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
- 2023(13)
- 2022(6)
- 2021(7)
- 2020(7)
- 2019(12)
- 2018(10)
- 2017(20)
- 2016(20)
- 2015(20)
- 2014(17)
- 2013(17)
- 2012(17)
- 2011(13)
- 2010(10)
- 2009(14)
- 2008(16)
- 2007(8)
- 2006(8)
- 2005(15)
- 学科
- 济(59)
- 经济(59)
- 管理(34)
- 业(33)
- 企(32)
- 企业(32)
- 方法(32)
- 数学(28)
- 数学方法(26)
- 学(22)
- 法(22)
- 劳(18)
- 劳动(18)
- 动(17)
- 统计(16)
- 财(16)
- 贸(16)
- 贸易(16)
- 理论(15)
- 劳动法(13)
- 易(12)
- 中国(11)
- 关系(11)
- 教育(11)
- 经济学(11)
- 数理(10)
- 数理统计(10)
- 体(9)
- 制(9)
- 和(9)
- 机构
- 大学(216)
- 学院(211)
- 济(89)
- 经济(87)
- 管理(73)
- 理学(68)
- 理学院(66)
- 研究(61)
- 管理学(60)
- 管理学院(58)
- 中国(44)
- 中心(40)
- 京(37)
- 财(37)
- 财经(34)
- 江(29)
- 经(29)
- 经济学(29)
- 省(27)
- 范(27)
- 师范(26)
- 上海(25)
- 贸(25)
- 所(24)
- 理工(24)
- 社会(24)
- 财经大学(24)
- 北京(23)
- 州(23)
- 科学(23)
共检索到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上仁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3年已建立传闻法则,排除庭外证言;我国大陆目前仍大量采用庭外证言,造成证人出席率偏低,影响被告对质诘问权。庭外证言中,尤其以共同被告供述问题最为复杂,对此供述的证据属性与证据能力问题在我国大陆还未明确,我国台湾地区则是透过一系列修法与大法官解释确立共同被告亦有证人地位,有接受诘问与伪证罪之适用。台湾地区数十年的立法经验与司法判决历史,可为我国大陆日后修法的借鉴。最后厘清传闻法则与对质诘问权的关系,当传闻例外与对质诘问权相冲突时,应以保障宪法人权为依归,以对质诘问权的例外作为传闻例外的检验标准,否则即使符合传闻例外,也应无证据能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东霞  赵康  
                                    
                                
                            
                            问:袁某于2012年4月在某公司工作时发生工伤事故,被鉴定为八级伤残,伤情稳定后继续在公司上班。2013年3月,袁某未向单位请假连续旷工15天以上。于是,公司以袁某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送达。因某公司未参加工伤保险,袁某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而公司认为袁某系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解除,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劳动合同期满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敏霞  
                                    
                                
                            
                            本刊2015年第11期上月刊刊发的《用人单位多次通知解除的有效认定》一文(以下简称《用》文)中,作者通过违法解除的有效性判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判定及解除形式和理由的确定等三个方面阐述本案Z公司解除黄某的劳动关系是违法的,并确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对此,笔者有不同的观点,与大家探讨。不可否认,劳动合同与其他合同不同,双方当事人之间有着太多的人身依附关系,在履行合同中双方当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董辅礽  
                                    
                                
                            
                            刘光溪同志是我国第一位国际贸易专业WTO研究方面的博士并作为中国代表团主要成员参与了13年中国复关/入世的实质性谈判工作,写过多本有关世贸组织和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专著,《碰撞、融合、发展——亲历13年复关/入世谈判的思索》是他在这方面的一本新著。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2月正式出版发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淑芹  王玉凤  肖宏伟  
                                    
                                
                            
                            美国频繁对外作战导致其财政赤字不断恶化,从战争的视角探析世界金融危机频发的根源,有利于揭示出"美元霸权"的真正动机。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考虑到美元的中心地位,文章引入一国货币为国际储备货币,构建了具有微观基础的两国一般均衡模型,系统考察了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财政冲击对世界实际利率和全球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巨额战争开支引致的财政恶化推高了世界利率,当利率上升超出稳定区间所要求的界限时,便会刺破泡沫,诱发危机。美国发动的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是本轮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而潜藏在战争背后的"美元霸权"才是本轮危机的实质根源。为应对"美元霸权",中国应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辅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佚名  
                                    
