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8)
2023(7435)
2022(6384)
2021(5947)
2020(5034)
2019(11716)
2018(11516)
2017(22567)
2016(12629)
2015(14426)
2014(14586)
2013(14544)
2012(13719)
2011(12274)
2010(12349)
2009(11524)
2008(11578)
2007(10724)
2006(9108)
2005(8103)
作者
(37840)
(31719)
(31701)
(30340)
(20027)
(15242)
(14530)
(12573)
(11990)
(11230)
(10759)
(10646)
(10131)
(10062)
(10052)
(10042)
(9874)
(9326)
(9220)
(9189)
(8096)
(7857)
(7801)
(7313)
(7197)
(7147)
(7146)
(7084)
(6488)
(6449)
学科
(53108)
经济(53050)
管理(33352)
(32649)
方法(26536)
(25531)
企业(25531)
数学(23692)
数学方法(23449)
(16063)
(14240)
中国(13555)
(11265)
业经(10768)
地方(10672)
农业(10624)
(10344)
贸易(10341)
(10044)
(9729)
(8766)
财务(8727)
财务管理(8697)
企业财务(8206)
(7983)
(7917)
银行(7888)
理论(7635)
(7459)
(7440)
机构
学院(182640)
大学(182380)
(73776)
经济(72126)
管理(67585)
研究(62162)
理学(57895)
理学院(57240)
管理学(56143)
管理学院(55796)
中国(46933)
科学(40304)
(39257)
(35040)
(34086)
(32869)
业大(30554)
研究所(29933)
中心(29085)
(28701)
农业(27579)
财经(26795)
北京(24913)
(24177)
(23719)
师范(23470)
经济学(22813)
(22700)
(22262)
经济学院(20805)
基金
项目(120719)
科学(92892)
研究(87300)
基金(85307)
(75144)
国家(74509)
科学基金(61964)
社会(53120)
社会科(50247)
社会科学(50226)
(48276)
基金项目(45329)
教育(40815)
(40710)
自然(40024)
自然科(39039)
自然科学(39023)
自然科学基金(38339)
编号(36670)
资助(35005)
成果(30068)
重点(27665)
(26708)
(26654)
课题(25402)
(24866)
科研(23589)
创新(23228)
计划(22752)
大学(22502)
期刊
(81331)
经济(81331)
研究(50767)
中国(35148)
学报(32407)
(31973)
(28106)
科学(27995)
大学(24179)
学学(22838)
管理(22403)
农业(21129)
教育(19792)
技术(16772)
(15946)
金融(15946)
业经(14072)
财经(13310)
经济研究(12866)
(11385)
(11363)
问题(11335)
(9842)
技术经济(9818)
(9323)
理论(9024)
统计(8943)
图书(8609)
商业(8539)
林业(8386)
共检索到269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岩  许洪刚  杨春梅  许世祥  
【目的】提出双面刨切工艺、下刀优化以及合理选材的措施,以期解决传统方法制备单板效率低下、出材率低并且容易出现缺陷的问题。【方法】提出采用小径木双面刨切加工工艺来提高出材率及生产效率的方法(双面刨切是指从小径木两侧同时进行纵向刨切,直到剩余厚度为20 mm的固定芯板时结束刨切,然后将多次加工后剩余的中间固定芯板再次进行刨切的工艺);通过对理想小径木进行数学建模、实际计算,分别给出刨切单板的短径、长径2个方向的具体材积计算公式,以此作为合理下刀的理论基础;对小径木截面进行数学建模,给出出材率的具体计算公式,并对将要进行刨切的小径木进行实际参数测量,根据所得公式分别计算其出材率。【结果】通过小径木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岩  许洪刚  杨春梅  许世祥  
【目的】提出将小径木纵向锯解为多块扇形木材后重组为近似板材再刨切为弦切单板的工艺,以提高原木出材率。【方法】首先对理想原木进行数学建模,并分别对短径方向、长径方向的弦切单板建立数学模型;然后以建立的原木及弦切单板数学模型为基础,绘制最优星形下锯图及最优弦切单板刨切图;最后分别对星形下锯与直接刨切2种不同工艺进行出材率计算,以比较原木出材率的高低。【结果】通过对模型的比较,短径方向弦切单板宽度大于长径方向弦切单板宽度,要求弦切单板宽度时,应以短径方向弦切单板为模型基础进行最优下刀;要求弦切单板数量时,应以长径方向弦切单板为模型基础进行最优下刀。计算出材率结果显示,相对于直接刨切,采用星形下锯工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琼  喻梅  张新时  
在指出了森林林分材积计算的标准本方法偏低估计实际材积的系统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校正方案。校正系数可以从在林分内选择标准木的采样样本的数据中方便地算出。模拟举例计算说明两种校正方案基本消除了原公式的系统偏差。校正后的公式为:其中:为林分材积估计值;VBK和ABK分别是第K株标准木的测量材积和胸高断面面积;AT是林分的总胸高断面面积:hB,和dB是抽样算得的具有平均胸高断面面积的树的高度和胸径;dW是抽样算得的以胸高断面面积为权重的加权平均胸径;b是树高曲线在d=dB处的斜率。校正的第2方案具有与上式完全相同的形式,只是标准木的是具有平均胸径的树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于红卫  刘志坤  吕荣金  罗从军  吕泽军  李光耀  
