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0)
2023(8825)
2022(7383)
2021(6648)
2020(5447)
2019(12069)
2018(11426)
2017(20524)
2016(11735)
2015(12811)
2014(12933)
2013(12411)
2012(11718)
2011(10571)
2010(10734)
2009(9986)
2008(9842)
2007(8981)
2006(7915)
2005(7258)
作者
(36617)
(30978)
(30845)
(29044)
(19208)
(15115)
(13876)
(11866)
(11728)
(10891)
(10866)
(10533)
(10073)
(9863)
(9623)
(9422)
(9390)
(9050)
(8994)
(8921)
(7849)
(7763)
(7476)
(7051)
(7026)
(6825)
(6773)
(6768)
(6391)
(6279)
学科
(47872)
经济(47805)
管理(34691)
(27729)
(23235)
企业(23235)
方法(18490)
数学(15894)
数学方法(15581)
地方(13914)
(13869)
环境(13309)
(12192)
中国(12105)
(11498)
业经(9982)
(9151)
(9011)
地方经济(8540)
农业(8096)
(8083)
(7428)
贸易(7421)
理论(7280)
(7142)
(7066)
财务(7042)
财务管理(7025)
(6924)
金融(6922)
机构
大学(172640)
学院(172211)
研究(64052)
(63080)
经济(61602)
管理(60902)
理学(52451)
理学院(51721)
管理学(50475)
管理学院(50171)
中国(46253)
科学(43661)
(37672)
(34223)
(33713)
研究所(31672)
(29903)
业大(28997)
中心(28199)
(26765)
农业(26697)
(25432)
师范(25169)
(24185)
财经(23635)
北京(23519)
(21293)
(21228)
师范大学(20582)
(20469)
基金
项目(121916)
科学(94857)
基金(86768)
研究(84869)
(78687)
国家(78132)
科学基金(64901)
社会(53009)
社会科(50095)
社会科学(50076)
(48925)
基金项目(45844)
自然(42948)
(41902)
自然科(41806)
自然科学(41790)
自然科学基金(40953)
教育(38345)
资助(34680)
编号(33262)
重点(29117)
(27502)
成果(27119)
(25645)
课题(24584)
(24533)
计划(24258)
科研(23763)
创新(23230)
国家社会(22148)
期刊
(71199)
经济(71199)
研究(47304)
中国(34791)
学报(33853)
(30481)
科学(29927)
大学(24473)
学学(23248)
(22868)
农业(21160)
管理(20285)
教育(19296)
技术(13519)
(12592)
金融(12592)
(11580)
业经(11462)
资源(11323)
财经(11138)
经济研究(10744)
(9981)
(9525)
科技(9220)
业大(9042)
问题(8962)
统计(8732)
(8186)
林业(8136)
技术经济(7683)
共检索到252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又升  何圆球  王兴祥  李成亮  
在小尺度范围内均匀密集布点采样的基础上,从268个土壤样品中挑选其中“清洁”红壤48个和“清洁”水稻土78个进行统计分析后,提出了江西省鹰潭红壤Hg含量的背景值为0.050 mg/kg、Cd为0.105mg/kg、As为10.4 mg/kg、Cr为47.9 mg/kg、Cu为24.1 mg/kg、Pb为25.7 mg/kg;水稻土Hg含量的背景值为0.063 mg/kg、Cd为0.100 mg/kg、As为4.3 mg/kg、Cr为42.3 mg/kg、Cu为25.7 mg/kg、Pb为27.1 mg/kg;与以前研究提出的背景值相比,本研究提出的鹰潭红壤Cd和Cu含量的背景值分别提高了6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颖  韩晓日  孙杉杉  王帅  赵立勇  
对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经过28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的8种重金属元素(Cd、Cr、Cu、Ni、Pb、Zn、Hg、As)含量进行测定,并以该区土壤环境质量背景值和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为标准,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背景值为准,各小区的8种重金属的含量均有上升趋势,综合评价结果为P综合=29.64,受Pb的影响总体累积程度很高;按照二级标准,Cd是8种重金属中唯一超标的元素,P值在2.25~2.64之间,其他元素P值范围是0.01~0.61,均未超标。从全区总体来看,综合评价结果为P综合=1.72,达到中度污染,应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伦  张德明  刘燕  
九阡李是地方早熟优良果树品种。为推广应用该品种,系统地检测了该品种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并对其产地环境质量现状作出科学评价,同时检测了九阡李鲜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Cu、Pb、Cd、Hg、As的含量。结果表明:三都县九阡镇白庙村、水条村、水夕村,周覃镇水备村土壤环境质量适合无公害水果九阡李种植基地的选择和建立;其鲜果无有机氯农药残留,5种重金属在鲜果中的含量亦在合理的低限范围内。研究结果为其产业化奠定了可行性支撑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赵  和丽萍  姚红胜  王丽  李丽娜  杨涛明  唐嫚  崔灿文  
【目的】了解滇东土壤重金属高背景区不同农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和农作物镉、砷含量的影响及其存在的生态风险。【方法】以滇东土壤重金属高背景区农田土壤和作物为研究对象,通过162对土壤与农作物协同采样分析,研究旱地、蔬菜地和水-旱轮作地3种利用方式下镉、砷在土壤和农作物中的含量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调查区农用地土壤pH以中性偏碱为主,有机质含量10.8~118.0 g/kg。土壤镉含量分布为0.10~3.2 mg/kg,超筛选值比例为59.88%,超管制值比例为3.09%,砷含量分布为2.59~112.0 mg/kg,超筛选值比例为35.80%,超管制值比例为1.23%。土壤镉、砷活化率分别为0.162%~0.231%和0.013%~0.041%。相对于旱地和水-旱轮作地,蔬菜地土壤镉、砷活化率显著高于旱地。调查的稻谷、玉米、小麦、叶菜、芸薹类蔬菜、块根和块茎蔬菜、瓜果类蔬菜、豆类8个作物类别的可食部分镉、砷含量和富集系数均较低,仅有2个样品镉含量超过GB 2762-2017限值,超标率为1.23%。相比较而言,蔬菜地农作物可食部分的镉含量和镉富集系数显著高于旱地农作物;而水-旱轮作地农作物可食部分砷含量和砷富集系数显著高于旱地和蔬菜地。同一农田利用类型下,土壤镉活化率均显著高于砷活化率,农作物对镉的富集系数均显著高于砷富集系数。【结论】在滇东土壤重金属高背景区农田土壤镉、砷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属轻微风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爱华  尚素微  张宏亮  蒋步云  胡瑞财  
