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
- 2023(956)
- 2022(867)
- 2021(794)
- 2020(742)
- 2019(1604)
- 2018(1567)
- 2017(2612)
- 2016(1847)
- 2015(1889)
- 2014(1813)
- 2013(1782)
- 2012(1718)
- 2011(1483)
- 2010(1396)
- 2009(1288)
- 2008(1299)
- 2007(1151)
- 2006(932)
- 2005(831)
- 学科
- 业(3453)
- 济(3071)
- 经济(3068)
- 企(2843)
- 企业(2843)
- 学(2671)
- 管理(2465)
- 方法(2039)
- 数学(1886)
- 数学方法(1849)
- 菜(1409)
- 农(1302)
- 虫(1234)
- 财(1126)
- 森(1106)
- 森林(1106)
- 林(1079)
- 壤(1071)
- 土壤(1067)
- 镇(1026)
- 乡(1012)
- 中小(1004)
- 中小型(1004)
- 乡镇(1004)
- 乡镇企业(1004)
- 小型(1004)
- 小型企业(1004)
- 害(1002)
- 虫害(936)
- 物(909)
- 机构
- 学院(24189)
- 大学(24049)
- 农(13683)
- 研究(12166)
- 农业(11292)
- 科学(10917)
- 业大(9829)
- 所(8210)
- 研究所(7873)
- 农业大学(7586)
- 中国(7125)
- 室(6447)
- 实验(6351)
- 省(6341)
- 实验室(6138)
- 业(6080)
- 重点(5861)
- 京(5733)
- 济(5534)
- 管理(5450)
- 经济(5376)
- 中心(4892)
- 科学院(4867)
- 理学(4851)
- 理学院(4764)
- 管理学(4420)
- 管理学院(4397)
- 技术(4395)
- 林业(4267)
- 院(4194)
共检索到32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舒晓晗 刘亚慧 苗雨桐 吴超 沈蔚烈 孙佳斌
从取食选择性和产卵选择性2个方面研究了小猿叶甲Phaedon brassicae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菜薹Brassica parachinensis,芥菜Brassica juncea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等4种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蔬菜的寄主偏好性。结果表明:小猿叶甲成虫取食表现明显的寄主植物偏好性,产卵选择性和取食选择性基本一致。供试4种寄主植物同时存在时,芥菜为小猿叶甲的最嗜寄主,甘蓝为最不嗜寄主,两者差异显著(P<0.05)。利用小猿叶甲在供试蔬菜上的成虫量和取食面积来分析其取食选择性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两者呈显著性相关(P<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丽英 庞保平 周晓榕 张翠青
【目的】明确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菜豆品种的偏好性及其与寄主植物化学成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非自由选择法测定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菜豆品种的偏好性;采用丙酮法、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磷钼酸-磷钨酸比色法及索氏回流法分别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单宁酸及黄酮含量。【结果】南美斑潜蝇对不同菜豆品种的偏好性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可以将其分为3类,最喜好的菜豆品种有双丰二号、富田一号架豆、精品架豆、紫花油豆、大诚地豆、日本无筋绿、双丰架豆、世纪豇豆、泰国架豆王、太空青眉、五常大油豆;其次为九寸莲、天马95-33、精选73-8、天马地豆、泰丰架豆王、富田二号架豆、满架莲、泰国架豆95-33、绿龙架...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寄主偏好性 化学物质 菜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庞保平 周晓榕 鲍祖胜 程家安 韩靖玲
采用田间小区自然感虫和室内笼罩人工接虫的方法,以幼虫为害造成的潜道数为指标,研究了美洲斑潜蝇对12种蔬菜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12种供试蔬菜的选择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随寄主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寄主选择性 蔬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宁 张冬勇 沈红霞 胡琴 樊建庭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既危害衰弱寄主也危害健康寄主。为了寻找影响光肩星天牛产卵的植物源信息物质,并为研制绿色无公害的光肩星天牛引诱剂奠定基础,通过室内有选择和无选择产卵试验,测定了光肩星天牛对青皮垂柳Salix ohsidare,苦楝Melia azedarach和复叶槭Acer negundo等3种寄主植物的产卵偏好行为,并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3种寄主植物树干挥发物成分。有选择产卵试验和无选择产卵试验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项颖颖 孙绪艮 王秀利 张霞 孟繁玲
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昆虫与植物间已形成各种各样的互作关系。其中植食性昆虫的食性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反应表达,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定向行为反应,是昆虫与植物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钦俊德,1987)。植食性昆虫在选择寄主的过程中,利用嗅觉、视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行为模式。寄主植物的挥发性物质通过昆虫的嗅觉感受器引诱昆虫到达植物,这是引导植食性昆虫寄主选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槐小卷蛾 寄主选择 挥发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彬 付晓霞 韩启 张宝民 张大明 李兴鹏 高长启 孙晓玲
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GC-MS)研究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挥发物的变化情况,并利用触角电位和"Y"型嗅觉仪比较分析榆紫叶甲雌雄成虫对主要成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受榆紫叶甲成虫危害的家榆释放19种成分,其中顺-3-己烯醇、α-蒎烯、柠檬烯、顺-3-乙酸叶醇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石竹烯、α-法尼烯和(E,E)-4,8,12-三甲基-1,3,7,11-十三碳四烯(TMTT)9种化合物与健康家榆相比有显著差异。除了TMTT,对其余8种化学标准品进行生测的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顺-3-己烯醇、芳樟醇和α-法尼烯有较强的趋性反应,而雄性成虫对α-法尼烯和石竹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晋民 赵之重 段冰
