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8)
- 2023(8707)
- 2022(7302)
- 2021(6946)
- 2020(5767)
- 2019(13338)
- 2018(13094)
- 2017(24631)
- 2016(13333)
- 2015(14976)
- 2014(15406)
- 2013(14638)
- 2012(13056)
- 2011(11854)
- 2010(12391)
- 2009(11526)
- 2008(11485)
- 2007(10197)
- 2006(8981)
- 2005(8139)
- 学科
- 济(58998)
- 经济(58918)
- 管理(38763)
- 业(32728)
- 企(27667)
- 企业(27667)
- 方法(26790)
- 数学(23192)
- 数学方法(22618)
- 地方(14348)
- 农(14229)
- 中国(13935)
- 学(13658)
- 理论(12323)
- 环境(12103)
- 业经(12022)
- 财(11355)
- 制(10345)
- 和(9561)
- 农业(9521)
- 划(8795)
- 地方经济(8663)
- 融(8365)
- 金融(8364)
- 贸(8024)
- 贸易(8019)
- 银(8002)
- 银行(7993)
- 易(7710)
- 行(7670)
- 机构
- 学院(194229)
- 大学(192820)
- 济(75279)
- 管理(73838)
- 经济(73521)
- 理学(64073)
- 理学院(63344)
- 研究(63116)
- 管理学(61718)
- 管理学院(61385)
- 中国(47518)
- 京(40664)
- 科学(40131)
- 财(35120)
- 所(31510)
- 中心(28977)
- 江(28814)
- 研究所(28722)
- 农(28669)
- 业大(28233)
- 财经(27829)
- 范(26965)
- 师范(26700)
- 北京(25767)
- 经(25105)
- 州(23452)
- 院(23421)
- 经济学(23378)
- 农业(22228)
- 师范大学(21432)
- 基金
- 项目(132680)
- 科学(104977)
- 研究(96224)
- 基金(95433)
- 家(83616)
- 国家(83017)
- 科学基金(71591)
- 社会(60858)
- 社会科(57674)
- 社会科学(57659)
- 省(53212)
- 基金项目(49705)
- 自然(46336)
- 教育(45524)
- 自然科(45170)
- 自然科学(45161)
- 划(44733)
- 自然科学基金(44278)
- 资助(39471)
- 编号(38765)
- 成果(31036)
- 重点(30919)
- 发(28772)
- 部(28505)
- 课题(28013)
- 创(27561)
- 创新(25764)
- 国家社会(25298)
- 科研(25116)
- 大学(24579)
共检索到279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振民 姚顺波
本文以环境正义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转移几率比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函数关系,以解决小尺度下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缺失无法进行生态补偿测算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本文设计的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小尺度下社会经济数据缺失导致区域生态补偿无法进行测算的问题;并且该模型划分的湖北省生态补偿区与生态受偿区分别与重点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空间格局保持一致,验证了小尺度下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模型的可靠性。②湖北省整体生态环境水平存在恶化的趋势。2000—2015年湖北省生态补偿乡镇数量和总金额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而生态受偿乡镇数量和总金额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2015年湖北省乡镇生态补偿总额为17.25亿元,生态受偿总金额为29.54亿元,相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19.96%、-6.99%;另外,生态补偿与生态受偿空间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但局部地区略有变动。本文设计的生态补偿理论模型可以为小尺度下空间生态失衡提供解决思路与方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耿涌 戚瑞 张攀
流域水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其系统的整体性以及资源外部性等特征要求各相关区域应共同承担环境保护。如何衡量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保投入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已成为流域管理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水足迹理论和方法,界定流域水足迹内涵,通过反映流域沿岸各区域水生态服务耗费情况判断分析水生态系统安全状态,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量流程及不同情况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从而客观、准确地量化流域生态补偿额度,为管理者正确分析和解决流域各区域间利益冲突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与支持。同时本文以碧流河为案例,收集并分析了2002-2006年间碧流河沿岸各行政区水足迹和环保投入情况,理清各区...
