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5)
- 2023(12241)
- 2022(10830)
- 2021(10031)
- 2020(8422)
- 2019(19448)
- 2018(19570)
- 2017(37905)
- 2016(20461)
- 2015(23232)
- 2014(23396)
- 2013(23106)
- 2012(21184)
- 2011(19219)
- 2010(19164)
- 2009(17446)
- 2008(16471)
- 2007(14237)
- 2006(12654)
- 2005(11011)
- 学科
- 济(101091)
- 经济(100997)
- 管理(56087)
- 业(50514)
- 企(41286)
- 企业(41286)
- 方法(38663)
- 数学(33637)
- 数学方法(33313)
- 地方(26277)
- 中国(22760)
- 农(22702)
- 学(20794)
- 业经(19828)
- 财(18432)
- 农业(15589)
- 地方经济(15167)
- 环境(14503)
- 和(14171)
- 贸(13903)
- 贸易(13892)
- 制(13787)
- 理论(13722)
- 易(13322)
- 发(11880)
- 技术(11725)
- 划(11472)
- 融(11438)
- 金融(11435)
- 银(10972)
- 机构
- 大学(291141)
- 学院(289866)
- 济(121486)
- 经济(118879)
- 管理(115368)
- 研究(100045)
- 理学(99955)
- 理学院(98791)
- 管理学(97173)
- 管理学院(96653)
- 中国(72394)
- 京(62087)
- 科学(62020)
- 财(51700)
- 所(49791)
- 研究所(45478)
- 中心(44460)
- 农(44004)
- 业大(42407)
- 财经(41886)
- 江(41693)
- 北京(39425)
- 范(39196)
- 师范(38914)
- 经(37904)
- 经济学(36587)
- 院(36543)
- 农业(34059)
- 州(34050)
- 经济学院(32620)
- 基金
- 项目(199911)
- 科学(156406)
- 研究(147097)
- 基金(144100)
- 家(124805)
- 国家(123765)
- 科学基金(106268)
- 社会(92508)
- 社会科(87520)
- 社会科学(87496)
- 基金项目(77738)
- 省(77681)
- 自然(68770)
- 自然科(67025)
- 自然科学(67009)
- 教育(65977)
- 自然科学基金(65752)
- 划(65168)
- 编号(60383)
- 资助(58931)
- 成果(48401)
- 重点(44237)
- 发(43684)
- 部(43380)
- 课题(41141)
- 创(40810)
- 创新(38064)
- 科研(37584)
- 国家社会(37551)
- 教育部(37232)
- 期刊
- 济(139765)
- 经济(139765)
- 研究(88603)
- 中国(51821)
- 学报(43715)
- 管理(42023)
- 科学(41759)
- 农(40223)
- 财(37594)
- 大学(32905)
- 学学(30955)
- 教育(29375)
- 农业(27902)
- 技术(25574)
- 经济研究(22385)
- 融(22049)
- 金融(22049)
- 业经(21235)
- 财经(20254)
- 问题(18290)
- 经(17347)
- 图书(15920)
- 技术经济(15349)
- 资源(14369)
- 理论(14356)
- 业(13755)
- 现代(13711)
- 科技(13615)
- 实践(12995)
- 践(12995)
共检索到425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杜志伟 李敏 何红 李伟 程靖
本文以重庆为例 ,分析了小城镇经济辐射区范围的形成受行政范围、自然条件、人口规模、城镇用地规模、经济结构、经济规模、交通和市场等八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指出小城镇经济辐射能力弱、辐射范围小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 辐射力 经济辐射区 重庆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明举,李敏,王燕林,李伟
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辐射的有关理论,以重庆市大足县为研究样本,选取了大足县22个小城镇的10项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小城镇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根据断裂点公式计算大足县小城镇的辐射半径,并绘制小城镇辐射的辐射区。依据小城镇经济辐射区的定量分析结果,划分不同范围辐射区的小城镇,为构建区域城镇体系和小区域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小城镇规划建设和行政区划调整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普遍的现实价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巧
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是目前中国政府促进贸易发展的主要依托平台,其产业定位的科学性对属地省区和邻近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为例,基于两个地区对中国31个大陆省份和市内38个区县的辐射能力研究,以及辐射区域内产业体系发展趋势和特征的分析,对其产业定位科学性做出了评价。结论显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的产业定位与其辐射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产业定位比较科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吉亚辉 祝凤文
通过对传统城市引力模型的修正和场强的引入,从定量角度,以兰州市为中心计算出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力,确定兰州有效吸引区作为兰白西城市的经济辐射区,并根据其强、弱影响区的范围来预测兰白西城市经济辐射区的空间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经济辐射 空间发展 兰白西城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超 黄志亮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385个小城镇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测度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及均等化程度,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水平偏低,且区域分化及均等化程度差异显著。库尾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都明显优于库腹区;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多较低;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最高,其次为工矿产业,然后是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聚集现象明显,并在库尾区、库腹西区和库腹东区呈现出三级类聚分化特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超 黄志亮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385个小城镇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测度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及均等化程度,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水平偏低,且区域分化及均等化程度差异显著。库尾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都明显优于库腹区;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多较低;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最高,其次为工矿产业,然后是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聚集现象明显,并在库尾区、库腹西区和库腹东区呈现出三级类聚分化特征。应将三峡库区小城镇及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重庆市城镇体系大格局,并赋予其"固本强基"的地位,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高,以集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效益,以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超 黄志亮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385个小城镇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测度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及均等化程度,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水平偏低,且区域分化及均等化程度差异显著。库尾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都明显优于库腹区;人口规模较小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大多较低;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最高,其次为工矿产业,然后是农业和商贸服务业;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聚集现象明显,并在库尾区、库腹西区和库腹东区呈现出三级类聚分化特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廖和平
