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7)
- 2023(5691)
- 2022(5105)
- 2021(4662)
- 2020(4258)
- 2019(10087)
- 2018(10042)
- 2017(19907)
- 2016(11105)
- 2015(12847)
- 2014(13197)
- 2013(13337)
- 2012(12309)
- 2011(11083)
- 2010(11200)
- 2009(10480)
- 2008(10524)
- 2007(9925)
- 2006(8408)
- 2005(7518)
- 学科
- 济(48103)
- 经济(48044)
- 管理(28698)
- 业(28641)
- 方法(24257)
- 数学(21990)
- 数学方法(21822)
- 企(21254)
- 企业(21254)
- 农(15092)
- 财(13589)
- 中国(12709)
- 地方(10530)
- 农业(10020)
- 贸(9573)
- 贸易(9573)
- 制(9557)
- 学(9537)
- 易(9278)
- 业经(8919)
- 银(7501)
- 银行(7472)
- 行(7080)
- 务(7068)
- 财务(7055)
- 财务管理(7032)
- 和(6976)
- 企业财务(6605)
- 融(6514)
- 金融(6512)
- 机构
- 大学(162910)
- 学院(162557)
- 济(68159)
- 经济(66588)
- 管理(61864)
- 研究(55289)
- 理学(53022)
- 理学院(52432)
- 管理学(51554)
- 管理学院(51255)
- 中国(41574)
- 科学(34836)
- 京(34216)
- 农(32953)
- 财(31230)
- 所(29236)
- 业大(26877)
- 研究所(26569)
- 中心(26376)
- 农业(26240)
- 江(25504)
- 财经(24701)
- 经(22332)
- 北京(21488)
- 经济学(21399)
- 范(21028)
- 师范(20824)
- 州(19878)
- 经济学院(19553)
- 院(19172)
- 基金
- 项目(106516)
- 科学(82253)
- 研究(76227)
- 基金(76177)
- 家(66944)
- 国家(66389)
- 科学基金(55478)
- 社会(47689)
- 社会科(45140)
- 社会科学(45122)
- 省(42160)
- 基金项目(40961)
- 自然(35846)
- 划(35754)
- 教育(34960)
- 自然科(34950)
- 自然科学(34931)
- 自然科学基金(34300)
- 编号(31631)
- 资助(31512)
- 成果(25513)
- 重点(24181)
- 部(24036)
- 发(23422)
- 课题(21633)
- 创(21405)
- 科研(20883)
- 计划(20247)
- 创新(20124)
- 教育部(20022)
共检索到237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思美 王晓明 李慧民 张媛媛
基于西部三省区的调查样本,对小城镇居民对排水设施提升的支付意愿进行研究。基于612份问卷资料,利用二元Logit模型对小城镇居民提升排水设施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54%的小城镇居民愿意为提升排水设施进行支付。其中,是否接受过排水知识宣传、受到水污染等因素能够稳定地影响全部居民,包括从事农牧业的居民与其他职业居民的意愿;年龄对非农牧业居民的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健康状况与排水设施建设情况对全部居民的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不同职业的居民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和平 奚剑明 陈玥卓
城镇居民对环境治理的边际支付意愿是社会环境偏好最为直接的度量参数,也是环境制度改革和细则政策出台的基础依据。本文使用1994—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选择居民环境偏好的指标度量,对影响中国城镇居民环境偏好指标的主要因素分析发现,居民收入水平、环境污染程度、地区城镇化水平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等因素与城镇居民对环境的偏好程度存在相关关系,可作为居民优质环境支付意愿的度量基础。根据测算,若年均减少1 t工业废气排放,中国居民边际环境改进的支付意愿为0.21元。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处在较低的环境支付意愿水平上。本文创新性地引入环境偏好概念,使用中国各省居民对环境的信访数据作为衡量消费者对环境偏好程度的代理变量,通过测算城镇居民对环境治理的边际支付意愿,为政府进行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决策提供了可量化的政策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智 武拉平
本文利用选择实验方法,通过RPL和LC模型分析城镇居民对猪肉的品牌、"绿色"认证、饲料添加剂信息标签和动物福利4个质量安全属性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显示,城镇居民对"绿色"认证有最高的支付意愿,其次为知名品牌和饲料添加剂信息标签,对动物福利的支付意愿最低。因此,基于需求驱动的保证质量安全的市场措施非常必要,包括准确可靠的"绿色"认证和可信的产品品牌,以及信息充分真实的产品标签;引导民众更多关注动物福利是当前政府应该关注的另一方面,居民对其支付意愿以及将其付诸生产实践也基于此。
关键词:
属性 选择实验 偏好 支付意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中国西北部地区可持续土地利用研究中澳课题组 张蕾 张志涛 谢晨
黄土高原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后,工程区生态效益显著。本研究采用非市场评估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对北京、西安、安塞三地606户城镇居民的生态支付意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较强,十分关注退耕还林等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半数以上的受访者愿意为退耕农民进行义务支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道元
通过对安徽625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使用二元选择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中小城镇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51.7%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定居在中小城镇,性别、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耕地是否流转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定居中小城镇意愿的重要因素;而年龄、工作稳定性、配偶的务工地点、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因素则无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了加强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快土地流转等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定居 市民化 中小城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强 张承辉 姜文超 魏武强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能力建设水平较低,所需环境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城镇供水)建设技术不能照搬国外或东部发达地区现有的技术,为了深入了解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现状与技术总体需求状况,开发适合中国西部小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经济适用技术,论文对西部30余个小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适合中国西部小城镇社会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的拟选经济适用技术,以期为技术开发和集成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成 方向明
基于全国2501个消费者样本,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法,应用随机参数模型和潜在类别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偏好及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产品监督检查信息、可追溯信息、他人评价信息、质量安全事件信息、质量安全知识等信息可提高消费者效用水平;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为他人评价信息和质量安全知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偏好存在异质性。所以,应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可追溯信息供给;逐步实现差异化、多元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应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真实性与服务的及时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学国 任建超 韩青