将新采伐的小径级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复合用)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含水率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尺寸、高含水率的集成木(竹)方材,经刨切加工得到薄木(竹),再气干至含水率15%左右,通过触针法对未作砂光处理的薄木(竹)正面表面粗糙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刨切薄木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与材质、纹理方向及指榫显著相关(P0.05),可满足各类基材贴面的质量要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西平  郭明辉  朱熙岭  
通过对小径木白桦锯材进行常规干燥试验,检测了锯材干燥后的可见干燥缺陷,分析了影响小径木锯材干燥质量的因素.考察的因素包括:小径木的木材性质、加热方式、径弦材类型、锯材在干燥室中的位置及锯材的加工尺寸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小径木材质差、变异性大是锯材在干燥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曲、变形的根本原因;加热方式是影响锯材干燥质量的重要因素;径弦材类型、锯材在干燥室中的位置及锯材的尺寸误差对锯材的干燥质量也有一定影响.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提高小径木锯材干燥质量的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锋  周永东  李晓玲  吕建雄  韩晨静  詹满军  
为提高桉木单板出材率,合理利用桉树木材,采用BQK1813C型无卡轴旋切机对尾巨桉进行旋切试验、BXQS1813A型无卡轴旋切机对6种桉木进行旋切试验。结果表明:桉木径级对单板综合出材率影响显著,树种和加工设备对其影响不显著;设备旋切后剩余木芯的大小对单板出材率影响较大。尾巨桉径级较小(12cm以内)时,综合出材率随径级增加缓慢增加;径级为12cm时,单板综合出材率最大,为77.65%。其他5种桉木单板综合出材率随原木径级的增加而增加,在径级达到12cm后趋于稳定;柳桉的单板综合出材率稳定在(77.98±1.44)%,巨桉稳定在(81.73±2.20)%,大花序桉稳定在(83.75±2.03)...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强  付红梅  陈银慧  
为改善正交胶合木(Cross laminated lumber,Clt)的力学性能,将加拿大云杉-松-冷杉规格材和单板层积材按照不同结构进行混合组坯,形成3种不同结构的混合结构Clt,并对Clt试件进行弯曲和剪切力学性能测试,观察试件破坏形式。试验结果表明,芯层(横向层)剪切破坏是Clt梁试件弯曲破坏的主要、关键形式,单板层积材(laminated Veneer lumber,lVl)显示了较低的横纹剪切性能;将lVl置于表层,能较大地改善Clt材料的力学性能,其顺纹抗弯弹性模量比普通结构Clt值提高17.6%,将lVl置于芯层(横向层),sPF作为表层形成的混合Clt材料力学性能低于普通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莉  秦楠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不同工艺条件(如压力、施胶量、加压时间、加压温度)对杨木单板层积材动态弹性模量的影响。通过杨木单板层积材弯曲振动试验,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动态弹性模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对材料动态弹性模量的影响是可行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储德淼  母军  康柳  赖宗元  
【目的】单板层积材应用广泛,但其性能测试多采用破坏性实验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且会造成资源浪费的不足。本研究对一种新型层积板材及其制得的托盘进行无损检测,旨在为木质层积材及制品性能的高效、精确检测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方法】将三维光学检测法与有限元仿真分析相结合,首先采用数字散斑法测量并计算获得新型层积板材的弹性常数(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然后导入有限元仿真分析中,分别选取layer单元和solid 185单元对板材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静力模拟,优化其仿真模拟参数;参照国际标准ISO 8611—2011对新型层积板材托盘性能进行检测,利用Solidworks建立及装配托盘模型,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对托盘整体结构进行整体抗压、底板抗压、面板抗压和角跌落等仿真模拟,并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维光学法获得的弹性参数可以应用于新型层积板材及其制品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中,ANSYS有限元仿真结果可靠;将新型层积材作为整体结构,选用solid 185单元的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测试情况最为接近;新型层积材托盘静力仿真分析中托盘的最大变形与实验结果相近,4种工况仿真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同。