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6)
2023(7168)
2022(5977)
2021(5367)
2020(4533)
2019(9899)
2018(9420)
2017(17268)
2016(9767)
2015(10590)
2014(10029)
2013(9804)
2012(9243)
2011(8277)
2010(8069)
2009(7405)
2008(7243)
2007(6396)
2006(5563)
2005(4930)
作者
(33604)
(28210)
(28168)
(26432)
(18038)
(13874)
(12511)
(11175)
(10917)
(9874)
(9832)
(9470)
(9366)
(9107)
(9076)
(8902)
(8759)
(8472)
(8285)
(8213)
(7566)
(6987)
(6771)
(6480)
(6478)
(6293)
(6224)
(6029)
(5906)
(5893)
学科
(34363)
经济(34315)
管理(25457)
(25159)
(19146)
企业(19146)
方法(15976)
数学(14292)
数学方法(14132)
(10954)
(10773)
中国(9500)
(9486)
(8880)
贸易(8879)
(8664)
业经(8115)
农业(7455)
(6572)
技术(6151)
环境(5931)
地方(5816)
(5693)
财务(5689)
财务管理(5676)
(5472)
企业财务(5420)
银行(5406)
(5179)
金融(5178)
机构
大学(141725)
学院(139687)
研究(56164)
(53259)
经济(52178)
管理(49118)
理学(43190)
理学院(42609)
管理学(41572)
管理学院(41362)
科学(40751)
(40458)
中国(39538)
农业(32764)
(32033)
业大(31879)
(31276)
研究所(30082)
中心(24239)
(21889)
农业大学(21551)
(21136)
(21118)
(20125)
北京(19518)
(18805)
科学院(18025)
财经(17948)
(17680)
实验(17395)
基金
项目(105467)
科学(80224)
基金(76490)
(73578)
国家(72971)
研究(64689)
科学基金(58945)
自然(42835)
自然科(41857)
自然科学(41836)
(41518)
自然科学基金(41154)
基金项目(40590)
社会(40240)
社会科(38067)
社会科学(38055)
(36755)
资助(31279)
教育(28743)
重点(24833)
计划(24691)
科技(23037)
编号(22646)
(22536)
(22152)
(22038)
科研(21881)
创新(20822)
(20651)
(18932)
期刊
(52671)
经济(52671)
学报(38891)
研究(35715)
(35097)
科学(31017)
大学(27257)
中国(26860)
学学(26381)
农业(23772)
管理(16685)
(15582)
(13217)
业大(12140)
教育(10548)
(10548)
金融(10548)
林业(10461)
农业大学(9760)
经济研究(9619)
(9292)
业经(9065)
科技(8870)
技术(8753)
财经(8567)
(7330)
问题(7240)
中国农业(6893)
自然(6587)
(6303)
共检索到199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付瀚萱  许冠洲  申方圆  杨立学  
【目的】研究小林窗对人工更新紫椴苗木生长、存活以及叶片形态、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叶绿素和碳氮含量的影响,为紫椴苗木在小林窗及其林冠下人工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小九林场2年生紫椴人工更新苗木为研究对象,对小林窗(G1,> 30 m2;G2,20~30 m2;G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学   崔伟康   付瀚萱   刘会锋   申方圆  
【目的】紫椴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全光条件下紫椴更新困难,植被控制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土壤质量能够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研究植被控制强度对紫椴叶片性状和幼树生长量的影响,探讨最适宜于其更新的植被控制强度。【方法】以株行距为1.5 m×1.5 m的紫椴人工林(5年生)为对象,设置不同植被控制强度T_(30)、T_(50)、T_(75)(清除幼树周围半径30、50、75 cm的所有植被)的处理组和对照组(CK),测定叶片的形态、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和养分含量及幼树生长量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揭示植被控制强度对叶片形态、光合和生理性质及幼树生长量的影响。【结果】光照强度与植被控制强度呈线性正相关(P<0.05),光照强度在T_(75)组最大(84.43±7.30×10~3 lx)。紫椴叶片形态指标(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在CK组最大,随着植被控制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在T_(75)组达到最小。叶片净光合速率在T_(30)组最大(12.12±1.28μmol·m~(-2)·s~(-1)),胞间CO_2浓度在CK组最大(263.14±8.77μmol·mol~(-1)),均随植被控制强度增大而减小。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则随植被控制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分别在T_(75)组达到最大(0.17±0.02 mol·m~(-2)·s~(-1)和7.02±1.21 mmol·m~(-2)·s~(-1))。植被控制对紫椴幼树叶片的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叶碳氮磷化学计量比没有显著影响。植被控制提高了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降低了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促进了地径生长量,抑制了树高生长量。【结论】随着植被控制强度的变化,紫椴叶片形态、化学计量和生理特征均发生适应性变化,低光条件下,紫椴幼树增加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光合色素及营养元素的吸收来提高对光能的捕获能力,增强其光合作用,促进幼树生长。紫椴幼树在T_(30)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和地径生长量最大,生存竞争力最强,因此,以幼树为中心对半径30 cm范围的植被控制,是促进紫椴幼树人工恢复的最佳方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应叶青  刘鹏  王兴华  张雪  梅丽  郁万文  吴家胜  