利用针对北京市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采用多元条件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生鲜猪肉的不同质量安全特征的偏好和支付意愿。结果表明:对猪肉产品的不同质量安全特征进行标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北京市城镇居民对生鲜猪肉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生鲜猪肉通过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柔嫩度较好,对生鲜猪肉具有无瘦肉精和兽药残留的质量安全标识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最低。据此提出:中国应加强生鲜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政府监管部门应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识的申请和使用行为,确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同洋 靳乐山 靳宗振 黄谦
运用双边界二分式意愿调查法(CVM),评估作为北京生态涵养区的延庆县生态保护和建设对改善北京大气质量的价值。调查结果显示,1055份有效问卷中,46.8%的受访者有支付意愿,单边界下居民的支付意愿为404.341元/户/年,双边界下为283.905元/户/年,分别占居民家庭收入的0.27%和0.19%。支付意愿受受访者月收入、是否去过延庆、对植树造林作用的认知、对北京大气质量的主观认识、性别等因素影响。研究同时发现,人们存在对大气保护的认识与行为偏差和对公共物品"搭便车"的可能。双边界二分式评估的结果低于单边界评估结果,双边界95%的置信区间范围显著小于单边界同比例置信区间范围,说明双边界评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凌云 黄永明
运用主观幸福方法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居民对改善二氧化硫污染和烟尘污染的支付意愿分别为2148.55元和2473.88元。为减少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居民愿意支付353.41元。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大气污染 环境价值 支付意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鹏军 刘迪
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城乡规划学和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理论研究议题,也是科学制定促进小城镇发展政策、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关键。学术界普遍认为基础设施缺乏是制约中国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支撑这一论断的一手调查研究仍属空白。本文采用全国121个镇的调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整体水平及其地域性差异和规模类型差异性,以及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作用,但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②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存在地域差异,东北地区的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比其他地区更加紧密;在远离大城市的小城镇,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度要比距离大城市较近的镇更强;③不同人口规模和功能类型的镇二者相互作用强度也有所不同,人口规模较小和较大的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联系比人口规模中等的镇更加紧密;商贸主导型镇二者相互关联强度较高,而工业主导型镇较弱;④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中低发展水平的协调,即低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和低发展水平的社会经济状况并存;但高发展水平协调发展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到特大城市距离适中的镇;距离特大城市较近或者较远都会导致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低发展水平的协调;⑤在导致低发展水平协调的机制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所产生的作用要强于社会经济发展不足所产生的作用,这在东部地区小城镇和大城市近郊小城镇表现得较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小城镇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杨 秦定 马凌
完善的基础设施会有效地加速小城镇的发展。PPP模式是吸引私营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途径。本文以实例为基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PPP融资模式,尤其是对PPP模式中怎样控制风险作了较深入的阐述,在对如何推广PPP模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尝试给出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型。
关键词:
PPP模式 小城镇 基础设施融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长青 钱文荣 翟印礼
文章利用1995~2006年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总量和每镇平均量两个层次,测算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人口非农化的关系,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人口非农化的贡献弹性。研究发现,无论从全国总量层次还是从镇均层次看,公共投资对非农人口贡献效率均呈中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特点。从贡献弹性看,全国总量贡献弹性变化小于镇均贡献弹性,二者贡献弹性均呈下降趋势。建议当前国家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在中部地区,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人口非农化发展;西部地区通过撤乡并镇,扩大小城镇规模,以提高其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和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莹 白墨 张巍 杨开忠 王学军
本文旨在用统计的方法 ,分析影响北京市居民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而付费的支付意愿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对被调查者支付意愿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家庭收入 ,其次是年龄、家庭人口数和教育水平。其中 ,收入和教育水平对支付意愿的影响为正 ,年龄和家庭人口数的影响为负。对调查范围内八个行政区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均值比较显示 ,这八个区居民的支付意愿没有显著性差异。本文的结论是 ,提高收入水平和环境意识水平 ,是提高公众为改善环境质量而付费的支付意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环境意识 北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青 吴婕
本文在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2006年8月对2.8万余户城镇常住居民进行住房需求问卷调查所获数据的基础上,对上海城镇居民购房的期望价格进行分析,从而对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态势进行判断,为经济预测和政策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期望价格 购房单价 需求层次 房价收入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