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8)
- 2023(6924)
- 2022(5580)
- 2021(5380)
- 2020(4582)
- 2019(10973)
- 2018(11192)
- 2017(21853)
- 2016(11772)
- 2015(13634)
- 2014(13712)
- 2013(13116)
- 2012(11732)
- 2011(10470)
- 2010(10678)
- 2009(9579)
- 2008(9205)
- 2007(8352)
- 2006(7347)
- 2005(6173)
- 学科
- 济(48898)
- 经济(48860)
- 管理(29388)
- 业(25906)
- 方法(22229)
- 企(20297)
- 企业(20297)
- 数学(20267)
- 数学方法(19749)
- 农(14719)
- 地方(14257)
- 中国(13758)
- 业经(10106)
- 农业(9685)
- 财(8824)
- 理论(8472)
- 学(8294)
- 制(7450)
- 发(7188)
- 环境(6956)
- 和(6933)
- 教学(6367)
- 技术(6342)
- 贸(6259)
- 贸易(6252)
- 易(5942)
- 划(5675)
- 地方经济(5593)
- 教育(5589)
- 银(5581)
- 机构
- 学院(153570)
- 大学(151217)
- 管理(60024)
- 济(56405)
- 经济(54856)
- 理学(51201)
- 理学院(50592)
- 管理学(49248)
- 管理学院(48969)
- 研究(48331)
- 中国(37604)
- 京(33830)
- 科学(30740)
- 财(25351)
- 江(24865)
- 中心(24469)
- 农(24028)
- 业大(23182)
- 所(22889)
- 范(22179)
- 师范(21989)
- 北京(21370)
- 研究所(20644)
- 州(20266)
- 财经(19673)
- 农业(18490)
- 技术(18456)
- 院(18381)
- 经(17735)
- 师范大学(17461)
- 基金
- 项目(105251)
- 科学(81968)
- 研究(78821)
- 基金(73074)
- 家(62912)
- 国家(62349)
- 科学基金(54172)
- 社会(47627)
- 社会科(44977)
- 社会科学(44962)
- 省(43138)
- 基金项目(38875)
- 教育(37594)
- 划(35958)
- 自然(35480)
- 自然科(34637)
- 自然科学(34629)
- 自然科学基金(33941)
- 编号(33935)
- 资助(30735)
- 成果(27074)
- 课题(24434)
- 重点(23517)
- 发(22877)
- 部(22212)
- 创(21572)
- 创新(20160)
- 年(20109)
- 科研(19876)
- 大学(19697)
共检索到233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廖和平
研究目的:构建一套系统的、动态的小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模型,寻求在总量约束下如何实现用地结构优化和供给速度合理化的配置方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法。研究结果: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解决了小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问题、建设用地结构配置以及小城镇建设用地供给速度问题。研究结论:小城镇建设规模要结合当地实际,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到优势产业或部门中去,发挥其最大综合效益。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小城镇 建设用地指标 配置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卫欣 邱道持
近年来,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和交易行为在重庆市绝大多数小城镇隐形地进行。为推动该市小城镇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小城镇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多层次、多样化、管理不规范的现状特征,并对小城镇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影响评价。最后,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小城镇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管理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 流转 小城镇 重庆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伟伟 柯新利
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是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划定城市发展边界的基础。传统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大多遵循趋势外推思路,忽略了城市发展阶段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差异。运用案例推理研究方法,采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建设用地及经济社会、资源禀赋因素构建案例库,预测了重庆市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结果显示:运用案例推理方法预测重庆市建设用地,其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08%,平均绝对误差和误差均方根分别为25.77和30.28;近期2020年和远期2030年重庆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分别为1653.03平方公里和2334.24平方公里。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需求预测 案例推理 重庆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明举,李敏,王燕林,李伟
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辐射的有关理论,以重庆市大足县为研究样本,选取了大足县22个小城镇的10项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小城镇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根据断裂点公式计算大足县小城镇的辐射半径,并绘制小城镇辐射的辐射区。依据小城镇经济辐射区的定量分析结果,划分不同范围辐射区的小城镇,为构建区域城镇体系和小区域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小城镇规划建设和行政区划调整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普遍的现实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鑫 姜海 范宇 赵勇 韩肖锋
研究目的:从经济增长贡献和人口用地公平出发,构建区(县)建设用地指标配置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南京市进行例证分析,为改进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提供思路与建议。研究方法:C-D生产函数、协调度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2006—2014年建设用地扩展对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低于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地区经济增长对土地总体依赖度持续降低;(2)不同区(县)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用地指标过度配置和配置不足现象并存,区际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率提升空间大;(3)从常住人口总量与建设用地总量来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鑫 姜海 范宇 赵勇 韩肖锋
