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95)
- 2023(16983)
- 2022(14523)
- 2021(13567)
- 2020(11238)
- 2019(25502)
- 2018(25519)
- 2017(48700)
- 2016(26706)
- 2015(29856)
- 2014(29684)
- 2013(29211)
- 2012(26933)
- 2011(24307)
- 2010(24372)
- 2009(22426)
- 2008(21300)
- 2007(18675)
- 2006(16556)
- 2005(14670)
- 学科
- 济(108675)
- 经济(108563)
- 管理(72820)
- 业(67563)
- 企(53592)
- 企业(53592)
- 方法(41799)
- 数学(35724)
- 数学方法(35321)
- 中国(32608)
- 地方(32203)
- 农(31940)
- 业经(25707)
- 财(25575)
- 学(23186)
- 农业(21728)
- 制(19400)
- 环境(18357)
- 贸(18228)
- 贸易(18210)
- 易(17518)
- 和(17177)
- 理论(16965)
- 银(16792)
- 银行(16751)
- 技术(16698)
- 地方经济(16669)
- 融(16323)
- 金融(16320)
- 发(16213)
- 机构
- 学院(364169)
- 大学(362575)
- 管理(141795)
- 济(141760)
- 经济(138403)
- 研究(127327)
- 理学(121736)
- 理学院(120259)
- 管理学(118212)
- 管理学院(117541)
- 中国(95151)
- 科学(80228)
- 京(78698)
- 财(65411)
- 所(64329)
- 农(60886)
- 研究所(58493)
- 中心(58348)
- 江(58071)
- 业大(54320)
- 范(52300)
- 师范(51804)
- 财经(50965)
- 北京(49584)
- 农业(47120)
- 院(46946)
- 经(46148)
- 州(45689)
- 师范大学(41776)
- 经济学(41346)
- 基金
- 项目(249858)
- 科学(195914)
- 研究(185600)
- 基金(177874)
- 家(154550)
- 国家(153169)
- 科学基金(131131)
- 社会(115375)
- 社会科(109039)
- 社会科学(109010)
- 省(100428)
- 基金项目(95026)
- 教育(84607)
- 自然(84264)
- 划(83385)
- 自然科(82215)
- 自然科学(82195)
- 自然科学基金(80650)
- 编号(77657)
- 资助(72007)
- 成果(62939)
- 发(57503)
- 重点(56271)
- 课题(53999)
- 部(53882)
- 创(51792)
- 创新(48283)
- 科研(47169)
- 项目编号(46767)
- 国家社会(46449)
- 期刊
- 济(165254)
- 经济(165254)
- 研究(109594)
- 中国(76997)
- 学报(56247)
- 农(56218)
- 科学(53081)
- 管理(51790)
- 财(48507)
- 教育(46463)
- 大学(42227)
- 学学(39346)
- 农业(39014)
- 融(33346)
- 金融(33346)
- 技术(32125)
- 业经(29244)
- 经济研究(25394)
- 财经(23502)
- 图书(21525)
- 问题(21264)
- 经(20075)
- 业(19896)
- 资源(18824)
- 科技(18026)
- 理论(17129)
- 技术经济(16862)
- 现代(16834)
- 商业(16495)
- 版(16393)
共检索到551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坚
小城镇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政府的推动、培育和保护,然而现在基层政府的结构、权能、财政实力与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不适应小城镇发展的未来趋势,需要基层政府以法治与分权为特征,理顺县乡关系;以责任与回应为特征,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多元与参与为特征,构建多中心治理机制;以整体与协同为特征,塑造强能力政府,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管理体制和行为模式,满足小城镇发展的实际所需。
关键词:
小城镇 基层政府 发展 转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微琳 张京祥 陈浩
强镇扩权的兴起是分权制度变迁和现实发展诉求两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权体系下小城镇的不利地位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互为矛盾存在,表现为扩权的必要性;地方政府间权力的逐级下放和经济强镇的出现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表现为扩权的可能性。在此背景下,强镇扩权将成为中国地方治理体系变革的一种趋势。文章通过对浙江省绍兴县强镇扩权实践的研究,认为强镇扩权对小城镇发展环境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服务型政府转变;可以提高政府独立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增强城镇发展的自主性和活力;可以增加城镇发展建设资金,促进城镇硬件环境建设。但是,强镇扩权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县域一体化发展;在一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杭州大学地理系小城镇调查组
1978年,浙江省建委组织我系部分师生参加了当时绍兴县城关镇的总体规划,1979年国务院批准将该城关镇设置绍兴市,1980年,又决定撤县并市,使绍兴市的范围扩大到与原来的县界相一致。这样,就使绍兴市总体规划的设想更需要考虑到全市的区域因素。在目前没有区域规划的情况下,至少对本市城镇情况需要有全面的了解和轮廓性的设想;同时,由于近年来社队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小城镇出现了新的面貌。因此,及时开展小城镇的调查研究,对合理地发展绍兴中心城市,加强周围小城镇建设,繁荣城乡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晓梅 王静
以浙江省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土地利用的自身特点和现状数据为基础,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选择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标准计算出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仅1处属于II级土地利用较集约,其余均属于III级土地利用基本集约和IV级土地利用不集约;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级别开发区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持续状况差异显著,不同产业类型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差异较显著。由此可见,政策因素对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起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 开发区 小城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施德浩 王岱霞 吴一洲 陈前虎
区域小城镇分化发展的趋势逐渐显现,如何认清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空间特征,并进行合理引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从城镇经济社会、城镇交通区位以及城镇特色风貌三方面综合评价浙江省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然后,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浙江省小城镇在城镇经济社会、城镇交通区位以及城镇特色风貌三方面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应分类。研究发现,全省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东部扩散、中部极化、西部滞后;交通区位表现出东北网络化,东南和中部轴线蔓延,西南交通可达性落后;特色风貌方面表现出空间离散分布。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及其空间特征对浙江省小城镇进行归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浙江省小城镇发展路径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丽民 陈惠雄
本文对收入和幸福之间的关系提出三个假说,并利用浙江省2009年"小城镇居民幸福状况"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实证比较了传统与三元链幸福指数模型,以探索收入与幸福之间的内在结构与传导机理。结果证明:在现阶段的中国,收入对幸福指数影响的基础地位依然存在,并通过直接与间接两条路径影响着幸福指数;收入通过对个体状况、社会状况等中间变量间接影响幸福指数的强度要大于直接影响的强度;各幸福影响因素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提高收入向个体状况、社会状况的改善程度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指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一洲 章天成 凌芬 倪雪玲
