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4)
2023(7811)
2022(6723)
2021(6275)
2020(5511)
2019(13278)
2018(13075)
2017(25514)
2016(14156)
2015(16139)
2014(16361)
2013(16438)
2012(15408)
2011(13798)
2010(13759)
2009(12812)
2008(12716)
2007(11627)
2006(9987)
2005(8872)
作者
(40934)
(34639)
(34403)
(32892)
(21978)
(16755)
(15978)
(13583)
(13030)
(12233)
(11862)
(11625)
(11027)
(10978)
(10850)
(10781)
(10578)
(10118)
(10064)
(10053)
(8631)
(8513)
(8416)
(7925)
(7877)
(7792)
(7779)
(7663)
(7078)
(6983)
学科
(60191)
经济(60137)
管理(34890)
(34600)
方法(27032)
(25309)
企业(25309)
数学(24294)
数学方法(24077)
(19752)
地方(17865)
中国(15415)
(14555)
农业(13472)
(12357)
业经(11898)
(10573)
贸易(10571)
(10313)
(10134)
环境(8858)
(8654)
(8204)
财务(8184)
财务管理(8157)
地方经济(8112)
(7895)
银行(7874)
(7852)
金融(7849)
机构
学院(198374)
大学(198290)
(79152)
经济(77240)
管理(74689)
研究(67685)
理学(63962)
理学院(63115)
管理学(62031)
管理学院(61636)
中国(51378)
科学(43313)
(42709)
(37980)
(36468)
(34689)
中心(33210)
(32342)
业大(31705)
研究所(31540)
农业(29867)
财经(28610)
(28311)
师范(28071)
(26912)
北京(26674)
(25718)
经济学(24341)
(24324)
(22847)
基金
项目(133139)
科学(103358)
研究(97234)
基金(94496)
(82386)
国家(81659)
科学基金(69059)
社会(59968)
社会科(56620)
社会科学(56598)
(53419)
基金项目(51518)
(44936)
自然(44787)
教育(44337)
自然科(43642)
自然科学(43627)
自然科学基金(42826)
编号(40603)
资助(37855)
成果(32990)
重点(30013)
(29882)
(29158)
课题(28261)
(27119)
科研(25906)
创新(25437)
大学(24787)
计划(24558)
期刊
(89390)
经济(89390)
研究(56901)
中国(40142)
(34564)
学报(31934)
(29433)
科学(29129)
大学(23270)
管理(23108)
农业(22904)
学学(21766)
教育(20122)
(17801)
金融(17801)
技术(17210)
业经(15188)
财经(13495)
经济研究(13235)
问题(12852)
(12662)
(11500)
资源(11462)
图书(10652)
(10632)
技术经济(9933)
理论(9771)
统计(9255)
(9214)
实践(8928)
共检索到295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成树  吴次芳  白雪华  
地价是一个区域内多种因素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瞬间量化。小城镇因为区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决定其地价有着自身的变化规律,本文以温州市泰顺县为例,从影响小城镇地价变化的内在因子(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产业结构、乡镇企业等)出发,初步探析小城镇地价演化的机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双玲  杨青山  刘继斌  
运用新区域地理学研究区域问题的地方性体系框架,从“人”、“社会结构”及其演变的角度解析温州市小城镇产业兴起与发展问题。认为温州市小城镇产业发展得益于其地方历史及由此形成的地方文化传统、社会网络,地方个体行为者的手工技能和经商能力,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产业发展的优越制度和市场环境空隙;并且认为温州市小城镇产业发展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个历史地理过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兴华  钟业喜  李建新  黄洁  
在通过可达性方法确定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范围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从人口、经济及社会3个子系统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2001、2006及2011年3个时期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运用空间自相关对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演变进行分析并分类,利用回归分析对各类型县域进行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综合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但各地区间的发展速度差异明显;在子系统演化过程中,以经济城镇化的快速演进为主要特征,其次为社会城镇化,最后为人口城镇化过程。(2)综合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率与城市等级规模、交通及产业结构转型密切相关;各子系统在空间格局演变进程中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子系统变化率间具有明显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占岐  杨俊  余强  
研究目的:探索小城镇群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方法,科学测算小城镇群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基准地价,为小城镇群基准地价评估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运用区域土地分等原理将同一区域的小城镇作为一个整体,即小城镇群统一研究,以镇为单元,构建指标体系对各个小城镇进行分等,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地价与分等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较好地测算各类用地基准地价。研究结论:研究提出的方法不仅克服了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资料缺乏等问题,而且将同一区域的小城镇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使不同小城镇之间地价具有可比性,对规范区域土地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剑  邓良基  严洁  夏建国  姚兴柱  
本文结合四川省广汉市 7个小城镇开展的基准地价评估工作 ,对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路线和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以期对解决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静  李冬梅  周强  张丽芳  濮励杰  
研究目的:借助GIS分析方法对多时点商业基准地价空间变化开展研究,揭示区域城市商业地价空间变化特征与基本规律,探索变化规律的原因。研究方法:IDW空间插值,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论:(1)上升幅度区区段与其所在的商业用地级别基本呈正比,高幅度区在城区中心,商业地价变动幅度与距市中心距离高度敏感;(2)在商业地价的变化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起主要作用;(3)商业地价总体呈上涨的趋势,多中心商业格局趋势会加强,但不同区域各具特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冠戎  
均质地域法评估小城镇基准地价是宜选用的方法张冠戎当前,全国各城镇基准地价的评估工作,正在全面开展。研究和探索适用于占全国城市总数90%以上的中小城镇的土地估价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笔者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市建成区土地估价工作的实践,就小城镇土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明举,李敏,王燕林,李伟  