                                
                            
                            "贪吃蛇"的两种死法,就是大多数早夭企业的宿命。第一种死法:撞墙。虽然是外因引起的,但主观判断失误是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企业的早期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是经营技术不到位,二是延误了掉头的时机。在企业大到一定时期,操作不当也会把自己"逼"上南墙。第二种死法:咬尾。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很多企业是死于内因,自己把自己给弄"残废"了。小企业很难出现这种情况,人少、盘子小,意见容易统一,管理不到位都掌控得了。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就得要提防"内耗"。内耗主要有几条原因:第一,管理混乱;第二,眼前利益;第三,贪多求大,不留后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以顺  
                                    
                                
                            
                            2009年我国修订《保险法》增设"不可抗辩条款"是立法的进步,但因其未将投保欺诈等情形作为不可抗辩的除外适用规定,致使该类案件的司法处理无所适从。《保险法》司法解释(二)制定中对保险人受欺诈后撤销合同诉求之支持,先定后删,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又将其作为待定议题,使学界对保险合同撤销权与解除权竞合时的"排除说"与"选择说"之争更趋激烈。深入研究所得结论是:在投保欺诈背景下,保险人应依法享有保险合同撤销权。主要理由为:投保人自觉履行健康询问时的如实告知义务是最大诚信原则的内在要求;依赖保险人的事先防范无法阻止欺诈;公正的司法不应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支持恶意欺诈行为;现行保险合同解除权制度对保险人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青桃  石丹淅  
                                    
                                
                            
                            因岗设人的传统原则与因人设岗的现代策略各有其存在价值和适用条件,混合使用两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更利于企业在非均衡的市场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永保核心竞争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尽可能地实现人岗匹配,从而高效率地实现企业各项预期目标,并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现代企业究竟是恪守因岗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戴立操  张力  李鹏程  胡鸿  
                                    
                                
                            
                            对核电厂已经发生的人因事件进行研究和分析是人因失误预防和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基础。核电厂控制室从传统的模拟控制盘台逐渐转变为基于计算机界面的操作的数字化控制系统(DCS)。控制室的数字化引致人因诸多方面的变化。本研究采集了对象核电厂实际运行的人因失误数据,结合电厂全尺寸模拟机上进行的实验数据,对核电厂新型人机界面中的人因失误进行研究,包括失误原因、失误后果和失误恢复,为在DCS中人因失误预防和人因可靠性(HRA)分析提供基础。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朱郭奇  孙林岩  孙林辉  崔凯  
                                    
                                
                            
                            本文对陕西某土样试验室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访谈,发现现有试验现场存在一些人因工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几点现场改善的意见,并且对所提出的改善建议进行JACK软件仿真。将仿真结果进行前后对比,希望所得到的仿真结果对操作人员和该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土工取样试验  现场改善  人因工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胜军  
                                    
                                
                            
                            人力资源是重要的核心能力要素,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因此是因人设岗还是因岗设人这个问题困惑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力资源工作者。文章在论证了人力资源是核心能力要素以及异质性的基础上,分析认为笼统的讲是因人设岗还是因岗设人是没有意义的,也不会有答案,只有将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和梳理,回答此问题才具有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因人设岗  因岗设人  核心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勇  
                                    
                                
                            
                            在刑事企业合规学理中,单位犯罪的量刑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较难处理的问题,对犯罪嫌疑单位的刑事追究应当区别于自然人。单位犯罪中,应当视情节对单位进行刑事制裁,对单位的基本权利进行限制以确保国家和经济社会的规制秩序。在单位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对单位和自然人的刑事追究应当采取“平行模式”,分别考量。对于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完善,应当打破抽象、无定额罚金制的司法惯例,根据单位的特点进行相应的顶层制度设计,对单位犯罪刑罚种类进行重构,以达到报应和预防的双重并重。
                            关键词:
                                
                                    
                                    
                                        单位犯罪  刑罚  企业合规  不起诉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剑平  郭文龙  徐文进  
                                    
                                
                            
                            案情简介包某于2006年4月4日起进入S公司工作,担任助销员。其间,2006年4月4日至2007年3月31日,包某系由劳务派遣公司A公司派遣进入S公司处工作;2007年4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包某的劳务派遣公司改为B公司;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29日,包某的劳务派遣公司又改为C公司;2010年2月1日,包某与S公司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