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5)
2023(6045)
2022(4703)
2021(4572)
2020(3395)
2019(7384)
2018(7192)
2017(14451)
2016(7817)
2015(7937)
2014(7657)
2013(7487)
2012(6817)
2011(6314)
2010(6320)
2009(5885)
2008(5763)
2007(5416)
2006(4943)
2005(4268)
作者
(20022)
(17625)
(16810)
(16210)
(10364)
(8330)
(7323)
(6717)
(6587)
(5864)
(5850)
(5639)
(5342)
(5279)
(5130)
(5069)
(4991)
(4934)
(4830)
(4732)
(4326)
(4293)
(4240)
(4054)
(3964)
(3881)
(3848)
(3704)
(3523)
(3398)
学科
(44895)
(32077)
经济(32052)
农业(29782)
(29593)
管理(14948)
业经(13791)
农业经济(10220)
(9600)
企业(9600)
(8963)
(8960)
农村(8956)
中国(8684)
(8314)
(7595)
地方(7542)
方法(7499)
发展(7174)
(7166)
土地(6975)
(6612)
劳动(6612)
数学(6557)
数学方法(6505)
收入(6428)
农业劳动(6294)
(6206)
及其(6126)
人口(6111)
机构
学院(106652)
大学(98055)
(45601)
经济(44768)
(41305)
管理(41131)
研究(36177)
理学(36171)
理学院(35899)
管理学(35415)
管理学院(35251)
农业(30966)
中国(28997)
业大(23745)
科学(21478)
(19269)
农业大学(18823)
中心(17998)
(17775)
(17729)
(16648)
研究所(16023)
经济管理(14999)
(14741)
财经(13909)
(13620)
师范(13537)
(13326)
(13304)
(12787)
基金
项目(73608)
研究(59176)
科学(58499)
基金(52198)
(45092)
国家(44527)
社会(38683)
科学基金(37944)
社会科(36073)
社会科学(36062)
(31181)
基金项目(28068)
编号(26809)
(26109)
教育(25046)
(24468)
自然(21617)
自然科(21012)
自然科学(21011)
自然科学基金(20609)
成果(20597)
资助(18483)
(18316)
课题(17237)
(16538)
(16492)
重点(16365)
国家社会(15969)
(15865)
(15796)
期刊
(59400)
经济(59400)
(49648)
农业(33613)
研究(27391)
中国(23979)
业经(18029)
学报(16966)
科学(16380)
(14371)
大学(14218)
学学(13955)
农业经济(13567)
农村(13038)
(13038)
(12689)
金融(12689)
(11418)
教育(10089)
管理(9466)
问题(9280)
农村经济(8769)
(8431)
技术(8226)
世界(7764)
经济问题(7701)
社会(7511)
社会科(6882)
社会科学(6882)
业大(6534)
共检索到157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小农水无效供给生成的逻辑在于制度环境变迁导致小农水供给主体功能弱化;小农水供给主体功能弱化导致小农水供给机制失效;小农水供给机制失效导致小农水供给无效。据此,打造小农水"建""管""用"一体化供给平台、塑造小农水"建""管""用"一体化供给机制、构建小农水"建""管""用"一体化供给机制得以有效运作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化解小农水无效供给的基本治理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小农水无效供给生成的逻辑在于制度环境变迁导致小农水供给主体功能弱化;小农水供给主体功能弱化导致小农水供给机制失效;小农水供给机制失效导致小农水供给无效。据此,打造小农水"建""管""用"一体化供给平台、塑造小农水"建""管""用"一体化供给机制、构建小农水"建""管""用"一体化供给机制得以有效运作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化解小农水无效供给的基本治理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小农水无效供给生成的逻辑在于制度环境变迁导致小农水供给主体功能弱化;小农水供给主体功能弱化导致小农水供给机制失效;小农水供给机制失效导致小农水供给无效。据此,打造小农水"建""管""用"一体化供给平台、塑造小农水"建""管""用"一体化供给机制、构建小农水"建""管""用"一体化供给机制得以有效运作的资金保障体系是化解小农水无效供给的基本治理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9年以来,四川省各地以"民办公助"机制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统一规划、尊重民意为前提,以财政补助为引导,以农民、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或村组集体等为载体的民议民决、民建民管的"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新机制,推动形成了农民全程参与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模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志胜  
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村官违纪行为,侵蚀了执政党和政府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削弱了村"两委"的公信力,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阻碍了国家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村官违纪问题的产生,既有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影响,也有外界监督不力、村民自治"失灵"以及农村社会人情规则等客观原因。因而,预防和遏制村官违纪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活化教育,增强村官拒腐防变能力,又应立体监督,确保村官权力的正确运用;既要"硬化"制度,规范村官行为,又应严查重惩,增加村官违纪行为的成本,积极预防村官违纪行为的发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志胜  
