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8)
- 2023(16500)
- 2022(13409)
- 2021(12186)
- 2020(9868)
- 2019(21784)
- 2018(21716)
- 2017(41015)
- 2016(22212)
- 2015(24831)
- 2014(24846)
- 2013(23979)
- 2012(21776)
- 2011(19562)
- 2010(20231)
- 2009(19318)
- 2008(19014)
- 2007(17563)
- 2006(15931)
- 2005(14692)
- 学科
- 济(112204)
- 经济(112067)
- 业(91218)
- 企(73324)
- 企业(73324)
- 管理(72526)
- 农(50052)
- 方法(36203)
- 业经(35705)
- 农业(33577)
- 财(28831)
- 中国(28417)
- 数学(27346)
- 数学方法(27133)
- 地方(25456)
- 制(21614)
- 务(19912)
- 财务(19874)
- 财务管理(19834)
- 企业财务(18735)
- 技术(18102)
- 理论(17981)
- 策(17736)
- 体(17166)
- 和(16734)
- 学(16581)
- 贸(16110)
- 贸易(16097)
- 发(16048)
- 划(15657)
- 机构
- 学院(323642)
- 大学(312555)
- 济(144168)
- 经济(141402)
- 管理(124150)
- 理学(105242)
- 研究(105098)
- 理学院(104220)
- 管理学(102757)
- 管理学院(102151)
- 中国(85112)
- 财(66036)
- 京(64198)
- 农(59855)
- 科学(58558)
- 江(52424)
- 所(51774)
- 财经(51306)
- 中心(49151)
- 经(46270)
- 研究所(45816)
- 业大(45216)
- 农业(45077)
- 经济学(44192)
- 州(41228)
- 范(41104)
- 师范(40801)
- 北京(39925)
- 经济学院(39552)
- 财经大学(36927)
- 基金
- 项目(199344)
- 科学(158624)
- 研究(155500)
- 基金(143411)
- 家(121305)
- 国家(120029)
- 科学基金(105018)
- 社会(102559)
- 社会科(96804)
- 社会科学(96780)
- 省(80607)
- 基金项目(75255)
- 教育(70144)
- 编号(65650)
- 划(63788)
- 自然(62056)
- 自然科(60616)
- 自然科学(60604)
- 自然科学基金(59544)
- 资助(56535)
- 成果(53049)
- 发(45805)
- 课题(44551)
- 重点(43992)
- 部(43844)
- 创(43741)
- 国家社会(42537)
- 业(40699)
- 性(40676)
- 制(40434)
共检索到508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计晗 许佳伟 聂凤英
西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乡土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土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问题。以宏观制度变迁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线索,梳理了自清末至今4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成就和代价。基于实践经验的启示在于:政府赋能与农民组织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言不可或缺,而这恰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计晗 许佳伟 聂凤英
西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乡土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土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问题。以宏观制度变迁与乡土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线索,梳理了自清末至今4个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历程,分析了各个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特征、成就和代价。基于实践经验的启示在于:政府赋能与农民组织对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言不可或缺,而这恰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仍然属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同时我国农村又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立足国情,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企业化经营,实施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竞争力。本文阐述了农业企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业企业化经营 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文斌 陈昭玖 朱朝晖
农业产业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然而,受人地矛盾、农村劳动力过剩、商品率低下的制约,农业产业化需在小农经济下寻找发展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小农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作用,探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宜途径。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业产业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是近十余年来学术界研究和争论较多的重大问题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经界展开了关于中国现代农业化道路的大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农业,不但是这次讨论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而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突出的现实问题。传统农业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讨论传统农业不能不涉及小农经济。同时,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人们突然惊讶地发现,原以为早已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中国大地上,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柏
小农经济条件下的日本粮食供给战略与农业政策胡柏战后日本的粮食生产可以由两个似乎相互矛盾的变化过程予以概括。从生产总量上看,粮食生产经历了一个由扩大(六十年代以前)到缩小(六十年代以后)的过程,即所谓衰退过程。而从经济结构上看,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戎向平 许倩
本文考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关系基础;我国当前存在的小农经济是集体制农业衰败的产物,它既不能承担自然风险,也不能承担市场风险;改造小农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必须从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合作制和资本制是组织基础改造可行的选择,改造小农经济的技术基础,必须引入现代工业和科技成就。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合作制 现代农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澜 付少平 蒋舟文
在法国现代化过程中,大革命中的土地政策奠定了法国小农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现代化因为土地的过于碎化而步履艰难。直到20世纪中期才采取措施在有效实现土地集中的基础上加速并最终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改造从而真正成为资本主义农业强国。分析此期间法国的经验教训,可以为同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关于小农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各种表述,[37a、41、85b]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基本精神大体一致。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的与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最本质的内涵,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小私有制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它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权。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受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生产关系的支配,对地主、乡族、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既脆弱又顽强,易分化亦易再生等等特点,均由此而派生。根据小农与生产资料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鹏
由于农作参差期、土地细碎化和农作环节的关联性,小农生产关系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小农是小农经济运行的真实主体,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安排生产,从而尽可能克服小农家庭生产的局限性。社会性小农的弹性意味着不仅可以降低村社生产体系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对接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土地的结合创造条件。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关键词:
社会性小农 小农经济 发展 适应性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鹏
由于农作参差期、土地细碎化和农作环节的关联性,小农生产关系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小农是小农经济运行的真实主体,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安排生产,从而尽可能克服小农家庭生产的局限性。社会性小农的弹性意味着不仅可以降低村社生产体系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对接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土地的结合创造条件。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关键词:
社会性小农 小农经济 发展 适应性变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东勃
对小农经济有效性表示质疑的理论传统并非马克思主义所独有,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也长期存在。改造小农经济以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是二者的共识。总体而言,1949年以来中国农业政策都或强或弱地体现了这一点。始于1978年的改革,似乎使中国农业一夜之间从"一大二公"的状态又回到了小农经济的分散经营状态,30年粮食产量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小农的奇迹"。然而要确保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则改造小农经济的目标和任务依然存在。在人地矛盾现状未发生根本变化和农业发展受市场风险冲击渐强的背景下,应当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对小农自愿、适度的联合保持开放和支持的姿态,使小农经济首先走向小而有效、小而不散,进而走出小农经济的陷阱。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村改革 农业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南平 李博
渐趋完成的人口转变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两大趋势的结合为缓解近代以来一直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人地关系紧张局面提供了可能,从而使得中国劳均耕地(播种)面积有可能摆脱长期以来的下降趋势。通过对2006—2030年间中国人口转变和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影响下的农业劳动人口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结合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预测在2020年左右,中国劳均播种面积将大于11亩,而到203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14.5亩。因此,有理由认为在兼业化的农业产业结构下,这些条件已经可以确保在农业劳动力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获得相对高的农业收入的情况下,形成中国现代小农经济模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甘路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小农经济的"自然性"指出其不可挽回的历史命运,提出了发展农业集体化的思想。他们同时认为小农经济衰亡过程是漫长的,并强调促进农民合作社的过程中必须承认与尊重农民个人所有权;新中国经历了"集体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等小农经济的改造过程,证明小农经济消亡具有条件性,也必须遵循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性;受理论和历史的启发,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入手,在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基础上,顺利完成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任务。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小农经济 小农户 乡村振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文华 周志太
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落后与农业资本化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作了深刻分析,国内外有关小农经济危害与资本化农业积极作用的经验总结雄辩证明,只有资本务农,才能以现代农业经济替代小农经济,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业现代化。该文阐明了小农经济的缺陷,分析了以农业资本化替代小农经济的必然性。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农业资本化 规模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