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6)
- 2023(14403)
- 2022(12613)
- 2021(11740)
- 2020(9913)
- 2019(22563)
- 2018(22259)
- 2017(42725)
- 2016(23477)
- 2015(26124)
- 2014(25787)
- 2013(25451)
- 2012(22993)
- 2011(20547)
- 2010(20077)
- 2009(18125)
- 2008(17306)
- 2007(14793)
- 2006(12795)
- 2005(10714)
- 学科
- 济(87590)
- 经济(87484)
- 管理(63594)
- 业(60458)
- 企(49192)
- 企业(49192)
- 方法(41493)
- 数学(36240)
- 数学方法(35862)
- 农(25275)
- 中国(22885)
- 财(21347)
- 学(21092)
- 业经(19952)
- 地方(19856)
- 农业(17140)
- 贸(16151)
- 贸易(16144)
- 易(15615)
- 环境(14727)
- 理论(14352)
- 制(14225)
- 技术(14110)
- 和(13750)
- 务(13420)
- 财务(13361)
- 财务管理(13342)
- 企业财务(12575)
- 划(12451)
- 银(11581)
- 机构
- 大学(325279)
- 学院(323244)
- 管理(128032)
- 济(121506)
- 经济(118718)
- 理学(112735)
- 理学院(111373)
- 管理学(109301)
- 管理学院(108732)
- 研究(107857)
- 中国(76885)
- 科学(72228)
- 京(69172)
- 农(61108)
- 业大(55731)
- 所(54585)
- 财(52454)
- 研究所(50641)
- 中心(49012)
- 农业(48439)
- 江(45972)
- 范(43669)
- 财经(43406)
- 师范(43140)
- 北京(42739)
- 经(39613)
- 院(39403)
- 州(37368)
- 经济学(35603)
- 师范大学(35184)
- 基金
- 项目(235977)
- 科学(184096)
- 基金(170805)
- 研究(165425)
- 家(151967)
- 国家(150710)
- 科学基金(128452)
- 社会(103507)
- 社会科(97964)
- 社会科学(97938)
- 省(92933)
- 基金项目(92920)
- 自然(86965)
- 自然科(84952)
- 自然科学(84925)
- 自然科学基金(83391)
- 划(79139)
- 教育(75553)
- 资助(68872)
- 编号(66923)
- 重点(52801)
- 成果(52001)
- 部(50581)
- 发(49851)
- 创(49009)
- 科研(45802)
- 创新(45688)
- 课题(45562)
- 计划(45000)
- 大学(42968)
- 期刊
- 济(126259)
- 经济(126259)
- 研究(88181)
- 学报(60309)
- 中国(57626)
- 农(54786)
- 科学(52768)
- 大学(44232)
- 管理(43087)
- 学学(41879)
- 农业(37804)
- 财(37761)
- 教育(33746)
- 技术(25613)
- 业经(22042)
- 融(21976)
- 金融(21976)
- 经济研究(19941)
- 财经(19776)
- 业(19287)
- 图书(17909)
- 科技(17522)
- 问题(17233)
- 版(16908)
- 经(16818)
- 业大(16632)
- 资源(15874)
- 理论(14755)
- 技术经济(14579)
- 商业(14035)
共检索到447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毓兵 袁逸倩
社区街道是衡量社区环境的重要指标。街道空间的诸多性质,例如形态及特征等都会对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论文着眼于目前关注度较低的北方小城镇这一研究层面,选取典型社区中的街道空间,运用因子分析和描述性统计法,对空间中影响老年人驻留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影响驻留行为的因素为空间的可达性、位置、人流视线及设施。其中,可达性高、邻近住宅建筑、人流量大、视线开阔以及具备完善空间设施的街道空间对老年人驻留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可为小城镇社区户外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奇 温子涵 余来彦
基于环境行为学视角,采用空间句法、地图兴趣点(POI)数据、ArcGIS的新数据新技术与传统"PSPL"调研法相结合,分别测度小城镇街道空间特征与活力现状。最后,研究基于使用者的行为与需求,提出从安全与可达、共享与混合、特色与趣味方面提升塑造活力的街道空间品质。
关键词:
环境行为学 小城镇 街道空间活力 紫湖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剑双 陈宇琼 齐立博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面临着更加多元的机遇与挑战,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在这里孕育成长,最有可能率先发展成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平台,成为城市人下乡和乡村就地城镇化相碰撞的地区,最终实现从目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转向理想田园人居地。文章以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为例,分析总结了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发展面临的土地、人口、产业、公共资源等方面的困境,并从全域融合、要素聚集、产业创新、生态赋值和收入均衡5个方面提出了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认为大都市区周边小城镇要重点转向关注全域城乡国土空间、吸引人才就业定居、全域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和农民各类资产增值增信等方面,以期为新时代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部署发挥小城镇应有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都市区 小城镇 城乡融合发展 田园城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菊 邓焕广 王东启 陈振楼 许世远 姚春霞
