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1)
2023(4267)
2022(3785)
2021(3784)
2020(3337)
2019(7925)
2018(7965)
2017(15635)
2016(8837)
2015(10460)
2014(10518)
2013(9707)
2012(8405)
2011(7660)
2010(8022)
2009(7263)
2008(6958)
2007(6116)
2006(5279)
2005(4482)
作者
(23998)
(20048)
(20029)
(19009)
(12648)
(9599)
(9176)
(8021)
(7523)
(7301)
(6769)
(6652)
(6496)
(6416)
(6083)
(5996)
(5951)
(5948)
(5778)
(5616)
(5003)
(4995)
(4978)
(4634)
(4569)
(4481)
(4413)
(4367)
(4082)
(4022)
学科
(35750)
经济(35718)
管理(25232)
(23203)
方法(21515)
(20650)
企业(20650)
数学(19799)
数学方法(19203)
中国(8253)
理论(8237)
(7251)
(6973)
业经(6626)
教学(6406)
(6338)
教育(6065)
(5974)
贸易(5970)
技术(5805)
(5773)
地方(5511)
(4954)
(4793)
(4764)
(4618)
农业(4611)
(4434)
财务(4405)
财务管理(4396)
机构
学院(121103)
大学(119489)
管理(48020)
(44265)
经济(43261)
理学(42859)
理学院(42324)
管理学(40861)
管理学院(40675)
研究(35272)
中国(25328)
(24880)
科学(23322)
(18815)
业大(18234)
(17818)
(17665)
(17487)
(17458)
师范(17342)
研究所(16368)
中心(16011)
北京(15706)
财经(15485)
技术(14642)
(14506)
(14068)
农业(13898)
师范大学(13625)
经济学(12708)
基金
项目(83361)
科学(66594)
研究(60424)
基金(59471)
(51502)
国家(51036)
科学基金(44829)
社会(36835)
社会科(34791)
社会科学(34782)
(34567)
教育(32156)
基金项目(31222)
自然(30867)
自然科(30272)
自然科学(30268)
自然科学基金(29711)
(29129)
资助(25912)
编号(25359)
成果(20313)
重点(18912)
课题(18776)
(18269)
(18080)
大学(17130)
(16628)
创新(16455)
教育部(16037)
科研(15927)
期刊
(44309)
经济(44309)
研究(32393)
中国(25714)
教育(24107)
管理(18547)
学报(17584)
科学(17215)
(15284)
(14169)
大学(13793)
技术(13497)
学学(12761)
农业(10602)
统计(8520)
(8102)
业经(7853)
经济研究(7555)
(7522)
金融(7522)
财经(7491)
职业(7355)
决策(7114)
技术经济(6465)
(6427)
(6298)
商业(6156)
科技(5759)
问题(5317)
(5160)
共检索到169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严蓓颖  李玉华  俞劼  刘悦  
为明确小学生同伴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其学业适应的影响,探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机制及情绪弹性在三者之间关系上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同伴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弹性及学业适应四个量表对921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同伴关系显著正向预测学业适应;(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关系与学业适应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情绪弹性在同伴关系与学业适应关系、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中均起到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弹性是小学生同伴关系影响学业适应的情绪作用机制。教师和学校可以通过发挥同伴关系积极作用、开展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弹性水平的教育干预等促进小学生学业适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丽珠  王素霞  陈靖涵  沈悦  
目的:探讨小学生努力控制、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修订美国的TMCQ-努力控制分问卷作为测量小学生努力控制的工具,并结合同伴关系问卷和期末考试成绩,对19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小学生努力控制、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均显著正相关;(2)同伴关系在努力控制和学习成绩的关系上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努力控制不仅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会通过影响同伴关系进而影响学业成绩;(3)同伴关系的中介效应存在性别差异,在女生群体中更为明显。由此可见,对于存在学业不良现象的儿童,尤其是女学生,家长和教师可以在促进学生努力控制发展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进而改善其学业状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美银   张建和  
为探讨自尊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关系,并考察同伴关系和性别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和学业适应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适应;同伴关系在自尊与学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同伴关系在自尊与男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显著,在自尊与女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丽萍  
利用张文新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陈欣银等人修订的儿童社会行为量表、社会提名法等对82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考察中小学生受欺负的状况,及与其行为表现、同伴关系之间关系。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小学生受欺负的发生率比较高,且相当稳定;(2)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同伴接纳显著负相关,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即儿童受欺负频次越高,其同伴接纳越少,同伴拒绝越多;(3)在中小学中,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儿童受欺负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受欺负频次通过社会行为中的攻击行为和羞怯-退缩行为间接地影响同伴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侯浩翔  
大学生学业成就是衡量一流本科教学水平的基本参照。依据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学生个体所营造的社会网络可以拓展知识共享路径,对学生学业成就与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效应。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1036名大学生,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学业成就受到初始禀赋的影响,即家庭居住地、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面临着更深的学业困境;网络声望对于学生学业成就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表明"集体性认知"的获取是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另外,知识共享意愿中介作用了社会网络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学生自我效能感调节了模型的后半径,即自我效能感越高,知识共享意愿对学业成就的正向影响越明显。为此,文章提出建立家庭禀赋不利学生的学习补偿机制,搭建完善优质的社会网络平台,为学生创设便捷的线上线下知识共享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激励机制等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常若松  马锦飞  张娜  
本研究以50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小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发现两者相互影响,不良的学业情绪会导致学业拖延,学业拖延也会诱发消极的学业情绪。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筱琳  周寰  窦刚  刘春晖  罗良  
