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25)
- 2023(19729)
- 2022(16945)
- 2021(15942)
- 2020(13373)
- 2019(30549)
- 2018(30464)
- 2017(57188)
- 2016(31169)
- 2015(35052)
- 2014(35032)
- 2013(34306)
- 2012(31781)
- 2011(28932)
- 2010(28988)
- 2009(27081)
- 2008(26344)
- 2007(23227)
- 2006(20645)
- 2005(18687)
- 学科
- 济(135405)
- 经济(135236)
- 管理(91546)
- 业(81144)
- 企(67412)
- 企业(67412)
- 方法(52821)
- 数学(45575)
- 数学方法(45116)
- 中国(37129)
- 财(34754)
- 农(33842)
- 地方(29164)
- 业经(28821)
- 学(28108)
- 制(28047)
- 贸(23797)
- 贸易(23778)
- 易(23039)
- 农业(22137)
- 银(21277)
- 银行(21231)
- 融(21000)
- 金融(20991)
- 理论(20954)
- 体(20378)
- 行(20334)
- 务(20192)
- 财务(20106)
- 财务管理(20062)
- 机构
- 大学(443717)
- 学院(440014)
- 济(184835)
- 经济(180997)
- 管理(167291)
- 研究(155648)
- 理学(143261)
- 理学院(141584)
- 管理学(139290)
- 管理学院(138464)
- 中国(118606)
- 京(95466)
- 科学(92521)
- 财(87903)
- 所(78409)
- 研究所(70902)
- 中心(69510)
- 财经(68796)
- 农(68588)
- 江(65152)
- 经(62470)
- 业大(61847)
- 北京(60916)
- 范(58602)
- 师范(58040)
- 经济学(57268)
- 院(56306)
- 农业(53534)
- 州(52237)
- 经济学院(51217)
- 基金
- 项目(292398)
- 科学(229854)
- 研究(216825)
- 基金(212230)
- 家(184440)
- 国家(182939)
- 科学基金(156353)
- 社会(138157)
- 社会科(130811)
- 社会科学(130782)
- 省(111901)
- 基金项目(111485)
- 教育(99613)
- 自然(99061)
- 自然科(96692)
- 自然科学(96669)
- 自然科学基金(94922)
- 划(94651)
- 编号(88201)
- 资助(87627)
- 成果(73517)
- 重点(65615)
- 部(65486)
- 发(62543)
- 课题(61585)
- 创(60140)
- 国家社会(57436)
- 教育部(56597)
- 创新(56269)
- 大学(55334)
- 期刊
- 济(211964)
- 经济(211964)
- 研究(138028)
- 中国(90967)
- 财(68680)
- 学报(67900)
- 管理(64082)
- 农(63018)
- 科学(62946)
- 大学(51888)
- 教育(50893)
- 学学(48599)
- 农业(43049)
- 融(41979)
- 金融(41979)
- 技术(38359)
- 财经(34891)
- 经济研究(34767)
- 业经(31659)
- 经(30061)
- 问题(27228)
- 业(22556)
- 图书(22324)
- 贸(22314)
- 技术经济(21221)
- 世界(20899)
- 理论(20342)
- 版(19957)
- 国际(19935)
- 科技(19521)
共检索到672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涛
资本流动会造成一国(地区)汇率的波动,然而,中国台湾却在资本流动的条件下基本实现了本币汇率的稳定。本文从利率平价理论出发,在此基础上对该理论进行了三次修正,以揭示中国台湾在资本流动的条件下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的理论根源。最后,本文从中国台湾对新台币汇率的政策调控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资本流动 汇率稳定 利率平价 调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文洁
墨西哥在1994年、东南亚国家在1997年分别爆发了严重的货币危机。危机的发生,虽然有着深刻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原因,但都与这些国家执行了某种形式的钉住汇率制度有关。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源于钉住汇率制度本身存在着体制上的缺陷;另一方面是源于国内外经济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勇
根据国情的需要,新加坡选择了“监督带调整汇率制度”,本文介绍了这种汇率制度的特征,并通过与香港地区的比较,说明了这一制度的优势所在,但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并不能简单地复制到其他小型开放经济体,每一个国家都应根据国情,选择和调整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
关键词:
新加坡 监督带调整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君萍 王慧
主要研究货币篮子的定义,如何确定货币篮子的最优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货币篮子的运行情况。实证的结果表明,在我们所考察的样本区间内,当人民币篮子货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或升值)1%时,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只贬值(或升值)0.32%,表明美元在人民币货币篮子中所占权重较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缺乏弹性。
关键词:
