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7)
2023(10594)
2022(8891)
2021(8243)
2020(6757)
2019(15381)
2018(14876)
2017(28173)
2016(14967)
2015(16983)
2014(16751)
2013(16705)
2012(15961)
2011(14842)
2010(15047)
2009(13865)
2008(13916)
2007(12307)
2006(11173)
2005(10584)
作者
(42704)
(35630)
(35471)
(33688)
(22959)
(16937)
(16171)
(13829)
(13810)
(12732)
(12425)
(11881)
(11570)
(11446)
(11340)
(11065)
(10740)
(10307)
(10229)
(9922)
(8984)
(8722)
(8626)
(8152)
(8107)
(8096)
(7929)
(7735)
(7137)
(7127)
学科
(71648)
经济(71580)
(43358)
管理(40049)
(32786)
企业(32786)
中国(27554)
方法(25236)
数学(22203)
数学方法(22043)
地方(19279)
(19219)
(16127)
贸易(16112)
(16101)
银行(16092)
业经(15872)
(15703)
(15617)
(15088)
(14688)
(14563)
金融(14563)
农业(12852)
(12054)
(11068)
保险(10975)
地方经济(10872)
(10778)
(10683)
机构
学院(216251)
大学(216019)
(100631)
经济(98809)
研究(82596)
管理(80352)
中国(69498)
理学(67046)
理学院(66216)
管理学(65361)
管理学院(64922)
(47810)
(46813)
科学(45764)
(41616)
研究所(37357)
中心(36736)
财经(36344)
(33213)
(32588)
(32585)
经济学(32005)
北京(31810)
(29629)
(28946)
经济学院(28718)
师范(28710)
财经大学(27095)
(26437)
业大(26081)
基金
项目(134990)
科学(107781)
研究(101421)
基金(99832)
(86285)
国家(85576)
科学基金(73154)
社会(67669)
社会科(64265)
社会科学(64251)
基金项目(51004)
(49605)
教育(45418)
自然(44283)
自然科(43267)
自然科学(43258)
(42679)
自然科学基金(42529)
资助(41994)
编号(39724)
(34509)
成果(33029)
(31233)
重点(30652)
国家社会(28971)
课题(28719)
发展(28646)
(28174)
(27751)
中国(27678)
期刊
(117895)
经济(117895)
研究(75708)
中国(50141)
(33996)
管理(32898)
(31667)
(31102)
金融(31102)
科学(29857)
学报(28708)
教育(23181)
大学(22748)
农业(21769)
学学(21262)
经济研究(19998)
业经(18575)
财经(18516)
技术(17882)
(16010)
问题(15207)
(14942)
国际(13934)
世界(13608)
(12536)
技术经济(10974)
现代(10137)
(9901)
论坛(9901)
统计(9832)
共检索到354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陈琛  汪风  
地震、洪水和台风等都属于小概率高损失的巨灾风险,一旦发生将给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破坏性的后果。研究表明,巨灾事件的发生会极大地改变公众对风险或损失的预期和感知。在巨灾事件发生时以及一段时间内,由于风险信息的显著性和可获得性,公众会产生暂时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慢慢从非理性中冷静下来,意识到巨灾风险发生的概率是如此之小,过度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这对于巨灾风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和研究公众对巨灾风险的感知、提出相应的巨灾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飞琼  
中国每年的灾害损失相当严重,而灾害损失补偿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在世界各国中补偿比例相当高的商业保险补偿在中国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商业保险在灾害损失补偿中缺位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多样,但采取相关措施可促进中国商业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月义  宋明顺  韩之俊  陈湘来  
讨论了在一次项损失不能忽略时,一次项和二次项损失系数的确定方法,并且对一次项损失和二次项损失的大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二次项望小特性质量损失函数只是望小特性质量损失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最后通过实际问题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凯  齐中英  黄凤  
印度洋海啸所引起的灾难,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巨灾保险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巨灾保险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当前的巨灾保险发展却非常迟缓。从巨灾保险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巨灾保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做出有意的探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琳  于丽娜  李林姝  史翔  
文章结合森林火灾风险实际发生情况(未截断数据)及当前保险公司森林火灾保险赔付情况(截断数据),从给定森林火灾巨灾定义开始到做出巨灾损失超越概率曲线,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流程及参考模型的输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牟宏霖  
相对于普通保险,巨灾保险所承担的风险往往大很多,这对政府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由商业保险公司进行承保的意愿性不强及承保能力不足等情况。虽然美国政府在财政上大力支持巨灾保险制度,当出现严重赤字时依然可以通过政府信用进行融资来维持巨灾保险运营的持续性,但为了应对保险市场失灵的问题,仍需要探索如何借助强大的资本市场将巨灾风险分散出去。于是在1992年巨灾期权首次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发行。随后巨灾债券、巨灾期货、巨灾互换等保险衍生品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牟宏霖  
