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0)
2023(10480)
2022(9016)
2021(8147)
2020(6939)
2019(16241)
2018(15884)
2017(30348)
2016(16854)
2015(19247)
2014(19613)
2013(19788)
2012(19357)
2011(17848)
2010(18183)
2009(16876)
2008(17028)
2007(15701)
2006(13923)
2005(12965)
作者
(54501)
(45534)
(45456)
(43229)
(28946)
(22120)
(20798)
(17917)
(17414)
(16347)
(15672)
(15252)
(14821)
(14710)
(14551)
(14305)
(14078)
(13586)
(13248)
(13228)
(11751)
(11513)
(11345)
(10491)
(10464)
(10427)
(10213)
(10164)
(9473)
(9265)
学科
(78155)
经济(78078)
(43166)
管理(42329)
(32370)
企业(32370)
方法(30208)
数学(26341)
数学方法(26094)
中国(23795)
(22934)
地方(22363)
(17419)
业经(16868)
(16568)
农业(15509)
(15034)
(14462)
贸易(14451)
(13911)
(13179)
(13159)
金融(13157)
银行(13132)
(12680)
地方经济(12485)
(11895)
(11658)
环境(11581)
教育(10959)
机构
大学(254560)
学院(252912)
(103773)
经济(101263)
研究(98296)
管理(89215)
理学(74933)
理学院(73920)
中国(72795)
管理学(72504)
管理学院(72037)
科学(62111)
(56999)
(53527)
(52846)
研究所(47825)
(46938)
中心(43687)
农业(42328)
(41807)
业大(41544)
北京(36908)
财经(36099)
(35645)
(35265)
师范(35183)
(33140)
(32618)
(32501)
经济学(31652)
基金
项目(160609)
科学(123309)
研究(115098)
基金(112140)
(99843)
国家(98940)
科学基金(81486)
社会(69777)
社会科(65912)
社会科学(65891)
(65104)
基金项目(58800)
(55223)
教育(53195)
自然(52901)
自然科(51560)
自然科学(51538)
自然科学基金(50600)
编号(47343)
资助(47086)
(40927)
成果(39624)
重点(37462)
(34865)
课题(34859)
(32940)
发展(32189)
(31633)
计划(31223)
科研(31025)
期刊
(125115)
经济(125115)
研究(79995)
中国(60001)
(49695)
学报(45658)
科学(40323)
(35640)
农业(33661)
大学(33269)
教育(33198)
管理(32710)
学学(31130)
(26083)
金融(26083)
技术(22102)
业经(21038)
经济研究(19625)
(18291)
财经(17891)
问题(16452)
(15442)
技术经济(13008)
(13004)
(12884)
图书(12513)
商业(12117)
世界(12038)
科技(11763)
理论(11737)
共检索到402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中建  王荫长  尤子平  
采用改进的孚尔根涂片法,对小地老虎睾丸中各级真核-无核生精囊和精子束进行系统的计数测定,以此分析精子的二歧发生和形成过程,追踪各级生精囊和精子束的起止时间,推算出它们的发育历期。真核精子发生过程主要在6龄幼虫末期和蛹期完成;无核精子的发生则起始于蛹期.每个真核初级精母细胞囊发育成为一真核精子束历时约15天,而无核精母细胞发育成为无核精子束,历时仅7.5天左右。真核精子与无核精子分别占23.75%和76.2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中建  王荫长  尤子平  
详细描述了小地老虎真核与无核精子各部分的超微结构,并比较了和其它鳞翅目昆虫精子的异同。真核 精子具有比核还长的顶体,其前端与后端异形,均具有明显的内核;顶体与核之间存在一较短的连接区域。真核精子的核前部呈新月形至半圆形,后部呈圆形或大半圆形,质膜上覆盖有两种网状外长物和片层外长物,无核精子只有顶体与鞭毛两部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中建  王荫长  尤子平  
通过电镜和光镜观察,追踪了小地老虎的真核和无核精子(束)在雄蛾和雌蛾的生殖道中发生的一系列后期变化.结果表明:真核精子在雄蛾贮精囊和复射精管中仍以精子束形式存在,但片层外长物全部消失;在雌蛾的受精囊中,其本体结构则从外套中脱壳“孵化”出来。无核精子在贮精囊中形成外套,在受精副囊中的无核精子绝大多数被分解.作者推论:大量的无核精子伴随着真核精子,对于真核精子的移动、营养、存活乃至最终的受精作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管卫兵  宣富君  戴小杰  朱江峰  
为探究东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1876)雄性群体的性腺发育规律,通过定期采样,运用形态学、组织学方法对东海三疣梭子蟹精子发生及精荚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精小叶生殖节段法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精巢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精巢属于叶型,由精小叶和精小管组成的叶状管交织而成。精子发生过程与其他高等短尾派蟹类相似,精子成熟后即进入精小管中。输精管可能起源于精小管。三疣梭子蟹精巢和输精管的发育存在一定的年际变化。4-5月份,精巢小叶内精原细胞占优势,输精管内精荚零星分布;6-7月份,精母细胞与精细胞比例增加;8月份精母细胞为主。到了9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欧阳书文  
