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3)
- 2023(10026)
- 2022(9125)
- 2021(8686)
- 2020(7324)
- 2019(17163)
- 2018(17089)
- 2017(33406)
- 2016(18293)
- 2015(20438)
- 2014(20426)
- 2013(20325)
- 2012(18689)
- 2011(16683)
- 2010(16581)
- 2009(14826)
- 2008(14235)
- 2007(12197)
- 2006(10509)
- 2005(9073)
- 学科
- 济(70268)
- 经济(70195)
- 管理(51425)
- 业(49653)
- 企(42432)
- 企业(42432)
- 方法(34251)
- 数学(29381)
- 数学方法(29065)
- 学(18490)
- 农(18439)
- 财(17283)
- 中国(17087)
- 业经(15712)
- 地方(14348)
- 制(12604)
- 理论(12238)
- 贸(12221)
- 贸易(12213)
- 农业(12179)
- 和(12016)
- 易(11838)
- 务(11464)
- 财务(11400)
- 财务管理(11384)
- 技术(10976)
- 环境(10861)
- 企业财务(10835)
- 划(9915)
- 银(9788)
- 机构
- 大学(258083)
- 学院(255265)
- 管理(103559)
- 济(96441)
- 经济(94315)
- 理学(90790)
- 理学院(89723)
- 管理学(88131)
- 管理学院(87666)
- 研究(85986)
- 中国(61826)
- 科学(57174)
- 京(55468)
- 所(44000)
- 农(43674)
- 财(42357)
- 业大(41415)
- 研究所(40750)
- 中心(37996)
- 江(35680)
- 财经(34940)
- 北京(34794)
- 农业(34409)
- 范(34123)
- 师范(33731)
- 经(31894)
- 院(31751)
- 州(29321)
- 经济学(27981)
- 师范大学(27455)
- 基金
- 项目(183309)
- 科学(143234)
- 基金(132900)
- 研究(130920)
- 家(117203)
- 国家(116266)
- 科学基金(99176)
- 社会(79941)
- 社会科(75616)
- 社会科学(75594)
- 基金项目(71797)
- 省(71406)
- 自然(67379)
- 自然科(65770)
- 自然科学(65752)
- 自然科学基金(64566)
- 划(60924)
- 教育(59444)
- 资助(54935)
- 编号(53156)
- 成果(42527)
- 重点(41248)
- 部(39891)
- 发(38671)
- 创(37961)
- 课题(36399)
- 科研(35600)
- 创新(35427)
- 计划(34233)
- 大学(33856)
- 期刊
- 济(101932)
- 经济(101932)
- 研究(72091)
- 学报(44979)
- 中国(43882)
- 科学(41247)
- 农(38757)
- 管理(36984)
- 大学(33102)
- 学学(31209)
- 财(30648)
- 农业(27194)
- 教育(27053)
- 技术(20850)
- 融(18308)
- 金融(18308)
- 业经(16921)
- 财经(16283)
- 经济研究(15908)
- 图书(14465)
- 业(13872)
- 经(13786)
- 科技(13502)
- 问题(13467)
- 理论(13061)
- 资源(12344)
- 实践(12177)
- 践(12177)
- 技术经济(11993)
- 版(11973)
共检索到356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凯 王晓华 丛霞 周东坡 孙庆申 田文儒
【目的】从细胞、亚细胞水平来揭示羊子宫复旧过程中其组织学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透射电镜对9只产程正常、产后健康状况良好的小尾寒羊子宫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在产后第1~7天间,子宫平滑肌细胞体积小并且胞质内充满肌丝;在产后第7~13天之间,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胞质中线粒体、粗面内质网以及初、次级溶酶体丰富,此时,子宫结缔组织内浆细胞数量少;毛细血管旁周细胞的胞质内有大量的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分娩第13天以后,子宫内膜层出现新生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其细胞器数量都减少;浆细胞和其细胞器数量增多;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细胞器也增多。从产后第19天起,平滑肌细胞体积增大...
