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3)
- 2023(5627)
- 2022(4685)
- 2021(4084)
- 2020(3148)
- 2019(7180)
- 2018(7091)
- 2017(13496)
- 2016(7328)
- 2015(8152)
- 2014(8322)
- 2013(8224)
- 2012(7851)
- 2011(7343)
- 2010(7582)
- 2009(6844)
- 2008(6688)
- 2007(6139)
- 2006(5840)
- 2005(5620)
- 学科
- 济(38951)
- 经济(38914)
- 业(17429)
- 地方(17427)
- 管理(16140)
- 中国(15966)
- 农(12605)
- 企(11148)
- 企业(11148)
- 发(10404)
- 业经(9867)
- 地方经济(9501)
- 农业(8917)
- 发展(8106)
- 展(8087)
- 融(7693)
- 金融(7692)
- 方法(7679)
- 银(7459)
- 银行(7451)
- 行(7379)
- 环境(6641)
- 数学(6269)
- 制(6229)
- 数学方法(6226)
- 学(6120)
- 贸(6090)
- 贸易(6080)
- 易(5762)
- 技术(5705)
- 机构
- 学院(104970)
- 大学(101182)
- 济(45384)
- 经济(44340)
- 研究(43066)
- 管理(35938)
- 中国(33076)
- 理学(29169)
- 理学院(28741)
- 管理学(28324)
- 管理学院(28114)
- 科学(25518)
- 京(23431)
- 所(22531)
- 财(20432)
- 研究所(20023)
- 农(19363)
- 中心(18998)
- 江(18283)
- 范(16670)
- 师范(16518)
- 北京(15647)
- 院(15576)
- 州(14966)
- 财经(14956)
- 省(14950)
- 农业(14594)
- 业大(14070)
- 经济学(13630)
- 经(13406)
- 基金
- 项目(63134)
- 科学(49397)
- 研究(49261)
- 基金(42845)
- 家(36895)
- 国家(36494)
- 社会(31295)
- 科学基金(30604)
- 社会科(29635)
- 社会科学(29632)
- 省(26819)
- 基金项目(22321)
- 划(21762)
- 教育(21418)
- 发(21187)
- 编号(20584)
- 发展(17532)
- 自然(17295)
- 展(17206)
- 成果(17172)
- 资助(17059)
- 自然科(16841)
- 自然科学(16838)
- 自然科学基金(16487)
- 课题(15702)
- 重点(14573)
- 创(13145)
- 部(13027)
- 年(12798)
- 国家社会(12622)
共检索到182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冯广京
小城镇发展需要引导冯广京小城镇需要发展。小城镇发展更需要引导。发展小城镇,谈了很多年,实践了很多年,但真正的发展则得利于近几年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给小城镇发展创造了一个契机,消除了长期困扰小城镇发展的经济难题。于是,小城镇空前发展。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乃贵 刘玉杰 张晓玲 冉启丰 王玲
引导小城镇地改健康发展──关于小城镇地改的调查与思考(下)张乃贵,刘玉杰,张晓玲(执笔)冉启丰,王玲小城镇地改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具有多种目标取向、多种模式并存的特点,需要加强宏观指导。我国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在农村经济和社会中担负着多重功能,这就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农村非农产业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政策》课题组
一、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 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我国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的大规模的民工流动、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等现象都与它直接相关。 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左右,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平均每年吸纳400万~500万人,滞留在农业的每年增加500万~600万人。这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今后还将在目前1.7亿人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这相当于全国517个城市的城区人口总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华
当前小城镇的畸形发展,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错误理解所致,地方政府的错误决策导致小城镇发展一哄而上,重点不突出,并且其态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认为加强包括各级政府官员在内的全体人民的规划意识教育;进一步深化规划和尊重规划的法律地位;吸纳广大居民参与、监督城镇建设;健全相关法规,确实加强对建设发展的管理,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发展小城镇的根本之道。
关键词:
小城镇发展 决策失误 政府职责 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费孝通
一、小城镇的由来 小城镇在当前中国的语言里已成了一个通用的名词,它指正在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社区。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的社区里,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由农民以亲属关系组成的农户。若干农户聚居在一地构成一个村落。各地村落的大小不同,少至几户,多至几百户。这些由客观条件形成聚居的村落,称作自然村。为了行政上的便利,常把若干较小的自然村合在一个行政系统里称作行政村(在公社时期一个行政村相当于一个生产大队)。若干行政村组成一个称作乡的行政单位(在公社时期乡相当于一个公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阳红
本文针对小城镇发展面临的三方面的土地问题 ,即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短缺与小城镇发展的矛盾、土地制度对发挥小城镇集聚效益的影响等 ,提出了包括要正确处理土地规划与其他各类规划的关系、通过土地整理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和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等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小城镇发展 土地问题 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蔡建霞 魏艳
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园区等的概念、内容、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小城镇发展生态工业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即包括小城镇生态工业链的设计,推行清洁生产,结合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小城镇特色生态工业园区和实施工业企业绿色管理等。最后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生态工业的若干对策:制定小城镇生态工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规划;调整优化小城镇工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小城镇生态工业技术和信息支撑体系;探讨小城镇生态工业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新建
近年来,中国小城镇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小城镇功能理论的探讨也日益得到重视。然而,以往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小城镇外部功能问题,即偏重对小城镇在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一般分析,忽视对城镇类别和自身功能的深层探讨。在实践中又过于强调单一的发展模式和城镇个体功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军 鲁奇 张敬东 杜红茹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新疆小城镇发展分析,提出新疆小城镇数量及其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小城镇在新疆农村城镇化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忆邵
文章讨论了小城镇崛起的充分条件,指出"就地城镇化"模式不能作为普遍经验来推广;产业培育是小城镇的立镇之本,必须重视小城镇的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需要"先予后取"的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辩证地看待部分"空心村"的衰落问题,不能将农业人口的减少误认为是农业衰退的标志,也不能将部分村庄的衰落错误地归咎为城镇化道路或城市化政策的失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慧 李智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亟待解决近3亿农民工市民化、近2亿新增城镇人口"去向何处"、近7亿劳动力在城市可持续就业以及城市建设品质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差距较大、城市治理严重滞后五大战略问题。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中国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变化以及服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战略要求,加快向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转变,围绕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稳定城市可持续就业、城市品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五大领域实现战略性突破。为此,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实施新市民美好安居城镇、"强圈构群筑底"、城市发展动能阶梯式接续、"未来城市"建设和数字赋能的城市治理现代化五大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凯
一、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是影响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城市化的步伐却大大落后于工业化的步伐。我国工业化的程度已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而我国城市化水平却仍相当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我国城市化速度比工业化速度落后10个百分点以上,由此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影响我国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影响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影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这已成为在未来15年内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民忠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化作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实际上是农村人口集聚及其经济活动的非农化过程,是向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而小城镇的建设及其发展,是基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所选择的加快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