对浙江省毛竹笋主产区的鞭笋样品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鞭笋的3种重金属(铅、镉、砷)的检出率为100%,3种元素相对含量高低顺序为铅>镉>砷,但均未超过限量值的50%。从2010~2012年时间上分析,鞭笋中铅与镉的含量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综合污染指数也上升了40.35%;从鞭笋的不同产地分析,温州地区的鞭笋最为安全,衢州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但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说明浙江省鞭笋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较小,质量是相对安全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柴振林  吴学谦  魏海龙  吕爱华  尚素微  朱杰丽  
在浙江食用菌生产基地、超市和农贸市场实地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鲜食用菌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铅0.078mg·kg-1、镉0.036mg·kg-1、汞0.009mg·kg-1、砷0.029mg·kg-1,干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452mg·kg-1、镉0.254mg·kg-1、汞0.044mg·kg-1、砷0.150mg·kg-1,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074mg·kg-1、镉0.122mg·kg-1、汞0.009mg·kg-1、砷0.030mg·kg-1,鲜平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068mg·kg-1、镉0.026mg·kg-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会前  何腾兵  李阳  曾庆庆  谢朝  谷培科  向黎  
【目的】为了解规模化养猪场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安全风险。【方法】以贵阳地区某养猪场周边长期施用猪粪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土壤样品45个,测定土壤Cd、Cr、Pb、Hg、As、Cu和Zn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中Cd、Cr、Pb、Hg、As、Cu、Zn平均含量分别为0.30、34.22、68.43、25.47、0.29、40.23和184.93 mg/kg。重金属Cd、As、Hg、Cu、Zn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Pb、As、Hg、Cu、Zn超过贵州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为Cd>Hg>Zn>Cu>As>Pb>Cr,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01。土壤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As>Hg>Cd>Pb>Cu>Zn>Cr,潜在生态风险值为109.88。【结论】从内梅罗综合评价结果看,长期施用猪粪土壤为轻度污染,污染较突出的重金属是Cd、Hg和Zn;从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看,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程度,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较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彩云  庞奖励  申海元  
研究了陕西渭北旱塬长龄果园土壤基本性质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渭北旱塬长龄果园土壤为壤土,土壤容重为1.23~1.54g/cm3,含水量为15.71~19.20%,pH值为7.87~8.53,有机质为1.01~2.23%,CaCO3含量为39.26~149.79g/kg,土壤基本性质特征符合苹果生长土壤环境要求。重金属砷含量范围为15.2~12.7mg/kg,铬为80.1~71.4mg/kg,铜为48.8~22.7mg/kg,铅为34.5~18.4mg/kg,镍为34.0~30.6mg/kg,锌为381.8~56.7mg/kg;长龄果园采样土壤所有环境控制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先亮  黄先飞  林世鹏  张珍明  
【目的】为研究不同样区小檗及其背景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探讨小檗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以8个不同样地小檗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累积指数评价法、靶标危害系数方法及生物富集系数法对不同样地小檗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小檗体内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小檗对重金属和营养元素的富集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各样地小檗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中Cd含量均高于背景值;各样地含重金属小檗的靶标危害系数(THQ)和危害指数(HI)均小于1;仅有易门小檗对Ca有较强吸收。【结论】总量及碳酸盐结合态均显示Cd对环境潜在危害较大,应高度重视各样地小檗根际土壤中Cd含量超标问题。各样地小檗的重金属对暴露人群造成的健康影响不明显,且小檗可作为药材在试验涉及区域进行大量种植与加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希柏  李莲芳  梅旭荣  
【目的】为系统了解并客观评价中国菜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状况,促进中国蔬菜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方法】系统收集了1989年以来中国蔬菜土壤重金属研究的相关资料,并利用相关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中国菜地土壤重金属中以Zn含量最高,其次是Cr,再次是Cu;而毒性较大的元素As、Hg、Cd的含量相对较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8.03、0.12、0.28mg·kg-1。与国家土壤质量II级标准GB15618-1995(6.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小林  姜井军  张一平  李玲  
