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87)
2023(3660)
2022(2773)
2021(2749)
2020(2239)
2019(5339)
2018(5443)
2017(10486)
2016(5083)
2015(5929)
2014(5487)
2013(5180)
2012(4402)
2011(3851)
2010(4124)
2009(3668)
2008(3488)
2007(3131)
2006(2805)
2005(2508)
作者
(14231)
(11603)
(11562)
(11045)
(7376)
(5584)
(5198)
(4465)
(4353)
(4185)
(4018)
(3969)
(3865)
(3727)
(3666)
(3665)
(3562)
(3456)
(3445)
(3363)
(2935)
(2882)
(2784)
(2638)
(2592)
(2585)
(2565)
(2515)
(2298)
(2295)
学科
(16173)
经济(16157)
管理(12352)
(11023)
(9585)
企业(9585)
教学(5108)
(4977)
贸易(4973)
地方(4960)
业经(4820)
(4797)
理论(4783)
(4754)
中国(4562)
方法(3812)
(3270)
关系(3221)
学法(3202)
教学法(3202)
(3152)
对外(3150)
技术(2966)
电子(2958)
农业(2945)
(2854)
(2819)
学理(2687)
学理论(2687)
数学(2682)
机构
学院(66880)
大学(64249)
管理(23124)
(21409)
研究(21228)
经济(20727)
理学(19606)
理学院(19342)
管理学(18865)
管理学院(18749)
中国(15833)
(13781)
科学(13449)
(10707)
(10454)
(10276)
技术(10193)
中心(10146)
业大(9963)
(9908)
研究所(9475)
(9317)
师范(9122)
北京(8795)
(8785)
(8247)
农业(8179)
职业(8001)
财经(7689)
工程(7594)
基金
项目(44814)
研究(33906)
科学(33509)
基金(29304)
(26033)
国家(25815)
科学基金(21608)
(18850)
社会(18832)
社会科(17759)
社会科学(17752)
教育(16300)
(15470)
基金项目(15348)
编号(14965)
自然(13869)
自然科(13560)
自然科学(13556)
自然科学基金(13285)
成果(12088)
资助(11716)
课题(10977)
重点(10441)
(10091)
(9997)
(9386)
创新(9268)
项目编号(9012)
大学(8791)
(8646)
期刊
(26061)
经济(26061)
研究(17242)
中国(16082)
教育(12262)
管理(10833)
学报(10469)
(9713)
技术(8978)
科学(8810)
大学(8294)
(8011)
学学(7676)
农业(6973)
(5326)
金融(5326)
业经(5126)
图书(4467)
职业(4409)
经济研究(4144)
(3892)
科技(3616)
(3489)
(3478)
论坛(3478)
商业(3285)
财经(3278)
业大(3190)
书馆(3170)
图书馆(3170)
共检索到100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永栓  孙晨阳  周学剑  於锋  周俊  
针对传统小型拖拉机(功率低于10 kW)采用内燃机轮式驱动,排放污染大、环境适应性较差、作业功能单一等问题,研制了一款履带自走式电动多功能作业平台,通过搭载旋耕和起垄机具完成田间作业。平台主要由电机、电池箱、变速箱、履带底盘、座椅、悬挂机构、操纵机构、PTO输出等组成;电动机输出轴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输入轴,调节变速箱档位,改变平台前进速度,作业过程电机保持恒速运转,使PTO(动力输出装置)转速恒定,保证平台平稳作业。主要对传动系统、动力参数、履带行走机构进行了设计。确定电机型号XQ–7.5–6,额定功率7.5 kW,功率储备系数20%;传动系统包含3个前进档和1个倒退档;履带宽度230 mm,节距72 mm,轨距650 mm。旋耕及起垄试验结果表明:旋耕平均耕宽86.4 cm,平均耕深16.9 cm;起垄平均垄顶宽42.4 cm,平均垄底宽82.7 cm,平均垄高26.8 cm;作业过程中,电机转速在平均转速的7%~10%波动,平台运行平稳,动力输出均匀;选择功率储备系数20%,能够满足小型拖拉机旋耕、起垄作业需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德军   晁浚淇   苏俊锋   邱硕  
