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2)
2023(11976)
2022(10250)
2021(9410)
2020(7790)
2019(18205)
2018(17944)
2017(35045)
2016(19181)
2015(21719)
2014(22231)
2013(22048)
2012(21026)
2011(19399)
2010(20032)
2009(18738)
2008(18849)
2007(17414)
2006(15583)
2005(14407)
作者
(57211)
(47987)
(47925)
(45625)
(30773)
(23011)
(21927)
(18695)
(18191)
(17469)
(16339)
(16030)
(15382)
(15300)
(15210)
(14984)
(14527)
(14191)
(13973)
(13828)
(12159)
(11994)
(11771)
(11010)
(10945)
(10884)
(10810)
(10692)
(9755)
(9722)
学科
(88904)
经济(88813)
管理(52251)
(52010)
(39840)
企业(39840)
方法(33555)
数学(28767)
数学方法(28438)
中国(27421)
(27144)
地方(24643)
(20725)
业经(19581)
农业(18118)
(17866)
(16805)
贸易(16793)
(16393)
(16193)
(15460)
银行(15433)
(14924)
金融(14922)
(14921)
(14210)
(13412)
理论(13285)
(13279)
环境(13198)
机构
学院(284779)
大学(282647)
(121902)
经济(119170)
管理(105843)
研究(102856)
理学(89159)
理学院(88075)
管理学(86645)
管理学院(86081)
中国(79070)
科学(61617)
(61128)
(57663)
(53462)
(50050)
研究所(47935)
中心(46902)
(46205)
财经(44044)
业大(40310)
(40000)
(39710)
师范(39654)
北京(39430)
农业(39006)
经济学(37384)
(36699)
(36419)
经济学院(33534)
基金
项目(175867)
科学(137654)
研究(132293)
基金(124519)
(107213)
国家(106227)
科学基金(89999)
社会(82855)
社会科(78435)
社会科学(78414)
(70196)
基金项目(64899)
教育(60679)
(58860)
自然(55788)
编号(55637)
自然科(54422)
自然科学(54403)
自然科学基金(53411)
资助(51795)
成果(47068)
(43653)
重点(39951)
课题(39530)
(39110)
(35997)
发展(35559)
(34963)
(33871)
创新(33634)
期刊
(146589)
经济(146589)
研究(90611)
中国(61746)
(47511)
(43806)
学报(41019)
管理(39019)
科学(39014)
教育(34736)
农业(31785)
(31757)
金融(31757)
大学(30928)
学学(28872)
技术(25138)
业经(24925)
经济研究(23158)
财经(21897)
问题(19511)
(18911)
(16577)
(15728)
技术经济(14879)
商业(14134)
图书(13895)
理论(13741)
世界(13491)
国际(13301)
统计(13279)
共检索到449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雅静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小城镇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作用进行分析 ,同时通过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SWOT分析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发展“三元结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提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笑培  杨改河  何艳清  徐丽萍  
西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转移剩余劳动力能力弱,布局不合理,缺乏产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未能满足城镇发展需要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通过对小城镇目前建设现状分析,提出小城镇建设的相应对策,包括布局战略、产业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及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战略,最终达到西部地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华  
当前小城镇的畸形发展,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发展战略的错误理解所致,地方政府的错误决策导致小城镇发展一哄而上,重点不突出,并且其态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认为加强包括各级政府官员在内的全体人民的规划意识教育;进一步深化规划和尊重规划的法律地位;吸纳广大居民参与、监督城镇建设;健全相关法规,确实加强对建设发展的管理,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和发展小城镇的根本之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小力  夏显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它地区。具体表现为:宏观分布不均衡、微观布局不合理,数量偏多、规模偏小,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功能不全,发展定位模糊、个性与特色缺乏。这些现状出现的原因除了自然地理的约束之外,还有城市倾向理念的偏差、体制机制的束缚、生态环境的制约。针对上述情况,提出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调控对策,包括重视小城镇规划引导、转变小城镇发展思路、创新小城镇政策体制、健全小城镇支撑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祥玉  肖锋  
作者认为:四川小城镇建设近年来有相当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小城镇建设应该按照城乡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将其建设成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基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结构,使之涌现出相当一批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方便、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能真正充当起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龙头"角色的新型小城镇,并逐步形成以小城镇群体为基础,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一般城市为纽带的农村城市化新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蓉丽  解睿  姚建民  
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小城镇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迫切要求,是加速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选择。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和省情,山西省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是:将老县城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位;建立小城镇的地方财政;小城镇规划应有特色、上档次;用活人口政策,将小城镇居民全部转入城市户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武华  
新形势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城镇化率达45.68%。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卢道典  黄金川  王俊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快速发展,发达地区小城镇在经历了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张后,目前进入了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新一轮体制改革和发展对策,以促进小城镇进一步成长和持续发展。本文选取广州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概括了其总体发展现状,总结了小城镇在广州大都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影响广州小城镇进一步成长和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最后从体制改革、发展模式、科学规划以及保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广州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弥  
城市化道路与小城镇发展是涉及到城市发展中带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它的正确与否,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工业化的战略误区“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学术界创造的一种提法。它的本意是想缩小工农和城乡差距,将农村建设得和城市一样,让农村居民过上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而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要与农村拉得太大,有必要时,城市的人要迁移到农村去劳动和生活。1978年以后的“城乡一体化”含义是城市要提高生活水平,要将乡村变成城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祥胜  
小城镇在推动农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她不仅是农村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和中心,而且也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可以说,在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启动器”和“推进器”,以及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晓晶  栾淑梅  陈秋菲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小城镇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小城镇的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论述,为提高农村小城镇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姜长云  蓝海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彦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有些是属于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陈纪平  
重庆最具活力的40个小城镇集中代表了西部直辖市小城镇的成长历程。5个突出特征刻画了重庆小城镇发展的特色路径和模式:(1)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综合性目标,(2)主导产业明确、集聚经济明显的产业结构演化路径,(3)突出以人为本的多元功能体系,(4)市场、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推动力量,(5)集自身开放、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于一体内陆开放方式。重庆小城镇发展的经验表明,在政府以适当方式和力度推动下,经济后发地区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可以绕过经济增长与环境、城镇功能、产业布局特性之间的"破坏性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