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
2023(962)
2022(940)
2021(950)
2020(811)
2019(1795)
2018(1684)
2017(2937)
2016(1950)
2015(2685)
2014(2723)
2013(2198)
2012(1903)
2011(1748)
2010(1889)
2009(1599)
2008(1536)
2007(1444)
2006(1268)
2005(1105)
作者
(4815)
(4004)
(3878)
(3748)
(2547)
(1965)
(1949)
(1564)
(1525)
(1514)
(1435)
(1407)
(1346)
(1287)
(1240)
(1236)
(1217)
(1146)
(1141)
(1131)
(1070)
(1049)
(992)
(936)
(934)
(913)
(894)
(889)
(876)
(856)
学科
管理(5087)
(4678)
(4488)
企业(4488)
(4409)
经济(4404)
教育(3903)
教学(2957)
理论(2315)
政治(2202)
思想(2189)
思想政治(2163)
政治教育(2163)
治教(2163)
德育(2147)
技术(2058)
方法(1985)
中国(1819)
学法(1714)
教学法(1714)
数学(1606)
数学方法(1467)
技术管理(1438)
业经(1374)
学理(1259)
学理论(1259)
学校(1212)
(1208)
(1207)
地方(1054)
机构
学院(25095)
大学(24399)
管理(8050)
理学(7298)
研究(7187)
理学院(7140)
(7123)
经济(6866)
管理学(6774)
管理学院(6735)
(5896)
师范(5845)
教育(5617)
(5393)
科学(4714)
师范大学(4521)
技术(4226)
(4187)
中国(4139)
职业(4056)
北京(3612)
(3485)
(3440)
(3429)
中心(3323)
研究所(3134)
业大(3082)
技术学院(3048)
职业技术(2951)
(2902)
基金
项目(16171)
研究(14636)
科学(13096)
基金(9921)
教育(9333)
(7978)
社会(7875)
国家(7835)
(7665)
社会科(7332)
社会科学(7331)
编号(7056)
科学基金(6842)
成果(6750)
(6449)
课题(6108)
(5309)
基金项目(5218)
大学(4801)
规划(4363)
项目编号(4342)
(4098)
自然(4071)
(4014)
自然科(3982)
自然科学(3980)
资助(3942)
重点(3910)
自然科学基金(3897)
(3796)
期刊
教育(13969)
中国(9092)
研究(8510)
(7887)
经济(7887)
职业(3797)
管理(3444)
技术(3340)
学报(2848)
科学(2769)
(2753)
大学(2559)
(2420)
成人(2395)
成人教育(2395)
学学(2060)
高等(1759)
技术教育(1752)
职业技术(1752)
职业技术教育(1752)
农业(1748)
(1501)
论坛(1501)
(1446)
财经(1436)
科技(1353)
高等教育(1344)
业经(1287)
(1286)
图书(1233)
共检索到38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辉  王桂英  
数学教学系统以构建学生数学能力为中心,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成效的考核与评估四个密不可分的部分组成。其中,教学成效的考核和评估,主要是数学能力的测量,作为数学教学的反馈环节,直接制约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确立和调整,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能力测量的发展趋势 能力测量从二十世纪初诞生以来,有了极大的发展,当前,能力测量的发展除技术日趋成熟外,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趋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小学应用题教学的目的在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由此,研究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质、构成要素及其形成发展规律,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应用题教学心理研究的主体。但遗憾的是,我国应用题教学心理研究大多是对日常教学经验的描述及对某个研究专题的细致分析,极其缺乏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春莉  
在国际、国内的评价改革趋势的影响下,我国的学校教育创新改革亟须建构一个与国际接轨,并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数学能力评价框架。通过探明不同能力水平所涉及的思维特征及主要行为表现,拟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提供一套科学的行为标准。通过将内容领域、学生理解和思维的水平和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实际反应分别作为模型的三个维度,最终将搭建一个立体的小学生数学能力评价框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树东  
本研究选取了310名小学1-4年级学生,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小学生的数字加工和计算能力由听觉模块、视觉模块和量的类比模块组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与特定的数字表征形式相联系,听觉模块主要与数字的母语表征形式有关,视觉模块主要与阿拉伯数字表征有关,量的类比模块主要与量的类比表征有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金明轩  
本文提出了小学图书馆在“红读”阅读活动中如何为拓展小学生的多种能力的重要性,指出“红读”活动展开后所产生的效果,以及对小学素质教育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陶文中  
为探索如何更好地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本实验以小学语文与数学两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为切入点 ,运用自然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等方法 ,在北京市 1 4所小学的一、三年级实施了实验。经过三年时间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实验班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初步构建了小学创造性教学体系 ,形成了有特色的创造性教学 ,教师的创造精神和教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史亚娟  华国栋  