针对目前园林剩余物资源浪费,收集加工机械设备研究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履带自走式园林剩余物收集粉碎装置,对其关键部件粉碎刀辊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基础上,利用EDEM软件对粉碎过程进行仿真试验,分析了主轴转速、动刀与定刀间隙、动刀安装偏置角度、刀片数量等参数对粉碎粒度标准差和粉碎效率的影响规律,最终选择主轴转速、动刀与定刀的间隙、动刀安装偏置角度、刀片数量为主要试验因素,设计了L_(25)(5~6)四因素五水平混合正交试验,获得影响粉碎效率和粉碎粒度标准差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影响树木枝条粉碎粒度标准差的主要试验因素是动刀与定刀间隙,其次是动刀安装偏置角度,然后是主轴转速和刀片数量;而影响粉碎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主轴转速,其次是刀片数量,最后是动刀安装偏置角度和动定刀间隙。根据不同的粉碎目的要求,最终确定优化方案为主轴转速2 400 r·min~(-1),单刃偏锋45°刀,安装偏置角度为10°,动刀与定刀的最小间隙为8~10 mm。根据优化参数加工制作试验样机,最终获得该装置对不同含水率不同直径的枝条粉碎效率为424~1 260 kg·h~(-1),粉碎粒度标准差为3.44~4.56,耗油量最低为7.41 L·t~(-1)等参数,该装置可为园林剩余物收集粉碎装置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猛  张衍林  李善军  孟亮  张雯  
设计一种以单履带为行走机构的山地果园运输车,该山地果园运输车由单履带行走装置、车架、传动装置、动力系统等组成,其主体外形尺寸为1 540mm×600mm×815mm。根据整车质心分析和人机工程学确定车辆的结构和运动参数,并利用Creo建立三维模型,计算出车辆的质心位置。根据车辆的质心位置分析车辆在横向坡面和纵向坡面的稳定性。对该山地果园运输车样机在满载情况下进行不同工作环境的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山地果园运输车的最大载荷为75kg,具备上10°纵向坡,下30°纵向坡以及通过20°横向坡面和通过各种复杂路面的能力。该运输车能够较好地满足山地果园横向运输要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康  梁秀英  周风燃  陈欢  杨万能  
为实现自动高效获取农作物的生长图像,设计了1种适用于旱田作物的高通量履带式小车图像采集系统。系统采用磁导引传感器和磁条实现小车在田间按路径自动行走;采用履带式小车底盘结构以保证系统在田间复杂环境下能稳定运行;在小车支架两侧分别安装俯视和侧视相机,可同时采集2个作物行的俯视图和侧视图,以提高工作效率;运用无线通信技术远程监控小车运行情况;系统顶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小车在运行时补充电能。以盆栽玉米植株为研究对象,用该系统采集了玉米幼苗期到抽穗期的植株图像,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在旱田以0.1m/s速度作直线行驶时,绝对误差小于2cm,最小转弯半径为0.5m,连续采集模式下单个相机采集效率为30张/min,能满足实际需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康  张国忠  彭少兵  雷志强  付建伟  查显涛  周勇  
为降低再生稻头季收获碾压率,设计1台轻量化、宽割幅、低碾压的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该机由2套收割、脱粒、清选及储粮系统构成,共用1套履带式行走底盘,其收获装置采用对潮湿作物脱粒能力强的轴流钉齿式脱粒滚筒,清选装置采用质量轻、功耗小的气流清选筒式装置。对整机结构及参数进行设计并试制1台割幅为2.55m、理论喂入量为1.6kg/s的样机。以水稻品种"中香一号"为试验对象,对该机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速度可达0.24 m/s,割茬高度在0.350.55 m间可调,工作效率为0.133h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伟康  罗承铭  张国忠  付建伟  董昭  季超  赵状状  
针对人工操作履带式收获机进行再生稻头季收获碾压率高、对行稳定性差,以及现有电动履带式机械大田作业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一套双电机履带式底盘自动导航系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以自主设计的用于水稻收获的双电机履带式底盘为基础,基于田间滑移模型推导了底盘转向半径与两侧驱动电机转速关系,并设计了自动导航模糊控制器。采用双天线RTK-GNSS获取双电机履带式底盘的实时位置和航向角信息,由自动导航系统的横向模糊纠偏控制器和两侧电机转速PID控制器实时控制两侧电机转速,实现作业路径自动跟踪。路面试验结果显示:双电机履带式底盘水稻收获机行驶速度为0.6、1.0 m/s时,自动导航系统的平均横向偏差分别为0.015、0.021 m。田间试验显示:双电机履带式底盘水稻收获机行驶速度为0.6 m/s时,自动导航系统的平均横向偏差为0.050 m。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使用电控液压转向改装的导航系统,本导航系统控制量精准、响应速度快,跟踪误差小,可用于再生稻头季机收对行作业以降低碾压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佛良  张震邦  杨晓彬  吴伟斌  洪添胜  郑鹏淋  张增博  