关键词:
产后小尾寒羊 子宫 超微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存忠 侯加法
应用超薄切片、光学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技术,对临床上96例犬子宫蓄脓病例卵巢和子宫作显微、超微结构的观察,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表明,大部分病犬的子宫内膜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囊性增生(CEH)和炎症变化;卵巢有持久黄体或囊性黄体。开放型病犬多表现子宫壁增厚;闭锁型多表现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壁极薄,子宫内膜腺体发生CEH时,其上皮表现鳞状化生和腺瘤样病变。此外,闭锁型病例其子宫与卵巢肉眼可见的、显微及超微组织病理学变化均较开放型严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明 刘海虹 陈刚 肖兵南
利用电镜下包囊的超微结构从绵羊鉴别出3种住肉孢子虫,它们是巨型住肉孢子虫、绵羊犬住肉孢子虫、羯犬住肉孢子虫。巨型住肉孢子虫的包囊壁由次生壁和原囊壁组成,原囊壁形成的突起呈花椰菜样,突起内含有管状纤丝和致密颗粒。绵羊犬住肉孢子虫的原囊壁向表面形成栅栏样的突起,突起内无纤丝和致密颗粒。羯犬住肉孢子的原囊壁向表面皱褶形成条带状突起,突起内无纤丝,含少量致密颗粒。在绵羊体内还发现一待定种,其原囊壁向表面形成指形突起,突起内不含纤丝和致密颗粒。
关键词:
住肉孢子虫属 超微结构 绵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文祥 罗建勋 张玉德 张其才 窦惠芳 王玉英
电镜观察显示,人工感染边缘无浆体,多数位于红细胞内边缘部位,外面有一个不规则的边缘和一个界限膜,带有6个或7个周边突起.边缘无浆体内由3个、4个或8个初级小体组成.每个初级小体都有一个细胞壁和原生质的膜.初级小体有一个时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叵初级小体数目增加时,边缘无浆体大部份呈不定形,四角形或五角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卫杰 王永军 杨朝霞 陈玉林
选择道寒羔羊30只、萨寒羔羊30只和小尾寒羊羔羊20只,施予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对供试羔羊的生长和产肉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90日龄断奶时,道寒和萨寒羔羊平均体重分别为24.14和24.88 kg,分别比同龄小尾寒羊高23.47%和27.52%(P<0.01);在产肉性能方面,道寒和萨寒羔羊的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极显著大于同龄小尾寒羊(P<0.01),骨重、肉骨比、GR值、眼肌面积、肩部、背部、腰臀部、股部、胸部和腹部的胴体切割块重质量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
关键词:
小尾寒羊 杂交组合 肥育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敦伟涛 陈晓勇 田树军 孙洪新 董玉玲 谭志伟 李盼霞 刘桐令
开展了杜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育种研究,对自群繁育后代早期增重、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27.36 kg和22.88 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6.98 kg和7.20 kg,3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72.56 g和227.4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8.67 g和80.77 g,6月龄体重分别为48.46 kg和40.56k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13.9 kg和15.53 kg,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253.50 g和211.94 g,较小尾寒羊分别高75.67 g和86.67 g(P<0.01),自群繁育后代3月龄、6月龄和成年胸宽、胸围和大腿围均显...
关键词:
肉羊 自群繁育后代 生产性能 日增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延玉 罗玉柱 程李香 王继卿 刘秀
【目的】研究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超微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形态学基础。【方法】活体采集的皮肤样品,经3%的戊二醛前固定和锇酸的后固定,通过上行酒精梯度脱水后进行包埋。制作河西绒山羊一年周期内每个月的皮肤超薄切片,经铀和铅双染色后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拍照和分析。【结果】河西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的超微结构随着毛生长周期呈周期性变化,可分为5个不同的时期,即1—2月为休止期、3—4月为生长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退行前期、11—12月为退行期。【结论】阐述了河西绒山羊次级毛囊在一个完整的生长循环过程中所处的5个不同的时期,为绒山羊绒毛相关...
