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7)
- 2023(3853)
- 2022(3392)
- 2021(3285)
- 2020(2839)
- 2019(6381)
- 2018(6323)
- 2017(11495)
- 2016(6851)
- 2015(8009)
- 2014(7976)
- 2013(7919)
- 2012(7906)
- 2011(7226)
- 2010(7505)
- 2009(6937)
- 2008(6938)
- 2007(6539)
- 2006(5927)
- 2005(5479)
- 学科
- 济(24566)
- 经济(24527)
- 管理(17964)
- 业(16734)
- 企(14292)
- 企业(14292)
- 方法(10812)
- 学(10363)
- 数学(8949)
- 数学方法(8734)
- 中国(7052)
- 财(6853)
- 农(6335)
- 制(5887)
- 贸(4753)
- 贸易(4749)
- 理论(4691)
- 业经(4621)
- 易(4599)
- 银(4598)
- 银行(4550)
- 融(4431)
- 金融(4431)
- 行(4344)
- 务(4163)
- 财务(4144)
- 财务管理(4126)
- 农业(4013)
- 和(4009)
- 体(4001)
- 机构
- 大学(104793)
- 学院(101578)
- 研究(44823)
- 济(35025)
- 经济(34047)
- 中国(33969)
- 科学(32636)
- 管理(30908)
- 农(28314)
- 所(26757)
- 理学(25696)
- 理学院(25219)
- 京(24985)
- 研究所(24578)
- 管理学(24360)
- 管理学院(24191)
- 农业(23113)
- 业大(20396)
- 中心(19328)
- 江(17780)
- 财(16562)
- 院(16480)
- 省(16454)
- 北京(16082)
- 室(15186)
- 科学院(14283)
- 农业大学(14250)
- 范(13968)
- 师范(13619)
- 州(13543)
- 基金
- 项目(66616)
- 科学(49650)
- 基金(47400)
- 家(45864)
- 国家(45511)
- 研究(40348)
- 科学基金(35641)
- 自然(27008)
- 自然科(26367)
- 自然科学(26354)
- 自然科学基金(25892)
- 省(25460)
- 基金项目(24106)
- 划(23662)
- 社会(22383)
- 资助(21524)
- 社会科(20905)
- 社会科学(20894)
- 教育(18494)
- 重点(16466)
- 计划(16253)
- 科技(15312)
- 编号(14792)
- 部(14102)
- 发(13980)
- 科研(13776)
- 成果(13019)
- 创(12715)
- 专项(12395)
- 创新(12109)
共检索到167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中建 王荫长 尤子平
通过电镜和光镜观察,追踪了小地老虎的真核和无核精子(束)在雄蛾和雌蛾的生殖道中发生的一系列后期变化.结果表明:真核精子在雄蛾贮精囊和复射精管中仍以精子束形式存在,但片层外长物全部消失;在雌蛾的受精囊中,其本体结构则从外套中脱壳“孵化”出来。无核精子在贮精囊中形成外套,在受精副囊中的无核精子绝大多数被分解.作者推论:大量的无核精子伴随着真核精子,对于真核精子的移动、营养、存活乃至最终的受精作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地老虎 精子 生殖道 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中建 王荫长 尤子平
详细描述了小地老虎真核与无核精子各部分的超微结构,并比较了和其它鳞翅目昆虫精子的异同。真核 精子具有比核还长的顶体,其前端与后端异形,均具有明显的内核;顶体与核之间存在一较短的连接区域。真核精子的核前部呈新月形至半圆形,后部呈圆形或大半圆形,质膜上覆盖有两种网状外长物和片层外长物,无核精子只有顶体与鞭毛两部分。
关键词:
小地老虎 真核-无核精子 超微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中建 王荫长 尤子平
采用改进的孚尔根涂片法,对小地老虎睾丸中各级真核-无核生精囊和精子束进行系统的计数测定,以此分析精子的二歧发生和形成过程,追踪各级生精囊和精子束的起止时间,推算出它们的发育历期。真核精子发生过程主要在6龄幼虫末期和蛹期完成;无核精子的发生则起始于蛹期.每个真核初级精母细胞囊发育成为一真核精子束历时约15天,而无核精母细胞发育成为无核精子束,历时仅7.5天左右。真核精子与无核精子分别占23.75%和76.25%。
关键词:
小地老虎 精子发生 精子形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成义 高波 吴晗 王霄燕 王升智 周辉云 陈国宏 毛九德