设计一种非刚性底盘的以双轮毂电机驱动的山地果园双履带微型运输车,该运输车主体外形尺寸为2 150mm×1 040mm×1 100mm,采用战车式底盘作为行驶机构和双轮毂电机独立驱动及链传动方式。通过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创建虚拟样机模型和高台壕沟仿真地形;应用ADAMS软件对运输车底盘行驶机构进行高台和壕沟越障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高台和壕沟越障过程中,质心横向位移的绝对误差在±5%范围内,质心纵向位移的绝对误差在±3%范围内。实地样车试验结果表明,运输车的最大载荷为250kg,最大爬坡度为20°,最高车速为1.8m/s,最小转向半径为0.7m,达到设计要求;其越障能力较强,对地形复杂、路况差甚至无路的山地果园的适应性更好,能较好地满足山地果园的运输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阳帅  蒋蘋  胡文武  罗亚辉  
为实现履带式拖拉机超视距遥控驾驶,以农夫小机灵502履带式拖拉机为平台,设计了一套拖拉机可视遥控驾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2.4 G和433 M无线模块、全景视频拼接系统、液压及电动执行机构。操作者通过可视遥控器获取拖拉机的实时作业环境图像,并发送操作命令,实现遥控操作。为适应履带式拖拉机的作业环境,控制系统电路采用了抗震和抗干扰设计。在无同频电磁干扰、无杂草的旱田进行试验,可视遥控驾驶系统的遥控距离达150 M以上,视频传输稳定、无中断,直线行驶偏差小于0.2 M,转弯半径小于1.9M,能满足农机作业要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嵘枫  刘晋浩  傅忠良  
研究履带式采伐机行走机构与地面的相互作用.建立履带三维实体模型,以三维实体模型的运动情况研究采伐机履带的通过性.建立通过性动力学分析模型,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进行采伐机履带的通过性虚拟试验,减少开发过程中试验和制造费用并提供求解方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森林  张黎骅  邱清宇  罗惠中  
针对4YZLP–2型履带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质量大、在丘陵山地田间通过难的问题,对玉米收获机车架进行轻量化设计:采用Solid works对车架进行参数化建模,基于车架参数化模型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利用车架模态试验验证车架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对车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得到了车架的应力与变形结果。基于相对灵敏度分析,筛选出车架的17个零部件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以及克里格法建立代理模型,通过MOGA算法,以田间越障工况、满载弯曲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和满载弯曲工况下最大总变形量作为约束条件,车架质量和田间越障工况下总变形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多目标轻量化设计。车架轻量化后,车架质量较优化前减轻31.56 kg,越障工况下最大变形量也降低了0.33 m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森林  张黎骅  邱清宇  罗惠中  
