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7)
2023(11182)
2022(9937)
2021(9451)
2020(7819)
2019(18167)
2018(18175)
2017(36109)
2016(19608)
2015(22049)
2014(22204)
2013(21688)
2012(19766)
2011(17777)
2010(17765)
2009(16136)
2008(15548)
2007(13334)
2006(11780)
2005(10238)
作者
(55047)
(45593)
(45139)
(43142)
(29215)
(21758)
(20607)
(17925)
(17400)
(16420)
(15647)
(15164)
(14387)
(14371)
(14110)
(14063)
(13646)
(13621)
(13050)
(12894)
(11277)
(11172)
(10948)
(10378)
(10173)
(10143)
(10104)
(10092)
(9169)
(8964)
学科
(74312)
经济(74225)
管理(57166)
(54201)
(44706)
企业(44706)
方法(34085)
数学(29537)
数学方法(29149)
(22023)
中国(20459)
(19844)
业经(16742)
地方(16426)
(16011)
农业(14582)
(13756)
贸易(13752)
(13360)
(13152)
理论(12662)
环境(12654)
(12548)
(12281)
(12130)
财务(12067)
财务管理(12048)
技术(11881)
企业财务(11423)
(11117)
机构
学院(271606)
大学(271446)
管理(112608)
(107343)
经济(104849)
理学(97823)
理学院(96776)
管理学(95235)
管理学院(94742)
研究(89580)
中国(65769)
(57425)
科学(55410)
(49553)
(44072)
(41547)
中心(40559)
研究所(40146)
业大(39968)
财经(39481)
(39311)
(36426)
北京(36423)
师范(36171)
(35921)
(33025)
农业(32294)
(31935)
经济学(30881)
财经大学(29273)
基金
项目(188584)
科学(148517)
研究(140770)
基金(136406)
(117491)
国家(116466)
科学基金(100672)
社会(87177)
社会科(82553)
社会科学(82533)
(73516)
基金项目(72800)
自然(65826)
自然科(64224)
自然科学(64212)
教育(64179)
自然科学基金(63030)
(61796)
编号(58914)
资助(56326)
成果(47867)
(41616)
重点(41445)
(40267)
课题(40009)
(38980)
项目编号(36234)
创新(36216)
教育部(35739)
科研(35647)
期刊
(117568)
经济(117568)
研究(81433)
中国(48195)
管理(40063)
学报(39659)
(38298)
科学(37949)
(35275)
教育(31168)
大学(30246)
学学(28349)
农业(26845)
(23545)
金融(23545)
技术(23152)
业经(20131)
经济研究(18224)
财经(17968)
问题(15239)
(15163)
图书(15123)
理论(14158)
科技(13298)
实践(13202)
(13202)
技术经济(12985)
现代(12880)
(12816)
资源(11768)
共检索到391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力  
近十几年来,我国小城镇的规模与数量随着地方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小城镇作为农村商品流通和城乡交换的集散中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基地,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相应地,关于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问题也正逐步受到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其中,小城镇洪涝灾害及其防洪除涝减灾体系的研究被视为保障小城镇经济持续发展并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而在全面、综合减灾工作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朝辉  王克林  熊鹰  许联芳  杨勋林  
自然灾害灾情受到灾害系统脆弱性和致灾因子风险性的共同作用,而脆弱性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的产物。同一致灾强度下,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降低灾害脆弱性可减轻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灾害脆弱性的研究对防灾抗灾具有重要的意义。洪涝灾害是湖南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根据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选取7项指标,应用数学模型来综合评估湖南省洪涝灾害的脆弱性,揭示洪涝灾害脆弱性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洪涝灾害脆弱性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这种分异规律与实际洪涝灾害情况具有一致性,说明本研究对该区防洪抗涝决策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俊锋  杨月巧  杨佩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超  丁向阳  
首先分析了城市洪涝灾害的严重性与形成机制,阐述建国以来河南省各主要城市洪涝灾害的实际灾情,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几点重要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先华  周蕾  高歌  吉中会  郭际  
作为恢复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承灾体的防灾减灾能力是评估灾害经济损失的重要参考因素。根据在里下河地区李中镇调研所得数据,绘制初始灾损率散点图,构建了初始灾损率曲线;然后考虑防灾减灾能力因素,绘制实际的灾损率散点图和拟合曲线。结果显示: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和农业区五类承灾体财产的淹没水深与灾损率均存在乘幂函数关系。2考虑防灾减灾能力因素后,洪涝灾害对不同承灾体的经济损失有所减少。住宅区财产在淹没水深3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34%,工业区在2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17%,商业区在3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24%,公共设施部门在2 m时经济损失减少了11%。防灾减灾能力因素对住宅区洪涝灾害经济损失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作为有关灾损率曲线研究的有益补充,结果可为类似地区城镇的防灾减灾决策及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杰庭  