【目的】揭示若干精子抗原基因(SPAG1、SPAG5、SPAG6、SPAG11C和SPAG11E)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及成熟精子中的mRNA时空表达规律。【方法】利用RT-PCR技术分析各基因在生殖道和精子中组织表达谱,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其在初生至150d梅山公猪睾丸中的发育性表达特性。【结果】5个基因在梅山公母猪生殖道组织中呈现不同的表达特性。其中SPAG1在睾丸中表达丰度最高,在精囊腺、前列腺、附睾体、子宫角和输卵管呈现中等丰度表达,而在附睾尾、子宫颈和卵巢的表达信号较弱。SPAG5在睾丸中表达丰度最高,在前列腺、附睾体和子宫颈中表达信号较弱。而SPAG6在睾丸中高丰度表达,在输卵管...
关键词:
猪 精子抗原 生殖道 精子 时空表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向琨 张莉 黑乃楠 陈秋生
应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系统观察冬眠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雌、雄生殖道的精子储存情况,显示与精子储存相关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特征。结果表明,中华鳖在冬眠期生精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仅有1~3层精原细胞排列在睾丸曲细精管基膜附近,其余生精细胞排列松散而紊乱,生精上皮中未见有各级细胞规律性排列,不能形成完整的管壁。附睾管腔增大,腔中储存有大量精子。附睾上皮及附睾管腔中见有PAS反应阳性物质。附睾上皮主要由主细胞、亮细胞和基细胞组成。超微结构显示,附睾上皮细胞中含有大量分泌颗粒,内质网膨大。储存在附睾中的精子结构完整,精子中段由35~40个同心圆状线粒体构成线粒体鞘,中段胞质中含有大量糖...
关键词:
中华鳖 冬眠 精子储存 附睾 输卵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冬梅 皇甫佳一 郭萧
【目的】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要地下害虫之一。论文旨在明确山大齿猛蚁(Odontomachus monticola)和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对小地老虎的捕食特性,丰富小地老虎生物防治技术手段,降低小地老虎防治成本与化学农药用量。【方法】在猎物被土壤覆盖和裸露两种自然条件下,观察并统计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在1、6、12、24和48 h内对不同虫态小地老虎的捕食选择性、捕食方式以及捕食致死率;在室内,利用两种蚂蚁的试验种群开展捕食行为序列特征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明确两种蚂蚁捕食行为差异及控害特点。【结果】日本弓背蚁对小地老虎卵的致死率较低,48 h累计致死率仅为12.67%;山大齿猛蚁不取食小地老虎卵。两种蚂蚁对小地老虎幼虫和蛹的控制效果超过49%,最高达98.67%,且控制效果随小地老虎龄期增长而降低。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捕食行为序列存在一定差异:两种蚂蚁对小地老虎低龄幼虫均以直接搬运为主;对体型较大的小地老虎高龄幼虫,日本弓背蚁具有试探、攻击、召唤同伴、猎物切割、群体搬运等行为,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行为;而山大齿猛蚁对大型猎物的捕食行为较为单一,未观察到召唤同伴、群体搬运等行为,群体捕食行为不明显。两种蚂蚁对小地老虎捕食行为的差异也体现在捕食方式和对小地老虎的致死率方面:日本弓背蚁对小地老虎低龄幼虫多直接搬运回巢,捕食效率极高,对小地老虎高龄幼虫多以集体捕猎;山大齿猛蚁捕猎小地老虎高龄幼虫时丢弃比例较高,但因叮咬蜇刺,逃脱捕猎的小地老虎幼虫死亡率较高。此外,土壤覆盖极大地影响蚂蚁对小地老虎幼虫的发现,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仅能发现地表猎物,不具备探测地下猎物的能力。【结论】日本弓背蚁和山大齿猛蚁对小地老虎幼虫和蛹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小地老虎虫龄越低控制效果越好,两种蚂蚁对小地老虎高龄幼虫捕食行为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影响对小地老虎的控制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绪生 李国清 陈长琨
