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5)
- 2023(12270)
- 2022(10217)
- 2021(9489)
- 2020(8206)
- 2019(18102)
- 2018(17951)
- 2017(35720)
- 2016(19318)
- 2015(21460)
- 2014(21640)
- 2013(21103)
- 2012(19536)
- 2011(17152)
- 2010(17827)
- 2009(17537)
- 2008(17891)
- 2007(16416)
- 2006(14991)
- 2005(14282)
- 学科
- 业(90619)
- 企(81671)
- 企业(81671)
- 济(79222)
- 经济(79078)
- 管理(78515)
- 财(32819)
- 方法(31324)
- 业经(29287)
- 农(28636)
- 制(25686)
- 务(23275)
- 财务(23238)
- 财务管理(23200)
- 数学(23017)
- 数学方法(22689)
- 企业财务(21976)
- 中国(21377)
- 农业(19805)
- 策(19410)
- 技术(17588)
- 银(17441)
- 银行(17433)
- 体(17261)
- 行(16548)
- 划(16029)
- 理论(15697)
- 融(15026)
- 金融(15024)
- 体制(14981)
- 机构
- 学院(280077)
- 大学(273946)
- 济(121986)
- 经济(119438)
- 管理(114143)
- 理学(95499)
- 理学院(94683)
- 管理学(93525)
- 管理学院(92981)
- 研究(87295)
- 中国(78156)
- 财(67096)
- 京(56690)
- 财经(50458)
- 科学(46765)
- 江(46281)
- 经(45520)
- 所(43186)
- 农(43179)
- 中心(41937)
- 研究所(37402)
- 财经大学(36943)
- 经济学(36465)
- 北京(36172)
- 州(36122)
- 业大(35069)
- 农业(32961)
- 经济学院(32679)
- 商学(32196)
- 商学院(31901)
- 基金
- 项目(167704)
- 科学(134739)
- 研究(129178)
- 基金(123646)
- 家(103893)
- 国家(102865)
- 科学基金(91192)
- 社会(84067)
- 社会科(79628)
- 社会科学(79609)
- 省(65745)
- 基金项目(63975)
- 教育(58506)
- 自然(57141)
- 自然科(55852)
- 自然科学(55837)
- 自然科学基金(54908)
- 划(53530)
- 编号(52743)
- 资助(51472)
- 成果(43995)
- 制(38900)
- 部(38206)
- 创(37745)
- 重点(36784)
- 业(36585)
- 课题(36453)
- 发(35295)
- 性(35165)
- 创新(34431)
- 期刊
- 济(148595)
- 经济(148595)
- 研究(92455)
- 中国(58790)
- 财(57092)
- 管理(49191)
- 农(42307)
- 融(42050)
- 金融(42050)
- 科学(33448)
- 学报(31910)
- 农业(27612)
- 大学(26509)
- 财经(26137)
- 业经(25859)
- 教育(25542)
- 技术(25494)
- 学学(25209)
- 经(22326)
- 经济研究(22164)
- 问题(18752)
- 财会(16032)
- 贸(15814)
- 业(15768)
- 技术经济(15711)
- 现代(14790)
- 理论(13969)
- 会计(13958)
- 国际(13874)
- 世界(13753)
共检索到451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尚涛
为提升小微企业发展活力,维护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利益,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建立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如天津、上海、青岛等城市制定了小型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办法,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形成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和融资性担保机构之间风险共担、利益互享的多赢格局。从宏观层面看,该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旭初
2005年7月15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浙江省财政厅联合下文“关于印发《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的通知”浙财建字[2005]85号,7月29日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的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不够成熟,现有金融规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但这也催生出了数字农贷的兴起,并由此引发了涉农贷款的风险问题。为此,应高度重视数字农贷对农村金融领域的影响,结合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实际需求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数字农贷 涉农贷款 风险补偿 机制优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婷莉 许恒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不用愁"的主要手段,也是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重要举措,更是助力脱贫攻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方式。然而,目前以国家政策扶植和行政助推为主动力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不能充分适应新时代财政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进而优化国家资源配置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另一方面不能充分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以推动此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一个金融服务,应基于金融市场的特征进行系统内部调整,即应侧重于对风险补偿金的调整。通过对风险补偿金启动节点、结构设计的调整,可以依据各个地区内贷款学生不同的潜在风险和风险发生的不同阶段进行风险补偿金的阶段性征收;通过对各个高校风险补偿金分摊的设置,可以更有效地发挥风险补偿金对于贷款学生潜在违约抑制的杠杆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康彦华 赵映光
贷款风险补偿等性质的金融类准公共产品,由于实施过程中诸多因素的限制并未发挥应有的效用。青岛市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由前期的集中于对担保公司和大企业的风险补偿设计,逐步演变为差别性置换银行不良资产的独特风险补偿机制,实现了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供给效用目标的准确性,发挥了金融类准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及其可持续性,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封武
