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9)
2023(4435)
2022(3774)
2021(3427)
2020(2993)
2019(6564)
2018(6702)
2017(11740)
2016(6919)
2015(7781)
2014(8073)
2013(7415)
2012(6967)
2011(6149)
2010(6092)
2009(5629)
2008(5405)
2007(4973)
2006(4265)
2005(3848)
作者
(22375)
(18999)
(18700)
(17920)
(11979)
(9131)
(8570)
(7498)
(7331)
(6730)
(6476)
(6425)
(6339)
(6200)
(6064)
(5818)
(5639)
(5568)
(5528)
(5481)
(4867)
(4842)
(4561)
(4357)
(4255)
(4241)
(4146)
(4046)
(4024)
(3925)
学科
(20456)
经济(20422)
管理(14570)
(12134)
(9352)
企业(9352)
(9254)
(6895)
地方(6640)
中国(6322)
(6072)
方法(5911)
(5507)
数学(4888)
数学方法(4791)
(4699)
(4629)
金融(4621)
理论(4617)
(4432)
贸易(4428)
(4392)
银行(4345)
(4289)
农业(4286)
业经(4241)
(4235)
教育(3714)
(3326)
环境(3235)
机构
学院(92047)
大学(91730)
研究(39778)
(29798)
经济(28877)
科学(28500)
中国(28225)
管理(27276)
(25865)
理学(22529)
(22484)
理学院(22174)
管理学(21411)
管理学院(21260)
(21063)
研究所(20891)
农业(20669)
业大(19564)
中心(17396)
(15687)
(15265)
(14649)
(14217)
技术(13773)
(13425)
北京(13395)
农业大学(13212)
(13208)
师范(12935)
科学院(12299)
基金
项目(65907)
科学(48615)
基金(44829)
研究(43392)
(42854)
国家(42552)
科学基金(33247)
(26737)
社会(24144)
(23482)
自然(23472)
基金项目(23174)
自然科(22806)
自然科学(22788)
社会科(22644)
社会科学(22639)
自然科学基金(22319)
教育(19644)
资助(18688)
编号(17450)
重点(15803)
成果(15021)
计划(14949)
(14562)
科技(14490)
课题(13765)
(12995)
(12881)
科研(12821)
创新(12309)
期刊
(36161)
经济(36161)
研究(25947)
学报(25196)
(23909)
中国(22927)
科学(19427)
大学(17652)
学学(16934)
农业(15810)
教育(12888)
(10972)
管理(10015)
(8698)
(8558)
金融(8558)
业大(7887)
技术(7583)
林业(6781)
(6769)
农业大学(6290)
业经(5922)
经济研究(5732)
科技(5380)
财经(5024)
图书(4839)
(4591)
论坛(4591)
问题(4562)
(4412)
共检索到146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好岩  黄敏  
【目的】分析小叶蝉亚科不同类群网粒体储存区的形态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小叶蝉亚科昆虫的行为学以及系统学提供信息。【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小叶蝉亚科6族19种昆虫翅面的网粒体储存区进行超微形态观察。【结果】小叶蝉亚科昆虫翅面网粒体储存区的特点是其上均具有横脊,并分布有感器。但不同类群横脊分布的明显程度和感器的密集程度存在差异,网粒体储存区可分为显著型、较明显型及模糊型3个主要类型。【结论】网粒体储存区形态上存在的差异可能与昆虫生活的生境密切相关,其形态上的差异可为昆虫分类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子忠  宋月华  
记述为害竹子的叶蝉2个新种,枝突竹叶蝉(Bambusana brancha sp.nov.)和雷公山竹叶蝉(B.leigongshana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子忠  宋月华  闫家河  
记述为害白榆的叶蝉1新种:白榆东方叶蝉Orientus ulmeus Li,Song et Yan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平  徐荣侠  俞春来  
本文记述为害山茱萸的1叶蝉新种:茱萸阿小叶蝉ArboridiasurstyliCaietXu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苏州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子忠  陈祥盛  张斌  