通过显微镜观察、孚尔根涂片法和显微镜计数法研究了棉铃虫精子在雌蛾生殖道内的转移、分布及转移的动力。结果表明 :(1)交配结束后 1 5h ,雌蛾精包内的真核精子和无核精子开始向受精囊转移 ,2h时近 2 / 3的精子已转入受精囊 ,其后受精囊内精子的数量逐渐下降 ;(2 )精子转移至受精囊后只分布于主囊 ,成团聚集 ,副囊中没有精子 ;(3)雌虫生殖道肌肉的节律性收缩推动精子转移 ,同时无核精子的运动也有助于真核精子的移动
关键词:
棉铃虫 精子 转移 分布 生殖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孟然
长期以来,被称为"铁公基"的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其占地大、浪费严重而被称为"地老虎"。在"保增长、保红线"的大格局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既要保障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又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一场旷日持久的"虎口保地"之战在所难免。近几年,国土资源部对报国务院批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开展的前期专家论证,也许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清 陈长琨 李显春 韩召军 王荫长
研究了棉铃虫和小地老虎幼虫不同蛾龄的卵在初孵和3龄时对药剂敏感性差异,并对不同龄期和同龄内不同日龄的害虫幼虫进行抗性测定。结果表明:(1)由4日龄到7日龄的蛾所产的卵发育而成的初孵幼虫对测定的4种药剂(速灭菊酯、辛硫磷、灭多威和硫丹)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2)不同蛾龄的棉铃虫和小地老虎的卵发育至3龄幼虫时的LD50值差异显著,以4日龄蛾所产卵发育的幼虫对药剂敏感性最低,7日龄蛾所产卵发育的幼虫敏感性最高,而5,6日龄的则差异不大;(3)棉铃虫和小地老虎不同龄期的个体其LD50值随龄期增高而上升,同一龄期的个体,LD50值则随日龄的增大而增加,尤以龄末增加最为迅速。用3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时,除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生 苏泽红 陈晓武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12峰雌性双峰驼生殖道粘膜免疫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分布。结果显示 ,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的粘膜上皮以及子宫腺上皮内普遍分布着上皮内淋巴细胞 (IEL) ,尤其在子宫颈后段和阴道前段的上皮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现象。从输卵管伞到阴道 ,固有膜内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固有层淋巴细胞 (LPL)、浆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 ,在子宫角、子宫体和子宫颈固有膜中还出现淋巴小结 ,小结内含有一种成群分布的强嗜伊红细胞 ,细胞大而有突起。子宫颈粘膜上皮和腺上皮内还见嗜中性粒细胞 ,这些细胞有时充满于子宫颈腺腔内。在子宫 (尤其子宫角 )固有膜深层和浅肌层分布着成群的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在孕驼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国洋 王荫长 尤子平
5种地老虎越冬幼虫室内抗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三叉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在-8℃±2下的致死中时间(LT_(50))分别为28,30,33与36天,而小地老虎在0°C下的LT_(50)仅为8天.在室内经降温锻炼,可以提高上述大地老虎等4种越冬幼虫的抗寒力,但对小地老虎幼虫无效.降温锻炼后,前四种幼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从-9.9℃±2.8,-12.6℃±3.0,-7.6℃±2.0与-17.7℃±3.7下降到-16.0℃±3.7,-17.5℃±4.0,-17.4℃±5.7与-25.2℃±2.8.生化分析结果表明,小地老虎幼虫与其它4种地老虎幼虫相比,不能随着温度的下降而调节代谢机制,积累...
