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9)
2023(7447)
2022(6357)
2021(6121)
2020(5069)
2019(11858)
2018(11774)
2017(23305)
2016(12890)
2015(14512)
2014(14638)
2013(14173)
2012(13381)
2011(11948)
2010(12370)
2009(11432)
2008(11235)
2007(10372)
2006(9623)
2005(8714)
作者
(34937)
(29224)
(28756)
(27824)
(18695)
(13917)
(13248)
(11340)
(11117)
(10938)
(9969)
(9916)
(9493)
(9168)
(9157)
(8973)
(8677)
(8654)
(8459)
(8294)
(7372)
(7146)
(6991)
(6854)
(6604)
(6542)
(6521)
(6476)
(5905)
(5828)
学科
(48343)
经济(48283)
管理(34086)
(30302)
(22099)
企业(22099)
(19162)
地方(16770)
中国(16325)
方法(13277)
(13181)
农业(12440)
数学(11378)
数学方法(11104)
(10901)
业经(10816)
(10249)
土地(10012)
(9765)
(8501)
(8379)
贸易(8372)
环境(8317)
(7991)
(7771)
银行(7767)
及其(7673)
(7411)
(7254)
(7037)
机构
学院(169448)
大学(166452)
(66800)
经济(64894)
管理(62847)
研究(61112)
理学(51444)
理学院(50763)
中国(50302)
管理学(49822)
管理学院(49486)
(40020)
科学(36271)
(34366)
(30738)
(30039)
中心(29980)
(29102)
研究所(26922)
北京(26413)
(25611)
师范(25466)
财经(24724)
业大(23997)
(23899)
(22722)
农业(22157)
(22157)
(22066)
师范大学(20160)
基金
项目(104345)
研究(82335)
科学(81274)
基金(71869)
(61035)
国家(60393)
科学基金(51571)
社会(49620)
社会科(46684)
社会科学(46671)
(41674)
基金项目(37853)
教育(37358)
编号(36280)
(35261)
自然(32119)
自然科(31234)
自然科学(31228)
成果(31129)
自然科学基金(30619)
资助(29363)
课题(26427)
(24153)
重点(23262)
(22478)
(22086)
(21164)
(20727)
项目编号(20369)
规划(20052)
期刊
(88966)
经济(88966)
研究(57404)
中国(45428)
(28495)
(26294)
教育(24895)
管理(23063)
科学(21959)
(21317)
金融(21317)
学报(21046)
农业(18932)
大学(16325)
技术(15728)
业经(15598)
学学(14455)
问题(12184)
经济研究(12097)
图书(11878)
财经(11434)
资源(10480)
(9946)
(9573)
(9079)
(9068)
书馆(8991)
图书馆(8991)
现代(8630)
(8626)
共检索到288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瑞祥,周生路,邹勇刚,彭补拙  
小城镇建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利用问题。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正负面影响。以南京市为例 ,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并对兼顾小城镇健康发展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对策及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峰  冯长春  
研究目的:梳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提出适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的土地利用政策。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论:结合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应重点在土地整治、产业集聚、结构调整、筹资融资、农民利益保护、长效管理等方面进行土地利用政策方面的积极探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任任  周寅康  
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巨大,乡镇企业占地比例过高;二是城镇发展过程中侵占耕地数量大,且发展速度快;三是在土地高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非农建设用地的利用率低,存在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四是在非农建设用地发展过程中,违法使用土地的现象十分普遍。并提出了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加强土地管理及完善土地立法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玮轩  杨惠  方斌  
研究目的:从居民的通勤行为特征中寻求小城镇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路径,为产城融合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构建通勤流矩阵,运用Arc GIS路径分析测算通勤距离,并通过缓冲区分析通勤距离在空间上的特征,并与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建立通勤距离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通勤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小城镇通勤方式以便捷型工具为主,通勤高峰集中于上下班,通勤距离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短距离占比增大。主要结论: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区域,短距离通勤集聚更具有"同心圆"特征,核心力更强。工业化带动的聚集结构呈现出"条带形"态势,与区域工业布局结构有较密切的关系,也与城镇化和工业化扩增融合有关。短距离通勤集聚区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由"双核"向"单核"结构发展,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方玮轩  杨惠  方斌  
研究目的:从居民的通勤行为特征中寻求小城镇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路径,为产城融合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法:构建通勤流矩阵,运用Arc GIS路径分析测算通勤距离,并通过缓冲区分析通勤距离在空间上的特征,并与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建立通勤距离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通勤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小城镇通勤方式以便捷型工具为主,通勤高峰集中于上下班,通勤距离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短距离占比增大。主要结论: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区域,短距离通勤集聚更具有"同心圆"特征,核心力更强。工业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金明  
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探讨了模型设计的程序,并应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南京市2000年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优化设计,对资源的影子价格和模型的灵敏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云清  
