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2)
2023(7519)
2022(6207)
2021(5941)
2020(4820)
2019(10905)
2018(10680)
2017(19585)
2016(11158)
2015(12941)
2014(13188)
2013(12327)
2012(11364)
2011(10534)
2010(10717)
2009(9718)
2008(9621)
2007(8840)
2006(7852)
2005(7055)
作者
(33130)
(27890)
(27741)
(26409)
(17632)
(13237)
(12523)
(10732)
(10467)
(10048)
(9628)
(9449)
(9067)
(8962)
(8894)
(8386)
(8298)
(8272)
(8171)
(8138)
(7175)
(7023)
(6897)
(6494)
(6305)
(6240)
(6219)
(6139)
(5760)
(5654)
学科
(44194)
经济(44119)
管理(33435)
(31958)
(27141)
企业(27141)
方法(21168)
数学(18234)
数学方法(17762)
技术(13557)
中国(11880)
(11719)
(11192)
(10345)
业经(9588)
(9315)
理论(8942)
教育(8480)
农业(8074)
技术管理(7446)
地方(7311)
(7173)
贸易(7169)
教学(6960)
(6939)
(6705)
金融(6703)
(6672)
(6544)
银行(6516)
机构
大学(167016)
学院(164977)
(61614)
经济(60169)
管理(58859)
研究(56708)
理学(51239)
理学院(50480)
管理学(49085)
管理学院(48781)
中国(40006)
科学(37074)
(35917)
(29681)
(28534)
(27340)
研究所(27194)
(26183)
师范(25952)
(25597)
业大(25224)
中心(25165)
北京(22882)
财经(22877)
农业(21518)
师范大学(21076)
(20702)
(20554)
(20291)
技术(20230)
基金
项目(111078)
科学(87776)
研究(82148)
基金(79176)
(69712)
国家(69102)
科学基金(58278)
社会(51048)
社会科(48150)
社会科学(48136)
(44079)
基金项目(41419)
教育(41001)
(38305)
自然(37410)
自然科(36592)
自然科学(36580)
自然科学基金(35902)
编号(33545)
资助(32227)
成果(28749)
重点(26061)
(25173)
课题(25098)
(24165)
(23642)
创新(22391)
大学(21853)
教育部(21558)
科研(21057)
期刊
(68468)
经济(68468)
研究(48092)
中国(38562)
教育(31235)
学报(28394)
科学(26747)
(24997)
管理(22171)
大学(21790)
(21460)
学学(20336)
技术(17209)
农业(17206)
(11825)
金融(11825)
财经(11733)
业经(10529)
经济研究(10385)
(10168)
技术经济(9481)
科技(9224)
问题(8696)
(8667)
(8667)
统计(8612)
职业(8427)
(8067)
(7979)
论坛(7979)
共检索到246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妍  吴敏华  孙众  
随着技术接受模型(TAM)在技术领域的广泛研究以及平板电脑在数字课堂中的应用,探究学生学习方法 (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TAM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我国某省16所小学的不同年级学生,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背景、TAM、学习方法 (R-LPQ-2F)等,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TAM与R-LPQ-2F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方法会影响学生接受平板电脑的行为意愿,深层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会影响学生对平板电脑有效性的认知程度。同时,学生操作平板电脑的难易程度和轻松程度会影响其学习的内在兴趣和探究知识的能力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妍  吴敏华  孙众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逐步实施,数字校园建设、信息化教学推广等各种项目正在深入开展,尤其是电子课本的试验与应用加速了探索教育理论与信息深度融合的步伐。探究学习方法与学习效能感对电子课本的技术接受程度的影响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简称SEM)方法,对我国某省市25所小学的1972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习背景调查、技术接受度问卷、学习方法问卷(简称R-LPQ-2F)和学习效能感问卷。结果表明:学习方法会影响学生对电子课本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其中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和策略影响对电子课本操作轻松程度的认知等;自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刁维国  
根据已有的研究,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初步认识过程,又是在课内外和家庭等不同场合综合学习的过程.也是个体各方面素质动态发展的启蒙过程.小学生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学习途径的多重性,使得不同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学法具有各自的特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单志艳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考察613名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与自主学习策略的关系。结果如下:(1)613名小学生的总体自我效能感较高;(2)两所学校之间小学生能力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3)在能力自我效能感方面,6年级与4、5年级存在显著差异;(4)小学生在总体自我效能感、能力自我效能感和行为自我效能感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5)小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策略相关显著,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能够预测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贯文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继平  高玲  
经过对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的2 267名3-6年级小学生进行学习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学习归因和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学生与中年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习焦虑和师生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和师生关系方面,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显著;学习效能感、焦虑程度、师生情感关系和地位关系能够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云峰  冯维  
小学教育阶段是读写算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学习障碍对小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文中探讨了小学生学习障碍的涵义、发病率、类型、成因,最后从为学习障碍学生设立资源班和资源教室,以及如何应对具体学习障碍,如阅读障碍、拼写障碍、数学障碍和社会障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桂凤  
重视小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团队精神的培养可以弥补传统合作学习小组的不足,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本文在比较合作学习型团队与传统学习小组的区别的基础上,描述合作学习团队的发展规律。并进一步揭示高效合作学习团队的主要特征,为构建小学生合作学习团队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而学生情感评价则是提升情感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评价显示,目前小学生的学习情感状态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真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教师应大力加强情感教育;深刻认识情感评价的功能;恰当选择评价的方法;充分利用评价获得的信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边玉芳  钟惊雷  
一、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必须面对日益涌现的新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才观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那种期望在学校里学会所有的、终其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观点已经过时了,教育系统需要教给学生如何终其一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而这种自我教育和自我更新能力是以个人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为前提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月明  
引导学生选择价值取向并带领学生参与"会计事件分析与评论"是"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本质,帮助学生获取经验以构建对"会计学"的认识,并培养"问题导向"和"解决导向"的思维习惯是"会计学"课程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学路径包括:教学设计以"为学而教"代替"以教定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教学形式以"训练思维方式"代替"被动接收知识",让主流价值观渗透于心;教学模式以"一体化教学"代替"课堂讲授",培养深度学习能力;教学评价以"能力素养"代替"知识为本",引入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俊刚  郭苹  
为确定小学生羞怯的类型,以798名4~6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小学生羞怯问卷进行施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出387名羞怯被试,接着进行二次聚类分析,以行为、认知、情绪、生理四个水平为分析变量,确定小学生羞怯的三种类型,分别命名为"认知型"、"情绪型"和"混合型"。三类型小学生表现特征不同,且存在年级和是否班干部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差异,表明羞怯的类型与个体特征有关,但与生活环境关系不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晓红  朱乙艺  曹艳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广东省盲校55名小学生进行测试,探讨4-6年级视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交焦虑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视障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的孤独倾向显著高于女生,视障小学生的过敏倾向和社交焦虑程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恐怖倾向因子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吕良环  
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种功能。本文拟重点讨论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如何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小学生学习运用英语学习策略,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