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迅速膨胀的国债规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财政风险和债务危机的广泛关注。根据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定量分析我国财政的举债能力和应债主体的承受能力,我国到2010年以前不会发生债务危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志坚  殷江霞  张耀光  
应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方法研究了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 Bleeker)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结果显示:长薄鳅精巢一对,其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时期,Ⅰ期性腺肉眼无法分辨雌雄。组织学结构显示长薄鳅的精巢属于小叶型,根据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大小、核仁多少、细胞核和细胞质浓缩的程度将精子发生划分为6个时相。超微结构下精原细胞分为初级精原细胞和次级精原细胞,成熟精子分头部、中片和尾部3个部分,尾部有侧鳍,具"9+3"式微管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错  徐霖林  赵云龙  马强  王群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了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精子发生、成熟精子的形态以及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多刺裸腹溞雄性生殖系统包括1对精巢、1对输精管和1个生殖孔。精巢壁薄,由电子密度不同的2层结缔组织膜组成。生殖孔位于尾爪底部,其周围无类似交媾器等其他附属结构。多刺裸腹溞的精子发生经历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4个主要时期。精原细胞呈椭圆形,核染色质较分散,细胞质中分布着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精母细胞由于挤压呈多角形,细胞核为椭圆形,核基质和染色质分别位于细胞核的一侧,细胞质中存在少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呈片层状。精子细胞向精子分化,形态上纵向拉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治河  邹彦  曹言  陈芳慧  李友余  陈婧  王校怡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铅对小鼠精子发生和精子活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铅胁迫试验小鼠模型;涂片观察精液品质并拍照;制备精子悬液,用穗加精液分析(SSA)自动检测系统测定精子运动学参数及精子活力参数;用荧光定量PCR检测Oct4、DAZ1、SCP3、Tsc21、ACR、Acrv1、cyclinA1、SPATA46和LDH-C4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睾丸组织形态,计数生精小管数和生精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铅胁迫下小鼠活动精子的比例低于50%,精子形态普遍异常;精子曲线运动速度、直线运动速度、平均路径速度、精子头侧摆幅度、鞭打频率、平均角位移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下降(P0.05),精子活力极显著下降(P<0.001);Oct4和DAZ1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01),SCP3、ACR和Acrv1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cyclinA1和SPATA46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睾丸生精小管和生精细胞数均极显著减少(P<0.001),部分生精细胞坏死,并在生精细胞坏死集中区域可见支持细胞增多,未见成熟的精子,睾丸间质炎性浸润,间质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铅胁迫可引起睾丸间质细胞损伤和生精障碍。铅可能通过下调Oct4、DAZ1、SCP3和SPATA46基因表达,使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成熟停滞,畸形精子数增加,精子活力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冬梅   皇甫佳一   郭萧  
【目的】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之一。论文旨在明确山大齿猛蚁(Odontomachus monticola)和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对小地老虎的捕食特性,丰富小地老虎生物防治技术手段,降低小地老虎防治成本与化学农药用量。【方法】在猎物被土壤覆盖和裸露两种自然条件下,观察并统计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在1、6、12、24和48 h内对不同虫态小地老虎的捕食选择性、捕食方式以及捕食致死率;在室内,利用两种蚂蚁的试验种群开展捕食行为序列特征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明确两种蚂蚁捕食行为差异及控害特点。【结果】日本弓背蚁对小地老虎卵的致死率较低,48 h累计致死率仅为12.67%;山大齿猛蚁不取食小地老虎卵。两种蚂蚁对小地老虎幼虫和蛹的控制效果超过49%,最高达98.67%,且控制效果随小地老虎龄期增长而降低。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捕食行为序列存在一定差异:两种蚂蚁对小地老虎低龄幼虫均以直接搬运为主;对体型较大的小地老虎高龄幼虫,日本弓背蚁具有试探、攻击、召唤同伴、猎物切割、群体搬运等行为,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行为;而山大齿猛蚁对大型猎物的捕食行为较为单一,未观察到召唤同伴、群体搬运等行为,群体捕食行为不明显。