关键词:
地老虎 幼虫 抗寒性 过冷却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夏耘 邱立疆 郁二蒙 谢骏 王广军 余德光 吉红
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系统中维持碳氮比为20︰1、水温(26.0±2.3)℃、pH7.2~7.8,24 h不间断供氧以形成生物絮团,监测培养过程中养殖水体总氮(TN)、总固体悬浮物(TSS)浓度、碱度的动态变化及分析生物絮团的营养组分,并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生物絮团的原核及真核微生物组成和动态变化。养殖水体TN变化范围为6.65~11.15 mg/L,第9天达到峰值(10.11±1.05)mg/L,第12天后和第0天时的T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TSS浓度在第9天达到最大值(419.67±11.5)mg/L,第15天后TSS稳定维持在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鲁国艳 张梦蝶 张艳琳 杨斌 李宗波
[目的 ]昆虫生殖是种群维持与繁荣的重要手段,研究云南切梢小蠹雄性生殖系统及其精子结构,对于探究云南切梢小蠹的持续危害规律及其灾变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 ]以云南切梢小蠹新羽化成虫(性未成熟)和蛀干前期成虫(性成熟)为研究对象,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雄性内生殖器形态与精子超微结构。[结果 ]云南切梢小蠹雄性内生殖器由1对精巢、2对管状附腺、1对多管状腺体、1对储精囊、1对输精管和1根射精管组成,各组成器官在初孵时管壁纤薄,无色透明状;待性成熟后,管壁则明显增厚,精巢和多管状腺体呈橙黄色,而其它部分则为乳白色,储精囊内亦出现大量的精子。每个精子外形为线状,全长170.1±39.1μm,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头部似针状,长23.5±3.4μm,包括1个3层的顶体复合体和1个圆柱状的细胞核;尾部细长,由2个大小不等的线粒体衍生物、2个等大的管胞、1个壶嘴状的中心体衍生物和1个典型的9+9+2式轴丝组成,但各细胞器的形态高度分化,不对称,管胞、小线粒体衍生物、管胞、大线粒体衍生物向尾部末端方向则逐渐消失不见。[结论 ]云南切梢小蠹雄性内生殖器的形态、组成以及精子超微结构与象虫科昆虫类似,特别是3层的顶体复合体、9+9+2式轴丝以及高度分化的尾部细胞器,研究结果不仅可丰富小蠹亚科的昆虫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而且可为深入理解云南切梢小蠹的受精生理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绪光 刘福柱 牛竹叶
选用80只50周龄尼克T种公鸡,随机分成Ⅰ、Ⅱ、Ⅲ、Ⅳ、Ⅴ组,每组16只。Ⅰ、Ⅱ组为对照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基础日粮添加鸡蛋,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水平为1%,2%,3%中草药复方添加剂的试验日粮,研究中草药复方添加剂对繁殖后期种公鸡精液品质及血浆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以及种公鸡精液品质和血浆生殖激素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中草药复方添加剂能显著提高种公鸡的精液量和精子活力,以及血浆中睾酮、促黄体素、促卵泡素浓度,降低精子畸形率,其中2%添加组效果最明显。说明在繁殖后期种公鸡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中草药复方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种公鸡的精液品质和血浆生殖激素浓度。精液量与精子活力、...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种公鸡 精液品质 生殖激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涛
南通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其冰后期的环境变化以最大海侵时期为界,之前为海侵期,表现为海水入侵,陆地面积减少。之后海面趋于稳定,长江泥沙在河口地区持续沉积的作用下,表现为南通地区的逐渐成陆过程。利用收集的84个分布于南通地区及附近的钻孔剖面资料,将其按不同厚度的沉积相进行整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不同的数据基础运用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插值对南通地区冰后期沉积厚度分布和环境变化过程分别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地区古河谷区是冰后期主要的泥沙沉积区,沉积物厚度、体积和重量大于北翼地区,北翼前缘沉积要大于后缘。冰后期古河谷区沉积泥沙4 892.2×10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