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9)
- 2023(14575)
- 2022(12647)
- 2021(11724)
- 2020(9746)
- 2019(22479)
- 2018(22373)
- 2017(42244)
- 2016(23447)
- 2015(26388)
- 2014(26457)
- 2013(26220)
- 2012(24551)
- 2011(22334)
- 2010(22348)
- 2009(20247)
- 2008(19731)
- 2007(17424)
- 2006(15540)
- 2005(13833)
- 学科
- 济(95607)
- 经济(95504)
- 管理(62275)
- 业(60290)
- 企(48758)
- 企业(48758)
- 方法(39114)
- 数学(33325)
- 数学方法(32883)
- 中国(28221)
- 农(26024)
- 地方(25046)
- 学(24054)
- 业经(21913)
- 财(20678)
- 农业(17808)
- 贸(16776)
- 贸易(16762)
- 制(16385)
- 易(16151)
- 理论(15641)
- 和(15431)
- 环境(15144)
- 技术(15121)
- 银(14963)
- 银行(14884)
- 融(14674)
- 金融(14672)
- 行(14344)
- 发(13784)
- 机构
- 大学(334208)
- 学院(332580)
- 济(125425)
- 管理(125097)
- 经济(122468)
- 研究(122381)
- 理学(107507)
- 理学院(106140)
- 管理学(104009)
- 管理学院(103461)
- 中国(88882)
- 科学(81484)
- 京(73931)
- 农(66199)
- 所(64902)
- 研究所(59517)
- 财(56486)
- 业大(55916)
- 中心(53812)
- 农业(52396)
- 江(50564)
- 北京(47130)
- 范(45999)
- 师范(45369)
- 院(44846)
- 财经(44540)
- 州(41392)
- 经(40436)
- 省(39391)
- 技术(39053)
- 基金
- 项目(229101)
- 科学(177280)
- 基金(162995)
- 研究(161842)
- 家(145699)
- 国家(144442)
- 科学基金(120884)
- 社会(97627)
- 社会科(92189)
- 社会科学(92163)
- 省(91826)
- 基金项目(86544)
- 自然(81802)
- 自然科(79821)
- 自然科学(79800)
- 自然科学基金(78350)
- 划(78069)
- 教育(73767)
- 资助(67523)
- 编号(65344)
- 成果(53644)
- 发(52833)
- 重点(52295)
- 部(48624)
- 创(47684)
- 课题(47021)
- 计划(44690)
- 创新(44457)
- 科研(44438)
- 大学(41126)
- 期刊
- 济(144534)
- 经济(144534)
- 研究(99210)
- 中国(70448)
- 学报(63372)
- 农(61094)
- 科学(56067)
- 管理(47589)
- 大学(45731)
- 学学(43132)
- 农业(42296)
- 教育(41112)
- 财(40374)
- 融(28742)
- 金融(28742)
- 技术(28416)
- 业经(24748)
- 经济研究(22765)
- 业(22204)
- 财经(21179)
- 图书(18649)
- 问题(18494)
- 经(18017)
- 科技(17920)
- 业大(17025)
- 版(16628)
- 理论(15880)
- 技术经济(15599)
- 现代(14762)
- 林业(14723)
共检索到501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宇泽 冯涛 储明星 云鹏 肖炜 薛振华 张进涛 孟丹娜
采集京郊地区小尾寒羊及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核心群母羊血样,利用PCR-RFLP方法分析2类羊群BMPR-IB基因多态性,并研究BMPR-IB基因不同基因型对小尾寒羊产羔数以及对核心群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京郊小尾寒羊群BMPR-IB基因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4,0.56和0.10,高繁殖力核心群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7,0.48和0.05;京郊小尾寒羊群BB、B+和++基因型个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2.72,2.16,1.74只,核心群BB、B+和++基因型个体平均产羔数分别为3.20,2.57,2.07只;BMPR-IB不同基因型羔羊90日龄前平均日增质量(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小波 王公金 窦德宇 储国良 赵伟 花为华 刘亚柏
为提高肉用绵羊的杂交育种效果,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基因(BMPR-IB)在湖羊、小尾寒羊、杜泊绵羊及杜湖、杜寒杂交F1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证明:在湖羊和小尾寒羊中检测到两种基因型(BB和B+),湖羊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09和0.091,小尾寒羊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63和0.437;在杜泊绵羊中只存在一种基因型(++);而在杜湖和杜寒杂交绵羊中发现两种基因型(B+和++),杜湖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75和0.125,杜寒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6和0.21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查丽莎 储明星 狄冉 陈宏权 方丽 张宝云 马月辉 李奎