公民数学素养的提高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其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必须明确中小学生数学能力结构。中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第一个层次,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第二个层次,模式能力在这两个层次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并据此提出了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争先  赵萌  杨岚  
社会情感能力对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减少学生问题行为以及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然而,社会情感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的具体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通过对539名小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社会情感能力可以预测学业成绩,学业情感、学习策略、师生关系在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建议,学校要重视并培养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学校要结合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改善小学生的学业情感和学习策略,教师要在为小学生提供支持性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程黎  
叙事能力指有组织地表述事物或事件的语言能力,在儿童社会性、情感和认知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叙事评估工具测查了小学生叙事能力的发展,研究发现:(1)叙事评估工具能够反应汉语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趋势;(2)在叙事能力评估的各个维度表现出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趋势,6年级组在各维度上都显著优于其他各年龄组;女生在题目的适切性、时间说明、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字词语上的发展优于男生;(3)家庭读写环境影响小学生叙事能力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Wonking Mencius  
通过文献分析,从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三个维度考察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以70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编制了中小学生创新能力问卷。通过对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的检验,表明中小学生创新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是研究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静  
文章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小学数学学习障碍学生的数学解题做了自我监控策略的研究,实验分为基线期、介入期、维持期。结果表明,个案的自我监控策略习得分数有增加的趋势并具有维持效果;其数学应用题解题方面的成就分数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且具有维持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春华  刘江妹  
中职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包括: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探求可行的解题途径,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方程思想、代归与转化思想等寻找解题方法,注重解题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宏新  
1978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对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给予越来越高度的关注,并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在1978年~1992年,主要以“劳动教育”为主要途径来培养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在1992年~1999年,主要以“活动课”为主要途径来培养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在1999 年~2004 年主要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来培养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宝仙  
外语能力是外语教学与测试中的基本问题。由于缺乏清晰的外语能力标准,我国中小学外语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对所要培养的外语能力及应达到的水平缺乏明确具体的参考依据,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难以形成科学、系统的培养模式。国外语言能力量表在概念构建、研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有积极借鉴意义。我国中小学生外语能力量表的研制可先从局部做起,综合采用多种研制方法,应借鉴交际语言能力模型,体现我国中小学生外语学习特点,能力的表述应便于理解和使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生  郄卓妍  齐媛  
评价反思能力的发展是新型育人环境下积极落实评价改革意见、促进双减落地的核心抓手之一,是减负提质的重要手段,是作业评价改革的基础性理论支撑。作为学生的一种高阶思维能力,评价反思能力是否具有潜在结构、受何种因素影响是当前亟须明确的问题。学评融合理念强调人人参与、发挥评价的学习性作用,在评价他人和对他人评价数据处理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评价反思能力的发展是核心之一。本研究通过梳理学评融合的评价活动核心环节,提出了评价反思能力的概念与内涵,自编评价反思能力测评工具,对我国东中西地区18,42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发现评价反思能力具有稳定的潜在结构,可以分为标准批判、内容深思和价值认同三个子能力;本研究阐释了学评融合理念下评价核心过程与评价反思能力的关系,即:评价过程包含评他、自评、分析数据等一系列学生学习行为,这一系列评价行为是学生评价反思能力发展的载体和外化表现。另外,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中小学生评价反思能力总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及其各子维度随着学段的升高不升反降的现象,并发现评价频率及匿名性等均对学生的评价反思能力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