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7)
2023(6578)
2022(5299)
2021(4995)
2020(4090)
2019(8922)
2018(8814)
2017(17561)
2016(9587)
2015(10333)
2014(10083)
2013(10035)
2012(9426)
2011(8640)
2010(8873)
2009(8177)
2008(8219)
2007(7571)
2006(6965)
2005(6248)
作者
(27378)
(23728)
(23192)
(22248)
(14447)
(11480)
(10342)
(9155)
(8924)
(8169)
(8108)
(7802)
(7486)
(7363)
(7358)
(6960)
(6785)
(6783)
(6710)
(6699)
(6038)
(5972)
(5892)
(5504)
(5352)
(5267)
(5222)
(5091)
(4763)
(4714)
学科
(44909)
(43743)
经济(43713)
(37446)
农业(29616)
管理(22753)
(17522)
企业(17522)
业经(15289)
方法(13876)
数学(12399)
数学方法(12308)
(11822)
中国(10991)
农业经济(10028)
(9919)
(9644)
地方(9374)
(9027)
农村(9017)
(8658)
(8264)
土地(7668)
(7507)
发展(7284)
(7278)
收入(6993)
及其(6911)
体制(6815)
(6810)
机构
学院(140400)
大学(134865)
(61878)
经济(60771)
管理(54152)
研究(49654)
理学(47484)
理学院(47036)
(46848)
管理学(46329)
管理学院(46096)
中国(39335)
农业(35516)
科学(30179)
业大(28482)
(27103)
(26377)
(25410)
中心(23952)
研究所(23098)
(21817)
农业大学(21511)
财经(20974)
(19161)
经济管理(18262)
经济学(18010)
(17763)
(17582)
(17582)
师范(17412)
基金
项目(95705)
科学(76291)
研究(71273)
基金(70535)
(62083)
国家(61456)
科学基金(52308)
社会(47281)
社会科(44377)
社会科学(44365)
(38345)
基金项目(37892)
自然(32354)
自然科(31540)
自然科学(31535)
(31128)
自然科学基金(31003)
教育(30439)
编号(29840)
(28377)
资助(27087)
成果(23332)
(22355)
(22117)
重点(21945)
国家社会(19927)
(19688)
(19264)
(19230)
课题(19216)
期刊
(75097)
经济(75097)
(53029)
研究(39025)
农业(35778)
中国(28178)
学报(23621)
科学(23165)
业经(19381)
大学(18877)
学学(18475)
(18101)
(16029)
(15657)
金融(15657)
管理(14800)
农业经济(13483)
农村(13354)
(13354)
问题(11679)
技术(10004)
财经(9930)
(9561)
世界(9469)
教育(9393)
经济研究(9211)
经济问题(8975)
农村经济(8966)
(8529)
社会(8096)
共检索到207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辉  周长艳  
本文采用契约治理分析范式,以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为着力点,构建了"三权分置"下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禀赋特征——产权结构——契约选择"的分析框架,指出小型农田水利禀赋特征影响产权结构安排,导致小型农田水利治理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组合关系选择不同。通过3个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在土地流转程度较高的地区,小型农田水利显性契约对隐性契约的替代程度越高,并沿着弱显强隐、中显中隐、强显弱隐的契约组合关系演变。需要通过契合禀赋特征、明晰小型农田水利产权结构、把握契约强度、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契约显性化等方面提升小型农田水利整体治理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小虎  马恒运  赵明正  黄璞  
本文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建立了理论模型,用陕西、内蒙古、宁夏、河南、山东五省的1582个农户微观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例,对集体禀赋异质性与农户参与供给程度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集体内部的禀赋异质性对农户小型农田水利公共物品参与式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的风险偏好削弱了其对禀赋异质性的敏感程度,对农户参与供给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集体禀赋异质性削弱了农户的"搭便车"程度,对农户参与供给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集体禀赋异质性的分布结构亦对农户小型农田水利供给参与程度具有影响,"高禀赋水平农户组内异质性与集体禀赋异质性之比"通过正向影响灌溉系统中的"精英俘获"强度进而对农户参与供给的程度具有显著的负向中介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威漩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与"三农"高度关联的自然属性、显著的公益性及运行的系统性。小农水治理主体结构应是政府+村庄基层组织+农户+水利专业化服务组织+灌区供水单位。小农水运行的内在机理在于小农水运行与制度环境之间、"建""管""用"之间、"建""管""用"各环节内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化解小农水运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应构建小农水耦合治理模式,搭建小农水耦合治理组织平台,完善相关平台运作保障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丽梅  刘振滨  许佳贤  郑逸芳  
基于福建270家农户调查数据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从是否参与供给和参与供给程度两个方面实证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行为的影响效应,并分析责任主体认知对家庭禀赋和农户参与供给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农户参与行为是综合考虑家庭禀赋的理性选择,人力资本禀赋、社会资本禀赋(亲友联系)及自然资源资本禀赋(农地经营面积)对农户是否参与供给和参与供给程度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资本禀赋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责任主体认知在其中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继连  周玉玺  谭海鸥  
