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6)
- 2023(6529)
- 2022(5188)
- 2021(4970)
- 2020(3762)
- 2019(8875)
- 2018(7939)
- 2017(14039)
- 2016(7159)
- 2015(8014)
- 2014(7911)
- 2013(8008)
- 2012(7667)
- 2011(7079)
- 2010(7417)
- 2009(7757)
- 2008(6585)
- 2007(5580)
- 2006(5216)
- 2005(4601)
- 学科
- 济(32043)
- 经济(32014)
- 融(24806)
- 金融(24805)
- 农(23931)
- 业(23000)
- 银(21850)
- 银行(21849)
- 行(21327)
- 中国(18657)
- 农业(16544)
- 管理(15152)
- 企(13529)
- 企业(13529)
- 地方(12420)
- 制(11476)
- 业经(11261)
- 中国金融(10930)
- 财(10011)
- 方法(8867)
- 数学(8131)
- 数学方法(8083)
- 农业经济(7442)
- 体(6586)
- 发(6369)
- 务(6064)
- 财务(6052)
- 度(6044)
- 制度(6041)
- 财务管理(6039)
- 机构
- 学院(99011)
- 大学(96340)
- 济(44926)
- 经济(43873)
- 研究(37343)
- 中国(37071)
- 管理(35125)
- 理学(29350)
- 理学院(29000)
- 管理学(28567)
- 管理学院(28374)
- 财(22277)
- 农(21912)
- 中心(20613)
- 科学(19566)
- 京(19358)
- 所(17991)
- 银(17384)
- 财经(16769)
- 银行(16765)
- 研究所(15965)
- 行(15614)
- 农业(15603)
- 融(15435)
- 经(15288)
- 金融(15147)
- 江(14905)
- 经济学(14747)
- 人民(14711)
- 业大(13913)
- 基金
- 项目(64079)
- 研究(50649)
- 科学(50649)
- 基金(46591)
- 家(39561)
- 国家(39103)
- 社会(34203)
- 科学基金(33489)
- 社会科(32209)
- 社会科学(32205)
- 省(25535)
- 基金项目(24449)
- 教育(21360)
- 编号(21091)
- 划(20543)
- 自然(18552)
- 自然科(18105)
- 自然科学(18105)
- 资助(17887)
- 自然科学基金(17759)
- 成果(17681)
- 发(15787)
- 重点(14667)
- 国家社会(14618)
- 课题(14537)
- 性(13987)
- 部(13897)
- 农(13648)
- 创(13618)
- 发展(13353)
共检索到172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尚义
回眸三十年,改革春风吹绿大江南北,城市建设巨大变化有目共睹;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行各业包括国土资源事业兴旺发展。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哈少乡人字号村也不例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紫檀 潘志华
为定量评价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现行土地利用方式 ,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处于该地区中部的内蒙古武川县 2 0 0 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 :武川县生态足迹 1 2 9hm2 /人 ,生态承载力 0 95hm2 /人 ,生态赤字 0 34hm2 /人 ;目前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提出武川县应通过控制人口 ,提高土地生产力 ,改善土地利用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多种方法来减小其生态赤字 ,促进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计算过程中发现的生态足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武川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郝源 阿如旱 秦富仓
【目的】本文系统研究了植被覆盖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小区域内林地的温度效应。【方法】利用2000—2015年内蒙古武川县遥感影像数据与相应年份的公益林分布图,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和辐射传输方程提取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数据,通过Arcgis10.2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武川县植被覆盖与地表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林地的温度效应,并利用贡献值计算和相关性分析法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武川县植被覆盖度较好,中低度覆盖占主要地位,高度覆盖次之,15年间植被发展较为良好,高度覆盖的植被面积共增加522.13 km~2。地表温度逐年递减,温差值在研究末期降低至17.2℃,发展趋于稳定。植被覆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高覆盖度,植被覆盖与地表温度存在较为明显的负增长关系。武川县林业资源可有效降低地表温度,林地与非林地之间温差明显,林地的降温效应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有效降温范围为0~150 m,有林地降温效果最好,其次是灌木林地和疏林地。【结论】武川县植被覆盖发展情况较好,地表温度得到了控制,林地具有一定的降温效用。
关键词:
林地植被 地表温度 温度效应 武川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凌玉 潘志华 安萍莉 潘学标 赵沛义
当前干暖化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农作物耗水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基于1960年-2007年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1983年-2007年的土壤水分数据,分析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划分降水年型,研究小麦、莜麦和马铃薯三种当地典型作物的生育期耗水特征,探讨气温、降水对作物耗水的影响。研究表明:近50年来,武川气候呈现干暖化趋势,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年升高0.03℃,生长季降水每年减少0.9mm;近25年来,干暖化趋势更加明显,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年升高0.08℃,生长季降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国平
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南、浙北的14个城市为两翼,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9%的人口,2002年创造出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8%,外贸出口的28.4%,利用外资的32.3%,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长三角的都市经济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潜力、最具竞争力的城市经济带。近几年来,德清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把融入杭州、接轨上海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战略,主动接受大都市辐射,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作为全国百强县德清由2000年的第93位上升到2001年的59位,前移了34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国