关键词:
水足迹 流域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牛志伟 邹昭晞
农业生态补偿有两类涵义:一类是"对农业生态的补偿",即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补偿;另一类是"对农业的生态补偿",即对农业生态价值的补偿。与此相对应,国内外关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也有两类:从生态保护成本和从生态服务价值两个不同角度测算生态补偿标准。成本与价值是投入产出有机整体的两个方面,然而遗憾的是,现行的两类补偿标准研究大多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是割裂的。本文吸取和借鉴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合理内涵,克服其各自的片面性,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补偿标准模型",将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思路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中。对该模型的应用与分析,验证了其对于修正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片面性、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构建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可以进一步延展至不同条件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了解决某些情况下出现的相对冗余的资源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借助线性规划敏感性分析工具,对模型初始最优解进行修正,得到能够满足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的补偿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本文所构建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系统 生态价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乐勤 荣慧芳
针对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补偿交易成本高,补偿标准、补偿主体、范围难以确定,补偿方式单一等弊端,以安徽境内秋浦河为例,采用系统研究、模型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其生态补偿实施体系。结果表明: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框架,由驱动力、法规保障、管理与运行、监督等子系统构成。政策与社会基础、流域上下游对水质、水流调节的供求关系是生态补偿的驱动力;制定生态补偿法规、成立生态补偿委员会是实施补偿的基础;构建多元融资与支付机制、多元补偿方式机制、协商、调解为主的补偿途经机制、监督机制、科学确定补偿标准等是实施补偿的关键。基于秋浦河流域上游提供的生态服务及保护生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夏林 王转林 王金霞 严婷婷 黄开兴
季节性休耕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探究区域差异化的休耕生态补偿标准对于制定和完善休耕生态补偿机制、确保政策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和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的海河流域为例,基于生态补偿理论框架,构建海河流域三级子流域尺度下的生态经济模型,并运用模型测算不同政策情景下各子流域空间优化的休耕生态补偿标准,模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和地下水压采效果。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区域差异化的休耕补偿标准取值范围为218~689元/亩。制定基于各子流域空间优化的休耕生态补偿标准可以激励农民压减冬小麦种植面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在保证农户的生产收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实现更大的地下水压采目标。实施区域差异化的休耕生态补偿标准,在维持现行政策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减少10%的公共财政支出;在扩大政策覆盖范围的情况下,可使流域平均新增地下水压采量67立方米/亩;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游文荪 丁惠君
补偿标准确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关键,也是生态补偿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管理及水权分配以流域水资源四级区为基础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流域水资源四级区为计算单元、以水资源四级区各行政区为计算单位、以下泄水资源是否达标作为被补偿与补偿的依据,按照利用某行政区水资源产生效益(或增加利用成本)大小来确定行政区间的补偿量,建立了流域内补偿的鄱阳湖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标准计算模型。并以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四级区袁河为例,计算了2008年袁河流域内及其下游各行政区受到(或付出)的水生态保护补偿量。补偿标准计算模型为建立鄱阳湖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供依据,对别的流域确定水生态保护补偿标准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效益 流域 水生态保护 补偿 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炜
为全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设计依据和横向补偿模式提出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总结出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五个突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两点解决思路:(1)在评估上游的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成本和下游的生态系统损失的基础上确立生态补偿标准;分析了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值作为生态补偿依据的不合理性;分析了用污染物削减成本或生态修复成本代替生态损失的不恰当的逻辑;论述了补偿标准确定过程中协商和博弈的重要性。(2)构建以基于市场的横向补偿为主、财政纵向转移支付为辅的新型动态复合生态补偿模式。提出污染物转移削减这一合作治污途径,并采用污染物转移削减支付(一种横向补偿形式)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绮阳 王永瑜 杨燕燕