为了解上海郊区不同类型小城镇街道灰尘的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03年7月(夏季)和2004年4月(春季)在枫泾镇、松江新城和朱家角镇采集街道灰尘样品共计90个,分析了样品的pH、粒度、有机质和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3个小城镇街道灰尘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H值为8.41~11.37,呈碱性;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34.13g/kg;粒度主要呈单峰和双峰分布特征,粒径平均值为173.6μm,以砂粒为主。各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上海市土壤环境背景值。Cr和Ni含量夏季高于春季,但区域分异不显著。城镇中心区域和镇级公路Cd、Cu、Pb和Zn含量明显大于乡...
关键词:
街道灰尘 理化性质 重金属 时空分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学玉 李世平 朱佳
基于一项对400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运用三个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异地歧视对外来民工工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异地歧视对外来民工白领职位的获得、工作薪酬以及薪酬满意度均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还发现教育与工作经验这两类人力资本因素对农民工的工作影响显著,尤其教育水平对农民工白领岗位获得、工作薪酬及薪酬满意度均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苗苗 祁玲 姚静
乡村旅居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将旅游、居住、养老三大功能融于一体,有利于帮助解决养老难题,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对老年人的养老现状以及乡村旅居养老的需求等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发现西北农村普遍存在养老配套设施存在短板、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等问题。在描述统计分析基础上,以个体状况、健康状况等指标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城镇老年人乡村旅居养老的意愿受年龄、是否有养老保险、健康状况、是否满意当下的养老方式影响最为显著。最后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原则,提出乡村旅居养老的发展应健全旅居养老的基础设施,加大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居养老 影响因素 乡村振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少华 韩玲
采用心理评价法和认知地图法这两种主观评价法,对重庆市的3条生活性街道进行了实地调研,从而得出街道美景的物质环境特征。研究表明:街道空间序列的统一与变化、视线控制的集中与开放、绿化水体的适度丰富与多样、街道色彩的统一与搭配、街道立面的通透与拓展、街道文化的表现与传承、街道设施的设计与布局是街道美景的重要特征,可以提升街道的吸引力;机动交通的过量与过快、道路表面的脏乱和人群的拥挤对街道美景的营造具有消极的影响,会降低街道的吸引力。
关键词:
街道 主观评价 客观要素 街道美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明俊 张立 邓观智 耿鲁平
特色化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方向。为科学评判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潜力,构建以特色资源、基础水平、发展动能为三大系统的量化评价体系,综合AHP和德尔菲分析法,提出了多层级的小城镇特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步骤。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进行评价指标赋值与计算,对106个乡镇(街道)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烟台市的特色小(城)镇建设遴选提供了依据。研究进一步指出,地理格局奠定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基础,对特色资源、基础水平和发展动能都产生深刻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 特色化 潜力评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文艺
因地域范围较小以及资金和服务设施的有限性,旅游小城镇呈现出以小城镇中心区为旅游活动集中地和形象重点展示地的特点,中心区成为旅游小城镇不可或缺的表现空间。意象是检验空间品质的有效方法,可以考察中心区空间整体性之问题。依托我国小城镇的历史背景,线形街道和点状公共空间是大多数小城镇中心区空间意象的主导元素。阳朔县城关镇意象性个案调查显示:中心区目前存在空间感知的断裂点,应以建立统一、连续而富有本地节奏特色的小城镇中心区为目标进行空间整合,以进一步促进小城镇与旅游的相互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小城镇 中心区 意象 西街 空间整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君
