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4)
- 2023(12246)
- 2022(10325)
- 2021(9267)
- 2020(7361)
- 2019(16518)
- 2018(16039)
- 2017(28885)
- 2016(16201)
- 2015(18083)
- 2014(18165)
- 2013(17258)
- 2012(16173)
- 2011(14871)
- 2010(15049)
- 2009(13444)
- 2008(13239)
- 2007(12043)
- 2006(10847)
- 2005(9825)
- 学科
- 济(65690)
- 经济(65614)
- 管理(42448)
- 业(40969)
- 企(30484)
- 企业(30484)
- 中国(22355)
- 方法(21392)
- 农(20848)
- 地方(20265)
- 数学(18170)
- 数学方法(17916)
- 业经(16809)
- 农业(14647)
- 财(14572)
- 学(13720)
- 贸(13383)
- 贸易(13371)
- 易(12906)
- 制(11904)
- 银(11894)
- 银行(11842)
- 发(11753)
- 环境(11644)
- 融(11416)
- 金融(11415)
- 行(11414)
- 技术(11291)
- 地方经济(11185)
- 理论(11041)
- 机构
- 学院(230510)
- 大学(225923)
- 济(88905)
- 经济(86891)
- 研究(82418)
- 管理(79545)
- 理学(67622)
- 理学院(66681)
- 管理学(65200)
- 管理学院(64789)
- 中国(61620)
- 科学(53657)
- 京(49308)
- 农(47615)
- 所(43462)
- 财(40093)
- 研究所(39356)
- 业大(38308)
- 中心(37813)
- 江(37557)
- 农业(37479)
- 范(33935)
- 师范(33367)
- 北京(31411)
- 财经(31082)
- 州(30404)
- 院(29673)
- 省(28678)
- 技术(28478)
- 经(28133)
- 基金
- 项目(151345)
- 科学(116778)
- 研究(109711)
- 基金(104480)
- 家(93289)
- 国家(92345)
- 科学基金(77320)
- 社会(67513)
- 社会科(63819)
- 社会科学(63804)
- 省(63152)
- 基金项目(55415)
- 划(52461)
- 教育(52298)
- 自然(49824)
- 自然科(48646)
- 自然科学(48632)
- 自然科学基金(47749)
- 编号(44914)
- 资助(41497)
- 发(38237)
- 成果(36426)
- 重点(35023)
- 课题(33693)
- 创(32264)
- 部(31445)
- 创新(29935)
- 发展(29774)
- 展(29291)
- 大学(28981)
- 期刊
- 济(105833)
- 经济(105833)
- 研究(68941)
- 中国(55869)
- 农(44303)
- 学报(41526)
- 教育(37916)
- 科学(35957)
- 管理(31599)
- 大学(30697)
- 财(30485)
- 农业(30273)
- 学学(28697)
- 融(22436)
- 金融(22436)
- 技术(22315)
- 业经(19939)
- 经济研究(16870)
- 业(16009)
- 财经(14926)
- 问题(13740)
- 经(12970)
- 版(11995)
- 图书(11650)
- 科技(11589)
- 商业(11492)
- 业大(11038)
- 贸(10748)
- 职业(10713)
- 技术经济(10609)
共检索到359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元根 王才敏 周介恬
众多美育家认为,美育的过程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按美育的一定任务(目标)、方法、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引、诱导,使受教育者进入美育活动,从而陶冶、培养受教育者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受教育者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它具有认识深化、道德感化、情感净化、美感修养、智能开发、促进健美等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功能。但由于历史原因,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意识不强,有些甚至抱怀疑态度,把美育与其它几育对立起来,或被取消,或流于形式,故美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把可有可无的随意施展的笼而统之的美育纳入科学育人的轨道,验证美育对受教育者素质全面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我们从一九八七年下学期开始,进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没有活动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主体得以发展的基础。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念金
小学生素质发展校本评价的价值取向,即指对小学生的素质发展进行校本评价时,面向各种复杂关系、冲突,基于自己的价值观而坚持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和价值选择的基本方向。它的基本依据有:人性;年龄特征;社会理想;学校愿景。它的基本构成有: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基础性发展;普遍尊重;评价正义。它的基本体现有:涵盖完整的评价内容;研制弹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机制上特别注重自我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和钧 冯周卓
本文从小学综合课的设计、课程结构及教材编写原则、综合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等方面,介绍了在小学开设以心理素质为主线的综合课教学的实验情况,目的是要探索在小学进行综合课教学与学生素质协同发展的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鹏 李建军
我国人口素质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建国40多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几度膨胀,而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事业的投资增长缓慢.本文通过对我国40年来投资及其投资结构与经济发展及人口素质等因素内在关系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提出今后应适当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科教文卫投资,合理安排投资结构,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论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人的素质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科技教育有利于生理素质的发展和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素质中的道德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也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科技教育 素质 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华伦
美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要发挥其优势 ,重视和开发美育功能 ,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美育 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当有关素质教育的话题在教育界成为热点的时候,北京师范大学孙喜亭教授、成有信教授主持的“教育学博士论坛”也先后两次就“素质教育”及其相关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北京市部分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北京市宣武区部分小学的同志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地分析与探讨了素质的科学界定,素质的内容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樊富珉 王冰
一、研究意义及目的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经由教育与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的综合。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个素质系统中起着基础与支架的作用,它不仅为生理素质与社会素质的发展提供保证,而且也直接渗透在其它素质之中。心理素质的优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江霞
近几年来,在教学研究中,对“学习策略”一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普遍感到,学习的优化与有效靠的不仅仅是一种程序化的使学习过程严谨、学习环节到位的系统式学习,还有一种超然于程序化学习之上的,使学习者作为主体能随时监控与调整自身学习活动的能动式学习,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泽琪
医学院学生人格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能力、思维、仪态等方面,强化医学生人格素质教育从观念、师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医学生人格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朝晖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是高等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长期以来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贫乏,人文情感矛盾和人文修养较差。只有树立大文化观念,让大文化观成为大学发展的哲学基础,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造就一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将人文素质培育贯穿全部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和红燕 薛建鹏
高校教学质量需要通过学生素质评估作为检验手段,评估主体需要通过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强化评估效果,同时需要高校教学人员及社会相关单位的有效反馈数据作为评估的重要参考。学生素质评估要重视社会适应性,将学生的团队意识、创造能力、心理健康情况等社会需求因素作为评估指标,重视学生个人发展规划能力的培养。此外,评估功能的演化为教学活动与学生素质提升的规律探索提供有利依据,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并通过多渠道强化学生素质评估,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
质量发展 评估体系 高校学生 素质评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宪望
"终身体育"是当代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长远目标。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有社会和学校、竞技体育和选拔机制以及环境等方面因素,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要从改变传统观念、加强体育教学、加大经费投入、强化习惯养成等方面入手,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素质 体育锻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