研究目的:从经济增长贡献和人口用地公平出发,构建区(县)建设用地指标配置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南京市进行例证分析,为改进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提供思路与建议。研究方法:C-D生产函数、协调度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2006—2014年建设用地扩展对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低于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地区经济增长对土地总体依赖度持续降低;(2)不同区(县)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用地指标过度配置和配置不足现象并存,区际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率提升空间大;(3)从常住人口总量与建设用地总量来看,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公平性较高,但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变化率的关系显示建设用地指标地区间配置公平性需要提升。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与主体功能定位,兼顾经济效率与地区公平;(2)应引进价格竞争和绩效竞争,提升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宗会明 窦乾荣
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步入快速城镇化后期阶段后,县城及以上级别城市和乡村地区的空间扩张成为研究的热点,但针对小城镇镇区的研究重视有限。文章基于30 m精度下不透水面遥感数据,使用Theil指数、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对2000年以来重庆市内小城镇镇区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1)小城镇镇区面积平均规模远小于街道单元,镇区空间拓展与主城都市区、县城基本保持同向变动,同时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动特点;(2)小城镇镇区规模类型持续演化,从“宝塔型”向“橄榄型”小城镇镇区规模结构过渡,但是类型升迁速度较缓慢;(3)个体层面上小城镇镇区以中高水平下的低速增长为主,而且在各板块间小城镇镇区增长差距明显,主城新区成为区域差距持续扩张的主要贡献者;(4)自然环境、区位交通、人口经济及发展基础等对小城镇镇区时空格局演变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在不同地形幅度上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晶晶 张坤 魏朝富
重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和"地票"的实质都是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但两者在运行程序和增值收益分配上还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挂钩与"地票"的区别在于:(1)挂钩中耕地是采取"先占后补"的方式,而"地票"是采取"先补后占"的方式,"地票"对耕地的保护力度更大、保护效果更好;(2)挂钩指标只能是小范围的置换,不能突破项目区的范围,而"地票"指标能够大范围、远距离的置换,其落地范围受限小、城市建设用地更集中、布局更优化、对于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有效;(3)挂钩收益分配的主体包括农民、集体组织和当地政府,而"地票"收益主要是在农民和集体组织之间分配。因此,增减挂钩可以说是"地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邵丽亚 陈荣蓉 侯俊国 程飞 付凯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县域尺度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情况,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采用AHP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选择了地形、社会条件和生态安全3大类8个指标,建立了适用于浅丘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荣昌县中心城区生态景观格局和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布。结果表明:荣昌县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生态景观指数差异较大,但各种景观类型分布比较均匀。荣昌县中心城区适宜分布建设用地的面积大,未来城镇建设开发潜力大,其中最适宜和适宜开发的面积为1.288 55万hm2,占中心城区面积的34.85%;可适度开发的土地面积为1.0 59 878万hm2,占中心城区面积的28.67%。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杜志伟 李敏 何红 李伟 程靖
本文以重庆为例 ,分析了小城镇经济辐射区范围的形成受行政范围、自然条件、人口规模、城镇用地规模、经济结构、经济规模、交通和市场等八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指出小城镇经济辐射能力弱、辐射范围小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 辐射力 经济辐射区 重庆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春霞
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一种趋势,大城市近郊区的小城镇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作为联系城乡的纽带,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以上海市"一城九镇"的规划建设经验为参照,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寻求一种适合自身特色的重庆市近郊区小城镇开发建设模式。
关键词:
城乡统筹 重庆市 小城镇 规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况成泉 夏燕
重庆红色文化产业是依托重庆红色文化资源而进行红色文化产品生产与经营的产业。通过树立新型文化产业观,培育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氛围,构建以政府为主导,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多元投资主体共存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实现了城市地域性红色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完善。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产业化 建设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家冬 于宁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积极发展小城镇已成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小城镇能否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城市化问题。而各地区由于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差异,发展模式必然不同。黑龙江省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充分发挥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步伐的潜力。文章通过对大庆市肇州县小城镇发展基础条件及相关问题的分析,探索适合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小城镇 发展模式 城市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田
集体建设用地复合利用,对于缓解农村产业用地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重庆市集体建设用地复合利用模式,分析了复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复合利用 集体建设用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应绘
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消除或削弱现存的不和谐因素。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在定量分析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收入差距拉大对构建和谐重庆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缩小重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促进重庆社会和谐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大力提倡第三次分配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 收入差距 社会和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