基于生态价值核算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可为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文章依据SEEA-EA明确可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考虑来源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负面影响,以进一步核算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并结合区域社会发展阶段、地方财政补偿能力等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核算结果进行调整,以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并以甘肃省的数据为例,具体测算各市州的生态补偿标准,以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文洁 常志风
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是对开发过程中损减的生态环境功能,以及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所引起的资源富集区域丧失的发展机会损失进行的补偿。生态破坏损失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以及生态资源恢复费用,利用市场价值法或机会成本法计算;采用恢复成本法,将治理和防护环境污染的工程费用视同环境污染损失进行核算;发展机会损失指油气资源开发给当代以及后代人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使得地方居民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或放弃资源地的生存发展权而造成的损失,采用机会成本法和市场价值法进行计量。以陕北为例,对补偿标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北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标准若为销售收入的2%,相当于每吨石油提取120元,每立方米天然气提取0.02元。...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开发 生态补偿 标准 模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海鹰 杨桂华 曾小红 李鹏 游长江
标准确立是旅游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综合化思维分析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确立的依据、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按照内化旅游开发外部成本和旅游生态保护外部效益的要求,分别从正、负外部性视角审视和分析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类别构成。其中,正外部性视角的补偿标准分别包括基于旅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于旅游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以及基于旅游生态保护机会成本的补偿标准,而基于旅游生态环境治理成本和基于相关主体生态和经济利益损失的补偿标准则构成负外部性视角的旅游生态补偿标准。以不同外部性视角的补偿标准核算内容为基础,以常用的生态效益法、成本法等为参照,可分别建立针对自然环境、旅游生态保护和建设者、旅游地社区居民等对象的旅游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模型。现实中,旅游地生态系统游憩服务功能的转化方式及其价值核算方法、旅游生态补偿对象的受偿需求及补偿主体的支付能力和意愿以及补偿标准影响因素的时空差异性等,是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伍国勇 董蕊 于法稳
小流域生态补偿是解决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矛盾的重要经济手段。文章以安顺市西秀区长田小流域为例,利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匡算:长田小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91 358.60万元,生态补偿总金额为1 162.45万元,其中,农田系统补偿额为131.94万元,森林系统补偿额为753.36万元,水域系统补偿额为25.60万元,果木林系统补偿额为251.55万元。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之上,对可受补偿和不可受补偿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区分,并将不同生态系统所能提供可受补偿生态功能的当量因子表示出来,使得生态补偿额的确定具有科学性、更加准确,进而为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奎 欧强新 赵嘉诚 杨英 全锋
【目的】研究模型和林分因子对区域尺度生物量碳储量转化和扩展系数(BCCEF)的影响,为区域尺度乔木林碳储量估算提供科学、合理的参数和估算方法。【方法】选择我国南方主要树种杉木,以福建、江西、湖南和广东4省固定样地为区组,选用区域内模型和区域外模型,按独立和兼容2种方式从单木到区域扩展,分一元和二元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确定稳定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分起源、龄组,以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胸高断面积和株数密度为定量因子,采用向后逐步回归和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确定林分因子与区域尺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碳储量转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边玉花 解学竟 张瑞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问题是确立补偿标准,本文将保护区视为提供生态服务的企业,基于会计体系、运用恰当的会计计量属性,对生态建设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成本加以确认和计量,予以资本化,并在适当的期限内摊消,结合各年度的期间费用和合理收益,测算生态服务价值。根据生态保护质量和受益程度对其进行修正和分配,形成区域间生态补偿标准,并测算出2013年的京张区域间生态补偿额为98.13亿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小飞 傅春 陈伏生 杨丽
水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其效益外部性使得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成本应由相关的若干区域共同承担,因此,建立合理的区域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及区域内外共同补偿机制是当前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前沿。通过构建水足迹与生态补偿标准模型,对江西省及11地市水足迹与水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估算。主要结果如下:2000~2013年,江西省总生产水足迹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粮食、水产品、猪肉生产所占比重较大,水盈余呈波动下降趋势。11地市生产水足迹与水足迹效率呈上升趋势,除南昌市出现水赤字要支付生态补偿资金外,其余各市均有水盈余,应获得生态补偿资金。2000~2013年江西省水盈余共需补偿1 805.76亿元,平均每年128....
关键词:
水足迹 生态补偿标准 时空格局 区域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