我国开展巨灾保险的背景及形势巨灾保险是对具有不可预测性的、突发性的、难以避免的巨灾风险所引发的大面积灾难性事件及所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给予切实保障的保险制度,分散风险。巨灾风险一般是指影响面大、影响程度严重的自然灾害,如洪水、飓风、海啸、地震、森林火灾、冰雪等等,除此之外还引申涉及到环境污染、恐怖袭击等人为灾祸事件。巨灾风险通常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凌超凡  
相对巨灾带来的高昂损失,政府补贴、社会救济等单纯的救济手段显得势单力薄,巨灾风险分散能力明显不足。故而,妥善建立好巨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地震保险、洪水保险三方面对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我国巨灾保险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结合有关巨灾种类,基于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背景下,提出建设带有国家标签的巨灾保险体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洪波  郭丽娜  
我国是农业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农业巨灾对农业部门造成重大损失,使农民因灾致贫、返贫,加强对农业的补偿和保险已迫在眉睫。加入WTO后,现行的农产品补贴政策受到限制,建立农业灾害政策性保险是一种非常合理而有效的举措。分析我国农业巨灾损失情况和农业保险开展现状,旨在探讨农业巨灾保险性质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巨灾保险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雯  
巨灾近年来已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美国、新西兰及日本三国的巨灾保险制度能为我国在处理巨灾风险问题上得到一些启迪。面临破坏程度日益剧增的巨灾风险,必须要建立巨灾损失的分担机制,以通过保险这种分散风险方式来解决巨灾风险。因此,我国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及时准确反映各地区人口财产状况的居民数据信息系统;以国家的名义建立基本巨灾保险基金;用商业化的方式开展商业巨灾保险;完善资本市场,发行巨灾债券等来解决巨灾损失补偿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旭升  刘冬姣  
巨灾风险损失分布特征是影响巨灾风险可保性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中国及部分省市1949年以来洪水、干旱、地震、风暴潮四类巨灾风险损失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综合巨灾风险相较单一巨灾风险损失分布,以及全国范围巨灾风险相较省市范围巨灾风险损失分布重尾特征明显减弱,可保性明显增强。因此,建议以综合风险为保险风险,在全国甚至更广泛的范围开展巨灾风险保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左斐  
中国社会已步入一个历史性的风险高度累积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中,以损失补偿为主要功能的财产保险业是否有足够的损失赔付能力就成为一个不能不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Cummins,Doherty和Anita(2002)的保险赔付能力度量模型,引入1998年~2007年中国保险业经营数据,在改进后的损失对数正态分布假设下,对2007年年末时点上在中国大陆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39家保险公司以及全行业整体巨灾损失赔付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800亿到2000亿元的巨灾损失区间内,中国财产保险业的赔付效率在68.36%以上,全行业巨灾赔付能力缺口巨大,且损失幅度越大短缺的幅度越大。本文认为,造成这...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磊  
在“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 )备受关注的今天 ,“人态环境“(人与人的关系 )似乎正在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中淡出。这种思维定势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导入了误区。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人态环境”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 ,作者对与此相关的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人态环境”是怎么被忽略的 ;“人态环境”何以被忽略 ;如何评价“人态环境” ;“人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期刊] 预测  [作者] 康晗彬  邢天才  
本文从再保险人角度对我国巨灾再保险偿付规模与费率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为此,引入资产—负债—利率动态模型并根据我国地震、洪水损失分布,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我国巨灾再保险偿付规模与公平定价费率的敏感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巨灾再保险的偿付规模,能够降低巨灾再保险公平定价费率,从而得到更适合市场的可行性定价,使投保人更愿意购买巨灾保险;对于市场可接受的费率,我国地震灾害再保险适宜的偿付规模在103亿元量级,而洪水灾害再保险适宜规模在105亿元量级,两者的差异主要是由我国地震、洪水损失分布不同造成的。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开展巨灾再保险的发展策略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飞琼  
灾害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异常现象,巨灾更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及惨烈后果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巨灾不可避免,巨灾损失也不可避免,因此,必须正视巨灾发生及其发展规律,对巨灾损失除建立正常的补偿机制,还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巨灾保险制度。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应当根据巨灾种类及相关国情要素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