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1)
- 2023(16212)
- 2022(14314)
- 2021(13377)
- 2020(11415)
- 2019(26266)
- 2018(26375)
- 2017(51582)
- 2016(28056)
- 2015(32041)
- 2014(32535)
- 2013(32630)
- 2012(30440)
- 2011(27838)
- 2010(28277)
- 2009(26443)
- 2008(26099)
- 2007(23792)
- 2006(21226)
- 2005(19097)
- 学科
- 济(133810)
- 经济(133677)
- 业(80457)
- 管理(77464)
- 企(58907)
- 企业(58907)
- 方法(54396)
- 农(49938)
- 数学(47321)
- 数学方法(46785)
- 农业(33023)
- 中国(31722)
- 业经(29359)
- 财(29069)
- 地方(28989)
- 学(28101)
- 制(23765)
- 贸(21572)
- 贸易(21562)
- 易(20837)
- 理论(18894)
- 银(18615)
- 银行(18559)
- 和(18419)
- 环境(18085)
- 融(17747)
- 金融(17744)
- 行(17669)
- 务(17230)
- 财务(17151)
- 机构
- 大学(416559)
- 学院(416047)
- 济(175148)
- 经济(171331)
- 管理(162018)
- 研究(144199)
- 理学(139264)
- 理学院(137705)
- 管理学(135401)
- 管理学院(134655)
- 中国(108930)
- 科学(89260)
- 京(89097)
- 农(82600)
- 财(77611)
- 所(75078)
- 研究所(67813)
- 业大(66171)
- 中心(65884)
- 农业(63862)
- 江(63468)
- 财经(61455)
- 北京(56658)
- 经(55543)
- 范(55126)
- 师范(54695)
- 经济学(52066)
- 州(50514)
- 院(50384)
- 经济学院(46671)
- 基金
- 项目(271485)
- 科学(211653)
- 研究(199251)
- 基金(195124)
- 家(169362)
- 国家(167903)
- 科学基金(142723)
- 社会(124533)
- 社会科(117611)
- 社会科学(117575)
- 省(106762)
- 基金项目(104151)
- 自然(92020)
- 教育(90071)
- 自然科(89751)
- 自然科学(89728)
- 划(88812)
- 自然科学基金(88090)
- 编号(82921)
- 资助(80606)
- 成果(67985)
- 重点(60460)
- 部(60141)
- 发(59125)
- 课题(56276)
- 创(55284)
- 创新(51596)
- 科研(51570)
- 教育部(50962)
- 大学(50368)
- 期刊
- 济(204282)
- 经济(204282)
- 研究(127313)
- 农(80508)
- 中国(79662)
- 学报(67119)
- 科学(61510)
- 财(58978)
- 管理(56891)
- 农业(54259)
- 大学(50516)
- 学学(47582)
- 教育(42814)
- 融(39507)
- 金融(39507)
- 技术(35741)
- 业经(35054)
- 经济研究(30838)
- 财经(30392)
- 问题(27600)
- 业(26538)
- 经(25983)
- 技术经济(22325)
- 图书(21602)
- 版(20733)
- 理论(20651)
- 世界(20049)
- 科技(19290)
- 现代(19035)
- 统计(18649)
共检索到629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淋议 张丽婧 洪名勇
小农经济转型是中国农业转型的核心内容。基于改革开放40年来的文献,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小农经济是否过时?""小农经济是否会长期存在?""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系列重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阶段的小农不同于历史上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传统小农,小农经济也并未过时,只是需要随着时代变化和制度变迁而赋予新的内涵。受制于人地关系、土地制度、城乡转型等多重因素的约束,小农经济将长期存在。小农经济转型是有条件的,需要从农业本身和农业外部寻找动能来缓解人地关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更为系统的方案在于:一方面从制度、组织和技术等宏观层面联动设计,另一方面从规模化、组织化和信息化等微观方向持续发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关于小农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各种表述,[37a、41、85b]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基本精神大体一致。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的与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最本质的内涵,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小私有制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它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权。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受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生产关系的支配,对地主、乡族、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既脆弱又顽强,易分化亦易再生等等特点,均由此而派生。根据小农与生产资料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5—1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奋斗目标。当前,摆在广大理论、政策研究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应当研究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这里就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谈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松义
讨论中国小农经济,我认为有几个关系是应该注意的。 首先是国家和农民的关系,也就是国家政策对小农经济所起的影响作用。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经常发生改朝换代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从经济角度来看,一般表现为封建经济的正常运作出现卡壳,或严重不灵,甚至农民离开土地,生产呈现萎缩、停滞。这样,每当新朝的建立,总要颁定一些有利于小农经济恢复、发展的政策,引导农民重新附着于土地,将出现卡壳或已不灵便的封建经济再顺利地运转起来,并在这种曲折变化中,使生产不断有所提高,技术有所进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是近十余年来学术界研究和争论较多的重大问题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经界展开了关于中国现代农业化道路的大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农业,不但是这次讨论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而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突出的现实问题。传统农业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讨论传统农业不能不涉及小农经济。同时,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人们突然惊讶地发现,原以为早已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中国大地上,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文章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文章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关键词:
习近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光
目前学术界对"小农"一词尚未给出一个规范的标准定义,不同学科的研究者所用"小农"概念大相径庭,普遍存在着内涵不清、外延不明、生硬移植、论旨转移的问题。科学界定"小农"范畴的最大难点在于小农主体构成的历史多样性和过渡形态、小农单元合成规模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小农家庭"最低生存水准"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澄清对"小农"概念的各种片面认识和错误解读,不仅关涉中国当下的小农经济是否需要改造以及如何进行改造的问题,而且涉及下一步农村改革方向和目标选择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云辉
对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金云辉编者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特殊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屯垦戍边。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势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祖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圣葵 谈世中
近年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经济及其战略格局随之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对这样的新形势,无论是政界要人,还是学术界专家学者,都在思考,试图回答实践中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南北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依附性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定之
自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第一阶段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基本实现,总体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从2008年开始,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工作从"深化改革试点"转入"深入实施攻坚"阶段。适应"三农"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加快促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企业转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洪涛 韩晓东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要求在今后10年内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这是90年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基本方向。本文仅就几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认识和想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大武
我国地方征信立法在费用收取、民事责任、信用报告的效用、数据库的联动等重大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为了确保规则有效实施,统一制定全国性的征信规范并对相关重大问题做出统一规定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征信 信用评级 立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如何认识中国的农业和农民经济,如何认识中国式的小农经济,不仅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以下发表若干意见。一到目前为止,中国农民家庭的基本特征是"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劳动力再生产模式。当前大约有80%农民家庭都存在年轻子女外出务工以获得务工收入、年龄比较大的父母留守在家务农以获取务农收入的结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同时有务工和务农两笔收入,这个农民家庭的劳动力再生产就可以完成得比较顺利,家庭生活质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树海
我国社会保障模式的几个重大问题丛树海一、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相结合: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很显然,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指社会保险部分)是根据当年保障支出的需要来筹措保障资金,因而是一种“量出为入”的“以支定收”。现收现付制下,当代人消费当代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2006年3月23日,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应邀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做了关于自主创新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中央提出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阐述了几个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本报告根据录音整理,摘编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