关键词:
绒山羊 次级毛囊 超微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生霞 常洪 杜垒 角田健司 孙伟 杨章平 常国斌 毛永江 王庆华 许明
以中心产区小尾寒羊编码碱性磷酸酶(Alp)、酯酶(Ary-Es)、亮氨酸氨肽酶(Lap)、血红蛋白β链(Hb-β)、苹果酸脱氢酶(ME)、过氧化氢酶(Cat)6个多态结构基因座上的频率分布为研究对象,进行遗传共适应分析,结果表明:(1)显隐性-显隐性和显隐性-共显性组合座位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共显性-共显性组合座位中ME/Cat处于遗传不平衡状态;(2)Hb-β/ME座位间遗传共适应起着与连锁不平衡相反的作用;ME/Cat座位间遗传共适应的独立作用造成其遗传不平衡;(3)遗传不平衡系数、连锁不平衡系数和配子间遗传共适应概率与x2适合性检验结果相一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存灵 李宁 魏泽辉 朱晓萍 刘海英 贾志海
目的根据小尾寒羊BMPRIB突变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发情期小尾寒羊BMPRIB基因型(BB、AB和AA)与FSHR和LHRmRNA表达量的关系。方法利用半定量PCR技术。结果在发情期BB型右侧卵巢FSHR的mRNA水平(1.14±0.11)显著高于AA(0.44±0.11)和AB(0.36±0.08)型(P<0.01),但左侧卵巢在基因型间无显著性差异;BB型右侧卵巢LHR的mRNA水平(0.42±0.02)也显著高于AA(0.23±0.02)和AB(0.25±0.04)型(P<0.01),左侧卵巢各基因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FSHR和LHR的mRNA的高表达量可能是引起小尾寒羊较高的产羔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雪姣 潘章源 赵生国 李春艳 田志龙 狄冉 刘秋月 胡文萍 王翔宇 张效生 张金龙 蔡原 储明星
为分析KiSS-1和RFRP-3基因在小尾寒羊不同繁殖时期(黄体期和卵泡期)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阐明这2个基因在绵羊发情转换中的表达模式,以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分析了KiSS-1和RFRP-3基因在黄体期和卵泡期的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KiSS-1和RFRP-3基因在下丘脑、垂体、卵巢等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2)黄体期和卵泡期下丘脑中KiSS-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卵泡期下丘脑和松果体中KiSS-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黄体期(P<0.05);3)黄体期和卵泡期下丘脑和卵巢中RFRP-3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且卵巢中RFRP-3基因在黄体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综上,研究发现KiSS-1和RFRP-3基因在绵羊发情调控中均发挥重要作用,KiSS-1促进发情而RFRP-3抑制发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荣瑞芬 冯双庆 赵玉梅
为揭示UV-C诱导采后果蔬抗病性机制的细胞结构基础,对比观察经2.4 kJ/m2UV-C照射后存于24℃下第4天和第8天的绿熟番茄佳粉15果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人工接种链格孢菌的抗病性。结果表明,UV-C处理可使果皮细胞中叶绿体等细胞器衰老延缓,细胞壁和细胞质变得致密和粘稠,电子透明度减小,中胶层分解推迟;人工接种后第3天,处理果发病率较对照降低31.67百分点,第10天降低15.27百分点,病情指数降低16.90。2.4 kJ/m2UV-C照射可提高番茄果实抗病性,增强果皮细胞壁防御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学芳 王利凯 周竹青
以淹水处理的小麦品种华麦8号(耐湿)和华麦9号(不耐湿)为材料,对次生根显微结构和皮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小麦次生根通气组织形成方式以及品种间耐湿差异的细胞学基础。结果表明,淹水144 h后,华麦8号次生根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且结构保持完整,而华麦9号次生根虽然也能够形成通气组织,但根的结构却失去完整性。次生根孔积率变化研究表明,华麦8号孔积率增长幅度大,华麦9号孔积率增长幅度小,且在同一淹水时期,华麦8号孔积率均大于华麦9号。对华麦8号皮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表明,淹水12 h后,细胞核变形;24 h后,染色体发生凝集,核膜变模糊,细胞壁变透明;48 h后,核膜破裂,细胞核解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素芬 甘习华 黄金生
接种根瘤菌后刺槐根表皮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韩素芬甘习华黄金生(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关键词根瘤菌,刺槐,根表皮,传递细胞自Bergersen等(1958)首先用电镜观察根瘤的超微结构,许多人对三叶草属(Trifolium)、豌豆属(Pisu...
关键词:
根瘤菌,刺槐,根表皮,传递细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舶 周光宏 徐幸莲 李春保
研究了宰后成熟处理0、3、5、7、14和21 d的花.马杂交F1鹿背最长肌、半腱肌、冈上肌和腰大肌的肌束膜厚度、肌纤维直径、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肌原纤维超微结构和肌肉蛋白降解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成熟处理对鹿肉超微结构有显著影响,成熟时间越长,变化越显著。各部位的变化存在差异,成熟对于半腱肌的肌束膜厚度没有影响。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随成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腰大肌的肌束膜厚度和肌纤维直径最小,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最大。
关键词:
宰后成熟 鹿肉 超微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才 熊兴耀 谭兴和 吕长平
为了深入探索猕猴桃的果实软化衰老机制及其控制途径 ,以耐贮性具有明显差异的美味猕猴桃品系果实为试材 ,对采后果实硬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活性及细胞壁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果实采后硬度明显下降 ,并可分为两个显著下降时期 ,前期硬度下降快于后期 ;采后初期 ,PG活性上升较慢 ,后期则迅速增加 ,随之细胞壁中胶层逐渐降解消失 ,继而细胞壁纤维松散 ,细胞壁膨大 ,但质膜与细胞器仍完好 ,此期果实开始软熟 .不同品系中 ,耐贮性强的品系果实采后硬度下降缓慢 ,PG活性低 ,细胞壁与中胶层结构致密而均匀 ,中胶层降解慢 .硬果的后熟软化与 PG活性增加、果胶质水解引起的细胞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