两种蚂蚁对小地老虎捕食行为的差异也体现在捕食方式和对小地老虎的致死率方面:日本弓背蚁对小地老虎低龄幼虫多直接搬运回巢,捕食效率极高,对小地老虎高龄幼虫多以集体捕猎;山大齿猛蚁捕猎小地老虎高龄幼虫时丢弃比例较高,但因叮咬蜇刺,逃脱捕猎的小地老虎幼虫死亡率较高。此外,土壤覆盖极大地影响蚂蚁对小地老虎幼虫的发现,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仅能发现地表猎物,不具备探测地下猎物的能力。【结论】日本弓背蚁和山大齿猛蚁对小地老虎幼虫和蛹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小地老虎虫龄越低控制效果越好,两种蚂蚁对小地老虎高龄幼虫捕食行为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影响对小地老虎的控制效果。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洪滨  孙中武  刘玉堂  高海钰  潘伟志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研究了索氏六须鲶 (Silurussoldatovi)的精巢结构以及精子发生、形成与排出方式。结果显示 ,索氏六须鲶没有精囊结构 ,精巢发育呈梯度性 ,精子成熟为渐续性 ,排精方式为多次间断性 ,而不是一次性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永强  魏刚  李振华  孔淋  黄林  张运明  蒋国福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光镜结果显示:粗唇鮠的精巢各小叶由数个小囊组成。从第Ⅱ期到第V期时,初级精母细胞逐渐发育成为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第Ⅵ期为排精后退化时期。透射电镜观察粗唇鮠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态以及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的结果表明:在精子发生各期中线粒体和细胞核有明显的变化;精原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精母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粗唇鮠的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并具有由外膜折叠形成的波浪形的结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孟然  
长期以来,被称为"铁公基"的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其占地大、浪费严重而被称为"地老虎"。在"保增长、保红线"的大格局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既要保障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又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一场旷日持久的"虎口保地"之战在所难免。近几年,国土资源部对报国务院批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开展的前期专家论证,也许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清  陈长琨  李显春  韩召军  王荫长  
研究了棉铃虫和小地老虎幼虫不同蛾龄的卵在初孵和3龄时对药剂敏感性差异,并对不同龄期和同龄内不同日龄的害虫幼虫进行抗性测定。结果表明:(1)由4日龄到7日龄的蛾所产的卵发育而成的初孵幼虫对测定的4种药剂(速灭菊酯、辛硫磷、灭多威和硫丹)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2)不同蛾龄的棉铃虫和小地老虎的卵发育至3龄幼虫时的LD50值差异显著,以4日龄蛾所产卵发育的幼虫对药剂敏感性最低,7日龄蛾所产卵发育的幼虫敏感性最高,而5,6日龄的则差异不大;(3)棉铃虫和小地老虎不同龄期的个体其LD50值随龄期增高而上升,同一龄期的个体,LD50值则随日龄的增大而增加,尤以龄末增加最为迅速。用3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时,除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颜素芬  姜永华  严正凛  陈昌生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九孔鲍精子的发生历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5个阶段。其中精细胞的分化可分为5期,主要特点为:Ⅰ期,一些高电子致密颗粒参与顶体的形成;Ⅱ期,核形态由椭圆形到近圆形,再逐渐拉长为长圆柱状;Ⅲ期,核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最后向高电子密度均质状态转变;Ⅳ期,线粒体逐步融合、体积增大和嵴发达;Ⅴ期,中心体移动及鞭毛形成,胞质逐渐减少。成熟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通过观察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其演变规律,同时与软体动物的其他种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保华  宋小飞  艾小云  王有柱  郝捷  
 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法,将体重(16±1)g的性成熟期公鼠随机分为高剂量(1/10LD50)、中剂量(1/50LD50)、低剂量(1/250LD50)染毒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10只,高、中、低剂量染毒组于试验的第0,3,6,9和12天以0.01mL/g注射量,分别腹腔注射1.20,0.24,0.048g/L的醋酸铅[Pb(CH3COO)2·3H2O]溶液,对照组注射灭菌蒸馏水。30d后,处死小鼠,采集输精管精子,研究醋酸铅对小鼠精子的发生毒性。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公鼠的睾丸、附睾湿重及其与体重的比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2)采用输精管精子进行精子发生毒性检验是可行的;(3)各试验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