设计15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GR)基因全部9个外显子在小尾寒羊、湖羊、特克塞尔和多赛特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影响。只有引物P9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对于P9扩增片段,在小尾寒羊、湖羊和多赛特中均检测到AA、AG和GG型,在特克塞尔中只检测到AA和AG型。测序表明GG型与AA型相比在217 bp处有一单碱基突变(A→G),但未引起氨基酸变化。GG型和AG型小尾寒羊产羔数均值分别比AA型的多0.97只(P<0.05)和0.64只(P0.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建磊 张利平 丁强 杨志文
【目的】探索绵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寻找控制绵羊繁殖力的分子标记位点。【方法】以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同龄已有产羔记录的蒙古羊(单胎母羊和双胎母羊)、无角陶赛特羊(单胎母羊和双胎母羊)、小尾寒羊(多胎母羊)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与分析。【结果】试验羊只存在AA型和AB型2种基因型;AB型个体在BMPR-IB基因第864位点发生C→T突变,出现T/C的杂合,所有试验样本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基因。χ2适合性检验表明,无角陶赛特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均处于HARDy-weI...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管峰 刘守仁 程瑞禾 代蓉 石国庆 艾君涛 杨利国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湖羊、夏洛来、陶赛特、萨福克、罗米丽、中国美利奴羊以及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共553只个体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和生长发育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BMPRIB基因在不同绵羊品种(系)中共有3种基因型(BB、B+和++),但基因型频率分布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湖羊中仅有BB基因型;在中国美利奴肉用多胎品系中BB、B+和++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30%和19%;而其他品种(系)羊中则仅有++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肉用多胎品系的研究发现:BB、B+和++基因型群体第一胎产羔数分别为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凤丽 刘永斌 王峰 王瑞 田春英 刘美霞 魏建民 荣威恒
为了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IB)基因对绵羊排卵控制的作用,进一步寻找与多胎绵羊相关的遗传标记,为中国地方绵羊品种繁殖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影响Booroola Merino高产性能的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内蒙古地方品种,蒙古羊、呼伦贝尔羊、内蒙古细毛羊与中国美利奴多胎品系共206只绵羊个体的基因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绵羊进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繁殖力的中国美利奴羊多胎品系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与Booroola Merino绵羊相同的突变(A746G),而低繁殖力的蒙古羊、呼伦贝尔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左北瑶 钱宏光 刘佳森 李蕴华 乌云毕力克 艾肯江 应诗家 王子玉 努尔尼沙 王旭 郭志勤 王锋
以影响不同绵羊品种产羔数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法,检测10个突变位点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上的多态性及其对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中未发现BMPR-IB基因的FecB突变和BMP15基因的FecXI、FecXB、FecXL、FecXH、FecXG、FecXR突变及GDF9基因的FecGH(G8)、FecTT突变,但在GDF9上检测到G1突变,该突变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达到中度多态水平,但其多态性与产羔数无显著性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培蒂 秦国峰
1990~1993年连续4a,对马尾松球果和种子的生长发育与养分动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球果系2年成熟,授粉(4月上旬)后当年为幼球果形成期;第2年受精前的6月至以后的9月中旬为球果迅速生长期,9月下旬至10月为球果成熟期。(2)在2年生球果生长期间,球果干物质不断增加,而水分含量逐渐减少,10月底干物质与水分的含量达到平衡点。(3)球果养分的含量,l年生球果幼期N>K>P,三者变化趋势近乎一致,2年生球果含N量明显下降。种子内的N、K含量在7月中两者相当,此后N含量上升直至成熟期,到10中K与P的含量相近。(4)胚胎发育进程中,球果和种子的体积与养分含量在原胚和...