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村官违纪行为,侵蚀了执政党和政府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削弱了村"两委"的公信力,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阻碍了国家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村官违纪问题的产生,既有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影响,也有外界监督不力、村民自治"失灵"以及农村社会人情规则等客观原因。因而,预防和遏制村官违纪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活化教育,增强村官拒腐防变能力,又应立体监督,确保村官权力的正确运用;既要"硬化"制度,规范村官行为,又应严查重惩,增加村官违纪行为的成本,积极预防村官违纪行为的发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晓斌  
近年来,湖南省新化县按照"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积极推进"小农水"建设。该县以中央和省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科学整合农业开发、水利、扶贫、国土等部门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共整修山塘204口,整治河坝99座,改造渠道366条,改造小型灌溉泵站2处,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新荣  
近年来,江西省婺源县财政部门不断加大投入,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安排专项资金6000余万元,用于塘坝、机井、水池、水窖、提水泵站等工程建设,受益3.7万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26万吨,人均增加纯收入71元,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斌  
近年来,湖北省在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求绩效,在创新中求发展"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立三种机制,探索建设管理的新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小农水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万志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6700万,耕地面积1.03亿亩,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322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6。农业用水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尤其是粮食稳定增产的"最大硬伤"和"明显短板"。2009年,财政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木松  马玉国  
2010年以来,江苏省灌南县高标准推进小农水项目建设,缓解困扰农民群众多年的耕地用水难问题。截至今年3月,完成小农水工程总投资2857.19万元,新增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万亩、排涝面积9.4万亩,仅今年1—3月就已带动农民实现节本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海林  王真真  
项目进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乡镇政府与村庄社区不协同现象,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的单向运作和村庄社区的被动接受。山东省L乡生物质取暖项目的案例事实表明,项目进村实施主体单一,乡镇政府的项目决策过度“唯上”而忽视村庄实际需求,重视检查而忽视反馈和再修正。项目进村单方运作浪费资源、弱化乡村自治能力并引致乡村关系紧张。村庄社区对项目的被动接应表现为项目落地前“插不上话”和项目实施后“反馈无果”,这既与压力型的基层治理体制相关,又与基层政府行为、村庄自主性、乡政与村治的关系以及市场技术等相关。在项目进村实施中,变革压力型体制、培育提升村庄社区自主性、搭建乡镇政府与村庄社区合作平台、构建双向互动机制、破解项目进村技术难题是确保项目真正“进村入户”的关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韩攀  
以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简称"银企")信贷配给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银企信贷配给的治理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体系。该研究将不仅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而且对于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元化金融支持体系,并指导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科学化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海林  王真真  
项目进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乡镇政府与村庄社区不协同现象,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的单向运作和村庄社区的被动接受。山东省L乡生物质取暖项目的案例事实表明,项目进村实施主体单一,乡镇政府的项目决策过度“唯上”而忽视村庄实际需求,重视检查而忽视反馈和再修正。项目进村单方运作浪费资源、弱化乡村自治能力并引致乡村关系紧张。村庄社区对项目的被动接应表现为项目落地前“插不上话”和项目实施后“反馈无果”,这既与压力型的基层治理体制相关,又与基层政府行为、村庄自主性、乡政与村治的关系以及市场技术等相关。在项目进村实施中,变革压力型体制、培育提升村庄社区自主性、搭建乡镇政府与村庄社区合作平台、构建双向互动机制、破解项目进村技术难题是确保项目真正“进村入户”的关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秉元   徐信予  
数据要素的本质是市场供需信号,流量是数字空间内交易机会的表现形态,数据要素的极大丰富放大了注意力资源的相对稀缺,引发平台资本的流量垄断问题,即数字空间内交易机会的垄断性分配。平台作为流通组织分享而非创造剩余价值,这种分享围绕流量分配行为,以平台间“中心—外围”的剥削体系为表现形式,随着中心不断向外围输出流量以控制市场供需信号的传递并超额分配经济利益,必将在时空范畴内割裂统一大市场。对此,应谨防单一生态系统在通讯、支付和物流三大领域形成结构性闭环,并区分结构性平台和联系性平台进行分类监管。国家还可通过建设“平台政府”,作为潜在竞争者适当介入市场竞争,保障数字市场的均衡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