针对4YZLP–2型履带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质量大、在丘陵山地田间通过难的问题,对玉米收获机车架进行轻量化设计:采用Solid works对车架进行参数化建模,基于车架参数化模型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利用车架模态试验验证车架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对车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得到了车架的应力与变形结果。基于相对灵敏度分析,筛选出车架的17个零部件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以及克里格法建立代理模型,通过MOGA算法,以田间越障工况、满载弯曲工况下最大等效应力和满载弯曲工况下最大总变形量作为约束条件,车架质量和田间越障工况下总变形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多目标轻量化设计。车架轻量化后,车架质量较优化前减轻31.56 kg,越障工况下最大变形量也降低了0.33 m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大为  谢方平  李旭  
针对微型履带车辆在丘陵山区崎岖路面和坡地作业时存在稳定性减弱、爬坡性能变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三连杆运动变形机构,由固定在行走架上的液压缸驱动变形机构变形,使得行走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处于水平的可变形履带行走装置设计方案。通过对变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和可变形履带行走装置的数学建模,分析了平衡状态下变形杆件的受力情况和机构的变形性能,确定了变形角度与构件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坡地行驶过程中,变形与未变形状态下履带车辆的垂直越障和爬坡性能。结果表明:可变形履带行走装置可实现28°以下坡度自适应;变形后,能够提升车辆在坡地作业时3°左右的爬坡性能,但减弱了垂直越障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赫中全  
为满足破拆救援技能训练要求,设计了一种功能集成、便于移动的破拆救援技能训练平台,该平台既可以开展剪断、扩张、顶撑、钻凿等基础性破拆技能训练,也可以开展模拟防盗门、卷帘门、护栏、墙体、楼板破拆的应用性破拆技能训练,为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开展破拆救援技能专项训练奠定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才望  孙松林  蒋蘋  石毅新  周菊林  
为实现烟草上房烘烤时烟草顺利提取、输送、有序摆放,减轻劳动强度,设计研制了SJ-100型自走式烟草上房机。该机包括行走装置、提取装置、升降输送装置、摆放装置。行走装置为电机前驱后轮转向的四轮底盘,兼具良好的操作性能和通过性能;提取装置和摆放装置均采用双平行四边形机构,可在上下升降和前后推送摆放过程中始终保持烟草平衡状态。工作时,提取装置提取烟草后,经升降输送装置移动到摆放装置,并在烤房上摆放。试验结果表明,作业过程中烟草提取平稳且提取力足,输送顺畅,摆放整齐有序,测得行走速度3.11 m/s,单次提取质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雪卫  郝岩  白鑫  张雨  谭睿  宫元娟  
自走式秸秆制粒机通过一次进地作业,可对田间散铺的秸秆,或经还田机构初步粉碎的秸秆进行捡拾、再粉碎、输送、除尘,经致密成型机构压制成颗粒形态,输送至集料箱后实现秸秆离田收集。其捡拾装置的工作性能对秸秆颗粒质量及整机工作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为解决目前玉米秸秆捡拾制粒机的捡拾率低、捡拾秸秆的含土率高、整机功耗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玉米秸秆捡拾制粒机的锤爪式捡拾装置。对比分析现有的秸秆捡拾装置并设计适用于自走式秸秆制粒机的锤爪式捡拾装置;通过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对捡拾装置各参数进行设计。通过Ansys-Workbench对装置进行模态仿真表明:装置工作频率23.3~33Hz远低于自身固有频率120.08Hz,确定捡拾刀轴的稳定性。单因素与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捡拾损失率与含土率的最主要因素为锤爪刀尖离地高度,影响粉碎长度合格率与比能耗的最主要因素为捡拾刀轴转速。利用Design-Expert得出各个试验指标的回归模型,优化出最佳工作参数组合:捡拾刀轴转速1941r·min~(-1),捡拾刀尖离地高度93mm,捡拾损失率3.17%,秸秆含土率12.4%,比能耗463.47kJ·kg~(-1),粉碎长度合格率97.3%。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各项指标都满足自走式秸秆制粒机捡拾装置的作业性能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