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2)
2023(4139)
2022(3321)
2021(3302)
2020(2350)
2019(5241)
2018(4964)
2017(8671)
2016(5069)
2015(6229)
2014(6191)
2013(5611)
2012(5320)
2011(4734)
2010(4956)
2009(4613)
2008(4590)
2007(4591)
2006(4062)
2005(3662)
作者
(14772)
(12409)
(12328)
(11905)
(7777)
(6112)
(5698)
(4751)
(4610)
(4564)
(4237)
(4077)
(3962)
(3868)
(3847)
(3784)
(3694)
(3661)
(3609)
(3559)
(3176)
(3085)
(3074)
(3017)
(2816)
(2775)
(2764)
(2743)
(2580)
(2570)
学科
(15623)
经济(15604)
管理(12593)
(10330)
教学(9390)
(8543)
企业(8543)
理论(6566)
(5969)
中国(5868)
学法(5678)
教学法(5678)
教育(5582)
方法(4897)
业经(4607)
(4285)
(4105)
农业(3941)
学理(3830)
学理论(3830)
数学(3732)
(3667)
地方(3446)
数学方法(3440)
(3085)
(2968)
贸易(2964)
(2917)
(2882)
(2873)
机构
学院(73336)
大学(71189)
研究(24076)
(21410)
管理(21182)
经济(20647)
理学(17622)
中国(17583)
理学院(17335)
管理学(16643)
管理学院(16503)
科学(16275)
(15813)
(13943)
师范(13762)
(12660)
(12527)
技术(11741)
中心(11657)
(11562)
(11288)
教育(11204)
研究所(11184)
师范大学(10738)
(10483)
北京(10279)
职业(10149)
业大(10080)
农业(9008)
(8815)
基金
项目(43827)
研究(35687)
科学(32512)
基金(27171)
(23479)
国家(23186)
教育(19475)
(19040)
社会(18952)
科学基金(18846)
社会科(17651)
社会科学(17646)
编号(16669)
(15680)
成果(15258)
基金项目(13614)
课题(13169)
(11948)
自然(11148)
资助(11122)
自然科(10876)
自然科学(10874)
自然科学基金(10636)
重点(10474)
项目编号(10036)
(9687)
(9647)
大学(9171)
规划(9156)
(9008)
期刊
(29685)
经济(29685)
教育(24162)
研究(23707)
中国(21263)
学报(12714)
(12216)
科学(10466)
大学(10063)
管理(9768)
技术(9683)
(9388)
学学(9025)
农业(8421)
职业(6846)
(5994)
金融(5994)
业经(5193)
财经(4502)
图书(4493)
(4396)
技术教育(4238)
职业技术(4238)
职业技术教育(4238)
经济研究(4075)
(4063)
论坛(4063)
(4034)
(3823)
(3527)
共检索到120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洪云  
要合理处理好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的关系,使之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应至少做到两点:一是教师要把德育看成是语文教学目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形成明确的德育取向;二是要真正找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合理有效的路径。教学实践发现,语文学科德育的路径至少有四种:深入开掘文本内容及语言知识中包含的德育价值;选择或设计有利于实施学科德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善于利用和发掘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链接课内与课外,延展语文学科德育的实效。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正芬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抓住教学环节,找准渗透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渗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找准德育渗透点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不仅体裁多样,而且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课文,如《孔子游春》,又有颂扬现代英雄人物的课文,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既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一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化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这对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试图从几方面阐述语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认为语文教育应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光梅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教育课。自1978年由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议并在南京大学首先开设以来,到目前全国已有许多高校陆续开设。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都是作者情动于中、言溢于表的产物,都是思想深邃、观点精辟的杰作;它情感高尚、真挚动人,写人、记事、绘景、状物生动形象、构思独特。这与作者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高超功力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它,可以从中学到基本的语言文字处理技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卜爱丽  王迎春  刘强勋  刘宇杰  
统编语文教材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是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包含5个类目(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和13个次类目的教材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五个认同”的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伟大祖国认同侧重对祖国领土意识的呈现,中华民族认同突出民族团结精神,中华文化认同偏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共产党认同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注重党史的学习;教科书中尤为重视中华文化认同且教育内容随年级增长而增多,且五个认同教育内容依托课文和栏目系统的相互协调,从而提高教育实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升相关素养,关注教科书隐含的五个认同教育内容,关注课文及栏目系统功能,并结合“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板块拓展课程资源,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全面促进学生的五个认同素养。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荣昌  代安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洪修  葛圣心  
语文教材中民族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本研究以小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例,发现语文教材中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民族景色、民族人物形象和关键性的民族事件四个方面。语文教材中民族文化的建构主要基于价值建构、结构建构和活动建构三种方式。语文教材中民族文化的彰显要重点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和"何时教"三个问题,即教材建设要表达民族文化的价值,突破元素局限的格局,还要符合民族发展的局面。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沈兴庆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火花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化的教学方式,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开展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艳  程治国  
语文教科书不仅在传授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训练思辨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本文以中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和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从两套教科书中的主题分析入手,对隐藏在文章中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的教材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星霖  周娜  
根据中职学生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德育渗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已有研究可知,对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根据中职专家型语文教师的语料分析,总结得出五条德育渗透途径,分别是课堂互动、内容深化、危机转换、成果扩展和职业导向。最后,根据不同渗透途径,对中职语文教师的课堂实践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郭胤辰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特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形象化处理相结合,能够使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演示融为一体,将教学中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那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呢?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情兼备等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长凤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标志着未来世界,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推动或制约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实,这是人才的竞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党和国家早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创新的今天,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地,其教学应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欢  
语文在中职教学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基础沉淀与素养提升作用,在现实教学中,相较于"语文对年轻生命内心力量的触发与提升"的理想境界,教学现状与理想仍有差距。基于对"服务""工具""技法"三者的方向性思考,作出"独立性、人文性、整体性"三"弱"的现状分析,并从"言语实践"的语文学科本体出发,探索遵循生成性、实践性、整体性的中职语文教学路径,以期达成师生期待的中职语文教学境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永元  
在当前的课改实践中,对于语文课和语文教学质量的质疑颇多。其实,自建国以来的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对于语文教学的争论、非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中“空对空”与“‘实’不到路子上”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与所付出的教学成本相比,语文教学的效率、质量确实不如意(尤其是在识字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学研究方面,经验不少,但仔细分析,往往取决于某些“特殊条件”(如,高频率大容量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洁萍  
通过对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和人力因素的可行性分析,指出博客应用到高职语文教学中有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透明性、学习的协作性、学习的无限性、教学研究的即时化等优势;也应注意博客是个性化的教学工具、过滤信息、贵在坚持等应用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