城镇特色风貌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外在物质表现,也是地域文化和特征的核心空间载体。本文从需求层次视角探究浙江省小城镇特色意象环境综合整治绩效,以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为目标,引入城市意象理论,从节点、标志物、道路、边界和区域五个维度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浙江省典型的小城镇整治项目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营造地域特色的入口景观和特色标志物、整治优化道路系统和改善区域风貌等方面绩效显著,而边界维护方面相对不足。基于国际案例对比,提出小城镇特色意象整治优化策略:深入挖掘自然与人文特色,并进行空间化、具象化和故事化;综合多维度评估小镇发展条件,力求整治定位特色化、精准化;特色风貌构建要融入产业内涵,经济特色显化于空间景观形态;整治行动量力而行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科学把握整治力度和效果。最终得到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小城镇整治的启示: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小城镇的环境整治首先要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即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然后,再考虑更高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进一步从五态(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和社态)融合的角度进行提升优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本效
生态小城镇环境管理领域瓶颈之一是居民管理主体意识淡薄、管理参与严重不足。社会工作者介入该领域可以构建双赢格局:一方面,扩大社会工作的生存空间和影响范围;另一方面,在帮助环境问题受害者的同时,培育出环境管理的良好社会土壤和积极参与的管理主体。
关键词:
小城镇 社会工作 环境管理 双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晓梅 王静
以浙江省慈溪市小城镇耕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以20个镇(街道)为评价单元,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四级评价标准对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为区域土地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包括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和持续状况4个准则层;②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是以资金的大量投入为重要表征的,因而其重要程度最高,而粮食稳定性指数在气候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南方,其重要性最低;③慈溪市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多数小城镇耕地利用处于Ⅱ级较集约和Ⅲ级基本集约水平;④采用的两种评价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小城镇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伯煌 陈永富 张文龙 唐志
目前浙江省小城镇的发展非常迅速 ,其环境保护工作也日渐加强。但由于小城镇自身的规模偏小 ,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原因 ,造成的水、大气、噪声等污染依然存在。这些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危害人类的健康 ,并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完善环境保护机制 ,强化政府职能等一系列措施 ,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参 8
关键词:
小城镇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政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莫红民 戚国裕 余丽生 冯健 陈优芳 魏成勇 虞斌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时俱进地贯彻落实好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尚需在体制机制等层面进一步破题,以科学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财税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需要以高屋建瓴的战略性思维和全局性眼光,统筹谋划布局,重在深层次问题破解和制度设计,明晰财政扶持方向和重点,切实发挥财税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引导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
浙江省 小城镇建设 财税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裕增 徐少君
浙江小城镇发展与建设必须适应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 ,结合浙江特点 ,迎接城市化战略实施的机遇和挑战 ,树立科学发展观 ,同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坚持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制度创新 ,加强竞争与合作 ,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壮大综合实力 ,逐步发展成为特色鲜明、活力充沛、潜力无穷的小城市和区域重点城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郎友兴 周津象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都有其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但是,地方政府可以说是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之关键。以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个案,深入探讨地方政府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章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从横店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案例来看,我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走政府主导的模式,而只有强化地方政府的能力(包括规划、资源与领导能力等),方能培育地方良治(good governance)与支持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红宇 王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前虎 司梦祺 潘兵
关于城镇特色的思考与实践存在对象模式固化、动力机制钙化、发展路径硬化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特色"置于区域联动、动态复杂的发展系统中,重新思考其作用机理、障碍机制与成长路径。为此,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提出适用于小城镇特色成长的扩展模型,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申报全国特色小城镇的30个样本为例,发现特色作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内化于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和过程环节,依托于社会和环境等外生力量的支撑;特色成长是内因,社会发展是主要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类不同区域城镇特色成长的差异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参与式预算与基层权力关系的重构——基于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的个案研究
小城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为例
浙江推动新型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
小城镇建设中用地违法现象分析及其政策含义——以浙江、山东两省的个案为例
浙江省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富阳、义乌、永康、上虞市和绍兴县为例
乡村振兴视域下海洋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基于浙江省S镇的田野调查
现代流通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以浙江省为例
县域政府环境治理职能研究——以浙江省桐乡市为例
企业布局、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发展——对山东、浙江四个小城镇的调查分析
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山东、浙江三个镇的对比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