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6)
2023(4882)
2022(4024)
2021(3568)
2020(3024)
2019(6885)
2018(6532)
2017(13024)
2016(6499)
2015(7285)
2014(6938)
2013(7066)
2012(6562)
2011(5791)
2010(6127)
2009(5956)
2008(4711)
2007(4106)
2006(3784)
2005(3598)
作者
(17429)
(14370)
(14175)
(13568)
(9170)
(6861)
(6588)
(5667)
(5374)
(5233)
(4959)
(4810)
(4588)
(4539)
(4474)
(4406)
(4201)
(4135)
(4130)
(4044)
(3652)
(3430)
(3382)
(3307)
(3267)
(3163)
(3154)
(3119)
(3011)
(2906)
学科
(24452)
金融(24452)
(22566)
(22458)
经济(22437)
(21554)
银行(21547)
(21043)
管理(17143)
中国(15862)
(15580)
企业(15580)
中国金融(10892)
(9795)
(8849)
方法(8254)
地方(7462)
数学(7348)
数学方法(7298)
(6840)
业经(6600)
服务(6225)
(6074)
财务(6060)
财务管理(6051)
(5876)
贸易(5864)
企业财务(5819)
(5776)
工作(5406)
机构
大学(83648)
学院(83265)
(37894)
经济(36937)
管理(31167)
中国(29886)
研究(28568)
理学(25886)
理学院(25673)
管理学(25366)
管理学院(25206)
(19417)
(17046)
中心(16146)
(15693)
银行(15181)
科学(15079)
财经(15003)
(14696)
金融(14419)
(14258)
(13819)
(13637)
(13444)
(13123)
经济学(12981)
人民(12507)
研究所(12338)
经济学院(11815)
(11353)
基金
项目(55297)
科学(43214)
研究(42403)
基金(40168)
(34588)
国家(34261)
科学基金(29333)
社会(28076)
社会科(26748)
社会科学(26738)
(21754)
基金项目(20911)
教育(17852)
(17769)
编号(17564)
自然(17004)
自然科(16651)
自然科学(16645)
自然科学基金(16356)
资助(16315)
成果(15026)
(13144)
重点(12651)
(12479)
国家社会(12173)
(11809)
项目编号(11691)
创新(11662)
课题(11460)
(11257)
期刊
(39853)
经济(39853)
研究(27111)
(26860)
金融(26860)
中国(19428)
(15092)
学报(12273)
(12138)
管理(11382)
科学(10478)
大学(9632)
学学(8915)
图书(8363)
财经(7854)
农业(6930)
经济研究(6898)
(6792)
教育(6529)
书馆(6188)
图书馆(6188)
技术(6056)
业经(5876)
理论(5611)
实践(5153)
(5153)
问题(4962)
中国金融(4878)
(4782)
国际(4726)
共检索到141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志桂  
"拨一拨,动一动"的模式并不是解决小微金融服务不足的长久之计,必须要在服务对象、风控理念产、推动模式等方面进行转型,以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国家和社会各界对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极其重视,出台了系列政策,层面高、含金量大,支持力度空前。然而从实际执行层面看,仍然感觉问题不少。笔者认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小微金融服务的针对性不够、有效性不足。针对性不足则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切身需求,有效性不足则无法解决可持续问题,"拨一拨,动一动"的模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要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在服务对象、风控理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双鹂  吴聪  
当前,宏观金融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但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巨大压力下,部分地区微观金融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也开始显现,以上饶为例,突出表现为与政策取向、与统计数据相背离的"六个异常现象",不仅加大了金融运行的潜在风险,更进而对地方经济的"U型反转"形成了一定制约,应引起高度关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竞华  
1984年以来,江苏省统计局积极推进统计分析工作的改革,使统计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统计分析工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从“单纯上报报表”向“报表分析两结合”转变长期以来,统计干部认为统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搞报表,习惯于那种“加加减减,上报了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对抓好统计分析、提供优质服务认识不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推行,历次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各级统计部门要搞好优质服务。而写好统计分析报告,是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形式。这样统计干部也就注意到了报表与分析的结合。在按时、按质完成上报任务的同时,全省普遍开展了统计分析工作。1986年省、市、县三级共写统计分析报告5 660篇.质量提高也较快,在全国优秀统计分析报告评比中,1985年获一、二等奖各一篇,1986年获一、三等奖各一篇。1987年获一、二等奖各一篇。有的被领导批示、表扬,有的被社会广泛采用,深受各界好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彬杰  李晓鑫  陶磊  
互联网金融诞生于web2.0时代,以web2.0理念与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特征,经历了国外创新到我国民间模仿,再到本土化创新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体、金融市场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互联网金融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这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论文从政府、监管、市场、技术、民间金融、商业银行这"六个视角"重新审视互联网金融,帮助相关决策者从中发现经验与规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信息不对称、首次贷款难、政策不会用、服务不精准、合力不充分,是金融服务民营小微的痛点难点,应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实招硬招,深入推进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源泉,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已成为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任务。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聚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科进  
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仅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努力,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完善监管制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新要求宏观经济现状对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提出新要求。2014年以来,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但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已步入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从结构性失衡向结构再平衡调整、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向总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黎昭  
安徽专员办按照财政部"两个转变、三个全覆盖"的转型目标,正确把握新常态下做好财政预算监管工作的各项要求,统筹谋划,乘势而为,积极推动六个转变,确保预算监管工作高起点、稳步伐、成机制、利长远。由问题查处导向向规范管理导向转变抓学习,促转变。专员办党组利用会议、座谈、干部谈心等多种方式,带领全办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专员办职能调整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紧密结合当前工作任务,分析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着力扭转以问题查处为导向的工作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万春  
做好模式创新、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实现小微金融从融资服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变,为广大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创新创业、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往往平均生命周期短、财务信用记录少,抵押物不足、首次贷款难、风险溢价高、传统金融服务环境下融资难融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6岁的泰隆商业银行有幸参与其中,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站在奋进新时代的历史节点,8000多泰隆人怀揣着骄傲和自豪。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改革开放以来,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载体,雨后春笋般的小微企业成了国民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向世文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成长、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增长转型阶段和结构调整期,部分行业风险水平上升,小微企业信贷违约风险加剧。北京地区小微企业发展既受到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又具有自身特殊性。如何结合区域内小微企业特点,引导银行发挥小微企业发展"蓄电池"的作用,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特色化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监管部门深入研究的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慕冰  
小微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细胞,在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创业创新、保持就业稳定、稳固民生基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引导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银监会始终坚持的监管方向。在监管持续引导和激励下,银行业将服务小微企业与自身战略转型相结合,主动求新求变,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探索出一条银企共赢的商业可持续之路。面对经济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发展小微企业的意义尽管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但是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仍然是个难解的题。小微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看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2014年7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地提出了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让信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础桩"的要求。8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整合注册登记、生产经营、人才及技术等方面的信息资源,破解缺信息、缺信用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