钉住汇率制度 货币篮子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钉住汇率制度可能成为一国金融危机的诱因。泰国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的过程表明,泰铢危机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泰铢危机的根源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泰国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迫放弃钉住汇率制度,走向浮动汇率制度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聂丹
在事实上资本管制不完全或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家(地区),政府维持一个钉住汇率的方法是干预外汇市场以轧平对外币的超额供求,因而一个钉住汇率的维持与否是政府与市场参与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分析上可单方面地从政府的收益-成本权衡中得出结论。政府维持一个钉住汇率的收益是促进贸易与投资等微观利益;成本是二元的,一是当经济的基本面发生变化、需启用汇率工具时发生的宏观经济成本,二是当市场参与者投机冲击本币时政府失去的外汇储备。当收益大于成本时,钉住汇率可维持,反之则反是。但资产市场上的收益-成本分析源于商品市场即基本面状况,它才是决定钉住汇率存亡绝续的“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华妤
本文应用误差纠正模型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讨论1998~2005年中国实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对外自主性。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方面,检验结果显示,货币数量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均不显著,仅贷款利率在个别模型中对产出有负向影响。在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方面,由于误差纠正模型检验未发现利率变动可以导致货币数量同向变动、格兰杰因果检验也不能拒绝外汇储备变动不是各层次货币数量变动的原因,所以本文不支持传统钉住汇率制度已经对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产生系统性制约作用的假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剑
本文运用生存分析法,对东亚9国近60年钉住汇率制度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国家维持稳定的钉住汇率制度的总“生存时间”至多为51年,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国内经济变量,故一国若要实现钉住汇率制度的维持与存续,需要保持相对较低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以及相对较高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和国内信贷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少强
一、问题的提出 亚洲货币危机以后,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提出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三:1)短期资本的冲击;2)金融业和金融秩序有问题;3)固定汇率制。一般认为1和3有密切的关联,即有关经济体的固定汇率制引起了短期资本的冲击,如果是浮动汇率制短期资本的冲击就难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全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是国际金融比较动荡的地区之一。麦金农主张东亚各经济体实行“集体钉住美元”制度,以保证地区金融稳定。从理论和实践分析,集体钉住汇率制有其内在的稳定机制,也有内源性的动荡缺陷,稳定性和脆弱性同存。目前东亚各国和地区非正式的共同“软钉住美元”,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长远看,这种集体钉住美元制度难以维持。当前人民币汇率改革不会影响东亚地区的金融稳定,维持国内金融稳定,才能防止地区金融动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垂龙
在牙买加体制下,钉住汇率制是“南方”国家汇率安排的主流。汇率的固定,使其具备有利于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加速产业升级的优势;然而,货币危机的易发性、难以解决的“米德冲突”及其对内部目标的伤害等又是其固有的“先天不足”。本文辩证地剖析其优劣,并利用东南亚的实证加以分析,认为钉住汇率制在短期是利大于弊,可作为短期“避害”的选择;长期则弊多利少,应该抛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关志雄 郎平
两年前发生的亚洲货币危机引发了人们对汇率管理方面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首先 ,为什么在亚洲国家存在多年的钉住美元的制度如今变得如此脆弱 ?其次 ,亚洲货币与美元脱钩是否仅仅是一项应急的对策 ,危机结束后能否立即恢复原状 ?最后 ,如果说钉住美元制度的放弃只是早晚的事 ,那么取而代之的会是什么 ?本文试图通过对亚洲国家的现状进行经济分析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华妤 马跃
本文通过一个货币模型说明在国际资本有相互替代和流动的可能性、国内政策和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的条件下,如果外部国际收支账户冲击的规模足够大、持续时间足够长,钉住汇率亦不能够坚持,从而发生货币危机。得到的政策建议是,如果外部冲击来自资本账户,则加强资本管制,有助于钉住平价的维持;如果外部冲击来自经常账户,就要放松资本管制,才有助于维持钉住平价。另外,资产的替代程度与国际流动性对于汇率平价的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国际收支账户持续为负时,资产的替代程度的增加,可以延缓储备的耗竭,有利于钉住汇率平价的维持。把资产组合的调整速度和资产的替代性都包括在资本流动性概念中,是有缺陷的假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