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1)
- 2023(11104)
- 2022(9678)
- 2021(9441)
- 2020(7578)
- 2019(18157)
- 2018(18539)
- 2017(34895)
- 2016(19240)
- 2015(21695)
- 2014(21928)
- 2013(21040)
- 2012(19054)
- 2011(17059)
- 2010(17163)
- 2009(15427)
- 2008(15104)
- 2007(12730)
- 2006(11282)
- 2005(9941)
- 学科
- 济(70399)
- 经济(70300)
- 管理(51685)
- 业(47024)
- 企(41060)
- 企业(41060)
- 方法(32630)
- 数学(27408)
- 数学方法(26972)
- 中国(18915)
- 农(18243)
- 财(17746)
- 业经(16944)
- 理论(16935)
- 学(16428)
- 制(15231)
- 地方(13996)
- 教学(13239)
- 教育(12968)
- 和(12663)
- 农业(11978)
- 贸(11209)
- 体(11204)
- 贸易(11202)
- 银(11041)
- 银行(11009)
- 技术(10905)
- 易(10833)
- 融(10699)
- 金融(10698)
- 机构
- 大学(262367)
- 学院(259973)
- 管理(103252)
- 济(97198)
- 经济(94827)
- 理学(89570)
- 理学院(88553)
- 管理学(86941)
- 管理学院(86465)
- 研究(85537)
- 中国(61951)
- 京(56574)
- 科学(53588)
- 财(46100)
- 所(42141)
- 范(38515)
- 研究所(38454)
- 中心(38273)
- 师范(38179)
- 江(37813)
- 农(37503)
- 业大(37222)
- 财经(36393)
- 北京(36336)
- 经(33068)
- 州(31298)
- 院(31186)
- 师范大学(31080)
- 技术(29417)
- 农业(28960)
- 基金
- 项目(178071)
- 科学(138715)
- 研究(135677)
- 基金(125738)
- 家(108269)
- 国家(107290)
- 科学基金(92165)
- 社会(81385)
- 社会科(76832)
- 社会科学(76811)
- 省(70153)
- 基金项目(67170)
- 教育(64903)
- 自然(59292)
- 划(58948)
- 自然科(57814)
- 自然科学(57802)
- 编号(57603)
- 自然科学基金(56739)
- 资助(51390)
- 成果(48158)
- 课题(40526)
- 重点(39789)
- 部(39201)
- 发(37203)
- 创(37105)
- 项目编号(35576)
- 大学(34423)
- 创新(34384)
- 教育部(34057)
- 期刊
- 济(107935)
- 经济(107935)
- 研究(81376)
- 中国(53050)
- 教育(45753)
- 学报(39084)
- 管理(38774)
- 科学(36185)
- 财(34345)
- 农(33758)
- 大学(30114)
- 学学(27503)
- 技术(25622)
- 农业(23691)
- 融(20330)
- 金融(20330)
- 财经(17547)
- 业经(17134)
- 经济研究(16526)
- 图书(16159)
- 经(14902)
- 理论(13735)
- 问题(13713)
- 实践(12773)
- 践(12773)
- 科技(12402)
- 业(11839)
- 职业(11813)
- 技术经济(11583)
- 现代(11520)
共检索到381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莲菁 赵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吴亚萍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与改革之外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新基础教育”自探索性阶段起就遇到的尖锐问题。“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过程的策略 ,改变了评价者在改革之外 ,评价过程外在于改革过程的传统 ,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 ,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系统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诊断性评价与常规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第二阶段以原则性评价与比较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第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 ,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 ,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 (对话、合作、沟通 )关系 ,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竹萍
高校电路课教学改革中,作者把传统的教学方法融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中,在一些具体的有关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措施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教学改革 电路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安桂清
在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欢呼雀跃后,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悄然迈开。过去一年中,依托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通过研究者与教师的合作性行动研究,我们力图去理解教学,改变教学。在这一过程中, 教学的风景逐渐向我们敞开,在不断际遇教学本质的同时,我们也领悟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彰燕 刘艳平
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下,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不同学科课堂教学中必备的元素,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使命。其中“传道”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文章以校本教材《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教学内容,探索如何把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发挥大学英语的思政育人作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职英语 实践教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华
自主学习能力是职业发展所需的基础和关键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达成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的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文章介绍了高职课堂教学的概念及其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基础作用,并以具体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例,重点论述了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实现的基本途径以及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
自主学习 高职 课堂教学 改革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瑞斌
语文对于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以学生为本,改革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评价模式。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攀峰 张天宝
现代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旨归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随着传统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 ,课堂教学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重要变革 ,具体表现在 :在教学目标上 ,从知识授受走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从事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 ;在教学内容上 ,从分科走向综合 ,从体系化走向结构化 ;在教学过程上 ,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 ,从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走向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关键词:
传统知识观 后现代知识观 课堂教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王明娣
大学课堂教学亟需改革,这不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大学提出的要求,也是大学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的需要,更是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课堂教学的挑战。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变革大学课堂教学生活。大学课堂教学生活包括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师生日常生活、社会现实生活、教学专业生活。大学课堂生活具有对象性、时代性、专业性三个特点。大学课堂教学变革的主要策略包括: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重建课堂生活之"地基",通过反映社会生活的时代特点来丰富大学课堂生活之内容,把握专业生活世界这一课堂的核心重建大学课堂专业生活新理念。
关键词:
大学 课堂生活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福春 米高磊
面对当前高职课堂教学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所暴露的问题,如何有效推进高职课堂改革创新成为高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智慧教育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为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基于智慧教育提出高职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样态,通过构建全场域学习环境、泛在性学习资源、生成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服务、智慧性学习评价等路径推动高职课堂教学创新,促进学习者主体性发展。
关键词:
智慧教育 高职教育 课堂教学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静
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变化、不断审视、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改革、不断追求的过程,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螺旋式行动研究发展过程。目前,地方高校正处于转型阶段,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依托地方行业、企业资源互补共建,打开教育教学新格局。可结合学校转型发展实际,基于校企合作背景,就课堂教学的五个关键因素进行反思和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华
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需要与课改理念相适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新范式。美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强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探索解决"真实问题"的"类实践"学习活动为中心。在我国推行这种新范式,亟需转变教学目标观和设计观,加强学习资源建设和综合素质评价,弥补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的"短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凤岩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其地位得到认可的同时,其自身所存在的优势和局限也开始显现,如何将其合理性、科学性及丰富性尽可能的发挥出来,则是现阶段亟需反思和总结的问题。因此,在对翻转课堂的内涵、优势及局限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对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进行了三点总结:坚持课程与教学的融合、强调学习共同体的协同创新和构建实时共享的课程网络。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课 学习共同体 共享课程网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时晓玲 于维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日益深入。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政府、社会、家长和教育同行的广泛认可。反思和审视洋思、杜郎口、东庐等校课堂教学改革,其经验并非完美无瑕。任何一所学校或地区在应用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实践时,其教学模式、方法都不能是机械的、教条的,而是灵活多变、富有个性、充满灵性的,必须根据学校条件、教师状况、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情合理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灵活操作、应用与多元创新。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