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9)
- 2023(7166)
- 2022(6113)
- 2021(5472)
- 2020(4486)
- 2019(9658)
- 2018(9476)
- 2017(17505)
- 2016(9793)
- 2015(10385)
- 2014(9954)
- 2013(9714)
- 2012(8900)
- 2011(7841)
- 2010(7524)
- 2009(6862)
- 2008(6606)
- 2007(5815)
- 2006(4973)
- 2005(4240)
- 学科
- 济(36755)
- 经济(36714)
- 管理(29266)
- 业(25884)
- 企(20304)
- 企业(20304)
- 方法(16723)
- 数学(15072)
- 数学方法(14948)
- 贸(13973)
- 贸易(13969)
- 易(13754)
- 环境(11771)
- 农(11009)
- 财(9919)
- 出(9221)
- 学(9080)
- 地方(8906)
- 中国(8828)
- 业经(8073)
- 口(7963)
- 出口(7948)
- 出口贸易(7948)
- 划(7670)
- 农业(7393)
- 务(6415)
- 财务(6409)
- 财务管理(6393)
- 技术(6211)
- 企业财务(6025)
- 机构
- 学院(134908)
- 大学(134530)
- 济(55294)
- 经济(54386)
- 管理(51502)
- 研究(47502)
- 理学(45339)
- 理学院(44829)
- 管理学(44090)
- 管理学院(43883)
- 中国(34679)
- 科学(32337)
- 农(30702)
- 京(27528)
- 业大(25913)
- 所(25030)
- 农业(24769)
- 研究所(23526)
- 财(22192)
- 中心(21298)
- 江(19180)
- 财经(18337)
- 院(17581)
- 经济学(17134)
- 经(16782)
- 农业大学(16640)
- 北京(16437)
- 范(16147)
- 师范(15818)
- 经济学院(15773)
- 基金
- 项目(101510)
- 科学(79224)
- 基金(74827)
- 家(68828)
- 国家(68283)
- 研究(66401)
- 科学基金(57623)
- 社会(44044)
- 社会科(41906)
- 社会科学(41893)
- 基金项目(40664)
- 省(40245)
- 自然(39667)
- 自然科(38725)
- 自然科学(38709)
- 自然科学基金(38029)
- 划(34075)
- 资助(29330)
- 教育(29047)
- 编号(23930)
- 重点(23418)
- 发(21988)
- 部(21681)
- 创(21383)
- 计划(21335)
- 科研(20397)
- 创新(20091)
- 业(18976)
- 国家社会(18970)
- 科技(18886)
共检索到188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震宇 武洪涛 常宗广
本文论述了黄河河口三角洲的生态环境特点 ,阐明了小浪底工程对河口三角洲的环境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小浪底工程 河口三角洲 环境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尤联元
本文在整理、分析黄河小浪底工程建成后 ,坝下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的基础上 ,利用若干经验关系式 ,就小浪底工程修建后对黄河河口区清水沟流路的淤积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 :在小浪底水库初期蓄水拦沙运用阶段 ,淤积减少、河口砂嘴发展速度变缓 ;在后期正常调水调沙运用阶段 ,淤积又有所恢复 ,河口砂嘴发展加快的认识。
关键词:
黄河河口 小浪底工程 淤积 河口砂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金叶,张震宇
本文阐述了小浪底移民安置影响区的基本情况,着重就移民安置对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公共卫生以及移民安置对移民在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小浪底工程 移民安置 环境评价 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明理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年内与年际变化大。从而使得在河口三角洲治理开发中面临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黄河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入海流路稳定问题、深水港的建设与维护问题以及治黄意识的更新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是河口三角洲开发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黄河,水沙特性,河口三角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金 陈立强 宋玉敏 苏照辉
黄河口三角洲湿地面积较为广阔,由于三角洲人口不断增多,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开垦、污染、引种和过度猎取等大量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造成严重威胁,三角洲湿地水文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破坏程度接近或超出该系统的可承受极限,本文就人类活动及自然因素对黄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影响作了系统的分析,保护黄河口三角洲湿地刻不容缓。
关键词:
黄河口 三角洲 湿地 影响 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成龙 程钰 任建兰
随着黄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学者与公众关注的焦点。以黄三角为例,采用PSR模型构建黄三角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黄三角生态安全预警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三个结论:①2005—2010年,黄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2010年各县市的生态安全预警值大于2005年的生态安全预警值;②2010年黄三角大部分地区的生态安全预警等级仍处在第Ⅲ等级,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③黄三角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整体上要优于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最差的区域集中在东营和滨州两市。研究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生态修复与补偿、差别化区域空间管制等是改善黄三角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星根 李云良 张奇
三角洲通常位于河流与湖泊、海洋等大型地表水体的过渡带,分布全球约8%人口。受地势低缓、流域来沙减少和海平面上升等多因素作用,三角洲系统被认为是诸多地表类型中高度敏感和脆弱的地带。近年来,地表水文连通性成为三角洲水文水动力领域新的热点问题。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系统阐述了水文连通性概念、三角洲地表水文连通性组成以及三角洲形态和水文连通性的联系。研究表明:三角洲地表水文连通性可分为结构连通性、功能连通性和过程连通性;基于图论方法的结构连通性仅表征河网在三角洲水文连通性的作用,而功能连通性和过程连通性反映水文水动力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气象等环境要素的耦合关系,但亟需有效的野外观测和调查数据;三角洲形态与水文连通性存在一定联系,部分形态指标可用于刻画三角洲地表水文连通程度。因三角洲具有高度时空异质性和复杂地形地貌等特点,从学科发展趋势和应用需求的角度出发,未来应综合采用野外观测、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策略,为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应对当前快速变化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泽慧