以长江以南8个不同种源的1年生喜树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温室土培盆栽模拟干旱环境,研究干旱对不同种源喜树苗期生长的影响,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干旱胁迫下各种源叶片喜树碱含量,计算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限制喜树苗期的生长,不同喜树种源地径和苗高的生长以及总生物量的积累均受到抑制,不同干旱处理间和种源间喜树的地径增粗、苗高增长、总生物量及叶产量等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旱对叶片喜树碱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不同种源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干旱处理程度加深,叶片喜树碱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干旱导致大部分种源的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降低,仅有桂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焦月玲  周志春  余能健  金国庆  王月生  
利用来自10个省区27个产地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在福建明溪和浙江淳安2个地点开展种源苗期遗传测定,系统研究苗木生长、苗高生长参数、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等性状的种源差异及育苗环境对种源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南方红豆杉苗高、地径和侧枝数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基于苗高生长参数分析表明:种源苗高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线性生长量、最高生长速率和线性生长速率的提高,而不是由于线性生长期的延长。相对于其它树种,南方红豆杉线性生长速率虽较小,但线性生长期较长。试验虽然未发现根系形态、干物质积累量的种源差异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但这些性状的种源绝对值却相差较大,达20%以上。育苗环境对南方红豆杉种源生长影响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颖  周志春  金国庆  
利用待测系经过GCA初步测定的15个马尾松测交系子代,设置低磷与高磷2个磷素水平的盆栽试验,研究马尾松苗木生长和根系参数的GCA/SCA相对重要性及磷素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素水平下马尾松测交系苗木生长和根系参数都达到极显著差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全同胞遗传力在0.745~0.920。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生长和根系性状较多地受母本GCA和SCA效应的影响,父本GCA效应则较小。高磷条件下马尾松苗木生长表现尤其是根系性状主要由非加性遗传控制,加性基因效应次之,选配分别来自南部和北部的优良育种亲本进行杂交制种,可以创制生长量大、根系发达的杂交新品种;低磷条件下苗木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斌斌  马瑞娟  蔡志翔  宋宏峰  沈江海  
以从未种植过桃树的土壤为对照,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连作土壤对再植桃树幼苗生长及叶片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茬园土中生长的植株叶面积、叶周长均较对照大,且株高、新枝长、最大根长和地上干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连作障碍不明显;两茬园和三茬园土中生长的植株叶面积、叶周长、比叶重、株高、新枝长、干周、最大根长、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地下鲜重和地下干重等均显著降低,且连作土年限越长,抑制作用越大,连作障碍现象越明显。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段爱国  杨文忠  张建国  张俊佩  何彩云  
以干热河谷区10种主要植被恢复树种为材料,探讨了苗木离体叶片室内自然失水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特征,得到4点主要结论:①小桐子Jatropha curcas与印楝Azadira chtaindica的叶片保水力最高,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与3种桉树保水力其次,3种合欢的叶片保水力最差,木豆Cajanus cajan保水力居于3种桉树与3种合欢之间。②荧光参数Fo随失水率的变化规律大致可分为主动防御型和被动抵抗型等2种类型,主动防御型树种的叶片保水力较被动抵抗型大,说明保水力越强的树种,其启动热耗散机制保护光合机构免受干旱胁迫伤害的能力越强,且水分胁迫条件下发生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张绮纹  苏晓华  高建设  卢宝明  
利用美洲黑杨 5 0号为母本和青杨 5个种源 (各 10个单株 )为父本杂交 ,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 ,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 ,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波  王进鑫  初江涛  马惠芳  王艳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铅胁迫对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叶水势、细胞膜透性、植物水分代谢的影响,揭示土壤水分、铅以及二者共同作用对刺槐生理代谢的影响规律。【方法】以苗龄1年、长势一致的刺槐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40%,60%,80%,100%)、铅胁迫(土壤中铅含量分别为0,300,500,1 000,2 000,3 000 mg/kg)处理刺槐苗木的叶水势、细胞膜透性和叶片相对水分亏缺的变化。【结果】土壤水分对刺槐苗木叶水势、细胞膜透性和叶片相对水分亏缺的影响明显,其中刺槐叶水势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雪  钟全林  李宝银  姚湘明  徐朝斌  程栋梁  郑跃芳  余华  
