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2)
- 2023(3035)
- 2022(2624)
- 2021(2485)
- 2020(2331)
- 2019(4128)
- 2018(4305)
- 2017(7175)
- 2016(4471)
- 2015(5152)
- 2014(5447)
- 2013(4921)
- 2012(4656)
- 2011(4162)
- 2010(4238)
- 2009(3946)
- 2008(3763)
- 2007(3591)
- 2006(3015)
- 2005(2711)
- 学科
- 济(11064)
- 经济(11038)
- 管理(10624)
- 业(8443)
- 企(6912)
- 企业(6912)
- 学(6482)
- 制(4940)
- 体(4842)
- 中国(4638)
- 农(4197)
- 财(3784)
- 理论(3673)
- 银(3291)
- 银行(3265)
- 行(3184)
- 教育(3170)
- 融(3115)
- 金融(3108)
- 方法(2974)
- 地方(2899)
- 体制(2688)
- 业经(2687)
- 及其(2650)
- 水产(2415)
- 农业(2410)
- 教学(2345)
- 制度(2222)
- 度(2222)
- 数学(2157)
- 机构
- 学院(61655)
- 大学(60610)
- 研究(25969)
- 农(19812)
- 科学(19298)
- 中国(18662)
- 济(17700)
- 管理(17396)
- 经济(17052)
- 农业(16005)
- 所(15261)
- 理学(14241)
- 京(14215)
- 研究所(14103)
- 理学院(13999)
- 业大(13747)
- 管理学(13538)
- 管理学院(13439)
- 中心(11452)
- 江(11221)
- 技术(10902)
- 省(10645)
- 农业大学(10089)
- 室(10065)
- 财(9596)
- 院(9530)
- 业(8893)
- 实验(8854)
- 北京(8597)
- 实验室(8553)
- 基金
- 项目(42472)
- 科学(31178)
- 基金(28249)
- 研究(28035)
- 家(26752)
- 国家(26514)
- 科学基金(20801)
- 省(18748)
- 划(15738)
- 社会(14813)
- 自然(14666)
- 基金项目(14326)
- 自然科(14323)
- 自然科学(14314)
- 自然科学基金(14038)
- 社会科(13784)
- 社会科学(13780)
- 教育(13164)
- 编号(11696)
- 资助(11657)
- 成果(10424)
- 重点(10212)
- 计划(10141)
- 科技(9955)
- 体(9946)
- 课题(9604)
- 发(9297)
- 创(8745)
- 农(8679)
- 科研(8419)
共检索到99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蒙学莲 窦永喜 翟军军 闫丰超 张海瑞 石晓妮 才学鹏
【目的】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H蛋白胞外区(tH)细胞膜受体进行鉴定,为PPRV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克隆PPRV H基因胞外区(tH),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进行真核表达,纯化后免疫家兔,获得兔抗PPRV-tH蛋白特异性抗体;提取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膜蛋白,经SDS-PAGE检测后,湿转印法转印至NC膜,分别利用纯化的重组tH蛋白和PPRV进行病毒铺覆蛋白结合试验(VOPBA),对受体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了1 653bp的PPRVtH基因,构建其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PIC9K-t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林杰 刘萍 马鹏 王悦萦 郭富城 马晓霞 周建华 柏家林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方法。根据Gen Bank中公布的PPRV Nigeria75/1株H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PCR扩增出1 830 bpH基因,构建标准质粒p MD-18-H。以标准质粒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最优反应体系25μL:2×SYBR qPCR Mix 12. 5μL,模板DNA 1μL,特异引物各0. 2μL(0. 2μmol/L),DEPC H2O 10. 5μL;最佳反应条件:94℃2 min; 94℃5 s,57℃30 s,40个循环,Ct值与标准质粒模板浓度在3. 28×104~3. 28×10-2copies/μL 7个浓度梯度呈良好线性关系y=-2. 913x+36. 904,斜率为-2. 913,扩增效率120. 5%,相关系数R2=0. 994。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比普通PCR灵敏度高10 000倍,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对PPRV的准确诊断和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翟军军 窦永喜 张海瑞 毛立 蒙学莲 骆学农 才学鹏