记述采自我国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狭叶方竹上的叶蝉科昆虫1新属1新种,即拟痕叶蝉属和黑带额痕叶蝉。根据头部颜面构造、前后翅端部翅脉、腿节刚毛公式、下生殖板及阳基侧突等特征,该属应隶属于额垠叶蝉亚科,与痕叶蝉属近缘,主要区别特征为:前翅具4个端室(后者前翅具3个端室);阳茎具短背腔(后者阳茎简单,无背腔),有2个性孔(后者仅1个性孔);连索"V"形(后者连索"Y"形)。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子忠  曹巍  李建达  
记述为害柳属Salix的宽突叶蝉亚属Liocratus Dubovsky(半翅目:叶蝉科:片角叶蝉亚科)1新种,柳宽突叶蝉Idiocerus(Liocrtus)salicis sp.nov.。描述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绘制主要特征图。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亚林  陈祥盛  杨琳  
记述采自海南省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取食危害竹子的额垠叶蝉属(Mukaria Distant) 1新种:海南额垠叶蝉(M. hainanensis Yao,Yang&Chen,sp. nov.)。新种与危害慈竹的白斑额垠叶蝉(M. ablinotata Cai&Ge,1996)相似,但新种的前翅为黄褐色;雄虫尾节侧瓣腹面突起长而波曲,腹面观其端部明显外弯;阳茎基部中央分叉处无突起,亚端部内侧突起粗而直。文中详细描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编制了额垠叶蝉属中国种类检索表,绘制了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图,提供了新种的生态照片,以及新种和近缘种白斑额垠叶蝉的整体与局部特征照片。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平  陆庆光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西北地区以及土库曼斯坦叶蝉科昆虫4新种:葛氏片角叶蝉IdioceruskuohiCai,新疆环茎叶蝉CirculiferxinjiangensisCai,柽柳大片叶蝉MegalopsiustamariciusCai,褐尾柽柳叶蝉TamaricelafusculaCai,该4新种分别采自柽柳属植物、沙枣和盐生草上,它们以刺吸汁液的方式为害以上植物。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正学  龙见坤  陈祥盛  
为了解我国颖蜡蝉科29属123种昆虫的区系分布情况,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原因,依据中国颖蜡蝉科地理分布数据,研究其区系组成特点,并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颖蜡蝉科昆虫属级、种级阶元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区所占比例最高(属级占96.55%,种级占91.8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南区和华中区分布为主(属级分别占89.65%和68.96%,种级分别占54.47%和49.59%).此外,聚类分析显示华南区和华中区物种相似性最高,区间联系最为密切,推测这两个区为我国现生颖蜡蝉科昆虫分化中心和汇集中心.中国颖蜡蝉科区系起源和演化的基础主要归因于地质构造,而我国现生颖蜡蝉科目前的分布格局则主要受植被分布、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诸如第四纪冰期活动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江  张雅林  王应伦  
【目的】研究蜡蝉雄性生殖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发现更多的分类特征,为其所属类群乃至蜡蝉总科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Leica MZ125解剖镜下,对缘蛾蜡蝉(Salurnis marginella(Guérin-Menev-ille))、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及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White))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观察,应用QImaging Retica 2000R CCD数码相机进行照相,并对3种蜡蝉的雄性内生殖器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基本一致,射精管端部膨大,生殖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平  孙江华  江佳富  Kerry O.Britton  Orr David  
本文系统报道我国葛藤上的叶蝉种类 ,共有 11亚科 40属 5 0种 ,其中含 3新种、1中国新记录属、5中国新记录种 ,建立 1新组合种 ,并对折板叶蝉属ParalaevicephalusIshihara的属征进行了厘订。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娅蓉  熊康宁  袁周伟  苑晓伟  谭超  陈晓晓  宋月华  