【目的】林木胸径是森林调查和经营评价的重要因子,通过对翅荚木人工同龄林各径阶林木叶结构型与功能型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探明其叶片性状与胸径生长关系,为翅荚木优良种质资源选择和养分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翅荚木人工同龄林胸径生长的叶片性状指标,并分析其对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径阶翅荚木单叶面积(ILA)、比叶面积(SLA)、叶相对含水率(LRWC)、叶碳含量(LCC)、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C/N、C/P、N/P及单位叶面积氮、磷含量(Narea与Parea)存在显著差异; ILA与LRWC等叶结构型性状指标及Parea、C/P、LPC和N/P等叶功能型性状指标对其胸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ILA和Parea均与胸径生长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文才  宁连云  刘忠亮  许彦国  和丽岗  
通过对橡胶树3个全同胞家系927株1.5年生苗木的株高、茎围调查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在家系内变异系数为17.09%~29.92%,家系间平均值变异系数为2.60%~7.98%,其中家系间株高变异系数为17.72%~27.26%,茎围变异系数为16.80%~26.70%。橡胶树3个全同胞家系中家系云研277-5×IAN873的株高和茎围生长量均明显优于家系GT1×热研8-79和家系RRIC103×云研73-477(P<0.01),家系GT1×热研8-79的株高生长量优于家系RRIC103×云研73-477(P<0.01),而家系GT1×热研8-79和家系RRIC103×云研73-47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萍  金国庆  周志春  余琳  范辉华  
利用来自7省区36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福建建瓯两试验点的苗期测定材料,研究其苗木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12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地理变异模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主根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它性状的种源效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苗木性状与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苗高、叶片特征(叶片数、叶片宽、叶片厚)及秋末嫩叶颜色等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产地温度则是造成这种纬向变异模式的主要环境作用因子。与北部种源比较,南部种源生长快,叶片数量多,但叶片较薄较窄,其秋末嫩叶颜色变化对寒冷信号反应敏感。影响木荷种子性状表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产地的年降水量。以苗高为标准,分别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  李国雷  刘勇  马履一  祝燕  姜长吉  刘福森  李学莲  
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2年生移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底施磷肥的基础上,进行生长期水施追肥。按照水施追肥占总磷肥量的多少设置不同水平,即水施比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磷肥量(163,326,489 kg·hm-2),副区为水施比例(0,25.0%,33.3%,50.0%,100%)。结果表明:苗木生长指标在各磷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苗高、地茎、I级侧根数(D>1.0 mm)和生物量随磷肥增大而增大。由于在163 kg·hm-2处理下,苗高和地径就能能达到国家标准,因此最经济施肥量应为163 kg·hm-2;茎磷质量分数,根、茎、整株含磷量、磷肥利用率在各水施比例间差异显著,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廷茂  张建国  赵朝中  李志丹  
本文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和PEG渗透胁迫对苗木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并讨论了脯氨酸和可溶性糖与渗透调节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干旱胁迫使落叶松前叶片大量累积脯氨酸,表现出脯氨酸的增加与水势的下降呈显著负相关.与落叶松不同,樟子松苗木并不累积脯氨酸.PEG渗透胁迫处理无论是落叶松还是樟子松苗木都累积脯氨酸.樟子松苗木在两种处理中表现出的不同规律可能是由于我们研究的水分亏缺程度和苗木年龄不同造成的.②无论是土壤干旱胁迫还是渗透胁迫,在一定胁迫范围内,随着胁迫的发展,叶片可溶性糖增加;当进一步胁迫时,可溶性糖含量随之下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述变化是苗木对水分胁迫的一种适应.研究表明: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勇  
通过对贮藏条件下苗木活力和苗木生理的研究,基本摸清了在低温贮藏条件下,油松、侧柏苗木病原菌感染情况,苗木叶绿素、碳水化合物、水势、RGP、DBB及根系外渗液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得出根系外渗波电导率是评价苗木因贮藏造成根系腐烂而失去活力的简便有效指标。研究还发现,苗木休眠可分为生理休眠和强迫休眠,生理休眠的苗木,在进入完全休眠后,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才能打破休眠,油松是生理休眠苗木,需5℃以下温度35-80天才能解除休眠。强迫休眠的苗木只要遇上适宜的生长环境就能萌发生长,侧柏属强迫休眠苗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