【目的】对小反刍兽疫病毒P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为研究小反刍兽疫病毒P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病毒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对小反刍兽疫P基因全长进行克隆,通过生物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利用I-TASSER进行三级结构预测,然后分析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P基因和MV、CDV、RPV、DMV和PDV的P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62.9%、63.3%、64.4%、65.1%和60.4%,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45.9%、46.2%、50.6%、50.3%和47.0%。三级结构表明该蛋白由3个结构域构成,中间是由多个α-螺旋构成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筱珊 胡智博 费荣梅
本研究对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与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能否竞争虾鳃细胞膜上的NM23蛋白受体进行探索。先用蔗糖梯度离心法提纯WSSV的全蛋白,利用病毒覆盖蛋白印迹技术(VOPBA)与对虾鳃细胞膜NM23蛋白作用,将疑似蛋白条带进行LC-MS/MS分析,初步筛选出3种WSSV蛋白,分别为WSSV013、Wsv497和Wsv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颖博 战文斌 邢婧 唐小千 刘宝良
筛选小分子受体配基或抗受体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阻断剂,是阻断病毒感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差速离心法提取海捕中国对虾血细胞膜,分别利用Dot-Blot和ELISA技术,将血细胞膜包被于硝酸纤维素(NC)膜或酶标板,使地高辛(Digoxigenin,DIG)标记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DIG)与之4℃结合4h,并以碱性磷酸酶标记抗DIG抗体作为探针检测,实验结果皆为阳性,证明体外环境下WSSV能稳定地与血细胞膜结合。通过血细胞膜免疫Balb/c小鼠生产抗中国对虾血细胞多克隆抗体,以该多抗37℃孵育血细胞膜1h,然后使WSSV-DIG与血细胞膜结合并检测。在Dot-Blot实验中,阻断组发色明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冯书营 黄倢 张士璀
通过差速离心法提取桡足类组织细胞膜,依照本实验室确立的细胞膜与WSSV特异性的结合关系,进行了桡足类细胞膜与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结合实验。结果表明,桡足类细胞膜与WSSV之间存在着特异性的结合,二者的结合说明了桡足类细胞膜上存在有WSSV的受体蛋白,其为确定桡足类属于WSSV感染宿主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比较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鳃细胞膜对桡足类细胞膜与WSSV结合的影响作用,证实了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对二者的结合具有明显的封闭作用,侧面说明了WSSV在二者细胞膜上存在有相同的受体蛋白或结合位点。桡足类细胞膜经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处理后,与WSSV...
关键词:
桡足类 细胞膜 WSSV 结合研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晓彤 费荣梅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N)为对虾主要病毒病之一,近些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流行病学和诊断方面受到重视,但其致病机理鲜有报道。本研究首先构建了IHHNV CP原核表达载体,纯化CP蛋白并制备多抗,抗体效价达到1︰51200;利用匀浆、超速离心方法分离未感染IHHNV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鳃细胞膜蛋白;用VOPBA和HIS PULL–DOWN方法筛选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IHHNV CP受体,分别将疑似的蛋白条带进行LC-MS/MS分析。结果表明,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热休克蛋白90(HSP 90)、酚氧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桂清 张涛 徐秀德
通过电导率测定法和比色法测定了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毒素浓度,处理时间不超过3 d,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同一处理时间,不同浓度毒素处理后胚根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具有显著影响,引起细胞膜的伤害,造成膜功能的紊乱。该研究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一步揭示玉米灰斑病菌的致病机理等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菌 毒素 电导率 丙二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洪 赵宝洪 杨桂梅 杨建发 严玉霖 邹丰才 陈培富
为研究内毒素(Endotoxin,ET)对体外培养的仓鼠肾细胞膜活性影响及阳离子A(Cation A,CA)对其的保护效应。随机将体外培养的仓鼠肾细胞(BHK-21)分为:对照组(Ⅰ组)、ET处理组(Ⅱ组)和ET+CA组(Ⅲ组),采用微量滴定法和定磷法,第3、6、12、24小时测定细胞膜上磷脂酶A2(PLA2)和ATP酶(ATPase)的活性。结果表明,II组中PLA2活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显著高于I组(P<0.01或P