黄河三角洲具有很大的农业开发潜力,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由于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等原因,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和断流,加上海潮侵袭、土壤盐碱化、森林覆盖率低、海岸蚀退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系统分析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以及林业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主要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21 世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方向和任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连伟 刘展 宋冬梅 李东旭 胡利民 石学法
为了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减灾防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构建了黄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脆弱性评价指标量化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基于GIS软件平台对黄河三角洲区域进行环境脆弱性评价与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环境脆弱性等级主要表现为轻度脆弱(42.7%)、中度脆弱(21%)和重度脆弱(24.9%)。其空间分布格局为海洋区域脆弱性较轻,陆地区域脆弱性较强;海洋区域内大部分属于轻度脆弱,河口区以北海洋区域属于微度脆弱;陆地区域脆弱性表现为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变轻的趋势,海岸带区域属于极度脆弱,沿海区域属于重度脆弱,黄河沿岸和内陆地区属于中度脆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波
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土壤盐碱化、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地面沉降、海岸蚀退等问题,本文针对问题的类型、范围和危害,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等。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环境地质 对策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牟玉玮
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水、泥沙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土地盐碱化,生态环境不好,农业生产长期上不去,经济发展缓慢。针对三角洲地面高程低、土地盐碱、海潮威胁大及黄河河口淤塞、尾闾河道摆动改道不稳等特点.本文作者提出了引黄放淤,抬高地面,将国土整治、黄河河口治理、生态环境改良有机结合的建议.并论述了引黄放淤的有利条件、原则、方法、近远期措施和效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汉英 赵千钧 高群
黄河三角洲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水沙资源与海洋资源。经过近20年来的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诸如土壤盐碱化加重、植被生态系统成逆向演化、海岸蚀退、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对以往资源开发“外延式”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路,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资源的适度开发,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搞好生态环境保护;以建设生态经济区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为基础,以循环经济和链式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并探讨了水土资源、能源等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模式。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宋香静
根系是植物重要的功能器官,具有固定植株、吸收输导水分和营养物质、合成和储藏营养物质等生态功能,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根系发育良好是植物正常健康生长的基础与重要指示指标之一,对植物的生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与水、土壤、大气、微生物等形成连接界面,是湿地植物群落与周围环境实现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键纽带,在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及维持生态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最年轻、最具特色的湿地,处于海陆交界地带,生境类型独特,自然灾害频繁,表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的特征。
关键词:
根系 柽柳 盐分 黄河三角洲湿地 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王亚平 张玉泽 任建兰
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数学模型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人地关系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变动特征基本一致,区域开发强度指数由0.277增强为0.834,资源环境水平指数由0.102提升为0.866,人地关系协调度基本在0.903以上,处于高度协调状态,耦合水平不断提高,但处在耦合状态的初级水平;2区域开发强度对资源环境水平的影响始终表现出正响应,响应度指数介于0.05100.0568之间,表明黄河三角洲区域开发模式正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但也应注意到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凯 任建兰 程钰 任梅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将集对分析法和脆弱性评价模型相结合,从敏感性和应对性两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分析其2000—2014年社会脆弱性及其演变规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整体而言,2000—2014年黄河三角洲地区敏感性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应对性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社会脆弱性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应对性是社会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对社会敏感性产生的扰动比较均衡,其中经济因素的扰动相对突出,生态环境约束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是应对性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从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完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以及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三方面提出规避社会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脆弱性 脆弱性 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