(一)小城镇的发展与政策条件 目前,全球城市化水平已接近5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约42%。我国1999年城市化水平仅为30.9%,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国际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家计划今后10年,城市化水平每年增长0.8~1.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每年将有约1200万农民变成市民,以这样速度,2010年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3%左右,到2020年可达到52%,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英杰  查小春  
依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结合对洪涝灾害等级的划分,研究了渭河下游地区历史洪涝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农业方面的减灾措施。研究表明,渭河下游地区历史时期的洪涝灾害,尤其是特大洪水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渭河下游地区的农田、农作物和粮食产量等均产生有重大的影响。为此,各代王朝积极采取一系列防洪减灾措施,如修筑水利工程、完善的仓储体系等,以减少洪水带来的农业灾害损失及影响。这为在当前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气候水文事件频繁发生的情况下,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洪涝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建芬  王慧敏  张行南  
城市化改变了洪涝灾害风险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相应地,洪涝灾害的风险也随之加大了。在这种大环境下,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洪减灾对策来降低洪涝风险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笔者认为应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对策,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提高防洪堤的防洪标准、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提高城市广场和绿地的占地面积、铺设楼顶蓄水池和地下蓄水池,非工程措施方面主要包括做好防洪规划、加强防洪评价,进行洪涝灾害风险分析,加强洪水预报预警工作,普及城市居民的防灾意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雪  曹杰  
本文首先利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对多时期下巨灾债券的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再保险公司的分保成本及再保险费率问题;然后运用SPSS构建苏皖地区1981~2012年洪涝灾害的损失分布模型,结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完成洪涝巨灾债券的初步定价设计,为我国成功发行洪涝债券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中金  
本文在对河南省小城镇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讨论了小城镇在全省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了集中发展小城镇和重塑小城镇政府管理职能的建议,并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土地、户籍、财政金融、产业优化等方面的政策进行了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伟忠  杨桂山  陈爽  
城市空间增长直接改变地表不透水面、河流景观等洪涝孕灾环境,引起产汇流过程紊乱和涝灾发生。采用多源数据及GIS、实地勘测等多分析手段,基于洪涝孕灾环境特征变化视角,分析当前江宁开发区城市空间快速增长与涝灾频发的影响关系:开发区成立至今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10.34倍,水面率下降近50%;目前全区不透水率48.12%,主要建设用地平均不透水率超过70%;研究区城市空间增长直接驱动下用地不透水率及格局、径流路径与汇水区分布以及河流景观特征及行洪能力显著改变,最后分析提出产水量大、汇流集中且河流排洪差的主要洪涝孕灾环境敏感区,为用地布局的水文安全及洪涝预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翀  张乐飞  洪亮平  彭仲仁  
我国历来就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近年来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频发,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尤其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损坏严重。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我们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地在应对洪水灾害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梳理国内外小城镇建设中的洪水防治经验,然后针对现行城镇总体规划中应对洪水灾害的不足,从程序和内容两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编制建议,最后以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为例,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峰  吕慧华  许有鹏  
城镇化是人类改变地表最深刻、最剧烈的过程之一,针对平原区城镇化引起的洪涝加剧问题,以浙东沿海奉化江流域中下游平原为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形图资料获取1990~2010年间下垫面特征信息,从土地利用类型、河网水系和地面高程3个方面,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平原河网地区下垫面特征变化及其对区域洪涝调蓄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原区城镇化对下垫面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城镇不透水面的增加,径流系数的增大,同时城镇扩张过程中农田和水系转化为城镇用地,而后者具有相对较高的防洪标准,使得新建城区地面高程明显增大,河网调蓄能力亦呈不断减少趋势。洪涝模拟显示以上下垫面变化导致区域可调蓄洪涝的空间逐渐减少,洪涝风险程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瑞  汪锐  宋绍锋  
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乃至周边地区的小城镇造成了重创。因此,重建与改造地震灾区小城镇无疑是灾区重建的重头戏。对此,我们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灾区小城镇重建与改造规划之中,合理重构灾区城镇体系与产业布局,正确处理灾区小城镇重建与改造中的若干关系,努力重建与改造特色鲜明的新型小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