关键词:
内毒素 细胞膜 阳离子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金杰 李国清
Cry毒素毒杀昆虫中肠细胞的机制有两种假说。传统假说认为Cry毒素插入细胞膜后形成孔洞,改变中肠细胞渗透压而杀死细胞。最近提出了另一种假说,认为Cry毒素与膜上受体钙黏蛋白结合后,激活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而合成环腺苷酸,高浓度环腺苷酸顺次激活蛋白激酶A,促进胞内钙黏蛋白外移至细胞膜,从而招募和结合更多的毒素单体,正反馈放大细胞死亡信号途径,导致细胞死亡。
关键词:
Cry毒素 毒杀机制 孔洞 信号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昱 王永录 张永光 方玉珍 潘丽 蒋守田 吕建亮 刘力宽 张中旺 张淑刚 李正丰 杜进鑫
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结构蛋白VP1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对经凝胶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获得AF72VP1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综合分析结构蛋白VP1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其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并人工合成表位肽段,利用间接ELISA对潜在表位肽段进行筛选鉴定,结果显示,表位VP1a和VP1d为病毒株AF72结构蛋白VP1的优势B细胞表位,该结果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昱 王永录 张永光 潘丽 方玉珍 刘力宽 蒋守田 吕建亮 张中旺 张淑刚 李正丰 杜进鑫
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3D聚合酶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对经凝胶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获得AF723D聚合酶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综合分析3D聚合酶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其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并人工合成表位肽段,利用间接ELISA对潜在表位进行筛选鉴定,结果显示,表位3D2和3D4为病毒株AF72 3D聚合酶的优势B细胞表位,该结果将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开拓 郑永华
研究了48℃、3 h的热空气处理对采后杨梅果实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及其与果实生理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显著抑制杨梅果实贮藏期间细胞膜氧化相关酶磷脂酶C(PLC)和磷脂酶D(PLD)活性的上升,同时延缓果实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下降以及饱和脂肪酸棕搁酸和硬脂酸含量的上升,从而维持了细胞膜不饱和度和流动性,抑制了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降低了腐烂率。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通过调控杨梅果实细胞膜氧化酶活性以及维持果实细胞膜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来延缓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衰老进程,减少腐烂的发生。
关键词:
杨梅 热空气 脂肪酸 衰老 腐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中海 马湘涛
应用电导法研究了不同抗热性的柑橘品种在高温条件下其细胞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时间相同时,随着处理温度的增高,柑橘叶片细胞膜的热稳定性降低,其伤害率的变化符合Logistic 方程所描述的曲线,该曲线的拐点温度与柑橘的抗热性相一致;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叶片细胞膜的伤害率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其热稳定性逐渐降低。从而证明柑橘叶片细胞膜的热稳定性与其抗热性密切相关,可以用电导法来鉴定柑橘的抗热性
关键词:
质膜 热稳定性 柑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磊 杨玉华 徐芳森 王运华
综述了硼对植物细胞膜功能的影响机理 ,指出硼同根细胞膜对硼的吸收密切相关。敏感基因型作物对硼的大量积累和耐硼毒基因型作物对硼的少量积累 ,都与细胞膜的透性不同有关 ,并且还与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组成相关。硼酸进入根皮细胞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通过细胞质膜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和通过通道蛋白。硼高效品种和低效品种在硼的吸收、运输和再利用方面的差异是细胞膜的组成、细胞膜对硼的透性、膜通道蛋白及其转运效率差异的反映。
关键词:
硼 细胞膜功能 细胞膜透性 通道蛋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