研究目的:构建一套系统的、动态的小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模型,寻求在总量约束下如何实现用地结构优化和供给速度合理化的配置方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法。研究结果: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解决了小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问题、建设用地结构配置以及小城镇建设用地供给速度问题。研究结论:小城镇建设规模要结合当地实际,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到优势产业或部门中去,发挥其最大综合效益。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小城镇 建设用地指标 配置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应绘
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消除或削弱现存的不和谐因素。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在定量分析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收入差距拉大对构建和谐重庆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缩小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促进重庆社会和谐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大力提倡第三次分配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 收入差距 社会和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城镇辐射力研究对于城镇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现状,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中存在缺乏辐射力强的超大型城市、区域北片和东片辐射能力较弱与其区位明显不符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发展战略,即树立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理念,营造一个适宜的产业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原则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制定生态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卫欣 邱道持
近年来,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和交易行为在重庆市绝大多数小城镇隐形地进行。为推动该市小城镇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小城镇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多层次、多样化、管理不规范的现状特征,并对小城镇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影响评价。最后,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小城镇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管理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 流转 小城镇 重庆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宗会明 窦乾荣
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步入快速城镇化后期阶段后,县城及以上级别城市和乡村地区的空间扩张成为研究的热点,但针对小城镇镇区的研究重视有限。文章基于30 m精度下不透水面遥感数据,使用Theil指数、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对2000年以来重庆市内小城镇镇区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1)小城镇镇区面积平均规模远小于街道单元,镇区空间拓展与主城都市区、县城基本保持同向变动,同时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动特点;(2)小城镇镇区规模类型持续演化,从“宝塔型”向“橄榄型”小城镇镇区规模结构过渡,但是类型升迁速度较缓慢;(3)个体层面上小城镇镇区以中高水平下的低速增长为主,而且在各板块间小城镇镇区增长差距明显,主城新区成为区域差距持续扩张的主要贡献者;(4)自然环境、区位交通、人口经济及发展基础等对小城镇镇区时空格局演变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在不同地形幅度上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燕 余斌 韩勇
立足对高铁经济辐射理论模式的认识,运用行为地理学的微观分析方法,以实地调查问卷为主要数据来源,以武汉市为案例,通过客流结构的系统解析透视高铁经济的辐射效应。研究表明:高铁经济的辐射效应与城市经济结构高度相关。在空间上,呈现出中心城区较强、外围城区较弱的总体态势,倾向于强化武昌、江汉和东湖高新区等核心地区的空间增长;在产业上,呈现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主,有利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主导部门的优化发展。研究结论能够为类似城市的高铁经济发展和武汉市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客流结构 高铁经济 辐射效应 武汉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燕
金融中心是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大量集聚的地方,能够有效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是次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第三个经济圈,约60%的金融资源集中于北京、天津、青岛、济南、大连和沈阳6个城市。实证分析了28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发现只有北京和天津可作为金融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金融辐射,进一步利用威尔逊模型计算北京和天津的金融辐射半径并绘制辐射域,发现其金融辐射域基本上覆盖了整个环渤海经济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龙斌
边缘区经济活力的激活必须依靠与中心城市生产要素的交换,积极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我国很多省际边缘区由于存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等客观原因,加上行政壁垒化与行政边缘化等主观原因,难以接受省会城市经济辐射。本文提出了省际边缘地接受省会城市经济辐射的三个基本判断,即通过经济影响力、交通距离、要素流量和空间差异等要素判断接受辐射的可能性,通过断裂点理论进行辐射源的选择,通过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判断辐射阶段。同时,还提出主动融入、自建"中心"和区域结盟等三种省际边缘区接受省会城市经济辐射的主要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