企业改制有多种形式,包括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出售等,每一种形式中都涉及到企业资产重组的问题。资产重组本身并不会带来社会资产总量的增加,但能促进社会资产结构的完善和整体效能的提高。银行在积极参与和支持资产重组这种市场经济行为的同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课题组 王筠权 李明肖 刘焱 周静 周阳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近年来,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既影响了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企业的运行,也连带影响了上下游行业,进而对银行的房地产贷款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和主要调控政策进行了梳理,对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于房地产业信贷质量的传导机制和过程进行了剖析,运用多元统计和压力测试方法测算了宏观经济对房地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信贷质量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信贷风险的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
房地产 风险 传导机制 对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晖
小型微型企业是市场机体的基本细胞,是经济社会的基层网点,是群众生活的基础平台,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机制活。小微企业贷款难,现阶段往往表现为制度性失灵。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
关键词:
企业贷款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玫 宋卓霖
本文以2010~2013年某大型银行的非上市中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为样本,比较了保证担保与抵押担保两种担保方式在贷款风险缓释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与抵押担保贷款相比,保证担保贷款的对象具有高风险特征,贷款的违约风险也更高。这意味着保证担保不但没有缓解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反而加剧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从现实来看,不合理的"银担"风险分担机制以及保证人专业性不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银企关系提高了银行的信息优势,减少了银行对保证担保贷款的发放。
关键词:
保证担保 抵押担保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逸文
文章就对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融资难的现状、企业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抑制因素进行分析,找到企业发展中的不足,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的支持。
关键词:
企业发展 科技贷款 风险准备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燕君
一、农业贷款风险形成的原因产生农业贷款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三一是自然因素。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生产周期长、不稳定等自然特性,使农业信贷资金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来自自然界无规律变化带来的风险,包括干旱、洪涝、风暴、寒潮、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减产甚至绝收,许多鲜活农副产品在贮藏、加工、运输等流通过程中容易腐烂、变质,造成经济损失等等。以上发生于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风险,直接威胁着农业信贷资金的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金泉 李松 王哲尔
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是解决"三农"融资问题的重要尝试,但在运行中广泛存在持续性不足、信用风险聚集以及机构意愿不足并存的问题。本文从激励的角度研究了风险补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根源,研究结果表明: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受到了金融机构隐藏成本信息、贷款管理道德风险以及政府机构违约可能性的困扰,导致了政府高运行成本和金融机构低参与意愿并存,影响了涉农贷款的长期持续性。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采用依贷款规模单调递减的菜单式补偿、基于相对绩效递增的损失分担比例和分离托管与结算的制度安排,在提高机构参与积极性同时降低补偿成本,保障补偿机制持续有效性,确保信贷资金持续流向"三农"领域,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
目前,信息不对称、风险收益不匹配、管理成本高等都是阻碍中小企业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张的主要因素。山东省菏泽市政府主导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但因政府信用介入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因营销替代降低了交易和管理成本,也因信用资源有效共享弱化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风险收益的合理匹配加深了博弈各方的利益渗透,实现了多方共赢,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 风险补偿机制 政府主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农行处课题组
在近几年对商业银行信贷类资产的检查中,我们发现关联企业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占比逐渐加大。部分关联企业为融通资金,采取互相担保的方式向银行套取信用和贷款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一些企业的担保总额已接近甚至超过其净资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此外,一些集团性关联企业不良贷款出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警觉。为深入了解关联企业贷款的现状和潜在的风险,我处调研组深入北京市部分商业银行对此课题进行了现场调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