本文利用产业组织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分析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产业的组织结构、经营者行为和产业绩效。根据小型农田水利产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燕  
基于实证调查,本文剖析与评价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的特点与成效,并指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路径。研究发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的总体效果不理想,但不同类型的、服务于不同种植结构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投入为辅。政府应重点投入建设粮食主产区的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及经济作物种植区的部分无排他性(或排他性弱)、投入成本高的设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尤其是经济作物种植区的设施管理,可适当依靠市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辉  张慧玲  
农田水利治理是巩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措施。本文以农田水利产权治理的逻辑作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和智利农田水利产权治理的不同模式,揭示了这4国农田水利的产权归属、契约安排以及治理特色等,在借鉴国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继续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综合改革与走出农田水利治理困境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辉  张慧玲  
农田水利治理是巩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措施。本文以农田水利产权治理的逻辑作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和智利农田水利产权治理的不同模式,揭示了这4国农田水利的产权归属、契约安排以及治理特色等,在借鉴国外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继续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综合改革与走出农田水利治理困境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国庆  杜宝瑞  刘天军  朱玉春  
本文以河南、湖北2个省的242个村为例,基于2期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揭示了农民分化、规则变迁与小型农田水利集体治理参与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水平分化的加剧,可以通过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资产与周边设施所有权及附属权益规定、违规公示规定、最终决策权规定的进化型变迁,促进村庄小型农田水利集体治理参与度的提升,但也会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取水规则局部调整规定的退化型变迁,进而导致村庄小型农田水利集体治理参与度的下降。农民垂直分化的加剧,可以通过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资产与周边设施所有权及附属权益规定、最终决策权规定的进化型变迁,促进村庄小型农田水利集体治理参与度的提升,但也会造成违规公示规定、取水规则局部调整规定的退化型变迁,进而导致村庄小型农田水利集体治理参与度的下降。整体而言,规则变迁在农民分化与集体治理参与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辉  
本文以湖南省三县192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调查样本,通过建立二阶段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制度规则对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越趋于平原湖区、治理主体产权界定越清晰,按顺序取水的分配规则越强化、农水使用者越按比例投入和政府投入逐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越好;小型农田水利的排他程度、管水员的管理和政府的监督也对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绩效有重要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风华  
一、金融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制约因素(一)金融支持主体层面的问题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入逐渐减小,对农田水利方面的贷款更是很少发放。基层农发行信贷业务仍处于转型期,政策性贷款不断萎缩,缺乏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政策。农村信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芸  赵立军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小型农田水利存在产权不明晰、权责不明确、国家财政资助有限、投资渠道单一、投入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其建设和管理机制亟待改革和创新。本文从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融资、建设权限划分、水权市场建设、用水管理以及成本回收机制方面对部分国家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文章认为:吸纳各方投资力量,明晰水权和水利项目产权,逐步建立水权市场,完善的农户参与灌溉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对中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静林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八年获得丰收,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成绩来之不易。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实现粮食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是提高粮食单产,基础的基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灌排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性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