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
2023(1957)
2022(1822)
2021(1970)
2020(1704)
2019(3898)
2018(3912)
2017(7348)
2016(4726)
2015(5693)
2014(5879)
2013(5151)
2012(4798)
2011(4398)
2010(4612)
2009(4157)
2008(4253)
2007(4060)
2006(3777)
2005(3694)
作者
(11891)
(9806)
(9616)
(9513)
(6157)
(4726)
(4453)
(3789)
(3749)
(3696)
(3344)
(3235)
(3100)
(3056)
(3043)
(3009)
(2927)
(2911)
(2882)
(2769)
(2575)
(2390)
(2383)
(2374)
(2346)
(2238)
(2113)
(2096)
(2067)
(2052)
学科
管理(12879)
(11474)
经济(11435)
(10989)
(9053)
企业(9053)
教育(5489)
(5107)
(4930)
教学(4598)
中国(4353)
(4273)
方法(4008)
理论(3982)
农业(3252)
(3199)
数学(3190)
财务(3185)
财务管理(3173)
业经(3083)
(3064)
银行(3064)
企业财务(3001)
数学方法(2923)
(2871)
(2680)
(2641)
(2639)
政治(2541)
思想(2521)
机构
学院(62019)
大学(61549)
管理(20898)
(20156)
经济(19459)
研究(19223)
理学(17601)
理学院(17317)
管理学(16719)
管理学院(16610)
中国(14752)
(13925)
师范(13872)
(13683)
教育(12106)
(11631)
科学(11449)
(11003)
师范大学(10925)
(9924)
中心(9593)
北京(9436)
(9209)
财经(8570)
研究所(8503)
(8337)
技术(7914)
职业(7792)
(7611)
业大(6974)
基金
项目(33832)
研究(30007)
科学(27372)
基金(22236)
教育(18044)
(17861)
国家(17590)
社会(16674)
社会科(15535)
社会科学(15530)
科学基金(15297)
编号(14668)
成果(14544)
(14322)
(12612)
课题(11650)
基金项目(11613)
(10291)
资助(9567)
自然(9363)
自然科(9176)
自然科学(9175)
自然科学基金(9001)
项目编号(8866)
规划(8739)
(8519)
大学(8405)
(8317)
重点(7887)
研究成果(7700)
期刊
(27264)
经济(27264)
教育(24453)
研究(23229)
中国(18317)
(9725)
管理(8292)
(8144)
(7188)
金融(7188)
科学(6738)
学报(6541)
技术(6073)
职业(5970)
大学(5581)
农业(5245)
业经(4798)
财经(4780)
学学(4639)
(4146)
成人(3880)
成人教育(3880)
(3755)
问题(3749)
图书(3550)
经济研究(3278)
(3269)
论坛(3269)
理论(2953)
(2936)
共检索到105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以来自27所学校的550名小学教师为被试,考察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知觉。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知觉到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包括10个类别,其中,教师认为发生最为普遍的行为依次是走神、随便说话、多动、不跟随任务和不参与合作。(2)农村教师知觉到的课堂问题行为与城市教师存在显著差异。(3)教师倾向于认为指向他人的问题行为更为严重。(4)教师对课堂问题行为严重性的知觉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采用个案研究法,以一所小学的4位教师为研究对象,深入实践,通过3个月中的12次活动探索提高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结果发现,通过12次活动,教师的课堂洞察力得到提高,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尤其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寻找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行为发生了转变。教师认为课堂观察与专业引领下的反思相结合是最有效的专业学习方式。研究者还提出了对教师教育的有关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考察了237名小学教师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解决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主要采用的策略为提醒、改变教学方式、沟通了解、说服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和惩罚,其中提醒策略运用最多,惩罚策略运用最少。(2)不同性别和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解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教师更多地运用提醒策略,而男教师更多地运用改变教学方式这种策略;1-5年教龄的教师,最少运用改变教学方式的策略,而在沟通了解这种策略的运用上,6-10年的教师显著多于1-5年和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3)和普通教师相比,骨干教师更多的采用改变教学方式、沟通了解、学生自我管理这几种策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彩云  申继亮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考察了410名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更多地归为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较少地归为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2)不同性别的教师、普通教师和骨干教师归因存在显著差异。男教师和骨干教师更多地归因为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3)教师对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发生频率高的和指向自身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更多地归因为教师因素。建议教师教育者关注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差异,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合理归因,增强教师责任感,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治国  田凤梅  杜丽娜  
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必然受教师行为,尤其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既有言语行为方面的,也有动作行为方面的,亦有复合行为方面的;既有民主倾向行为方面的,也有专断倾向行为方面的。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我们发现,民主倾向教学行为能够被学生更多地认知到公正、尊重、平等、宽容、诚信和谦虚等品质,专断倾向教学行为则"反其道而行之"。而且,学生的品德认知存在高度、中度和低度认知的差异。我们还发现小学生品德具有分化性、多样性、弱公正性、向善性、亲诚性、一致性等特点。本文认为营造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因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教师需要做到,对其课堂教学行为强化与优化并举、"续暖"与"御寒"兼行及重视灵活使用复合行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彩云  吴珂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在干预理念和干预方法方面发生了诸多变革。从注重课堂问题行为出现后的干预转向问题行为出现前的预防;从注重提升教师解决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转向指导学生开展自我管理;从针对学生或教师个体的干预转向多元化、综合性的干预。本文对当前国外广泛应用的干预方法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我国课堂问题行为干预研究的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希洁  