以青花菜、胡萝卜和大蒜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Na2SeO3,每种蔬菜均设5个Na2SeO3喷施水平,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100 mg/L,0.5~500 mg/L和0.5~1 000 mg/L,蔬菜收获后测定其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及蔬菜产量。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以显著提高各蔬菜中全硒、有机硒和无机硒的含量,有机硒转化率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3种蔬菜均喷施质量浓度为100 mg/L Na2SeO3时,以青花菜有机硒富集最高,为对照的135.7倍;除在Na2SeO3质量浓度≤10 mg/L时大蒜产量和Na2SeO3质量浓度为0.1 mg/L时青花菜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余Na2...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桂芹
蔬菜流通终端是连接蔬菜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现有研究多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选择蔬菜流通终端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忽略了消费者对蔬菜流通终端主要属性的偏好研究。本文选择蔬菜流通终端蔬菜价格、蔬菜新鲜度、蔬菜种类齐全性和距离4个属性,运用联合分析,定量分析消费者对蔬菜流通终端不同属性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最关注的终端属性是蔬菜的新鲜度水平(36.237%);其次是蔬菜的价格水平(26.681%);然后是蔬菜流通终端与家庭住址的距离水平(23.859%);最后是蔬菜种类的齐全性(13.233%)。消费者对于农贸市场、超市和社区蔬菜店的偏好顺序依次是农贸市场、社区蔬菜店、超市。
关键词:
蔬菜流通终端 联合分析 正交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智 杨忠岐 魏建荣 王小艺
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优势寄生性天敌。为了了解其在释放利用后能否保持高的种群数量 ,达到对美国白蛾的持续控制效果 ,研究了这种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通过调查 ,明确了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的转主寄主种类 ,并研究了这些寄主的年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 ,以及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这些寄主中的寄生率和出蜂量、雌雄性比等。结果表明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主有 7种 :美国白蛾 ,大袋蛾 ,柳毒蛾 ,榆毒蛾 ,国槐尺蛾 ,杨扇舟蛾和桃剑纹夜蛾。白蛾周氏啮小蜂年发生 7代 ,而美国白蛾年发生 2代 (部分年份可发生 3代 ) ,小蜂除寄生这 2代(或 3代 )美国白蛾蛹外 ,其余各代在这些转主寄主蛹中寄生。这些转...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转主寄主 生物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丽贤 张真 黄大庄
针叶树小蠹虫不仅能通过信息化学物质识别和回避非寄主生境,而且能识别非寄主树种和不适寄主树。非寄主挥发物,尤其是6碳乙醇等绿叶气体和一些8碳醇等树皮挥发物是代表着非寄主的重要气味信号,在针叶树小蠹虫寻找寄主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对绿叶气体和非寄主树皮挥发物等的研究基础、小蠹虫对非寄主的回避、影响挥发物释放的因素、非寄主挥发物的采集分析、生物测定方法和非寄主挥发物作用的生态学及进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小蠹虫能在混交林中找到寄主不是单因素决定的,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非寄主挥发物在针叶树小蠹虫的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丽文 李兴鹏 张健 陈越渠 左彤彤
针叶树小蠹在扬飞扩散过程中,要有效地依靠嗅觉机制鉴别寄主和非寄主植物的气味,以便在行为反应方面快速定位寄主,降低不利因素对种群的影响。不同的非寄主植物挥发物可以从生境、树种及个体水平上发挥不同的驱避作用。综述非寄主挥发物的范畴和作用、小蠹虫的嗅觉识别及行为反应,提出加强国内针叶树小蠹非寄主挥发物研究与开发的方向,以期为小蠹虫综合管理技术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小蠹虫 非寄主挥发物 嗅觉识别 行为反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俐 贾炜 洪晓月 王冬生
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分别采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L inn.)、茄子(Solanum m elongenaL inn.)、月季(Ro-sa chinensisJacq.)、桃树(Amygdalus persicaL inn.)和转B t基因抗虫棉(transgen ic B t cotton)等5种植物饲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Boisduval)),观察它们在这些寄主上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上的2种叶螨发育历期及产卵量略有差别,但2种螨都是在桃树上的发育历期最短,在菜豆上的雌成...
关键词:
二斑叶螨 朱砂叶螨 寄主选择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明华 胡佳欣 李瑶瑶 刘曼情 欧阳克蕙
本研究对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JHC,江苏)叶绿体基因组进行BGISEQ-500平台测序,对其基因进行Noveplastys组装和GeSeq注释,最后通过MISA、REPuter、Gview、VISTA tools、IRscope和DNADnaSP6.0等软件对其序列特征、基因种类、密码子偏好性以及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JHC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24 163 bp,无四分体结构,基因组总GC含量为34.09%,共注释出111个基因(76个CDS基因、30个tRNA基因、4个rRNA基因、1个假基因)、91个SSR位点和148个长重复序列;JHC叶绿体基因组的第三位密码子偏好以A和U作为末尾碱基,UUA、GCU、UAA、ACU、CCU、GAA、GUA、AUU、UGU、GGU、UUU、CUU为JHC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JHC与MZ772862 (云南)亲缘关系较近,与MW971560 (美国)、NC_042848 (美国)关系较远,表明中国金花菜与美国金花菜的起源存在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乔鲁芹
Olfactory respones of Tetranychus viennensis to different plants odors with “Y” olfactometer and petri-dish was studied and volatiles from leaves of different plants were absorbed with SPME and analyzed with GC-MS. It was showed: Olfaction takes part in the response during the Hawthorn Spider Mite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淑艳 孙绪艮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关键词:
寄主植物 针叶小爪螨 化学组成 生长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