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4)
2023(6616)
2022(5563)
2021(4793)
2020(3766)
2019(8347)
2018(7987)
2017(15529)
2016(8182)
2015(9090)
2014(9258)
2013(9426)
2012(9047)
2011(8639)
2010(8953)
2009(8349)
2008(7943)
2007(6924)
2006(6568)
2005(5909)
作者
(25427)
(21380)
(21338)
(20337)
(13764)
(10035)
(9784)
(8372)
(8193)
(7461)
(7423)
(7112)
(6972)
(6808)
(6607)
(6604)
(6322)
(6084)
(6079)
(5838)
(5408)
(5173)
(5146)
(4985)
(4855)
(4744)
(4524)
(4322)
(4314)
(4113)
学科
(67257)
经济(67214)
管理(23782)
地方(21110)
方法(18976)
数学(17116)
数学方法(17020)
(16337)
中国(16032)
地方经济(14176)
(12529)
企业(12529)
(11211)
业经(10028)
环境(9736)
(8901)
(7891)
经济学(7560)
(7331)
(6890)
城市(6810)
(6688)
(6595)
金融(6594)
农业(6585)
资源(6508)
产业(6418)
(6191)
(5847)
(5562)
机构
大学(132460)
学院(131993)
(67305)
经济(65861)
研究(52611)
管理(47683)
理学(40856)
理学院(40194)
管理学(39565)
管理学院(39301)
中国(37677)
科学(30230)
(28501)
(26489)
(26196)
研究所(23653)
经济学(22506)
中心(21931)
财经(21502)
经济学院(19849)
(19693)
(19582)
(19416)
(18574)
师范(18479)
北京(18117)
科学院(16389)
(16149)
财经大学(15754)
(15712)
基金
项目(85774)
科学(69308)
基金(63952)
研究(61529)
(55515)
国家(55122)
科学基金(47723)
社会(43570)
社会科(41432)
社会科学(41422)
基金项目(33974)
(32205)
自然(29132)
自然科(28432)
自然科学(28426)
自然科学基金(27871)
(27727)
教育(26466)
资助(25381)
编号(22478)
(20878)
重点(19581)
国家社会(18860)
(18723)
发展(17666)
成果(17505)
(17461)
(16738)
课题(16470)
教育部(16164)
期刊
(82899)
经济(82899)
研究(46399)
中国(24153)
(18881)
管理(18610)
科学(18189)
学报(16268)
经济研究(14449)
(13686)
大学(12424)
问题(12093)
学学(12036)
财经(11672)
技术(11189)
(10411)
金融(10411)
(10328)
业经(10227)
农业(9192)
技术经济(8454)
资源(8195)
教育(8113)
统计(7955)
城市(7872)
(7851)
(7189)
现代(7175)
世界(7057)
(7051)
共检索到205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燕  王瑾瑜  
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小城市规划研究,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循环经济的新理念,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循环经济和城市规划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研究了循环经济与城市规划的辩证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宝娟  许亚平  索贵彬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为解决这一矛盾,经济学家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到城市建设中就是要建设生态城市。文章从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内在联系入手,探讨循环经济理念下建设生态城市的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功豪  
目前,在各地编制和审议城市规划中,较为普遍碰到的问题之一是城市发展的依据尤其是区域经济依据不足,从而城市发展方向不够清楚,城市性质不甚明确,城市规模不易估算。究其原因,有的是由于未进行区域规划,而难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性质;有的是由于专业素养的局限,不知城市区域分析如何下手;当然,也有少数城市由于对城市与区域的关系认识不足,因而重视不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淑新  胡仪元  
基于2000-2012年31个省(区、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本文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法探讨发展旅游业在我国省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发现旅游业在不同区域扮演的角色具有差异性:在全国范围内,旅游业成为推动各省(区、市)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有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在内陆地区,这一作用也得到了验证;在沿海地区,尽管旅游业扩大了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差距,但各地依然要重视发展旅游业。上述发现在客观上验证了旅游经济较落后的内陆省份,充分重视发展旅游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利花  谢合明  黄敏  卢明湘  姚世斌  
城市作为国家经济中的一个载体,它的发展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的整体运行。文章结合现状分析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城市循环经济。明确了城市循环经济的涵义之后,指明城市规划是城市循环经济的基础,并对之进行了论证;最后,说明以城市规划作为立足点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难点及实施步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彦弘  
引言本文试图在理论上探讨城市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并以香港为例如以阐明。香港,这个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在七十年代,经济突飞猛进,一跃成为第三世界发展国家中较发达的大城市。香港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商业都市,吸引了大量外贸以维护其经济功能的运转。香港能顺利发展的秘诀是什么呢?它对中国目前的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磊  陈吉宁  张天柱  
在城市层次上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新的实践。本文以贵阳市为例探讨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规划框架。贵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分析充分表明 ,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城市是贵阳市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机遇。在这一战略指导下 ,本文构建了“一个目标、两个环节、三大核心系统、八大循环体系”的规划框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立  郑玉颜  叶隽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车站相对缺乏建设和开发经验,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研究,回顾铁路车站发展历程及其功能作用,明确铁路车站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铁路车站综合体开发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我国车站综合体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为我国建设集城市门户、经济枢纽和交通枢纽于一体的铁路车站综合体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猛  吕斌  