小城镇规划是两区规划中的重点,但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的小城镇规划存在着重视不够、缺乏特色、资金不足、理念落后、建成规模与预测人口规模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城镇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文章以南京市六合区新集镇为例,从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着眼,提出了小城镇规划中创新的内涵、意义、原则、目标及实施的手段与措施,旨在推进我国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美球  吴次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柳  陈江龙  高金龙  
城市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关注的热点。以南京市为例,测度了城市空间结构紧凑度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探讨二者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南京市2002、2007和2012年的城市空间结构均属于较不紧凑状态,且呈下降趋势;"中心区"紧凑度高,且呈上升趋势,城市内部填充与城市外围蔓延扩张现象并存。(2)2002~2012年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属于中等水平,且呈下降趋势,南京市各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差异明显。(3)城市空间结构紧凑通过距离和交通可达性来影响城市内部要素在空间的分布,最终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基于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城市内部空间合理组织,尤其是加强对交通设施的投入,促进城市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与流通,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京涛  周生路  吴绍华  
城市的扩张与道路交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道路建设造成了城市景观的破碎化,使城市景观呈现不同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并且这种空间异质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1989、1999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数据,以南京市为例对道路交通网络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关系进行了不同层次和尺度的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8年近20a来,南京市城市空间形态扩展迅速,建设用地面积从1989年的100.3km2增加到2008年的684.7km2;在不同时期,南京市城市化过程表现出不同的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和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由道路交通建设造成的局部区域的景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潘浩之   施睿   蔡子攀   黄贤金  
文章以南京市为例,探索基于多源空间大数据“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城市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源。通过自上而下地从宏观层面分析统计数据,将碳排放总量分配到城市不同区域,进而自下而上地从居民建筑、产业活动和交通等排放活动出发,计算出具体地块的碳排放。研究旨在为南京的生态空间、紧凑用地、绿色行为、结构优化、产业新城等方面提供国土空间规划支持,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伟峰  王亚华  项灵志  
为了克服利用统一分类模型难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的问题,为土地利用/覆被定性、定量信息的提取提供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提取方法,将分层信息提取法和基于知识规则的信息提取方法相结合,基于对南京市都市区的土地利用时空特点和研究区TM影像数据中各地类波谱信息的分析,结合了地类提取指数模型、DEM数据、城市建成区边界等,充分利用地学先验知识,设计了一套土地信息分层提取的流程,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提取。利用该方法对2012年南京市都市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达到了88.67%,Kappa系数达到了0.85。实践证明,基于知识与规则的土地利用信息分层提取方法提取精度较高,适用性强,对其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  蒋依依  李正国  张小飞  李卫锋  岳隽  
作为衡量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四方面建立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各效益子系统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对南京市江宁区2003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区总体土地利用效益适中且基本协调,但各乡镇间土地利用效益及其协调性的区域差异显著。依据各乡镇土地利用总效益及其协调度的聚类分级,可将全区划分为土地利用高效协调区、高效基本协调区、高效不协调区、中效协调区、中效基本协调区、中效不协调区与低效基本协调区等七大土地利用效益类型区,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的空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燕守广  李辉  李海东  张银龙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功能极其重要或生态环境极为敏感/脆弱的区域,是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以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覆被和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2015年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内不同类型土地利用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水域、人工表面、湿地和草地,其中林地面积最大并逐年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2000—2015年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平均值为53.83,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处于亚健康水平,并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3)陆域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植被覆盖度较大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较高,相反,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相对较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艳君  姜彤  吕宏军  
近20年来,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与城市化相关的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同样的环境问题。为了研究南京市的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1987、1998、2000年的三期遥感数据,通过分层分类的方法对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专题信息提取,结合GIS技术,获得研究区1987-1998,1998-2000年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据此全面分析了南京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13年来,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以大量蚕食耕地而显著增加,年均增幅达到1.92%;耕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