小城镇特色街区是城镇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价值。本文从"空间的生产"视角分析在特色空间重构过程中,空间同质化、原住民自主性危机、保护与更新的冲突等问题。以汉源县九襄镇石牌坊街区为例,通过分析空间生产的复杂社会关系,以及空间再生产对社会结构的作用和反作用,探索合理的小城镇特色空间保护与重构模式。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小城镇特色空间 空间重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丽萍 杨改河 张笑培 杜英
通过研究西部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前提,西部小城镇建设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影响西部小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因素分为发挥因素(新区位、能源矿产及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和限制因素(水资源、地质地貌、土地资源及气候条件),最后从观念转变对策、制度对策、城建对策三个方面探讨了区域发展背景下西部小城镇生态化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
西部 小城镇 生态环境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永 李小建 娄帆 滕琼瑶
小城镇是中国城镇等级体系中最基层的单元,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文章选择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2004—2017年时段,运用GIS将全国统计数据、空间数据和网络数据等相互融合,构建中国小城镇空间数据库,以探究其时空演变格局及机制。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小城镇数量在短暂下降后呈持续上升趋势,小城镇人口总规模、平均规模不断上升。(2)以“胡焕庸线”为界,中国小城镇发展水平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总体格局,但在研究期内东南部优势略有减弱。(3)研究期内小城镇规模类型以向上转移和不变两种类型为主,其中超大型小城镇在长三角、珠三角的集聚空间不断扩大,中型以上小城镇由沿海和大城市周边分布为主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中小型以下小城镇由京广—京哈铁路以西密集分布,收缩到“胡焕庸线”两侧和东北部分地区。(4)自然地理条件中的海拔高程、河网密度等内生性变量,区位与可达性中的对外交通网密度、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外生性变量,对小城镇发展呈现为显著或较显著的影响,初始发展基础对小城镇发展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永 李小建 胡雪瑶 刘雪怡
在传统农区,小城镇作为服务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节点,对推动城乡融合和就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小城镇规模及演变分析框架,基于2005—2020年这一河南省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以河南省3个县级单元作为典型区域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小城镇规模在各阶段总体持续扩张,扩张强度呈现一定的差异性。(2)在2005—2010、2011—2015、2016—2020年3个时段,小城镇总体规模演变速率呈逐步下降但趋势放缓特征,人口规模演变速率在2016—2020年阶段重新上升。不同尺度的对比分析表明,小城镇人口规模演变速率波动最为明显。(3)除宏观政策外,小城镇规模的核心影响因素为初始规模基础、企业家和乡贤能力,其次为对外交通网密度、产业发展水平、海拔高程等;小城镇规模变化量的影响因素探测结果相对较弱,其影响机制更为复杂。(4)GWR模型显示小城镇规模影响因素存在空间分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分异性也处于变化之中。文章有助于丰富传统农区小城镇发展规律研究,为类似区域小城镇发展政策制定等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文艺 石薇
认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镇的外部空间是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起始于视觉为中心的感知。以"人—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核心,综合运用理论和案例研究分析了旅游小城镇外部空间的系统构成,并从鸟瞰、平视和仰视三个视角对典型性旅游小城镇兴坪镇的外部空间进行了分析,从视觉感知角度进一步挖掘了中国旅游小城镇的空间资源特色。
关键词:
旅游小城镇 外部空间 视觉感知 兴坪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兴平
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是我国小城镇中一种比较特别的类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统筹发展中肩负特殊责任。本文首先界定了省际边界地区小城镇基本概念和类型,并概括提出其基本特征,然后分析这类小城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推进其整合发展的策略,最后结合苏皖两省乌江镇的发展和建设,对其整合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城镇 省界 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