【结论】三维光学检测法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对木质层积材及其制品的受力、变形和破坏情况进行无损检测,可达到高效和节能的目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新民  李金良  
该文研究了林木直径整化与材积理论误差 ,结果表明 :①采用整化径阶计算的与用未整化的实测胸径值计算的林分调查因子相比 ,林分算术平均直径一般无误差 ,而林分平方平均直径和林分材积均产生正误差 ,直径整化后材积偏差的理论值应该为PV =(a2 12d2 )× 10 0 ;②对于服从大多数分布的连续变量 ,如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 ,采用按区间分组并把它的频率函数当作离散的来计算方差时 ,所得的分组方差 (σ2g)可以修正 ,以提高精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娟  李坚  
采用化学镀法在桦木表面获得Ni-P合金镀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桦木单板化学镀前预处理后,桦木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和化学镀后元素的变化。FTIR分析表明:分别经活化和解胶处理后的桦木单板表面FTIR谱与素材几乎重合,表明活化和解胶处理过程没有使木材表面发生任何化学反应。XPS分析结果表明:活化后桦木单板表面吸附了内部包裹着具有催化作用的Pd0胶粒,此时Pd0起不到催化作用;解胶后,Pd0才显露出来并催化化学镀反应的进行,但化学镀过程之初是Ni先沉积而P的沉积滞后,所得镀层成分为Ni-P合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香  张齐生  
采用高温软化竹材工艺,对在120℃密闭高温条件下软化30min的软化工艺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材经密闭高温120℃软化30min后,其弹性模量大幅度下降,由未处理前的8912MPa下降到6417MPa,竹材经高温软化处理后塑性提高。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的试验结果表明:未软化处理竹材的Tg为120℃,高温软化处理竹材的Tg为88℃,软化处理竹材比未软化处理竹材的Tg下降了26.7%。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经高温软化处理后,竹材的硬度大幅度下降,近青面和近黄面分别下降了42.0%和54.7%。通过对旋切竹单板质量的测定表明:竹材在密闭高温120℃软化30min的工艺下,旋切的竹材单板表面质量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景海涛  周科亮  吴鸿华  
全站仪是一种电子精密测量型工具 ,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后 ,美、英、德、日等国在林地面积测量、树高测量中初步使用全站仪 .该文首次采用全站仪测量树干上部直径及材积等测树参数 .以全站仪为测量工具 ,在林地中自动测量每 1棵树的树高 ,用直径测量数学模型自动测量树干胸径及任一处直径等参数 ,以及利用树干材积计算数学模型自动计算树干材积 .从其测量结果看 ,测量数据精度很高 .其测量树高的精度可达 1 14 0 0 ,测量任一处直径的精度可达 1 2 0 0 ,且均高于其它测树方法的精度 ,完全能够满足林业测量的精度要求 .由于全站仪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可与数据采集器实现数据的实时通讯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帝树  梅瑞仙  李启岭  
用正交试验法,对白桦及毛白杨小径材木方进行了切板前水煮软化处理。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软化介质的温度越高及保温时间越长,木材软化效果越好。超过一定范围以后,继续升温或延长保温时间,会因木材的结构被破坏而降低软化效果。试验还表明,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的木方,水煮前进行水浸泡处理能改进软化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明辉  赵西平  
研究小径木白桦锯材在连续加热方式和间歇加热方式(间歇2h和间歇6h)干燥过程中表层应力的产生、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加热方式下锯材表层应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无论是干燥前期或干燥中期,间歇加热锯材的表层应力明显小于连续加热锯材的表层应力,间歇6h锯材的表层应力最小。间歇阶段使干燥过程中木材的干燥应力得到了释放,延长间歇时间有利于降低锯材表层应力。同一含水率水平下,弦切板的表层应力比径切板的表层应力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