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0)
- 2023(4706)
- 2022(4264)
- 2021(3888)
- 2020(3648)
- 2019(8693)
- 2018(8677)
- 2017(17480)
- 2016(9845)
- 2015(11432)
- 2014(11829)
- 2013(11876)
- 2012(10937)
- 2011(9944)
- 2010(10074)
- 2009(9469)
- 2008(9625)
- 2007(8965)
- 2006(7620)
- 2005(6817)
- 学科
- 济(43977)
- 经济(43931)
- 业(25133)
- 管理(24499)
- 方法(22759)
- 数学(20668)
- 数学方法(20513)
- 企(18775)
- 企业(18775)
- 农(13087)
- 中国(12792)
- 财(10959)
- 地方(9734)
- 学(9208)
- 农业(8589)
- 贸(8250)
- 贸易(8250)
- 易(7985)
- 业经(7563)
- 制(7466)
- 和(6408)
- 务(6283)
- 财务(6270)
- 财务管理(6249)
- 人口(6058)
- 银(5932)
- 银行(5910)
- 发(5896)
- 企业财务(5862)
- 环境(5780)
- 机构
- 大学(147300)
- 学院(145957)
- 济(61576)
- 经济(60223)
- 管理(54881)
- 研究(50376)
- 理学(47323)
- 理学院(46758)
- 管理学(45917)
- 管理学院(45636)
- 中国(37117)
- 科学(31842)
- 京(31023)
- 农(28880)
- 财(27399)
- 所(27016)
- 研究所(24564)
- 业大(23763)
- 中心(23639)
- 农业(22970)
- 江(22639)
- 财经(22065)
- 经(19902)
- 经济学(19681)
- 北京(19496)
- 范(19298)
- 师范(19102)
- 经济学院(18025)
- 州(17589)
- 院(17207)
- 基金
- 项目(95260)
- 科学(73472)
- 基金(68153)
- 研究(68014)
- 家(59496)
- 国家(59018)
- 科学基金(49371)
- 社会(42453)
- 社会科(40121)
- 社会科学(40105)
- 省(37716)
- 基金项目(36653)
- 自然(31861)
- 划(31787)
- 教育(31390)
- 自然科(31074)
- 自然科学(31061)
- 自然科学基金(30502)
- 资助(28373)
- 编号(28355)
- 成果(23169)
- 重点(21578)
- 部(21504)
- 发(21041)
- 课题(19268)
- 创(19053)
- 科研(18734)
- 教育部(18031)
- 计划(17925)
- 创新(17896)
共检索到210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英红 周云
分析了小城镇人口构成成分、人户分离、城乡两栖、就业压力、人口素质、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淑鸾
经济改革以来,小城镇人口迅速增长。1985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市镇人口总增长量为2亿,其中,小城镇人口增长量占62.4%;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增至1985年的36.6%,提高了18.7个百分点,其中有9.8个百分点是由小城镇人口增长引起的。这两个数字说明,近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城镇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因素,这也是中国人口城镇化的一大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长青 钱文荣 翟印礼
文章利用1995~2006年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总量和每镇平均量两个层次,测算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人口非农化的关系,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人口非农化的贡献弹性。研究发现,无论从全国总量层次还是从镇均层次看,公共投资对非农人口贡献效率均呈中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特点。从贡献弹性看,全国总量贡献弹性变化小于镇均贡献弹性,二者贡献弹性均呈下降趋势。建议当前国家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在中部地区,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人口非农化发展;西部地区通过撤乡并镇,扩大小城镇规模,以提高其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和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玉亭 姚龙 刘欢芳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之一,合理的人口规模聚集是促进小城镇良性发展的关键。国内外小城镇的设置标准大多以人口规模作为参照。在现行的设镇标准下,我国小城镇的特征表现为数量众多、人口规模偏小,而且小城镇的人口集聚性受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结合小城镇的设置标准、国内外小城镇人口规模的比较研究以及小城镇人口集聚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方法,对我国小城镇的人口集聚及其合理规模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小城镇 人口集聚 合理规模 比较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燕 谢长青
本文利用200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成本收益模型,分析小城镇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测算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时,经济效益最优,规模净效益最大。基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城镇规模过小,经济效益不高的现实,提出今后小城镇发展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扩大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以推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增强其规模经济效益。
关键词:
小城镇 城镇规模 成本收益模型 人口规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彭艳
本文认为我国小城镇人口规模呈现出总人口规模太小、内部城乡人口结构不合理、地域差异大规模偏低等特点;进而指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建制镇标准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完全转移、乡镇企业布局太分散、管理制度的限制等;最后提出修订设镇标准扩大镇域规模、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特征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立足体系全局规划城镇人口规模、推进制度改革等措施。
关键词:
小城镇 人口规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明举,李敏,王燕林,李伟