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对内蒙古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准确定位。以此为指导,内蒙古积极推进这一重大战略实施,应从相关意识的增强、为本地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服务、科学编制规划与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同周边省份的合作,以及深化同蒙古和俄罗斯的合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内蒙古 丝路经济带 战略定位 建设举措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志会 龚绍先
根据1993~1995年的试验资料及应用有关的气象资料,提出了降水量及土壤水分的干旱指标,采用农田水量平衡方法建立了农田土壤水分动态预报模型,通过检验,对0~100cm深度土壤水分预报值相对误差为±5.7%,提出了干旱预报方法,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针对内蒙古旱农试区马铃薯的干旱监测系统。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监测系统 干旱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志华 安萍莉 刘亚玲 郑大玮 妥德宝
随着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的退化 ,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应退化。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研究表明 :194 9— 1995年间 ,粮食单产与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 730kg·hm-2 和 0 0 8%的较低水平 ,天然牧草产量及其光能利用率则不断下降 ,分别由 82 5kg·hm-2 和 0 0 5 %下降到 375kg·hm-2 和 0 0 2 % ,农田养分输出大于输入 ,生态系统趋于退化。 1996年后这种状况有所缓解 ,粮食产量、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转向上升 ,农田养分输入转向大于输出 ,农田生态系统开始得到恢复 ,但天然牧草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退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安萍莉 潘志华 郑大玮
由于长时间的过度开垦 ,农牧用地不协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牧交错带的环境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文章分析得出 ,牧草地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结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退耕还草是重建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根本途径。文章从区域实际出发 ,以武川县为例 ,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重建———退耕还草的具体方案。研究表明 ,武川县大约需要用 30a的时间进行退耕还草 ,目前须退还 1 1°以上全部坡耕地 ,2 0 1 0年前须退还 7°以上的坡耕地 ,2 0 2 0年前须退还 5 0 %的 6°以下坡耕地 ,2 0 30年前须退还另外 5 0 %的 6°以下坡耕地。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结构 重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佘国梁 马流辉
乡村公共生活是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状况与组织程度是衡量乡村治理水平的关键指标。本文以上海郊区乡村治理经验为典型案例,基于系统与生活分析视角,分析大都市郊区乡村良好公共生活治理的实现路径,不同主体在公共生活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中体现的国家与农民联结关系。研究发现,国家介入下的公共空间生产、社会组织协同下的公共服务递送以及村民的行动参与,构成了乡村公共生活治理的三重实现路径,共同形塑了当下的乡村公共生活样态。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系统从行政吸纳社会,转向嵌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借此弥合系统与生活之间张力的治理逻辑。在这一过程中,民众在获得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对国家的认同,而国家则实现其权力在农村基层的重塑,最终将国家与个人进行有效联结。这启发我们在化解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的现实困境时,要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力度,构建公共生活治理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并充分发挥农民的行动主体性。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公共生活 公共服务 生活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佘国梁 马流辉
乡村公共生活是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状况与组织程度是衡量乡村治理水平的关键指标。本文以上海郊区乡村治理经验为典型案例,基于系统与生活分析视角,分析大都市郊区乡村良好公共生活治理的实现路径,不同主体在公共生活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其中体现的国家与农民联结关系。研究发现,国家介入下的公共空间生产、社会组织协同下的公共服务递送以及村民的行动参与,构成了乡村公共生活治理的三重实现路径,共同形塑了当下的乡村公共生活样态。这体现了国家权力系统从行政吸纳社会,转向嵌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借此弥合系统与生活之间张力的治理逻辑。在这一过程中,民众在获得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对国家的认同,而国家则实现其权力在农村基层的重塑,最终将国家与个人进行有效联结。这启发我们在化解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的现实困境时,要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力度,构建公共生活治理的多元主体共治格局,并充分发挥农民的行动主体性。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公共生活 公共服务 生活治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丹 韩小爽 唐露园
从工业社区角度对上海市近郊村庄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衡量其是否具备工业社区的五个重要特征。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被调研村庄符合工业社区的基本特征并在成员结构、产业形态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性;以近郊村庄为载体的工业社区不仅是为周围工业园区提供居住生活、生产服务的以外来租客为主体成员的社会组织单元,而且是第三产业繁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经济综合体;但其尚处于工业社区的雏形阶段,共同意识有待加强,社会互动有待发展;仍存在社会基础设施不甚完善、社区管理组织错位等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君甫 邹德秀 吴耀
尽管中国人口还在缓慢增加,总体资源与环境还在恶化,但是在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唐家坡几十年的人口与生态变迁就是一个典型代表。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区人口的日益减少,加之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部分山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正在好转。
关键词:
西部山区 人口 资源 环境 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