本研究以379名四到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父母报告的教育卷入行为,并通过学校获得小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小学生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育卷入的三阶交互作用显著。对三阶交互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1)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且教育期望较高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2)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但教育期望较低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当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卫旭华  张亮花  李黎飞  
关系型资源分配是中国组织领导者经常面临的一种决策情境。以往研究主要关注领导的关系型资源分配对下属的潜在影响,却很少关注关系型资源分配对领导自身的消极影响。在借鉴品行德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2×2的被试间因子设计检验了关系型资源分配与领导地位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了这一关系链中有中介的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关系型资源分配会对领导地位产生负面影响,且这一关系受到了关系受益人绩效的调节。关系受益人绩效越高,关系型资源分配对领导地位的负面影响越弱。进一步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关系受益人绩效对关系型资源分配与领导地位关系的调节作用受到了感知公平的完全中介。研究结果对于中国管理者的资源分配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晓静  余益兵  王祥坤  郑晓红  
以485名完整原生家庭中的留守儿童为被试,采用应激评价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适应问卷,对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留守类型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部分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挑战性评价通过积极应对对积极适应的间接效应受到留守类型的调节,双亲外出样本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显著;单亲外出样本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另外,威胁性评价通过消极应对对消极适应的间接效应并不受留守类型的调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琳琳  David M DeJoy  李楠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和不匹配感知量表对16家企业447名新生代员工进行调查,通过层级回归分析新生代员工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以及考察心理授权与过度教育在此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新生代员工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授权在核心自我评价和工作投入关系中有着部分中介效应;(3)过度教育对心理授权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成立,对过度教育的高感知不仅削弱了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授权的正向关系,也进而弱化了心理授权对工作投入的积极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扬  解柠羽  
本文构建了以知识溢出为中介变量、以行政性退出壁垒为调节变量的产业集聚度与集聚效应关系模型,运用EVIEWS6.0拟合回归方程实现对模型中各参数的估计。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产业集聚度正向影响集聚效应;集聚度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不显著;行政性退出壁垒调节集聚度与集聚效应的关系,即行政性退出壁垒越强,集聚度与集聚效应的正向关系越弱。为此,提出了适当控制集聚度、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和扩大集聚企业的知识溢出、降低或消除行政性退出壁垒、探索推进竞争类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亮  刘文  车翰博  
采用小学生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ERQ-CC)、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文儿童版(EPQCk)和儿童抑郁量表中文版(CDI-C)对138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小学生神经质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及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女生认知重评使用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六年级是小学生表达抑制策略发展的关键期;(2)神经质、表达抑制、抑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认知重评与神经质、抑郁情绪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神经质、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均能显著预测抑郁情绪,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神经质与抑郁情绪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探索小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姜兆萍  李梦  
为探讨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本研究考察了网络成瘾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及幸福倾向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一般健康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幸福倾向量表对73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睡眠质量、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有直接预测作用,并通过网络成瘾间接影响心理健康;(3)大学生的两种幸福倾向中,意义倾向对睡眠质量与网络成瘾间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快乐倾向对睡眠质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因此,网络成瘾在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幸福倾向调节睡眠质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快乐倾向越高的大学生,越容易受到睡眠质量差的影响而沉迷于网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瑛华  毛亚庆  
本研究以布迪厄和科尔曼等人的资本理论为基础,针对当前家庭资本测量指标的局限性,编制由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维度构成的小学生家庭资本问卷。西部地区2省16所小学3832名学生参与问卷编制,信效度检测结果良好。采用该问卷对某县范围内参加期末学业统一考试的8所乡镇中心小学和农村完全小学的四、五、六年级1113名学生开展学业调查,探讨社会情感能力在家庭资本对学业成绩影响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社会情感能力在家庭资本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议:将发展儿童社会情感能力作为改善西部教育公平及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重视教师在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中的作用,改善教师认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为了解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合肥市城乡3所小学的605名学生。发现:(1)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及总平均成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2)小学生心灵触动、求知力、合作力、友善和谦虚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语文成绩;持重、合作力、心灵触动和宽容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合作力与真诚显著正向预测英语成绩;合作力、心灵触动、持重、宽容、谦虚和友善等积极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总平均成绩。本研究提示,应重视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