西安市郊供试菜园土壤和蔬菜中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近郊9块菜地土壤全量和DTPA态Pb,Cd,Cr,Cu,Zn,Mn的平均含量均大于对照,其中Pb,Cd累积量较大。在研究的11种蔬菜中,苋菜和韭菜的重金属累积量较大,而大辣子和西红柿的累积量较小。蔬菜吸收重金属除受元素有效性影响外,还受土壤和大气污染的干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亮亮   张聪   曹坤   黎帅锋  
针对Elman神经网络在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时出现预测精度低、模型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进化模型(AEM)。该模型以Elman神经网络为基础,运用贝叶斯正则化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提高网络模型预测精度;为解决网络模型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等缺陷,采用自适应灰狼算法(AGWA)对网络模型初始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基于熵权距离的离群点检测法剔除数据中的离群点,以降低离群点对预测结果的干扰。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采集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进行预测试验,AEM模型预测重金属含量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623和17.48%,其决定系数比Elman的提高了0.394。AEM、自调整反距离加权插值模型(SIDIM)、小波神经网络模型(CBSA–WNN)、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模型(SBGRNN)及Elman神经网络模型等5种不同预测模型进行对比试验表明,AEM模型在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上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消融试验结果表明,贝叶斯正则化优化、自适应灰狼算法优化和基于熵权距离的离群点检测的离群点数据剔除等3个改进点对于提升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精度均有一定的贡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亮亮   张聪   曹坤   黎帅锋  
针对Elman神经网络在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时出现预测精度低、模型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进化模型(AEM)。该模型以Elman神经网络为基础,运用贝叶斯正则化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提高网络模型预测精度;为解决网络模型收敛速度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等缺陷,采用自适应灰狼算法(AGWA)对网络模型初始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基于熵权距离的离群点检测法剔除数据中的离群点,以降低离群点对预测结果的干扰。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采集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进行预测试验,AEM模型预测重金属含量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1.623和17.48%,其决定系数比Elman的提高了0.394。AEM、自调整反距离加权插值模型(SIDIM)、小波神经网络模型(CBSA–WNN)、双向门控循环神经网络模型(SBGRNN)及Elman神经网络模型等5种不同预测模型进行对比试验表明,AEM模型在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上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消融试验结果表明,贝叶斯正则化优化、自适应灰狼算法优化和基于熵权距离的离群点检测的离群点数据剔除等3个改进点对于提升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精度均有一定的贡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建容  王谢  陈春秀  阳路芳  杨玉敏  陈庆瑞  
【目的】研究旨在摸清简阳市土壤As、Cd、Cr、Cu、Hg、Pb 6种重金属是否存在污染、污染种类、重点污染区域、污染面积,为土壤保护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图等在该区域共采集706个土壤样品。As、Hg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Cr、Cu、Pb、Cd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测定。以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GB15618-2018)作为参考值,对样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ArcGIS技术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706个样点中,670个样点清洁,清洁面积为2160.98 km~2,占总面积的99.21%;26个样点尚清洁,虽处于警戒线但未污染,面积为16.41 km~2,占总面积的0.75%;5个样点轻度污染,面积为0.70 km~2,占总面积的0.03%;1个样点中度污染,面积极小。【结论】简阳市土壤有极少量轻度、中度污染,没有重度污染,目前清洁度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兴  孙晓新  满秀玲  王清波  李东  胡艳玲  
【目的】为探究退耕还湿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危害的影响。【方法】取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豆田、不同退耕年限的杂草草甸或湿地和天然臌囊苔草—小叶章沼泽土样,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三江自然保护区退耕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为Pb,其次是Cu,而Zn、Mn和Cr的影响很小。随土壤深度增加,Cu、Pb、Zn、Mn和Cr含量呈波动变化。Cu和Pb含量在退耕还湿11年之前,在0~10 cm土壤深度含量最高,而在退耕还湿11年之后,在40~50 cm土壤深度含量最高。其他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变化没有表现出一定的规律。退耕恢复期间,土壤Cu、Pb、Zn与Cr含量随退耕时间先增加后减少,但Zn含量增加与减少未达到显著程度(P> 0.05)。而退耕样地土壤Mn含量从恢复第1年开始就显著低于大豆田(P 0.05)。随着退耕年限增加,生态系统潜在生态风险危害逐渐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