本研究采取案例研究中的多案例设计模式,在两所随班就读学校探究了教师对自闭症学生问题行为产生不同认知的现象。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本研究提出五个推测性命题,即:对普通教育知识和技能掌握越好的教师,越可能感觉自闭症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干扰小;对自闭症学生学业成就期待越低的教师,越可能相信学生容易出现问题行为;越习惯将问题行为归结为自闭症属性的教师,越可能认为自闭症学生的问题行为无法改变;越善于体验和分析自己情绪的教师,越可能从多角度探寻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反思越指向于教学改进的教师,越可能积极接受学生问题行为带来的教学挑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定荣  
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162名中小学教师对评价一堂好课标准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得到部分体现;教师理想的评价标准和现实的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差距;一堂课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结构,指向善于讲解、设计环境、调动学生、运用手段、选择目标五个维度,学段、学科、性别、年龄对教师的评课标准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东辉  叶盛楠  
本文基于理论推演和实践探索,编写了"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知识问卷",并针对浙江省三类地区3个地级市33所中小学校的173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课堂评价知识的整体水平不高,且内部结构差异较大,评价伦理水平极差;不同群体教师的课堂评价知识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女教师的表现优于男教师,教师的课堂评价知识水平随学段提升而下降,高级职称教师的课堂评价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班主任教师的表现优于普通教师;教师的中小学学生时代、职前教育和在职工作所学知识是课堂评价知识的直接来源;职前教师主要通过个体阅读和教育学学科课程学习课堂评价知识;在职教师主要通过课程培训和专业活动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希斌  
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是指其对教师指向他们的评价行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学生将教师教育行为内化的基础。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选取小学4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72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结构模型”,即操作要素和基础要素是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两个重要侧面,前者包括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反馈改进等三个方面,后者包括期望激励、沟通理解、关注过程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其教育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德成  
教师知觉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和预测绩效评估工作的效果。以637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探讨绩效工资改革背景下教师绩效评估知觉的构成与特点,并通过回归分析来探讨教师知觉对其职业承诺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教师绩效评估知觉由"促进发展""民主沟通""准确可靠""尊重差异""公平合理"等5个维度构成。(2)当前教师对绩效评估的知觉总体上较好,但需要对公平性、初中学校和一贯制学校的绩效评估实践,以及普通教师与行政干部知觉上的差异等问题予以深入关注。(3)教师绩效评估知觉在多个维度上对其职业承诺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雁  林红  姚萍  王冉冉  何晓  
本研究随机选取北京市普通小学北医附小4年级两个班级,在实验班开展生活技能干预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显著提升小学生课堂积极参与行为;显著降低小学生课堂消极参与行为;显著提升小学生的课堂被动参与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毓嘉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在我国已经推行和实施了八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良好的经验。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项制度的变迁如何设计和适应新一轮的改革,成为教育活动的驱动力,而课堂成效关系着学生的升学、成长成才,这两者的关系研究成为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借助利益相关者视角重新审视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与课堂教学成效的关系,并运用案例分析以广州市荔湾区小学教育作为地区基础教育的代表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系。通过对广州市荔湾区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背景下展开对教师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反馈回来的问卷分析后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赵晓桥  王东升  刘发茂  李智玲  洪国慧  
本研究选取初中聋生194名,采用问卷法,考察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水平,并探讨其学习动机与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各因素对学习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上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2)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得分显著低于社会性策略和认知策略得分,在学习动机的内部热衷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内部挑战性得分,外部奖赏得分显著高于外部认可得分,在教师课堂感知的支持性行为和教师高期望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消极反馈得分。(3)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对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影响显著,首先,在元认知策略上,内部挑战性动机、内部热衷性动机和支持性帮助行为感知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子华  
教师课堂问题行为不仅会给教学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常常会给学生带来身心的伤害,甚至使学生留下终生的阴影。其产生的症结与教师对学生非理想行为认识上的偏差有直接的关系。避免教师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需要从提高教师个体素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正确恰当运用惩罚、规范教师课堂行为等方面进行预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