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辐射的有关理论,以重庆市大足县为研究样本,选取了大足县22个小城镇的10项社会经济指标建立小城镇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小城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根据断裂点公式计算大足县小城镇的辐射半径,并绘制小城镇辐射的辐射区。依据小城镇经济辐射区的定量分析结果,划分不同范围辐射区的小城镇,为构建区域城镇体系和小区域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小城镇规划建设和行政区划调整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普遍的现实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宇 董锁成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西北农村地区人口集聚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现状。西北农村地区小城镇发展在总体上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后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城乡之间的互动关系,但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仍将长期居住在乡村;人口集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小城镇由外延粗放型发展向注重质量的集约型发展;目前农民住房建设发展阶段为迅速发展时期,并且具有现阶段的迫切性和时间上的长期性的综合特点。据此,提出了西北农村地区小城镇人口集聚与人居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西北农村 小城镇 人口集聚 人居生态环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富更
小城镇的人口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人口城镇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城镇的人口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展对小城镇人口问题的研究,无论对促进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还是对改进人口统计工作,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从分析绍兴小城镇人口的主要特点出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启昌,李德夫
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现已被大家所关注。本文仅就不同类型地区小城镇人口流动方面作些探讨,试图从中说明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注意这一人口现象的重要性。 人口流动是人口过程的运动的表现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放
利用 1 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和 2 0 0 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对在“四普”至“五普”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构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在新增长的城镇人口中 ,有 5 2 %是来自于地域的重新划分 ,有 31 %是来自于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 ,来自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的只有 1 7%。本文认为 ,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应当主要依靠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 ,因此 ,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解决好从农村迁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和生活 ,使他们能够顺利向城镇转移 ,这对于 2 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东 傅泽田
针对我国农村小城镇综合实力分析中存在量化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从基础水平、容量、潜质标识这3个方面,建立小城镇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甘肃省白银市小城镇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数据库。经过编程和运算,确定出白银市79个小城镇的综合实力指数,并按其大小进行总排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振民
小城镇和小城镇人口的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认真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的四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湖南省人口学会于1984年7月29日至8月2日召开了“小城镇人口问题学术讨论会”。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76人,分别来自省政府、党校、教育、科研、计划生育等部门的44个单位。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瑀 刘建国 暴婕
利用2009年、2014年建制镇数据,研究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分布特征,分析县域小城镇人口分布与土地、经济的空间均衡性,探讨县域小城镇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密度西北低,东南高;小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廊四市交界地区与冀中南山麓平原、中部平原地区;小城镇人口增速较快的县域沿铁路沿线分布。京津廊地区是小城镇人口持续的热点区,2014年石家庄、保定取代了邯郸、邢台成为新的小城镇人口热点区,西北部山区与滨海地区共同构成小城镇人口倒U型冷点区,与热点区形成核心—外围空间结构。京津冀县域小城镇人口、土地、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西北部地区经济水平低且土地极化严重。小城镇人口和经济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人口与经济重心相互偏离,人均经济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京津冀小城镇人口空间格局演化主要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奠定了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而经济因素则对人口空间格局进行了重塑,政策因素对人口的流动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小城镇 人口分布 空间格局 京津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志扬
人口最大规模的集聚是建设小城镇的实质目标建设小城镇的目的是什么?目前有几十种说法,各有道理。但是,笔者认为,最具本质的则是三点:一是吸纳农民进入城镇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二是人口向城镇集聚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三是防止农村人口大规模向现有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