低碳经济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但现行城市规划在某些方面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针对于此,本文从低碳经济和现代城市规划的缘起着手,认为两者都源自于工业化进程,同根同源决定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相生相伴的关系。之后采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多种相关规划理念的比较,探讨我国低碳经济和城市的实质,认为我国低碳城市应将低碳生产、生活与促进新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相结合。并据此进一步提出合适的规模、紧凑的形态、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低碳技术和政策实施等四点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低碳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规划指导思想和编制方法重外延而轻内涵式发展、规划科学性和管理力度不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章贤  陈才  
城市与区域是空间作用永恒的主体。文章在描述城市与区域交互作用时引入了区域基质的概念,强调区域在区域内各节点空间或其外围空间发展中所起到的基础支撑作用。城市是区域的产儿,在其与区域基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视其作用关系可分为城市区域系统、区域城市系统、城市—区域系统三种形式。城市存在于区域之中,一开始就具有区域性,我们需要从区域角度来研究城市,用区域思维来思考城市发展,这也就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区域思维。当前,这种区域思维在规划中主要通过区域战略研究、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规划等形式体现出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为彪  吴玉鸣  
数字经济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中心-外围视角,实证分析了2003—2019年中国250个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缩小中心一外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下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缩小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但对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信息基础设施更为发达和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效应更大。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市场潜能、增强城市经济联系和促进创新创业三个途径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中心城市规模越大,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减小效应也就越大。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心城市发挥辐射作用的范围为250公里,距离中心城市越近,数字经济发展对外围城市经济增长的提升效应越明显,越能缩小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天健  
区域协调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备受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6项工程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尝试,并带来长期影响。研究发现,156项工程在短期内缩小了广大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差距,并且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显著的长期影响,156项工程持续提升了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且作为一种历史遗产在内陆地区被更好地继承下来,在长期以来依然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基于历史经验的研究表明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要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即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也要具有前瞻性;同时,有为政府必须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祖汤  彭靖里  
8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其经济之所以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实施了一系列正确而有效的经济政策的结果。但泰国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泰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分散化政策,将过度集中的大曼谷经济向全国广泛推移,重视和推进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泰国从其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四国毗邻地区的区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此同时,中、老、缅三国也将在此区域的合作中获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裕祥  
继1988年初和1989秋两次出访联邦德国之后,今年上半年又对德国的区域与城市规划方面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考察,感到联邦德国在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作体系方面确实积累了某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值得思考租借鉴。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是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结构的重要特色。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由于工业化迅猛推动城市化发展,以及大城市的“弊病”日益显露,客观实际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康才  
城市规划本质上是“公共关系”性的 ,它以“空间关系”为依托 ,研究各种“公共关系”布局或组织协调的方法与原则。一定的“空间关系”是城市规划主体对一定的“公共关系”的认识理解与组织协调的结果。城市规划公共关系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增进公众了解 ,获得公众支持 ,协调各类公共关系 ,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