【目的】为更进一步研究小叶蝉亚科昆虫分子鉴定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以小叶蝉亚科:叉脉叶蝉族Dikraneurini、小叶蝉族Typhlocybini、小绿叶蝉族Empoascini、斑叶蝉族Erythroneurini、眼小叶蝉族Alebrini昆虫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22种叶蝉测定分析线粒体COI基因646 bp碱基序列,运用Kimura 2-parameter模型分析叶蝉物种间的遗传距离,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片段作为DNA条形码准确鉴定小叶蝉亚科昆虫种类的可行性。【结果】变异位点512个,保守位点134个,简约信息位点415个,自裔位点97个。所有位点中A、G、C和T碱基含量分别为27.6%、15.5%、15.3%和41.6%;A+T含量较高,为69.2%,明显高于G+C含量,A+T碱基偏嗜,符合昆虫线粒体基因碱基组成的基本特征。该段序列没有饱和,可以得到准确的进化分析。同物种间和不同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5~0.044和0.024~0.291,平均为0.358。基于COI基因序列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NJ树)显示,同一物种聚为同一小支,分支自展值均为100%:近缘种能聚集在一起,且置信度很高(≥97%)。【结论】昆虫COI序列能够区分不同物种,COI基因片段的DNA条形码进行小叶蝉亚科昆虫分类鉴定具有可行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子豪  王文倩  秦道正  
【目的】探究蜡蝉科及其各亚科的分布格局与起源。【方法】根据世界动物地理分区,以搜集到的标本和权威文献记录为依据,建立蜡蝉科物种及地理分布数据库,采用Arc-GIS软件的地理信息处理功能对地理分布数据库进行运算,得到蜡蝉科物种地理分布图,用区系相似系数分析区域间物种的相似性。【结果】(1)蜡蝉科在新热带区分布的种类最多,达290种,其次是东洋区、非洲区和澳洲区,在新北区和古北区较少;(2)新热带区分布的属和特有属最多,非洲区次之,东洋区的特有属比例小于前2个大区,澳洲区分布属较少,但特有属比例很高,古北区分布的特有属明显较少,新北区无特有属分布;(3)新北区和新热带区蜡蝉科物种的相似系数为4.38,古北区与东洋区的相似系数为2.29,其他各区之间的相似系数都较低。蜡蝉科中Lyncidinae、Phenacinae、Poiocerinae和Strongylodematinae 4个亚科均起源于新世界;Aphaeninae、Xosopharinae和Zanninae 3个亚科起源于旧世界;Amyclinae、Dichopterinae、Enchophorinae和Fulgorinae 4个亚科可能分别起源于新世界和旧世界。【结论】各大区间蜡蝉科种类相似性系数高低与该科的地质演化历史密切相关。蜡蝉科可能起源于新世界和旧世界,起源时间可能在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35 M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润刚  张雅林  袁锋  魏永平  
 研究了蟪蛄(为重新研究)(Platypleurakaempferi(Fabricius)),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和东北山蝉(LeptopsaltaadmirabilisKato)3种蝉的染色体。结果表明,3种蝉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O。蝉科的减数分裂过程类似于角蝉科、沫蝉科和叶蝉科,与蜡蝉科显著不同的是其减数分裂前期无弥散期。蝉科已知核型的种类较少,其核型特征较为保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秀爽  黄敏  张雅林  
【目的】分析小叶蝉亚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各区、亚区的分布情况,探讨小叶蝉亚科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方法】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基于现有标本及相关文献,建立小叶蝉亚科昆虫在中国的分布区/属、分布亚区/属矩阵,并用PAUP4.0进行启发式搜索得到分布区支序图,用SPSS17.0软件对有小叶蝉亚科分布的亚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中国小叶蝉亚科昆虫分布区形成的顺序首先为东北区、青藏区,然后是蒙新区和华北区,最后是西南区、华中区及华南区;华北区2个亚区与东洋区分布的小叶蝉及滇南山地亚区与西南山地亚区分布的小叶蝉相似性程度均较高。【结论】小叶蝉亚科昆虫动物地理分布区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与第四纪冰期活动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