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72)
- 2023(5255)
- 2022(4550)
- 2021(4157)
- 2020(3531)
- 2019(7938)
- 2018(7950)
- 2017(14354)
- 2016(7958)
- 2015(9011)
- 2014(9418)
- 2013(8800)
- 2012(8077)
- 2011(7417)
- 2010(7380)
- 2009(6818)
- 2008(6635)
- 2007(6228)
- 2006(5592)
- 2005(4739)
- 学科
- 济(29497)
- 经济(29352)
- 管理(20730)
- 业(17338)
- 企(15930)
- 企业(15930)
- 方法(11833)
- 中国(9587)
- 理论(9077)
- 农(8986)
- 学(8796)
- 业经(8622)
- 数学(8038)
- 数学方法(7850)
- 制(7724)
- 和(7570)
- 财(7379)
- 地方(6963)
- 体(6516)
- 教育(5539)
- 农业(5514)
- 银(4719)
- 银行(4698)
- 融(4524)
- 金融(4517)
- 行(4513)
- 环境(4446)
- 社会(4427)
- 策(4373)
- 务(4110)
- 机构
- 大学(111298)
- 学院(110971)
- 研究(41836)
- 管理(40187)
- 济(38425)
- 经济(37301)
- 理学(34078)
- 理学院(33625)
- 管理学(32814)
- 管理学院(32614)
- 中国(30265)
- 科学(28054)
- 京(25084)
- 农(22787)
- 所(22149)
- 研究所(20228)
- 财(19224)
- 中心(18698)
- 业大(18686)
- 江(18020)
- 农业(17826)
- 范(16571)
- 师范(16332)
- 北京(15816)
- 院(15593)
- 技术(14693)
- 财经(14474)
- 省(14288)
- 州(14003)
- 师范大学(13052)
- 基金
- 项目(75742)
- 科学(58166)
- 研究(55194)
- 基金(51778)
- 家(46429)
- 国家(45994)
- 科学基金(38117)
- 社会(34122)
- 省(31708)
- 社会科(31008)
- 社会科学(30993)
- 基金项目(27032)
- 划(26697)
- 教育(25959)
- 自然(24415)
- 自然科(23826)
- 自然科学(23813)
- 自然科学基金(23345)
- 编号(23177)
- 资助(20999)
- 成果(19831)
- 重点(17467)
- 课题(17410)
- 发(16156)
- 部(15876)
- 创(15332)
- 计划(14898)
- 科研(14398)
- 创新(14275)
- 项目编号(14207)
共检索到173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心灵 赵彦云
尽管经济学家们对小康水平和小康社会的概念作了很好的诠释,但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来反映各省市小康社会的状况,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本文根据测度中国各省市小康社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各省市之间小康水平的差异性和不协调性。
关键词:
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庆芳
一、小康和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小康社会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指从贫困或温饱型步入富裕型社会的转型时期。小康社会用指标进行量化,便是小康社会指标。由于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很不一致,有的人认为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概括;有的人则认为用“恩格尔系数”(吃占消费支出比例)达到50%以下就可以衡量;比较多的人理解小康社会指标范围比较宽泛,认为除经济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领先,傅泽田,穆维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鹏,郎春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朱允卫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不只是一个经济和生活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提出反映农村全面小康的子系统,在子系统内严格选择个体指标并科学确定相应的指标标准值;然后根据各子系统和个体指标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分别确定其权重;最后再编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评价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有关数据对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状况及其前景进行了综合评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保乾,李菊英,付丽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君泽
本文在阐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的测算方法。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目标 评价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凌昌玉
小康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并进而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实施过程和发展进程进行准确度量和有效监测,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宗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裕民 陈丙欣 杨映雪
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等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4大支持系统20项具体指标的首都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相关年度数据对首都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评估,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和人的发展是制约首都后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社会发展能力提升缓慢需要予以更多关注。
关键词:
首都 后小康社会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晓洁 沈镭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前提,将节约理念贯穿于各个领域,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和39个指标。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通过2个节约指数来综合反映区域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状况。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对全国1990—2004年的资源节约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总体上处于弱节约状态,且评价期内各子系统先后经历了基本协调发展、较协调发展、高度协调发展状态,我国距离资源节约型社会仍有很大距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华,卞亚萍,王宏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