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0)
2023(5466)
2022(4959)
2021(4453)
2020(4123)
2019(9725)
2018(9641)
2017(19496)
2016(10792)
2015(12552)
2014(12878)
2013(12969)
2012(12007)
2011(10984)
2010(11136)
2009(10432)
2008(10506)
2007(9867)
2006(8411)
2005(7579)
作者
(32867)
(27837)
(27462)
(26447)
(17447)
(13397)
(12826)
(10840)
(10291)
(9801)
(9362)
(9267)
(8778)
(8763)
(8762)
(8692)
(8644)
(8146)
(7991)
(7982)
(6901)
(6801)
(6785)
(6376)
(6268)
(6224)
(6173)
(6168)
(5724)
(5618)
学科
(49966)
经济(49920)
(27899)
管理(27112)
方法(25441)
数学(22901)
数学方法(22736)
(21226)
企业(21226)
(14016)
中国(13035)
(11886)
地方(10620)
(9930)
贸易(9929)
(9884)
(9615)
农业(9143)
业经(8911)
(8680)
(7197)
(7146)
银行(7120)
(6843)
金融(6841)
(6823)
财务(6806)
财务管理(6784)
(6743)
(6637)
机构
大学(161825)
学院(160696)
(69956)
经济(68487)
管理(60436)
研究(56899)
理学(51845)
理学院(51243)
管理学(50379)
管理学院(50073)
中国(42330)
科学(34867)
(34347)
(31310)
(30890)
(30275)
研究所(27484)
中心(26463)
业大(25590)
(24919)
农业(24912)
财经(24767)
(22380)
经济学(22377)
北京(21727)
(20864)
师范(20659)
经济学院(20468)
(19851)
(19303)
基金
项目(104229)
科学(80792)
基金(75106)
研究(74824)
(65661)
国家(65142)
科学基金(54602)
社会(47071)
社会科(44583)
社会科学(44567)
(40909)
基金项目(39982)
自然(35059)
(34575)
教育(34401)
自然科(34204)
自然科学(34190)
自然科学基金(33594)
资助(31577)
编号(30695)
成果(25198)
(23820)
重点(23785)
(23151)
(21073)
课题(20984)
科研(20447)
教育部(20009)
创新(19813)
大学(19512)
期刊
(75460)
经济(75460)
研究(46782)
中国(29456)
(28343)
学报(26318)
(24001)
科学(23667)
管理(19460)
大学(19265)
农业(18650)
学学(18190)
(14207)
金融(14207)
教育(14019)
技术(13643)
经济研究(12393)
财经(12228)
业经(12176)
问题(10793)
(10543)
(10233)
技术经济(9073)
统计(8834)
(8797)
理论(8163)
商业(8126)
(8060)
(7634)
世界(7443)
共检索到235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飞翔  
进入80年代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回升势头。其中小城镇妇女生育水平的提高最明显,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笔者认为,小城镇生育率上升并未对入口控制目标构成真正威胁,只要采取适当措施,这种趋势可以得到控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书章,顾宝昌,肖自力,王彦祖  
客观、历史、辩证地研究分析中国人口生育率的变动趋势,对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控制人口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以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以下简称2‰抽样调查)数据为根据,分析80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符礼建  罗宏翔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谦  
本文对反映生育水平的两个基本指标——总和生育率和队列累计生育率进行分析,肯定多年来多个调查所得到的队列累计生育率的数据质量。尽管队列累计生育率反映的是"过去"而不是"当前"的实际生育水平,但历次调查所反映出的1990年代以来生育水平变化趋势是持续下降,并推断近几年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1.6以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正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开始分化与重组,一批具有要素集聚优势的小城镇逐步提升发展为小城市,另有大批小城镇则走向衰落。浙中小城镇发展目前正处于分化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科学地评价浙中小城镇分化的趋势,将有助于浙中小城镇的发展。首先对影响小城镇分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小城镇分化趋势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小城镇分化进行评价,最后论述了浙中小城镇分化的基本类型和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红平,高金三  
当前,河北省人口形势十分严峻,人口出生率回升很快,特别是自进入第三次生育高潮的1986年以来,每年出生人口都在100万以上,人口出生率连续3年超过20%。1988年底,全省总人口已达5795万。1980—1987年全省总和生育率为2.57,高于全国2.47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目前生育水平发展,到本世纪末全省总人口将大大突破6450万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东  傅泽田  
针对我国农村小城镇综合实力分析中存在量化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从基础水平、容量、潜质标识这3个方面,建立小城镇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甘肃省白银市小城镇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数据库。经过编程和运算,确定出白银市79个小城镇的综合实力指数,并按其大小进行总排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英红  周云  
分析了小城镇人口构成成分、人户分离、城乡两栖、就业压力、人口素质、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邵祁峰  朱喜钢  宋伟轩  
"苏南模式"开启了苏南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局面,但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主导下的城乡"混沌空间"已开始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苏南小城镇当前空间发展的困境,提出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应当从建立城乡空间新秩序、实现城乡空间与功能同步转型、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及全面提升城乡空间品质等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城乡空间健康发展,以促进包容性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帆  
文章以总和生育率低于1.5持续时间达到20年及以上作为低生育率陷阱的判断标准,对66个1997年之前进入后生育率转变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变化趋势进行观察,有3个主要发现:一是低生育率陷阱并非偶然的存在,而且低生育率陷阱风险已经从22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二是低生育率陷阱并非不可避免,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生育率从未降到1.5以下,其中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大多数年份都保持在1.7或1.8以上;三是低生育率陷阱并非不可以摆脱,但摆脱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只是少数。由于生育率长期在低生育率陷阱临界水平上波动,平均生育意愿显著低于更替水平,以及其他对生育率具有负面影响的人口学因素的强化,中国已经面临着低生育率陷阱的高度风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青  
文章针对现有人口抽样数据的特点和缺陷,通过对总和生育率指标的分析和改进,测算了1994~2004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探讨了影响该指标变化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94~1996年的1.80左右下降到2001~2004年的1.62左右,其中2000年为1.66;影响中国总和生育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生育率、生育年龄和城镇化进程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晓勇  
山区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山区人口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最近几年,党中央作出了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人口的决策,为今后山区人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刻认识山区农村人口小城镇化的客观必然性,将有助于我们自觉执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推动山区的经济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征福  
三峡库区小城镇的发展趋势与供地对策李征福三峡工程举世瞩目,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和上千亿资金的投入将大大推进库区小城镇的发展。可是,小城镇的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库区可以提供的土地供给总量又极其有限。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陈纪平  
重庆最具活力的40个小城镇集中代表了西部直辖市小城镇的成长历程。5个突出特征刻画了重庆小城镇发展的特色路径和模式:(1)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综合性目标,(2)主导产业明确、集聚经济明显的产业结构演化路径,(3)突出以人为本的多元功能体系,(4)市场、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推动力量,(5)集自身开放、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于一体内陆开放方式。重庆小城镇发展的经验表明,在政府以适当方式和力度推动下,经济后发地区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可以绕过经济增长与环境、城镇功能、产业布局特性之间的"破坏性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葆金  林乐芬  刘红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