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辐射的有关理论,以重庆市大足县为研究样本,选取了大足县22个小城镇的10项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小城镇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根据断裂点公式计算大足县小城镇的辐射半径,并绘制小城镇辐射的辐射区。依据小城镇经济辐射区的定量分析结果,划分不同范围辐射区的小城镇,为构建区域城镇体系和小区域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小城镇规划建设和行政区划调整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普遍的现实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建超  吴群  钱畅  
研究目的:研究地质灾害对城镇住宅地价的影响及城镇住宅基准地价的地质灾害因素修正系数编制。研究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网格地价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基于兰州市1621个住宅地价调查样点数据的分析显示,地质灾害隐患可导致土地价值的降低,但作用程度在不同土地级别、不同空间位置存在差异,地质灾害对地价产生负作用的极值易出现在各类洪道、沟坡地带;运用兰州市公开出让住宅用地数据进行验算,将网格地价模型和GWR模型法得出的修正系数应用于兰州市基准地价修正法评估,验算结果基本符合兰州市地价实际情况,网格地价模型的验算结果较GWR模型更为平稳。研究结论:地质灾害因素修正系数的空间量化,有助于提高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学玉  李世平  朱佳  
基于一项对400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运用三个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异地歧视对外来民工工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异地歧视对外来民工白领职位的获得、工作薪酬以及薪酬满意度均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还发现教育与工作经验这两类人力资本因素对农民工的工作影响显著,尤其教育水平对农民工白领岗位获得、工作薪酬及薪酬满意度均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云有,周国华  
:我国大多数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方法选用不当 ,导致评估结果普通偏低 ,造成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本文根据株洲市基准地价成果更新的实践 ,研究了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方法 ,提出了城镇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路线 :以土地定级为基础 ,以成本逼近法对城镇边缘地区工业用地基准地价作成本控制 ,根据住宅用地基准地价的变化规律测算工业用地基准地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学东  王占岐  杨俊  罗长林  
利用GIS格网法分析武汉市中心城区不同时点的商业基准地价变化情况,得到商业基准地价变化的系列空间分布图,对比分析其时空特征,并探索商业地价时空差异规律,最后利用基于时间序列的灰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商业基准地价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增长幅度逐年上升,在呈现出明显圈层分布的同时也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并且武汉市中心城区地价有着从饱和区逐渐向增长区和潜力区发展的趋势;城市商业基准地价演变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达状况、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流动共同驱动的结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宏  邓良基  吴金涛  
本文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成都市双流县1996年~2003年的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研究采用斑块总面积、破碎化指数和分维数对县域各景观要素进行动态分析,引入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区域破碎度和城市化指数研究县域内4个代表性乡镇的综合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城市化的发展,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会生产时空上的变异: ①同一区域在不同时期景观格局呈现有规律的变化。1996年~2003年,水田和菜地的斑块总面积在不断下降,而城镇居住用地和工矿用地的面积却不断上升;所有斑块要素的破碎化指数除了城镇居住用地,均为下降;河流和交通廊道的分维数最大,是由于它具有最复杂的斑块形状; ②不同区域在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佳蓉   何杰   屈国兴   侯嘉烨   王恒恒  
【目的】探究银川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子,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研究区2000—2020年植被生长季的Landsat-05/TM、Landsat-07/ETM和Landsat-08/OLI系列数据集,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统计分析该区域近21年的绿度、湿度、干度、热度指标,从而构建研究区遥感生态指数,结合空间自相关探究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地理探测器分析遥感生态指标、自然和社会等12个因子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近21年来,银川市生态环境质量呈“上升-下降-缓慢上升”的趋势,在2000—2007年呈上升状态,生态环境变好区域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及外围区域和灵武市北部;2007—2013年有所退化,退化区域主要分布于银西高速铁路以东的丘陵地区和宁东地区;2013—2020年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区域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洪积扇、月牙湖及灵武市马家滩地区。银川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空间分布呈聚集性,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三区两县的林场和农田区域,低-低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灵武市的丘陵和戈壁滩等地区。NDVI与WET对生态环境质量起正向作用,NDBSI与LST对其起负向作用。【结论】单因子探测中,遥感生态指标NDBSI对生态质量影响最大,自然社会因子中高程、PM_(2.5)和GDP是主要影响因子。交互探测显示,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协同增强,遥感生态指标中NDBSI和LST对生态影响程度较高,自然社会因子中高程、聚落聚集度、GDP、PM_(2.5)以及夜间灯光对银川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珂  杨敏  
循环经济是有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模式。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是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兰州市小城镇发展现状、类型及特点的分析总结,提出兰州市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的一般模式,并以兰州市金崖镇为例,结合金崖镇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现状特点,构建金崖镇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