关键词:
马尾松,球果一种子,生长发育,养分动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寸静宇 刘秋月 王翔宇 狄冉 胡文萍 张效生 张金龙 赵永聚 储明星
为揭示GnRH基因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HPOA)中的表达规律、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关系,深入了解其对小尾寒羊多羔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只小尾寒羊(FecB++型单、多羔母羊各3只)的生殖组织及脑组织中GnRH基因的表达谱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380只小尾寒羊和共380只的小尾寒羊、滩羊、苏尼特羊、策勒黑羊、湖羊和草原型藏羊GnRH基因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nRH基因在下丘脑、卵巢和子宫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下丘脑高表达。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中,GnRH基因在卵巢、大脑、下丘脑、垂体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单羔群体(P0.05)。关联分析表明,GnRH基因的2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个SNPs在所有绵羊品种中均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0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宏 王庆增 鲍建军 于嘉瑞 陈玲 方明 袁文龙 孙伟
[目的]探究Hippo信号通道中Lats2基因与湖羊肌肉生长发育的关联性。[方法]以湖羊作为试验材料,用RT-qPCR技术分析Lats2基因在不同性别、不同生长阶段(2、60、180日龄)、不同肌肉组织(比目鱼肌、背最长肌、腓肠肌和趾长伸肌)的时空表达规律,及其与Lats1、YAP1(Yes相关蛋白1)基因和肌肉生长相关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相关性。[结果]根据Hippo信号通道中Lats2基因的时空表达规律可以发现:在不同肌肉组织中,Lats2基因在趾长伸肌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在不同生长阶段,Lats2基因在60日龄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性别中,Lats2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公羊高于母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日龄肌肉组织中,Lats2基因的表达与MSTN基因间正相关(P<0.05);在60日龄的肌肉组织中,Lats2基因的表达与Lats1基因正相关(P<0.05);在180日龄肌肉组织中,Lats2基因的表达与MyoG基因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YAP1基因间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Hippo信号通道中Lats2基因的表达受不同性别、年龄和肌肉组织的影响,可能通过下调YAP1基因的表达抑制肌肉生长发育,可作为肌肉生长发育调控研究的候选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艳 沈忠 周志权 杨利国
根据1 067只波尔羔羊出生时的同胞数、体重、体尺和出生至周岁各月龄体重、体尺等21 000余个数据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和同胞数羔羊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的生长曲线、遗传力及表型相关,旨在探讨波尔羔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羔羊在出生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276、0.354、0.280、0.256和0.365,同胞数与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之间存在表型负相关(P<0.01),体重和体尺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应用SPSS和MATLAB方法对羔羊周岁内体重和体尺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发现公羔生长不受断奶的影响,体重均比同年龄母羔大,公羔在3月龄、母羔在7月龄时体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林新春 洪平 沈洪杰 吴海波 胡超宗
对苦竹Pleioblastusamarus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苦竹发笋盛期是5月12日至5月20日,出笋规律呈偏正态分布。苦竹退笋率为41 21%。退笋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苦竹秆形高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初期15d,日生长量1~3cm;上升期10d,日生长量7~20cm;盛期20d,日生长量可达45cm;末期5d,日生长量迅速下降,直至停止。苦竹秆形高生长呈Logistic增长,昼夜高生长量变化不甚明显,在昼夜24h出现3次生长高峰。图3表4参9
关键词:
苦竹 生长发育规律 退笋率 生长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建军 吕学斌 陈晓晖 曾凯 杨雪梅 梁艳
对59头后备藏猪进行生长发育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公、母全程日增重分别为160.63,192.15 g;全程料肉比分别为3.59、3.32。藏猪与梅山猪杂交后,可明显改善其生长发育性能,其6月龄体重分别较藏公猪、藏母猪提高91%与65%,日增重分别提高107%与73%。本次测定基本探明了藏猪的初配年龄和适宜体重:公猪5月龄、母猪6月龄,体重为30 kg左右。
关键词:
藏猪 生长发育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索峰 刘永斌 特日格勒 祁云霞 何小龙 韩有胜 张莉 李虎山 荣威恒
为了研究INHA和INHBA这两个基因对巴美肉羊产羔数的影响,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抑制素α亚基(α-inhibin,INHA)和βA亚基(βA-inhibin,INHBA)基因在巴美肉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发现,引物1,4,6扩增片段有多态性,其余3对引物的扩增片段均不存在多态性。引物1,巴美肉羊有2种基因型AB型和AA型,平均产羔数AB型比AA型多0.17只(P<0.01)。引物4,巴美肉羊存在3种基因型(CC、DD和CD),巴美肉羊平均产羔数DD型比CC型多0.44只(P<0.01)。引物6,巴美肉羊有3种基因型(EE、FF和EF),EE型比EF型平均产羔数多0.21只(P<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蒲小剑 杜文华 吴建平 毛红霞
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高寒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上分别选择60只欧拉型藏羊(公、母各30只,出生时间差不超过72h),测定初生-18月龄公羊和母羊的生长指标(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腰角宽),以研究高寒草原不同草地类型欧拉型藏羊的生长发育规律,为6月龄羔羊适时出栏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羊初生-6月龄体重显著增加(P<0.05),为体重增加的主要阶段,其中2-4月龄为最快增重期;8-12月龄体重显著降低(P0.05),到生长发育后期各指标间变化不一,未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