创造出经济奇迹?对此,人们的解释各不相同。笔者认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实行的“外贸带动增长”经济发展战略,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以下拟对这一战略的含义与内容作简要的论述,并对其三种基本模式的优劣作一比较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红芬  
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5科学发展报告》和《2005高技术发展报告》,以及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表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经科学出版社编辑问世,并与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见面。作为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的综合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一直将向社会和决策层报告世界和中国科学的发展情况、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和全民族的科学素质作为自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学慎  
宏观调控应以实现经济持续高增长为目标,要求经济增长必须是适度的,适度增长是实现持续高增长的唯一途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这一预期目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上,有利于搞好宏观调控,从过去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调整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